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90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docx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体系开发背景及趋势„„„„„„„„„„(3)

(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体系……...……………………………………….(3)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及方法……...…………………………………….(4)

(三).生态旅游规划开发所产生区域影响……...………………………………..(5)

二.云南生态旅游及开发......................................(6)

(一)云南生态旅游的现状……...……………………………………....(6)

(二)云南生态资源及生态资源的规划开发……...…………………….(6)

三。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弊端及解决措施……...………………(9)

(一)、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弊端……...…………………….(9)

(二)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解决措施……...………………(10)

四。

总论……...……………………………………………………………(11)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洪发春([1**********])

管理学院08级旅游管理

摘要: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云南省吧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之一进行重点发展,旅游业正逐渐称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生态旅游资源是云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特色突出、本底卓绝,对于云南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机遇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劣势和挑战。

云南生态旅游业应立足区域旅游发展大格局,贯彻“向面倾斜、沿线开发、重点发展、全面保护”的战略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开发中进行保护,重点在于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的原则进行开发,促进云南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并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体系,从而扩大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良好的区域影响。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区域影响;保护

云南地处我国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均可出入境,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蓬勃发展,2000年旅游业中收入就已经相当于全省GDP的10.8%,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出口创汇收入的比重达到28.8%。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在这里河山壮美,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俊的河谷,典型独特的卡斯特岩溶地貌,是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中夺得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造就了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边是的云南旅游业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生态旅游资源是云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云南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非常的广泛,如,卡斯特地貌的石林;轿子雪山、怒江、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等等。

他们丰富多样,不仅在种类上丰富多彩,而且也在云南的各地区均有分布,如,滇西北雪山峡谷片区,其中包括了大理、丽江、迪庆、怒江。

滇中高原湖泊片区,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延伸到于西湖楚雄,滇西地热火山片区,其中包含保山、德宏,地处横断山脉。

滇西热带雨林片区,包含临沧、普洱、西双版纳。

滇东南喀斯特地貌片区,包括曲靖、红河、文山。

滇东北红土高原地区,含东川、曲靖北部、昭通。

云南拥有这些丰富独特的资源,就给云南的旅游奠定了基础,云南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更是值得肯定的。

云南之所以能成为旅游大省,就是因为云南近些年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坚持了“向面倾斜、沿线开发、重点发展、全面保护”的原则,从而使生态旅游资源能够全面充分的开发.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还遇到一个良好的契机,那就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给云南旅游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拥有众多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住宿、餐饮等配套措施健全,基本形成了包括饭店旅馆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娱乐业、旅游餐饮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商品购物等内在的,比较完整的综合产业体系。

良好的服务,特色的产品让游人们趋之若鹜。

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增强。

在全国旅游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逐渐稳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云南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为人们所知晓。

对于云南生态旅游的开发,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本生的生态影响。

它的开发,一方面给云南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快速的发展,给云南的社会带领来了一定的社会结

构的变革。

另一方面,却又破坏了云南的生态环境,给云南文化上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变革。

综上看来,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从在这一定的弊端,必须引起人们重视和关注,对云南生态资源开发的弊端做出一定的、有效地解决办法和方案,并加以实施。

我们必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防范于未然。

在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仅存在这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在开发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随着国际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加强及无障碍旅游区的发展,在客源争夺、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云南旅游业都将直接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云南脆弱的生态环境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更是是个严峻考验。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体系开发背景及趋势

(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体系

1.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1)生态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及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李天元.旅游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环境为主要对象,能维持生态平衡,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种旅游活动.(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杨婉珊1,李云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特殊地貌景观、生物景观,还包括一些特别的动植物景观,原始的民族风俗等等,如杜鹃醉鱼、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主产于南方各地的娃娃鱼、东北的“四不像”、云南的金丝猴等都可以属于生态旅游资源的范畴。

生态旅游资源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①环境容量比较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资源必须要占有一定的空间,环境容量足以支持比较全面的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游客要体验到优质环境,要开展人与环境和谐的活动,一些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是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所以生态旅游资源必须是一个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是有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比如说一片森林、一片湿地、一个村落等等。

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比一般的自然资源的本质在于环境质量比较好。

如一些树林分泌一些不利于人身体的物质,洞穴、湖泊有毒气等等,这些都不能作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所以并非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可以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当然,对于一些典型的生态环境退化地,也可以作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因为它具有反面的生态旅游价值的开发,如某些水土流失。

③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较好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不宜有较多的人为加工,人为因素多了则会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环境质量,消弱旅游资源的生态功能。

如果某一生态系统相当薄弱,可进入性很差,则不能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

某个组织或者是政府对某一生态旅游资源做系统的考察、评价、规划并将其包装为旅游产品的行为。

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基于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而进行,因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十分脆弱的。

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应注意: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应加入过多的人为因素。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

当今生态旅游掀起热潮,全球各地的人们都热衷于生态旅游、低碳消费,在这样的一个

时代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人们渴望旅游,但是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旅游模式,人们希望能参与其中,进行体验,能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由。

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纯自然的、纯原始的地方更是凤毛翎角,少之又少了,生态旅游便由此出现了。

人们渴望能够在生态旅游中亲近自然,接触原生态的东西,这就促成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其次,各个地方和政府在拥有较为高质量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情况下,迫切的想要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发展当地的经济,这也就促成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政府的通行证;再者,各地的旅游开发商根据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便开始大量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在这一背景之下,也就必然会引起人们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行动。

3.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势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生态旅游极易造成环境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适宜地区多处于人类活动较少、破换相对较少的深山、边远、河流上游地区,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这类资源面积较少,且往往与生态环境脆弱的敏感地带相近。

因此,大量的游客涌入极易造成更大的生态破环。

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概念和生态旅游资源的界定将更加明确,在未来的时间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向多层次定向发展,侧重于生态系统的保护,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同时更注重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生态旅游资源更加的注重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从而使得生态旅游资源可以统一协调;在产品结构上则更注重围绕产品体系,完善节点建设。

在充分区发展、线路统筹基础上,围绕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完善全国一级、二级、三级生态节点建设,包括各级生态旅游区的总要生态景区景点,生态路线上的重要旅游城镇和游客中心等等;同时定向发展,扩大区域合作。

只有扩大区域合作才能够是的生态旅游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发展。

协调解决生态旅游区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的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技术可行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应当应该在科技的密切参与下运作,在科学指导下发展跨学科的研究。

总之,生态绿资源的开发将会向着一个更完善、更高端、更生态的方向发展。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及方法

1.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内容不仅仅是自然旅游资源中质量较好,环境条件较好的自然景观,如:

昆明轿子雪山、怒江大峡谷、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被誉为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大峡谷,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热带雨林等等。

它还包括了一些原始的民族村落、人民生活地区、民族风情、等一切未受或者是很少受到到现代外来文明影响的民族民风、生活居所等等,如,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藏、白、纳西、彝、普米、傈僳、怒、独龙族等世居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等。

所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中质量上乘,环境条件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时也包括了认为旅游资源中原始的、未经人们的现代思想文化所影响的独特生活状态、民族习惯等等。

(1)自然资源中的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比一般的自然资源的本质在于环境质量比较好。

能够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自然旅游资源一定要有一定的标准,生态旅游区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

计算方法为分别对各环境要素指标进行评分,并累加获得生态旅游区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H),满分值为10分,例:

表2-2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表(海南省林业局要闻资讯森林旅游)

(2)人文景观中的生态旅游资源。

在人文景观中能够被列入生态旅游资源的人文景观必须是原生态的、无添加的生态系统中的生活群体,如民族村落、人民生活地区、民族风情、等一切未受或者是很少受到到现代外来文明影响的民族民风、生活居所等等,如,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藏、白、纳西、彝、普米、傈僳、怒、独龙族等世居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等。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

(1)社区参与模式:

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往往是具有独特的社区文化、优美迷人的社区环境和合理有效的社区结构,它是生态旅游的文化载体。

因此,在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是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种有效行为。

(2)环境教育模式:

环境教育模式是着眼于人类同周围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们正确理解人口、污染、资源分配与资源枯竭、自然保护、技术、城市与地方开发规划等各种因素与整个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他以提高当地社区和旅游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目标。

(3)功能分区模式:

生态旅游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脆弱地区。

为了避免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为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分区显得尤为重要。

而功能分区模式也是其中运用作为广泛的。

以上所述的三种开发模式与方法便是较为常见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当然,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不是仅仅现定于这三种。

但是,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应该结合实际,灵活的利用其开发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三).生态旅游规划开发所产生区域影响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所产生的区域影响有四点:

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生态影响、文化影响。

一个地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该地区的影响有好有坏,并不是绝对的有益无弊。

1.经济影响: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使得该地区经济收入增加,经济水平提高,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当地经济发展,也带了一定不良影响,如,可能导致当地物价水平攀升,导致通货膨胀;使得该地区商品化严重,反而失去了原本追求生态旅游的本真。

2.社会影响:

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外来的文化得以进入该区,是该区域的生活

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结构。

3.文化影响:

该区域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

另一方面则使得该区域失去了原本原始的文化风貌,失去原璞之色。

4.生态影响: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带来外在的人为加工,这便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在自我修复。

二.云南生态旅游及开发

(一)云南生态旅游的现状

1、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业始于50年代。

195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组建中国国际旅行社昆明分社。

昆明分社和昆明饭店实行两块牌子,一个机构,开展旅游服务工作。

后来又增挂云南省华侨旅行社的牌子(云南省中国旅行社前身)。

这时期由于全省的旅游业务主要是接待社会主义国家的旅游者和回国华侨,业务范围有限,发展缓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旅游业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1978年3月,成立了云南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1995年省第六次党代会上,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确立了云南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揭开了云南旅游业大开发的序幕。

同时也拉开了云南生态旅游的序幕。

云南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基本上形成三条旅游线:

昆明—石林—阿庐古洞—普者黑—鲁布格为主的滇东南旅游线;昆明—大理—丽江和保山,腾冲瑞丽为主的滇西旅游线;昆明—思茅—西双版纳为主的滇西南旅游线;已建成除昆明外的大理、丽江、景洪、瑞丽4个旅游集散地;已建成5个旅游区:

(1)以昆明为主的滇中旅游区;

(2)以丽江为主的滇西北旅游区;(3)以大理为主的滇西旅游区;(4)以景洪为主的滇西南旅游区;(5)滇东南旅游区。

并形成了六大产品:

(1)观光世界罕见景观的观光旅游;

(2)享受四季如春温和气候的度假旅游;(3)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旅游;(4)距赤道最近的雪上旅游;(5)动植物王国的热带动植物旅游;(6)丰富多彩的综合娱乐旅游。

(云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云南财贸学院旅游管理系,云南昆明、普安国)

2.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势

云南生态旅游的发展将立足于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遵循经济、社会、环境三方利益相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未来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将趋向于挖掘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是原来的特色更加鲜明地表现和传承下去。

在开发过程中,云南生态旅游的发站也将趋向于资源的共生,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态旅游业少不了人们的参与,所以当地居民的参与也将是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云南生态资源及生态资源的规划开发

1、云南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云南的气候因素和地理特征造就了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它的优势也就蕴于它的特征之中。

他们丰富多样,不仅在种类上丰富多彩,而且也在云南的各地区均有分布,如,滇西北雪山峡谷片区,其中包括了大理、丽江、迪庆、怒江。

滇中高原湖泊片区,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延伸到于西湖楚雄,滇西地热火山片区,其中包含保山、德宏,地处横断山脉。

滇西热带雨林片区,包含临沧、普洱、西双版纳。

滇东南喀斯特地貌片区,包括曲靖、红河、文山。

滇东北红土高原地区,含东川、曲靖北部、昭

2、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表1云南省品牌生态旅游资源一览表

3、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云南全省具有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如滇西北香格里拉仙境似的高山和峡谷,滇中高原宜人的气候和大大小小的湖泊,滇西炽热的火山和热海,滇西南生机盎然的热带原始雨林

,滇东南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滇东北红土地上的瀑布群和茶马古道。

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云南这片土地上闪耀着迷人的光茫。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广泛,滇西北雪山峡谷片区。

该片区是我国以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独特和丰富的地区,是云南向国内外重点推出的最重要的生态旅游区之一,但区内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资源类型多样,结构丰富独特。

按照国标GB/T18972-2021《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云南生态旅游资源有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H人文活动4个主类,占国家分类8种主类的50%;14个亚类,占国家分类31种亚类的45.2%;26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分类的155中基本类型的16.8%;269生态旅游资源单体。

涵盖了出海滨和沙漠以外的所有生态资源的类型。

图1按国家标准划分的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资料来源:

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资源附表整理)

云南的生态旅游资源科已通过一个SWOT来进行分析评价。

云南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和独特性,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云南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一是自然风光类型多样。

云南独特的地理结构,形成了众多罕见的地质奇观,如腾冲地热火山群、“天下第一汤”温泉。

独特的地貌环境还造成了滇东高原和滇西横断山脉两大风格迥异的景观区:

滇东高原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天下第一奇观”石林、“高原明珠”滇池、“生态奇观”建水燕子洞,以及众多的溶洞、喀斯特瀑布等。

而横断山脉高山峡谷错落有致,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纵列;金沙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等成帚状排列,形成三江并流和帚状水系山

水大观。

山势险峻,形成了海拔4000m以上的雪山群,有世界最长峡谷之一的怒江峡谷,世界最深峡谷之一的“狂涛卷地,飞瀑撼天”的虎跳峡,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迪庆高原。

二是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云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显著,加上地形复杂,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天然花园”的美誉,是全国拥有森林面积最多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区之一。

三是民族风情绚丽多姿。

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节庆活动是云南各民族人文生态景观的集中表现形式之一,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傈僳族的“刀杆节”、哈尼族的“阿玛突”等。

云南民族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内涵丰富,并与云南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相互融合,构成丁云南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虽然内容丰富,但是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方,海拔较高,多高山,交通不便。

这便给云南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云南的旅游业虽然迅猛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云南地理位置以及地形的影响。

除此之外,云南的生态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生态系统脆弱,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很容易是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破坏环境,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就很难再修复。

其次,云南属于多民族省份,各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的民族群体进入性很差,例如,怒江边上的独龙族。

所以,对于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云南生态旅游开发有可靠的政策保障和发展优先权。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云南省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云南省委、省政府“将云南建成亚洲最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的确定,是的云南迎来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不仅如此,云南正在修建泛亚铁路,这条铁路经过了昆明—老街—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横跨了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五个国家。

这就打通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门户。

使得云南与其他的国家的联系加强,这就给云南创造了又一个很好的机遇。

云南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现有的生态环境将经受旅游开发的考验。

人为的开发会使生态资源遭到破坏。

同时,近年来经济危机严重,给我国、我省都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所以在这样技术缺乏,在旅游资源开发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的情况下,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

云南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另一方面,云南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劣势。

所以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任重道远。

三.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一)、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弊端

1.资源整体开发不够,产业结构和质量不尽理想。

大部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供给内容比较单一,文化和自然观光构成主要的旅游形式,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不注重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过多的加入了人文因素,损坏了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生态旅游产品只占领市场份额的很少一部分,产品结构严重倾斜,近似于单一,大大制约了我省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属于生态旅游资源的表层开发,由此可见我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

2.开发范围窄。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覆盖面极为广阔,除滇东北地区外,基本上各地州都有其较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主要是旅游地知名度和客源数量)我省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上,对昆明地区和滇西北地区开发力度较大,而对其它非热点地区,开发投入较少,致使我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相对较窄。

3.项目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市场为导向,但市场机制是具有盲目性的。

如何克服开发过程中的盲目性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性问题。

云南生态旅游市场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有了长足进展,但在开发过程中,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什么样的项目赚钱就一窝蜂而上,欠缺对长远目标的规划和考虑。

在投资项目时没有经过科学分析,造成了项目重复建设,使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陷入了较为盲目的状态。

4.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性差,保护力度不够。

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