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09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信息的基本特征

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

P5 

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

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

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

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

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

2、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

共享性;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价值相对性;

时效性;

真伪性;

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

P6

提问方式进行;

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

练习与思考

1、信息的实例

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感受信息技术应用及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教学任务: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3、信息技术的应用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及影响,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信息文化成了大众参与和关注的社会要素,信息素养成了衡量每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信息技术?

 

刘丽和她舅舅家里上网方式的变化。

感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想一想自己家里上网方式及个人通讯、网上交流方式,加以体会。

P7

1、信息技术的三种定义 

P8

阅读三种不同的叙述,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P7中的“交流”

2、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

1)计算机技术;

诞生、发展及应用,

2)通讯技术;

传统通信方式,现代通讯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联系与结合,因特网越来越普及。

3)微电子技术;

P9,什么是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通讯等技术领域的联系。

芯片、元器件等。

4)传感技术;

是信息的采集(摄取)装置,传感器的作用与应用领域。

报警装置、机器人、航天、家电等方面的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的发展

1、发展史(5次),播放录像片段,P9的表1-2中填写“发展历程”

2、发展趋势P10

多元化(多学科技术的组合)

网络化(各种通讯网络)

多媒体化(多媒体计算机、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

智能化(人工智能,机器模拟)

虚拟化(计算机仿真) 

任务三:

信息技术的应用

1、阅读P11的案例,

2、同座同学交流;

P12表1-3“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3、观看录像片段,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任务四:

信息技术的影响

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带来哪些影响?

2、积极的影响:

阅读并叙述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对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消极的影响:

1)信息泛滥;

2)信息污染;

3)信息犯罪;

4)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4、信息社会我该怎么做?

1)培养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能力;

3)养成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做一个信息社会的好公民。

1、完成P9的表1-2和P12的表1-3填写;

2、上网了解信息技术五次发展发生在什么年代?

3、列举几个信息技术带来消极影响的例子,分析原因,说明如何避免危害?

4、课外练习:

完成P16的填空。

参考网站:

“科技之光”--电脑时代--电脑史话。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2.1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1、确定信息需求?

2、确定信息来源 

3、采集信息 

4、保存信息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

任务驱动、分析归纳、实践操作、欣赏作品、探究讨论等

教学过程:

引入:

学校开展一个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活动,为完成该活动,同学们就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如何进行资料的搜集呢?

现在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某个小组完成的以禾花雀为专辑的“爱鸟仔”电子作品,分析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从那里可以获得这些信息?

学生活动:

学生观摩电子作品“爱鸟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说说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

讲授新课:

1、确定信息需求

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中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需求清单;

参见P19表2-1。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信息需求的过程,并根据案例或重新设置主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2、确定信息来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信息的几种来源。

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信息需求清单说明主要可以从什么来源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

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P20的表2-2“采集信息的方法”,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

在信息社会中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同时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表2-3列出了一些工具,学生可从表中进行了解。

1、阅读表2-2,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

2、学生进行交流,谈谈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3、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

4、学生交流对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4、保存信息

1)获取信息后要学会保存信息并对进行信息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将信息整理和分类的方法的方法,填写“信息采集卡”(见P21表2-4)。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大,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不同类型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

信息在计算机中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1、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并分类保存,学会制作“信息采集卡”。

2、学生采用两种以上的工具采集不同类型的信息并窘他们保存在计算机中。

本课小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练习:

1、完成P21的实践,直接填写在表2-4的信息采集中。

2、在自己的个人文件夹中建立一个“练习”文件夹,再新建一个WORD文件,命名为“禾花雀.doc”,从网上搜集一段“禾花雀”特征的文字和图片,插入到WORD文件中。

2.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1、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2、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1、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2、使用搜索引擎 

3、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1、掌握搜索引擎的查找方法,2、根据不同的下载要求,选择不同的策略。

讲解、任务驱动、探究、讨论等

教学过程:

引入:

获取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上的信息量也飞速增长,从大处着眼网上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本课中我们将学习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

以电视益智节目“开心词典”为例,你的朋友在现场碰到一个难题向你求助,你能够利用网络帮他把找到答案吗?

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从网络上很快地获取他所需的信息。

讲授新课:

1、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教师提出任务:

要求学生分组(同座)借助网络展开查询,找到“目前世界上濒危野生动物--华南虎的数量是多少”,注意方法的优选和信息的筛选。

教师分析学生查找信息的各种方法后总结出网络信息检索的各种方法并知道学生阅读表2-7。

1、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从网络上查找相应的信息看那一组查得最快,得到的信息最准确,并进行交流。

2、学生阅读表2-7,进一步了解从网上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

2、使用搜索引擎

在表2-8和表2-9中列出了搜索引擎的分类和常用的搜索引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掌握利用教材中所介绍的搜索引擎的两种分类--目录索引和全文搜索查找“世界濒危衍生动物华南虎的数量”。

(目前大约数量为70多只)。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阅读表2-8和并从2-9,得到搜索引擎的分类和常用的搜索引擎,并通过实例了解用不同的分类法如何查找“世界上濒危野生动物--华南虎的数量”的信息。

3、用好关键词

老师提出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按照P27中的任务(选择其一),找出相关资料。

教材中给出了使用搜索引擎的几种技巧和实例,学生可以参考教材后分组进行搜索以完成任务。

1)确定关键词;

2)使用多个关键词,更精确、具体;

3)关键词之间用好逻辑关系:

&

^等。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阅读表2-10后,根据教材提示进行搜索,查找到符合要求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分析以哪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4、从网上下载文件

因特网上有大量的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下载的方式获取享用它们,但要注意合法使用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

教师以下载某个歌手的MP3为例,说明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表2-11),下载文件的途径(表2-12)和常用的下载工具(表2-13)。

演示:

1)用ftp登陆:

ftp:

//,复制下载;

2)在网页上直接右击--另存为;

3)使用网际快车FlashGet下载;

4)用Ftp工具登陆下载:

GuteFTP;

5)流媒体下载:

影音传送带软件;

1、进入XX,下载MP3。

2、下载某个歌星的一首MP3,注意文件类型以及文件大小(尽可能小文件)。

3、安装网际快车软件:

FlashGet,再用它下载一首MP3,看看速度是否快些?

本课小节:

总结使用各种方法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检索和网上信息下载的方法。

1)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国歌”,并下载下来;

2)阅读课文及“拓展”内容;

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1、学会鉴别、评价、识别信息,2、掌握判断信息价值的基本方法,3、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1、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对信息的洞察能力和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

教学方法

案例学习、问题驱动、探究、讨论等

问题引入: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但是各类信息纷繁,鱼目混杂,真伪难辨,如何对获取的信息价值进行进行评价呢?

本节课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在老师的知道下阅读教材中的例子“来自国外的免费陷阱”,进行思考,从该例子中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按照教材中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分组讨论思考。

然后提问小结,利用几种方法从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

学生根据教材的案例分组进行讨论,了解如何从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教师根据教材设置的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案例“天气预报”,然后根据教材中所提问题完成任务。

并得出如何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对信息进行判断。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阅读案例,并根据教材中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了解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价值各不相同的道理。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教师总结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还可以从信息的时效性方面进行,并给出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的方法。

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掌握如何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并了解可以从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信息包括哪种情感成份以及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等方面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

本节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得出,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对信息价值进行判断,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使得信息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

 

教师布置课本的课后练习,指导学生从收到的电子邮件判断其价值及分析垃圾邮件的危害。

学生完成P34练习,以WORD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个人文件夹中,然后做P38的填空。

2.4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通过综合活动,学会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如何鉴别信息和评价信息,并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1、活动目的 

2、活动任务 

3、活动过程4、活动结果、5、活动评价 

1、活动的开展过程,2、对活动结果的评价。

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上网收集信息、展示评价等

活动目的:

对本章的学习目标进行综合,要求学生

1)能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选择信息来源,并获得信息;

2)能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3)能正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

4)能遵守法规,合法地获取网络信息。

活动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假定准备明年暑假外出旅游,讨论确定旅行需求、旅行目的、时间、费用等,并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计划包括:

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费用等,计划设计的理由、旅游达到的效果。

结果设计成Word或PowerPoint作品供展示。

Word版样例 

活动过程:

1)以同座2人为一组,确定组长和组员,填表2-15。

2)交流:

根据需求讨论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通过什么途径获得?

3)收集资料:

如何收集,存放在哪里,组员分工合作。

4)整合信息:

小组讨论筛选、评价、整合出一个计划,并确定展示形式。

5)设计的“旅行计划”保存在个人文件夹中,其中包含小组成员姓名。

活动结果:

1)向全班展示旅行计划;

2)总结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活动评价:

1)根据P36表2-16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2)老师根据展示的旅行计划进行评价。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打开文档;

2、掌握选定文本的几种方法;

3、掌握剪切和复制的两种方法;

4、掌握“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5、学会删除字符;

6、掌握查找和替换的方法;

7、掌握几个常用快捷键的使用:

shiftF2Ctrl+C、Ctrl+X、Ctrl+V、Del等键。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文档的打开;

2、文本的删除;

3、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

4、查找与替换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

2、查找与替换的应用;

3、用“剪贴板”和不用“剪贴板”实现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讲练结合法 

3、自学探究法

教师活动:

引言:

用课件呈现一篇我修改过的论文。

教师提问:

这篇文稿怎么样?

学生回答:

教师:

在计算机上修改文稿就不同了,在WORD中修改文稿效率高,修改后的文稿不会影响版面的效果,毫无修改过的痕迹,从而保持了文档的完整与美观。

教学环节一:

呈现任务任务1:

利用文件菜单打开D盘上的文件夹“文字名篇选”中的WORD文件“荷塘月色.DOC”。

任务2:

利用“常用”工具栏的图标“打开”按钮打开一篇扩展名为*.txt的文件。

学生活动:

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教师进行纠错、小结:

1、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讲评。

2、总结打开文档的方法: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用课件总结方法)第一种方法:

a、选择命令菜单“文件”中的“打开”;

b、设置“打开”对话框中的“查找范围”;

c、设置“文件类型”;

d、在文档列表中找到要打开的文件,单击它,后再单击“打开”按钮第二种方法:

a、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标“打开”按钮b、设置“打开”对话框中的“查找范围”;

d、在文档列表中找到要打开的文件,单击它,后再单击“打开”按钮

教学环节二:

呈现任务任务3:

学生示范:

选定文本(用鼠标左键的方法)。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用课件总结方法)

(1)、在正文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所扫过部分的文字即成为被选定的文字;

(2)、将鼠标移至页左边的空白处(亦称文本选择区)上单击左键,可选中一行;

(学生观察鼠标左键的变化)

(3)、将鼠标移至页左空白处,按住左键上下移动,所经过的行即成为被选定的内容。

(4)、将鼠标移至段落左边空白处,双击左键,则该段落被选定。

(5)、将鼠标移至页左空白处,按住Ctrl键单击左键,则选定整个文档。

(6)、按住Alt,同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这样可以选定鼠标扫过的矩形区域。

撤消选定的方法:

用鼠标左键单击文档中的任意位置,或按一下移动光标的键,所作的选定即被撤消。

教师:

选定文本单独使用是没有意义的,选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选中的文本进行操作,在编辑文本时,我们一定要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教学环节三:

呈现任务任务4:

移动练习学生示范:

(提高层)

教师小结:

(用课件显示移动的操作方法)

(1分钟)方法一:

(用键盘操作)

A、选定要移动的文本。

B、按下F2键,(学生观察状态栏上的显示内容:

出现“移至何处?

”)。

C、移动插入点(学生观察插入点的形状)到目标处。

D、按下Enter键。

方法二:

(用鼠标操作)

A、选取要移动的文本。

B、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Ctrl+X)。

C、将光标定位在目标位置上。

D、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Ctrl+V)。

呈现任务:

任务5:

复制。

教师示范:

复制文本(用键盘操作)。

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5。

还有没有复制文本的其它的方法?

(用鼠标操作)(提高层)

A、选取要复制的文本。

B、将指针指向所选取的文本,这时,指针变为指向左上方的空心箭头。

C、按下鼠标左键,随之出现一个小的虚线框和虚线光标。

D、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拖动鼠标将虚线光标移至目标位置,放开鼠标及Ctrl键。

教师纠错、小结:

方法一:

B、按住Shift+F2键(学生观察状态栏显示:

“复制到何处?

C、移动插入点到目标处。

教师讲解:

“剪贴板”是Windows下的重要工具,那么我们现在练习一下用“剪贴板”来实现:

移动和复制。

呈现任务任务6:

剪贴板实现移动和复制的练习学生活动:

通过看书、小组讨论用“剪贴板”操作完成任务6。

(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1)、本质区别:

用课件演示复制和移动的区别 

(2)、操作的区别:

体现在快捷键的使用上

(3)用“剪贴板”和不用“剪贴板”操作的区别。

(用课件演示)教师活动:

任务7:

删除练习教师示范:

删除文本(用命令菜单和Del键的操作)

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7。

教学环节四:

呈现任务任务8:

将文档中的“Windows98”全部改为“Windows2000”。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提醒:

教学环节五:

课堂综合练习。

信息反馈与评讲: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

教学环节六:

课堂小结

1、文档的打开。

2、选定有哪几种方法,每一种方法所选定的文本范围。

3、文本的复制与移动的操作方法,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4、查找与替换的操作方法。

5、如下几个快捷键的作用:

Ctrl+C、Ctrl+X、Ctrl+V。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熟悉正确操作以及有关操作的理论表达。

通过检测和总结分析,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掌握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注意日后的课堂学习。

布置作业:

1、上机练习。

2、思考题:

“编辑”菜单中有一个“撤消”命令,常用工具栏上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