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873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汽车座椅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11月

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坐具,可为司乘人员提供便于操作的、舒适安全的驾驶、乘坐位置。

汽车座椅是汽车的基本配置及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产品之一。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实现快速发展,带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发展。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汽车座椅行业带来创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的生产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以中外合资发展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方向转折。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主要供应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因此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有带动作用。

此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竞争实力不断加强,通过海外并购和海外设厂的方式积极主动扩展国际市场,带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汽车座椅技术变革。

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的产物,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动驾驶技术为汽车座椅行业带来创新机遇。

自动驾驶技术将改变整车的零部件设计和集成,汽车座椅是整车重要的零部件。

伴随着汽车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汽车座椅的自动化将逐步提高,汽车座椅行业迎来技术变革,汽车座椅厂家推出与自动驾驶技术相适应的概念化座椅设计。

汽车座椅安全性凸显。

在汽车安全成为汽车制造和使用者关注的核心问题的背景下,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凸显。

伴随着汽车的最高时速愈来愈快,汽车主机厂对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性被融入到整车项目开发和设计的每个环节。

一、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定义及分类

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坐具,可为司乘人员提供便于操作的、舒适安全的驾驶、乘坐位置。

汽车座椅是汽车的基本配置及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产品之一。

汽车座椅直接与司乘人员接触,座椅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司乘人员的乘坐体验。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的重要部件。

汽车座椅生产的流程可分为骨架结构件冲压、发泡剂浇筑体和布料开卷,根据座椅的结构特点安排生产工艺,在完成骨架组装、海绵发泡体和面罩的生产之后进行座椅合装以及出厂检查和包装入库。

汽车座椅按照功能可分为驾驶员座椅和乘员座椅:

(1)驾驶员座椅,安装在驾驶员的座位处,为满足驾驶员驾驶时的舒适性和可调整性,驾驶员座椅的结构复杂,性能可靠,多为电动可调的座椅;

(2)乘员座椅,安装在乘员的座椅处,为乘员提供支撑,可适应不同体重和高矮的乘员,为乘员提供头部空间、胳膊和腿部空间。

汽车座椅分类

2、行业发展历程

汽车座椅行业起步于1886年,从诞生至今可分为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1886-1977年)

汽车座椅被发明并进入产业化。

1886年,来自德国的戴姆勒制作了最早的汽车座椅,其基本结构包括背靠和坐垫等,坐垫用棉花进行填充,靠背用模板和木条制作。

1911年,美国汽车品牌雪佛兰在量产汽车ClassicSix配备贯通式的汽车座椅,这种设计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中成为美国车型座椅设计的范例。

贯通式座椅包裹性差,车辆转弯时速度稍快,司乘人员在车内晃动,安全性差。

1921年,美国汽车工程师BenjaminWentz发明汽车座椅头枕,增加了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1950年代末期,欧洲出现分体式座椅,1963年款的阿斯顿·马丁DBS采用了分体式汽车座椅。

(2)发展阶段(1978-2000年)

经过近100年的发展,汽车座椅的功能不仅局限于乘坐和美观,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程度逐步提高,成为集人机工程学与控制工程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产品。

汽车座椅为提供舒适性,出现了座椅高度调整、椅背倾斜角度调整的装置。

为避免或减轻乘员颈部受伤,汽车座椅头枕被发明,沃尔沃汽车于1998年推出一种头颈保护系统。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下,国际汽车座椅厂商开始进入中国并设立生产基地,博泽集团于1996年在中国设立了第一个汽车座椅生产基地。

同年,全球知名的汽车座椅企业安道拓进入中国市场。

1998年,佛吉亚进入中国,并在上海、长春等地设厂。

(3)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汽车座椅技术方面进步明显,在座椅滑轨、调角器、座椅驱动器等座椅关键技术上逐步追赶上国际水平。

中国汽车座椅生产厂家包括上海明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双休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

其中,宁波双休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出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座椅驱动器,打破了国际厂商垄断该市场的局面。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通过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使研发水平逐步提高且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生产的座椅与国际高端产品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高端汽车座椅方面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3、行业市场现状

汽车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工业,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和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汽车座椅是复杂的汽车零部件,涉及机械、电子、纺织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品,其设计、开发、制造均有较大的难度。

汽车座椅生产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

汽车座椅行业实力明显增强,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和开发能力不断提高。

当前中国汽车座椅行业与国际厂家相比,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在产品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行业起步晚,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在汽车座椅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产品成熟度低,产品主要供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大部分公司处于低端产品和普通产品市场的竞争,高端座椅产品由合营企业供应。

4、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座椅安全性凸显

在汽车安全成为汽车制造和使用者关注的核心问题的背景下,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凸显。

伴随着汽车的最高时速愈来愈快,汽车主机厂对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性被融入到整车项目开发和设计的每个环节。

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58,523人增加到2018年的63,194人,年复合增长率为1.9%。

汽车座椅是汽车中重要的被动安全部件,直接影响到司乘人员的安全问题。

当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座椅需保证司乘人员不偏离生存空间,座椅需具备支撑和约束功能,即汽车座椅需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司乘人员保持一定的坐姿,使其他主动或被动安全系统(如汽车安全气囊)发挥作用。

目前,中国以及国际的汽车座椅厂商为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加大了对汽车座椅安全性的设计研究投入,使安全设计融入到整个设计流程中,保护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实际设计中,汽车座椅制造商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改进汽车座椅的安全性,使汽车座椅在碰撞发生时保护人体免受巨大的碰撞冲击。

汽车制造商利用人机工程学,在座椅安全性的设计中充分分析人体尺寸、质量、体型等参数,充分结合车型的空间因素设计汽车座椅空间外形结构,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汽车座椅进行有限元碰撞测试强度分析。

此外,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座椅厂商开发配合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安全汽车座椅,以安道拓公司为例,安道拓正在进行移动汽车座椅的研发,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座椅将发生移动,将司乘人员受到的伤害减至最小。

(2)汽车座椅的轻量化趋势

汽车座椅将朝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未来,电动车将成为乘用车的主流,由于电动汽车电池的重量较大,在车身尺寸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重量高于传统燃油车。

汽车主机厂通过降低整车的重量提高续航里程,汽车座椅作为重量级的内饰件,其轻量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座椅骨架占汽车座椅重量的70%,塑料构件及泡沫等占比达30%,因此,减轻座椅骨架的重量是达到座椅轻量化的解决方案。

目前,实现座椅骨架轻量化有两种可选的技术方案:

①设计模块化的骨架构件

模块化的骨架构件可优化座椅的总构架,减少材料使用量。

例如,可采用拓扑优化紧密衔接坐垫骨架及座椅配备的滑动轨道,这种方式减少了15%的骨架自重。

此外,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激光焊接等制造新工艺将被采纳,其中激光焊接可将不同材料、厚度、表面状态的钢材拼接到一起,再进行整体冲压,保证产品尺寸和外形的整体性,从而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②在设计方案时,选择轻量化材质

轻量化材质包括镁铝合金、塑料、铝合金、碳纤维、塑料骨架、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此类材料可应用到汽车座椅轻量化的解决方案中。

以铝合金为例,此类材质拥有较小的密度,质量轻盈,导热性优异,抗击性能超越钢铁,是性能佳的轻量化材料。

(3)汽车座椅的舒适性逐步提高

提升座椅舒适性是汽车座椅未来设计的重要方向。

汽车座椅厂商利用多项技术提高汽车座椅舒适性。

汽车座椅设计利用人机工程学,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驾驶环境,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度,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尽可能地避免疲劳。

汽车座椅在利用人机工程学设计时,有以下四点要求:

①贴合感,座椅的靠背与座椅靠垫的形状与驾驶者的身体贴合,以便根据不同驾驶者的体型对接触面积进行改进;

②横向稳定性,在驾驶的过程中,在汽车进行转弯时,人体承受的横向加速度使驾驶员的身体瞬间摆动,为让驾驶员的身体在转弯时保持稳定,汽车座椅下方坐垫在两边进行加高,使驾驶员的两胯和大腿将身体支撑住,保持身体的稳定;

③腰背支撑,汽车座椅对驾驶员的腰部和背部进行支撑,保证驾驶员在驾驶时的舒适程度;

④振动舒适性,汽车座椅对汽车行驶中的振动进行设计和解决,将座椅避免让驾驶者产生臀部滑落感、腹部压迫感等不适的感觉。

在提高汽车座椅舒适性时,汽车座椅技术的创新至关重要。

以气浮悬挂技术为例,气浮悬挂技术是一种通过应用压缩空气将汽车座椅悬浮起来,并根据座椅上所坐的人的重量设定悬浮的高度,当人的重量因外界的变化受到影响时,汽车座椅能及时的做出反应,并进行调整,使汽车始终保持在悬浮气压的平衡线上。

未来,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将被运用于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二、行业上下游情况

汽车座椅作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汽车座椅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企业,行业中游为汽车座椅的生产商,下游主体主要为汽车主机厂。

1、上游

汽车座椅是复杂的汽车零部件,涉及机械、电子、纺织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品。

中国汽车座椅行业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在汽车座椅上游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厂家议价能力较强,具体情况如下:

(1)座椅滑轨

座椅滑轨是调节座椅前后的装置,是汽车座椅中重要的零部件,具有高技术含量,是重要的安全件。

座椅滑轨配合手动锁装置可实现座椅在水平位置的手动调节,配合电机和驱动机构可实现座椅在水平位置的自动调节。

座椅滑轨的技术难点在于滑轨制造技术,其要求生产企业具备精密的模具和冲床,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座椅滑轨的主要市场被博泽和佛吉亚等企业控制,是众多汽车主机厂的指定供应商。

在中国,生产座椅滑轨的厂家为上海明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的产品面向低端市场,中国在座椅滑轨方面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

(2)座椅电机

汽车座椅电机是汽车电动座椅的动力来源,成本约占制造成本的10%,座椅电机配合机械驱动结构可实现座椅在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的调节。

以博世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在汽车电机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设计技术,其研究方向引领着汽车电机行业的发展。

中国在汽车电机方面起步较晚,研究的薄弱限制了其产品进入高端市场。

(3)座椅驱动器

成本约占制造成本的20%,座椅驱动器可实现座椅位置的自动调节,早期,座椅驱动器技术被IMS公司垄断,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出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座椅驱动器,成为座椅驱动器供应商之一,打破了技术垄断。

(4)座椅调角器

座椅调角器是实现汽车座椅靠背仰卧和折叠运动的装置。

座椅调角器是汽车上二十项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技术被国际企业掌握,佛吉亚、博泽等企业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中国在座椅调角器方面积累了技术,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已掌握调角器的关键技术,并且有实力生产调角器的高精度冲压模具,为调角器技术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奠定基础。

2、下游

专业化汽车座椅生产商完成汽车座椅的生产,为汽车主机厂提供定制化产品。

汽车主机厂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零部件的供应商。

汽车主机厂通过三轮招标确定汽车座椅的供应商,会有3-4家供应商参与招标。

汽车座椅厂家进入汽车主机厂的供应体系才能够进行投标。

中标的汽车座椅厂家为汽车主机厂提供定制开发,根据汽车主机厂的技术要求,由技术人员制定开发方案。

汽车主机厂对供应商有严格的资质认证,汽车座椅厂家进入汽车主机厂的供应体系,会通过如下程序:

(1)汽车座椅厂家需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TS16949认证,3C认证以及其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2)在通过资质认证后,汽车主机厂对汽车座椅生产厂家进行现场体系审核,根据自身标准,对座椅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应链、技术研发、组织规模等进行严格的二次审核;汽车主机厂在对汽车座椅厂家进行严格的程序审核后,双方建立合作关系。

在此过程中,汽车主机厂占据主导地位。

三、行业市场规模

生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的生产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587.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8年的702.2亿元人民币(按销量统计),年复合增长率为4.6%。

2018年汽车销量为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受2018年汽车销量下滑影响,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722.0亿元人民币下降到702.2亿元人民币。

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座椅行业潜力巨大。

未来五年,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并于2023年突破860亿元人民币。

预计2018年至2023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4.3%,主要增长动力为:

1、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快速发展,拉动汽车座椅行业需求,此外自主品牌汽车发布海外战略,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座椅厂商拓展海外市场;

2、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汽车座椅技术变革。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快速发展

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实现快速发展,带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发展。

中国汽车行业以中外合资发展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方向转折。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主要供应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因此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有带动作用。

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由2014年的7,547,100辆增长至2018年的9,987,400辆,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

此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竞争实力不断加强,通过海外并购和海外设厂的方式积极主动扩展国际市场,带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国际汽车座椅厂商的市场份额。

以吉利汽车为例,2006年10月吉利集团控股英国锰铜,随后2010年8月,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2017年6月,吉利集团收购马来西亚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

吉利汽车的海外布局加速,在全球汽车领域的角色愈发重要。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国际汽车竞争格局中,如长城汽车出口国家和地区多达108个,华晨汽车出口伊朗等。

2、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汽车座椅技术变革

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的产物,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座椅行业带来创新机遇。

自动驾驶技术将改变汽车座椅的设计和集成。

伴随着汽车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汽车座椅的自动化将逐步提高,汽车座椅行业迎来技术变革,汽车座椅厂家推出与自动驾驶技术相适应的概念化座椅设计。

2017年5月,采埃孚与佛吉亚合作推出符合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需求的座椅模型,自动驾驶将驾驶员从驾驶中部分或全部地解放出来,这意味着汽车座椅不再需要固定的保持直立、面朝前方,这款座椅模型采用多样化结构的座椅骨架,使驾驶者实现驾驶、工作和放松姿势,座椅可倾斜、提升、调节和旋转,快速地恢复成正面直坐的驾驶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1)“驾驶”姿势允许驾驶员掌控方向盘,以便于驾驶员操控车辆;

(2)“工作”姿势使驾驶员处于坐直的状态,但驾驶员与方向盘的距离较远,方便驾驶员进行工作或阅读,为驾驶员创造空间;(3)在“放松”姿势下,采用全躺模式,驾驶员可将脚伸直,后背也能完全倚靠在座椅上。

3、行业政策支持

汽车工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行业,汽车座椅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件。

汽车座椅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中国政府重视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发布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汽车座椅行业的发展。

2016年3月,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强汽车行业的设备制造能力,加快汽车新型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2017年4月,中国科技部印发的《“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围绕制造基础技术和关键部件,展开突破性研究,提升中国工业自动化的整体创新水平和自主装备能力,满足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

2017年4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实现全产业链技术的安全可控,突破汽车传感器、车用芯片等汽车电子化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的汽车产业发展体系。

2018年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要规范汽车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对社会资本加以引导,防范无序发展和盲目建设,科学规划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

2019年1月,中国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指出,将多项举措联合执行促进汽车消费,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动汽车座椅的需求增长。

五、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处于国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产品的技术创新由国际厂商主导,据在汽车安全座椅行业排名前10的某企业专家介绍,国际及合资汽车座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约为80%,其中延锋安道拓为行业内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30%。

汽车座椅是总成级别的零部件,是机电化一体设备,与整车进行配套的技术难度高,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为世界主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由于汽车座椅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汽车座椅厂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抢占市场。

在国际厂商方面,安道拓、李尔、丰田纺织、佛吉亚等公司在汽车座椅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美系、德系的汽车多采用安道拓、李尔等国际厂商的汽车座椅,丰田汽车多采用丰田纺织生产的汽车座椅。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汽车选择自主品牌厂商的汽车座椅和合资厂商的汽车座椅。

安道拓是汽车座椅行业的头部企业,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汽车座椅的客户包括奔驰、丰田、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通用等40多家汽车主机厂。

李尔公司是世界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与东风、大众、通用、福特等多家汽车主机厂合作。

中国汽车座椅行业起步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座椅厂商在汽车座椅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其产品依托自主技术开发和组装生产,在产品技术方面,与国际汽车座椅厂商有差距。

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的参与主体可分为三类:

(1)汽车主机厂的下属汽车座椅生产企业,如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公司,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其生产的重卡提供座椅配套,这类企业利用母公司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生产基地等设备,汽车主机厂通过采用子公司生产的座椅产品缩减成本;

(2)汽车主机厂的合资子公司,如延锋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柳州东风李尔方盛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这类公司借助外资国际汽车座椅厂商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独立的汽车座椅提供商,如天成自控、西安伊思灵华泰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的汽车座椅生产企业,此类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形成品牌影响力。

1、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座椅生产制造商,延锋安道拓拥有汽车座椅零部件和整椅的生产制造力,可涵盖汽车座椅产业链,为汽车主机厂打造涉及整椅、骨架、机械装置、发泡、面套在内的座椅系统。

2018年,延锋安道拓的合并销售额为333.2亿人民币,2018年出口销售额为1.7亿美元。

2018年,延锋安道拓获得来自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奇瑞、东风日产、吉利汽车等10余家客户的奖项,如“最佳供应商”奖、“优秀供应商”奖等。

此外,延锋安道拓获得由J.D.Power公布的2018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中座椅质量的第一名。

延锋安道拓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座椅零部件及汽车整椅,其中,汽车座椅零部件包括头枕、整椅骨架、扶手、锁止机构、调角器、滑轨,具体分析如下:

(1)头枕:

锋安道拓研发制作模块化头枕,为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的头部体验,减轻驾驶过程中的不适感;

(2)整椅骨架:

延锋安道拓具备产品设计能力及研发技术,设计制造创新型的座椅系统;

(3)扶手:

延锋安道拓设计的扶手可满足司乘人员对扶手功能和外观的双重要求;

(4)锁止机构:

延锋安道拓研发的锁止机构可为多个平台提供直观顺畅操作体验的安全锁止机构;

(5)调角器:

延锋安道拓设计的调角器是高性能模块化产品,可适配于多种车型和市场;

(6)滑轨:

延锋安道拓生产的滑轨,采用久经验证的技术方案,可为汽车主机厂打造定制化方案。

延锋安道拓主要产品

(1)技术实力强

延锋安道拓拥有汽车整椅和汽车座椅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①在设计方面,延锋安道拓可进行整椅造型,各零部件单元的设计,满足汽车主机厂的定制化需求;②在研发方面,延锋安道拓可进行对标分析、工程验证、舒适性评估和安全性能评估;③在制造方面,延锋安道拓拥有面套生产线、头枕生产线、机零生产线等生产设备。

(2)自主研发能力强

延锋安道拓研发自动驾驶背景下的未来座椅,打造概念座椅XiM17,这款概念座椅拥有四种座椅模式:

①驾驶模式,采用传统的车内布局,配备安装有按摩颈枕的四向电动调节头枕,可在车上享受肩颈按摩;②家庭模式,前排座椅靠背可向内旋转18°,后排座椅可移动,通过摄像头将后排乘客显示在中控屏,实现与后排乘客的面对面交流;③会议模式,后排座椅折叠收纳至行李箱后,驾驶座可滑动90mm至后排座椅位置,副驾驶座双层旋转转盘可实现180°旋转,车内两人可相向而坐;④休闲模式,后排座椅全部折叠进行李箱,前排座椅向后滑90mm,可观看体验超大顶棚交互屏幕。

2、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由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实业有限公司和美国李尔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中美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座椅及其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是东风汽车公司座椅的战略供应商。

东风李尔的总部位于武汉市,在十堰、襄阳、常州、柳州、广州、大连、盐城和杭州设立分子公司,员工超过3,000人。

东风李尔的产品包括乘用车座椅和商用车座椅:

(1)乘用车座椅系列,东风李尔为客户提供差别化解决方案,产品线完整,座椅包括加热、通风、按摩、脚托等各种功能,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2)商用车座椅系列,东风李尔提供全系列卡车解决方案,产品覆盖中卡、轻卡、重卡,座椅产品包含机械减震器和气囊减震器。

东风李尔主要产品

(1)研发能力强

东风李尔拥有先进的试验中心。

东风李尔的试验中心可进行多种产品试验,包括安全试验、耐疲劳试验、静强度试验、舒适性试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