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17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作文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指南.docx

《作文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指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指南.docx

作文指南

作文指南五(临场技巧篇)

捕捉灵感和开头的技巧

灵感往往呈跳跃性、短暂性和不稳定性。

当灵感突发于考场时,如果不及时捕捉,灵感就会逍逝,以后再冥思苦想,一时半刻也难以记起,特别在考场特定的紧张氛围中,越急就越打不开思路。

因此,当灵感出现时,我们应立即捕捉,并速记备用。

捕捉灵感不必用完整的语句,只要用极简单的字词或特别的符号将点滴灵感火速记下即可。

准确捕捉灵感并向纵深开掘,就常常能化难为易,并迅速打开写作思路。

针对捕捉的灵感进行联想选材,把映在头脑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迅速文字化、条理化,就能写出高质量的中考作文。

一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开头一段话。

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

开头好比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

开头应尽力写得新颖些、别致些。

请看2000年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孤独》的开头:

我不喜欢雨季,但它还是来了。

雨缠绵地下着,我躲在伞下,独自品尝着雨季的苦涩。

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耐人寻味,颇有神韵,而且巧妙而含蓄地点题,并为全文定好基调——多么生动精彩的开头。

  分段和写好中间的技巧

分段的技巧说白了就是多分段。

有的学生爱写三段式文章,“穿鞋戴帽中间一大套(一大段)”,显得拖沓、冗长,成绩肯定受影响。

中间部分要多分段:

一件事一段,略写的是一段,详写的内容再分为二三段,并用恰当的过渡词、句、段进行启承转合,便会给人以脉络分明之感,自己也便于在分段中调整思路。

另外,当你的文章以精练取胜而显文字不足时,多分几段可以增加篇幅。

一般说来,考查一篇文章的总字数,是不考虑每段后面的空格的。

因此,在不影响意思的完整表达时,多分段不失为明智之举,例如,可将人物之间的对话用分段的方式来排布等。

总而言之,多分段不仅可以弥补字数不足,还可以收到利于阅卷的奇妙效果,使阅卷老师很轻松地把握你文章的思想内容及结构。

被喻为“猪肚”的文章中间如何写得浩荡而精彩呢?

其实,名篇佳作,绝非通篇精美,它们之所以出“名”称“佳”,靠的也只是一个或几个精彩的片断。

名家名篇尚且如此,初中生的中考作文又怎能企求在“考场”这样特定环境里,用个把小时就雕琢得十分完美呢?

因此,写好中间的技巧就是精心设计出一两个精彩片断来。

这种片断或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提示哲理……这种文字看似短,但“磁力”大,它往往能像闪光的珍珠一样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平时上课时老师津津乐道,我们自己感到文章写得妙的不都往往是一些精彩片断或细节吗?

那么,我们将片断写精彩不同样会受到好评吗?

控制字数和意外情况应变的技巧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作文有字数的限制,才能较客观地反映出考生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从而使部分有明确的标准。

控制不好字数,使作文字数不符合要求,不仅会被直接扣分,同时会给阅卷老师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因而会大幅度地降低得分率。

而且字数过少或过多,作文的内容、中心、结构、语言等势必受到影响,评分时可能各项都会因此而降低,作文想得高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作文控制字数小看不得。

要控制好作文字数,构思时就必须把握住内容的要点,将这些要点加以分析比较,确定好行文详略,对次要的材料略写,对重要的材料详写。

接着进一步具体考虑,根据字数要求,全文大体分几段来写,每一段大体安排写多少字等。

中考作文一般要求“不少于600字”,初中生最头痛的往往是字数太少达不到要求,下面几个小技巧也许能使你的难题迎刃而解:

①增加细节描写,这样的处理往往还会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②增加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多写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还会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得以充分的体现。

③增加所叙事情的数量,当写一件事感到文字数量不足时,就可以根据作文要求考虑写两三件事。

如果是议论文的话,可以增加论据,或从另一个角度深入一层论述论点。

④增加对照的成分,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或相反的事物存在,将某些对照的事情添写进来,往往会使内容更充实、中心更突出。

⑤分多自然段。

作文指南三(拟题篇)

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

“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

”因此文题就应该有着传神的魅力,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

“题好一半文”就是这样来的。

在考场上,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青睐有佳,从而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才能拟出一个好的作文标题呢?

下面就拟题的原则与方法谈一谈。

一,拟题原则:

1、切合主旨

扣住题意,既要理解材料的意思,又要吃透材料的精神。

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样,拟出的题目才能切合主旨。

2、紧扣文体

文章的标题应该体现文章的文体特征。

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如明明是记叙文的,题拟议论文的题目,就显得不伦不类,文不对题。

例:

记叙文的文题,《关爱,原来就在身边》

议论文的文题,《自信——成功的基石》

寓言的文题,《虎大王的悲哀》、《农夫与狼》《诚信漂流记》

3、具体实在,小中见大

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从小处、实处拟出一个标题,小中见大,以一孔而窥全豹,这样以便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写出的作文才实在而不显得空洞。

如:

《母亲为我点亮心灯》《老师,我心中的明灯》(以《灯》为话题),这样就把灯这个大话题化小为写人的文章了。

4、精练简洁

即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应简约,忌亢长。

如《菊花人生》、《真水无香》《朋友,别哭》

5、要有文学色彩

文章标题应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要有丰厚的意蕴,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或想象,具有美感。

如《灯为谁亮?

《潇湘月明时》《掬水留香》《生如夏花》《月若有情月长吟》。

6、新颖,有创意

新颖、有创意的标题,能吸引人注目,并扣住读者的心弦,使之有新鲜感,产生阅读下去的欲望。

如《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钢笔的独白》《不肯死去的心》《明天的明天你还会来吗?

总之,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赏心悦目。

二、拟题方法

1、巧用修辞法

拟题时可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物、拟人、引用、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借代、夸张、移就、仿拟、双关等修辞手法,常常能给人以生动鲜活、含蓄形象、新颖醒目的感觉。

如:

比喻,《理解是路,爱是桥》《友谊如花》《信念,心中的明灯》

拟人,《与爱同行》《放飞孩子》《给青春一对翅膀》《与诚信同行》

对偶,《一头白发,满山青葱》、《晶莹雪寂寞林》、《遭遇挫折,超越痛苦》、《今夜月明,》等;

对比,《哀痛者,幸福者》

反问,《这点痛苦算什么?

》《生命岂能被挫折占据?

》等;

2、数学公式法

将标点符号、数学符号及其他科目的人们比较熟悉的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这种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常常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乐于助人+悄悄走开=?

》《1+1+1>1》《知识+干劲=效率》《成绩≠素质》等,《忍让≠懦弱》

3、呼告式、设问式拟题

用此法拟题,饱含情感,让人为之动情。

如:

《妈妈,再爱我一次吧》

《那风,还会再次吹起吗?

《今夜,你在何方?

《幸福,你在哪里》

4、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

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

既有诗情,又有画意。

如:

《白云·夕阳·歌声》

《那山·那水·那人》

《雨季,不再哭泣》

《今夜春风又起》

5、并列词语法

将相关或不相关的词语并列起来做标题,既能使标题简洁明确醒目,又能突出重点,易于把握写作中心和文章结构形式等,同时也很容易操作。

《蓝色蛹·金色蝴蝶》

《瞬间与永恒》

《词人·酒徒·钓客》

《黄花·明月·心灯》

6、引用化用法

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名人名言、群众口语、谚语歌谣、成语俗语、诗句歌词、歌曲名做文题,显得新颖别致,能产生独特的魅力。

如:

A、巧用诗句

《小桥流水人家》

《潇潇雨歇》

《杏花雨·杨柳风》

B、引用歌曲歌词

《一笑而过》

《一千零一个愿望》

《心语心愿》

C、化用名句

《都云老汉痴,谁解其中味》

《让友谊来得更猛烈些吧》

7、中英结合法

使用此法,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幽默的快感。

《我的感觉,Iamfine》

《Comeon,给我感觉》

《女孩,Sorry》

8、怪异另类法

这种方法就是避开以上几种常用方法,而采取一些怪异、另类的形式来命题,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梳子与梳子》

《夜夜夜夜》

9、急中生智法

所谓“急中生智法”,即在考场中,如果时间有限,又一时想不到好的文

题,就从所写的文章中选一句最精彩、最有文采的句子作文章的标题。

这是最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掌握了以上拟题的原则与方法,不愁在考场上拟不出好题。

七年级作文评讲5(转)

默认分类2009-08-0409:

49:

43阅读27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关键词:

七年级作文评讲5

训练点:

题好一半文

训练目标:

初步掌握拟题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

学会拟题

训练题目:

以“礼物”为话题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2)选材典型新颖,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00字。

课前准备:

打印简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训练时数:

二课时

导写过程:

一、导入

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

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

“题好一半文”,也说明拟题的重要性,那么话题作文该如何拟题呢?

二、知识链接

现在以下面的题目为例,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请以“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扩展法

就是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

如《寒风暖意》、《那阵风到过之后》、《风雪中,路人情》、《风为他而歌》、《塞风,冷吗》……这样把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想象法

就是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

如《假如风有颜色》、《如果没有风》、《我坐在风尾巴上》等。

※拟人法

就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题目。

如《风的自述》、《我是龙卷风》、《风与云的对话》等。

※引用法

就是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成语、俗语、歇后语、诗词、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做题目。

如《夜来风雨声》、《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无风胜有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引申法

就是在所给话题的基础上,分析它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

如把风引申为“风气”,可拟题为《学风》、《吃喝风》、《大话追星风》、《这种风气好吗》。

※悬念法

就是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

如《风吹出了……》《风从哪里来》等。

三、拟题训练:

1、以“朋友”为话题,自拟题目。

学生自由拟题、交流,

师生共同点评。

参考文题:

《挚友》、《我家的常客》、《我们在球场上相识》、《忘年交》、《惜别》、《琐忆》、《她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诤友》、《志趣使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2、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

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

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你把握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

请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

参考文题:

《我叫把握》、《我把握了自已》、《“机遇号”起飞了》、《把握等于成功》等。

四、揭题审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婚丧喜庆,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少不了“礼物”,礼物,反映了风俗时尚……;礼物,蕴含亲情、友情……;礼物,折射人性、修养……。

在礼尚往来之中,演绎了许许多多令人回味的故事,请以“礼物”为话题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2)选材典型新颖,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00字。

1、生自主审题,交流心得。

2、师点拨,明确:

①、礼物有生日礼物、节日礼物、拜访礼物、离别礼物等等,一个玩具、一份礼盒、一支钢笔……都是礼物。

②礼物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阵热烈的掌声……也是礼物。

③可以通过所写的礼物反映风俗时尚,表达亲情、友情;也可以反映社会风气,针砭时弊。

但必须围绕礼物记叙令人回味的故事。

④可写真人真事,也可发挥想象,写成童话、寓言等,曲折反映社会现实。

五、构思点拨:

1、学生自由谈构思。

2、师生评点,明确:

⑴题材贴近时代,表现新生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⑵选材时应充分拓展思维,自由放飞思想,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个角度去考虑。

⑶材料有了,多了,应该筛选出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价值的去着笔。

⑷锁定材料后,应该去细化材料,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记叙的要素,进一步放大材料。

写出“礼物”的特点,还要写清楚谁送的礼,送的什么礼,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礼,怎样送礼等。

六、范文引路:

一箱蜜橘

牛玉平

有的人盼过年,有的人怕过年。

有的人过年收礼,有的人过年送礼。

收礼的盼过年,送礼的怕过年。

张力是又盼过年,又怕过年。

因为,过年有人给他送礼,他又要给人送礼。

盼也好,怕也好年是年年都得过。

这不,一进腊月,张力就开始谋划:

今年送什么礼呢?

在他万般无奈的时候,一个浙江来办事的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

“我们浙江黄岩出产的无核蜜橘中外驰名,作为过年礼物赠送,既经济又实惠,而且,容易讨人欢喜。

”张力一听,高兴万分。

对!

今年就送无核蜜橘。

当即托这位浙江朋友订了一批20公斤精装的黄岩无核密橘。

张力回到家,认真仔细地列了一份清单,货到后,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送,一直送到大年初一下午。

该送的都送到了,还剩最后一箱,他咬咬牙,搬到一个住宅区的三楼,敲了半天门,没有动静,一问邻居,全家到海南旅游去了,没办法,他只能搬着这箱20公斤的无核蜜橘往回返,走到一楼,他感到又累又饿,腿部发抖,就把箱子放在楼梯的扶手上,歇一歇,喘喘气。

这时,楼梯左侧的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大男孩。

没等张力看清,大男孩便恭恭敬敬的给他鞠了一个躬,并清脆地喊了一声:

“张大爷过年好!

”张力仔细一瞧,是同事吴哲的儿子,到班上去过几次,他认识。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张力问男孩。

“我家就住在这里。

”男孩答。

“你爸妈在家吗?

”“在”男孩回身便喊,“爸、妈!

张大爷来了!

”这一喊,张力只得搬这箱没送出去的无核蜜橘吴哲的家。

“过年了,我托人弄了些无核蜜橘让孩子尝尝鲜吧!

”吴哲夫妇对张力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有些不知所措。

吴哲是个职员,妻子下岗多年,孩子上高中,生活一直很拮据,过年没有能力给人送礼,当然,更没人给他送礼,现在,突然收到一箱精装的无核蜜橘,不知说什么好。

张力放下橘子没有多待,转身走了出来,象卸掉包袱一样,浑身轻松,心想:

省得我往回扛了。

张力送了几年的礼,也没送出什么结果,企业重组改制,他便被提前离岗回家休息去了。

回了家的张力,既不盼过年,也不怕过年。

因为,过年再没有人给他送礼,他也用不着给人送礼了,轻轻松松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这年初一,张力正和家人一起吃饺子,突然想起了门铃声,全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动。

门铃一直响个不停,最后,还是张力起身开的门。

门口站着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

还没进门就给张力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大爷过年好!

”张力一楞:

“你是?

”“张大爷不认识我了,我是吴哲的儿子吴生,今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

我父母让我过来给大爷拜个年。

他们经常对我说,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张大爷,在我们最困难时,是张大爷过年给我们送了一箱无核蜜橘,让我们过了一个最快乐的春节。

现在我想起那年吃的橘子,嘴里还感觉甜呢!

”这回张力和当年的吴哲夫妇一样,也不知所措了。

张力一生不知给多少人送过礼,却很少有人说感激的话。

而当初那箱让他当包袱甩出去的橘子,倒让人家千恩万谢,永远不忘。

张力拉着吴生的手,感慨万千!

此时,他才非常后悔,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更多地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呢!

评点:

古往今来,“送礼”这个名词已脱离了它表达友情与尊敬的原意,蜕化为追求利益回报而进行的风险投资。

张力年年必备的风险投资可谓是失败之至,依旧被“提前下岗退休回家休息去了”。

可是他无意中为“摔包袱”而撒下的种子却开出了一朵充满暖暖温情的友谊之花,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投资的失败是经济运转的正常现象,而情意的施予却无论如何让人无法忘怀。

张力年年送礼,这无意为之的一次才送出了“礼”的真意。

1、学生自读、交流。

2、师生点评。

七、拟稿交流:

1、学生自由列提纲。

2、学生拟稿交流。

八、据稿拟题

1、生简述内容、拟题。

参考文题:

《特殊的礼物》、《最好的礼物》、《变味的蛋糕》、《褪色的康乃馨》、《礼的背后》等。

2、师生点评拟题的优劣,明确:

好的题目有如下特点:

①简洁、醒目;

②新颖、别致;

③生动、形象。

九、定稿成文

生修改后誊写

七年级作文讲评(五)

课题:

擦亮文章的眼睛——谈拟题

评讲目标:

①掌握拟题的一般方法。

②学会拟题。

评讲重点:

如何拟出新颖、别致的题目。

评讲方法:

比较法、鉴赏法。

评讲构想:

通过比较习作中拟得比较好的题目、一般的题目、比较差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发现优劣、自由评说、自主总结提高;通过鉴赏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明白本篇作文如何做到立意深远、选材新颖、构思精巧。

提高同学们的审题、拟题能力。

评讲时数:

一课时

评讲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能洞察人的灵魂”。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就能了解文章的精髓。

同学们在上次习作中拟出了许多新颖、别致的题目,写出了许多立意深远、选材新颖、构思精巧的文章。

这节课我们一起对上次习作进行点评,使同学们能拟出妙题,写出佳作。

二、目标回顾:

1、生回忆上次习作的训练点及题目。

2、师幻灯片出示:

训练点:

题好一半文

训练目标:

初步掌握拟题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

学会拟题

训练题目:

中国是礼仪之邦,婚丧喜庆,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少不了“礼物”,礼,反映了风俗时尚……;礼,蕴含亲情、友情……;礼,折射人性、修养……。

在礼尚往来之中,演绎了许许多多令人回味的故事,请以“礼物”为话题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2)选材典型新颖,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00字。

三、比较拟题的优劣

特殊的礼物、害人的礼物、珍贵的礼物、尴尬的礼物、神奇的礼物、讨厌的礼物、糟糕的礼物、神秘的礼物、难忘的礼物、礼物的背后、送不出的礼物、生日礼物。

(运用扩展法拟题,突出了礼物的特点,题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都是礼物惹的祸、礼轻情意重。

(引用法拟题,题目生动、形象,揭示文章的中心)

礼物的对话、礼物历险记、害羞的礼物、冬公公的礼物(拟人法拟题,赋予礼物以人的特点,想象丰富)

送礼风波(题目设置悬念,预示曲折的故事情节,让读者产生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

飞吧,我的“公主”(直接以具体的礼物为题目,鲜明醒目,生动形象)

这些礼物能收吗(悬念法拟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礼物(直接以话题作题目,范围太大,不够具体)

一件不太值钱的礼物、有惊无喜的礼物、是祸躲不过的礼物、远古时期的没礼物、意料之中的礼物(拟题不够简洁,礼物的特点不突出,令人费解)

可恶的走后门、(题目较直露,不够含蓄,可改为“礼的背后”)

礼物是好还是坏、送礼好吗、过分的送礼好吗、谁送的礼物、我的礼物在哪(题目看似设置悬念,实则鼓弄玄虚,不辨自明)

送礼的意义、礼物的含义(题目较抽象,缺乏生动形象性,容易写成空发议论的文章)

四、佳作鉴赏:

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

特殊的礼物

初一(20)班周清泉

礼物有的是为了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也有的是为了应酬。

可是,我的这份礼物与众不同,意义更深。

岁月的车轮载着我又滚了一圈,转眼,我的十三岁生日即将到来。

往常,我这个“小皇帝”无须叮嘱。

“财务大臣”——爸爸和“内务大臣”——妈妈马上就会为我准备出精美的礼物与丰盛的菜肴。

这不,生日这天我连老师讲的课也无心听下去了,一心盼着放学。

下午,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跑回家,今天,门上那把陈旧的锁好像也极配合我似的,插进去的钥匙轻轻一扭就开了。

我推开门正准备迎接妈妈那张笑脸时,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副冷清的现象。

厨房里没有飘出饭菜浓郁的香味,桌上也没有什么礼物。

正当我失望之极时,电话铃响了,我赶上接,电话里传来妈妈熟悉的口音:

“我们中午有事,不能回家了,厨房里有买来的菜,你试着做点吃吧!

晚上,我们会带给你一件特殊的礼物。

”特殊?

这两个字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运用对比手法,层层蓄势。

结尾解开悬念,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母亲育儿的良苦用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是淘米择菜就花了我不少功夫,不是把菜炒到锅外去,就是把饭煮糊了,一阵折腾后,几盘菜终于摆在桌上了,坐在饭桌上,我不禁想:

爸爸妈妈会送些什么给我呢?

是蛋糕,还是衣服?

正想着,妈妈回来了,我忙跑去,

“礼物呢?

”我看到她两只空空的手不禁问道。

“这就是给你的礼物呀”,看到我迷惑不解的样子,妈妈解释说:

“这顿晚饭锻炼了你的动手能力,自立、勤劳就是我给你礼物。

是啊,这不正是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吗?

点评:

本文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

选材新颖,不落俗套。

物质上的礼物享用一时,精神上的给予受益终身。

开头简洁,中间运用对比手法,层层蓄势,结尾解开悬念,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母亲育儿的良苦用心。

五、合作交流

1、生自由谈感受。

2、师生总结得失。

六、结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拟题一定有更深刻的体会,当然文无定法,拟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同学们多思考、多探索、多感悟,多积累。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拟出更佳、更妙的题目,写出更新、更美的文章。

优秀习作选评

飞吧,我的“公主”

七年级(20)班洪咪咪

每个礼物都珍贵。

人们总是想方设法保存好它们,免得弄丢了,我却一个劲儿地呼唤着:

我的公主啊,飞翔吧,飞走吧!

“公主”是我生日那天“闯”入家门的,爸爸用了10来元才把它买回来。

它显得惊恐万状。

这是一只鹦鹉,全身金黄色,像个十足的金人。

它,既可爱又美丽,看它那樱桃小嘴,又尖又红,似乎一只红透了的小小辣椒,它美丽体现于它的“公主”气势。

头上“插”了一只只长长的羽毛,张开时,像一把皇宫的御扇,那么精致,它的尾巴啊,说不出的动人,使我想学习它,插上长长的羽毛,像只超小孔雀,昂首,自豪。

然而,它美丽动人,并不能促使别人放弃抓它,让它来到了这个陌生的环境,饱受囚禁之苦。

我的心里穿过一阵寒风,良心不停地呻吟。

我的手也不断地向鸟笼伸去。

想为它挣扎的心灌入一些甜汤,减轻它那痛苦的神情。

我的大脑神经已经打了结,不知如何才好。

放了它,完成了我的使命,却辜负了爸爸的辛劳所换来的薪水;若是无情无义,则仿佛在我心中没有一点点怜惜。

“大自然才是它的归宿。

”我坚定的信念促使我打开了笼门,轻轻地抱起那只鹦鹉,送它归去。

“叽叽喳喳,……”耳边回响着它的欢乐的笑声。

我也觉得如释重担,望着它飞去的方向,我大声叫道:

“飞吧,回到你的家园吧!

每当看见一只快乐的小麻雀在空中玩耍时,我总会想念那只小鹦鹉,可我不后悔,依旧会说:

“飞吧,我的‘公主’”。

点评:

本文题目生动、形象,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