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96810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doc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班级:

2011级旅游管理1班

姓名:

郑妮靖

学号:

20112367

关于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引言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

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也出现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

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

全国总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和村舍建筑等等,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提高,旅游者对旅游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云南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新型的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含义

民俗风情泛指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风俗习惯。

亦可具体地说,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民间所特有并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

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则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

二、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特征

民俗风情同历史古迹、建筑园林、文学艺术、娱乐购物等一样同属人文旅游资源,但它是人类生活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旅游魅力。

(一)群体性。

首先,民俗是由个人创造,经群体响应,达成共识,最终形成的。

其次,民俗的传承也离不开群体,任何民俗事项的传承和发展,都必须有群体的共同参与,只有依靠群体的行为,民俗事项才能代代相传,薪火不息。

再次,民俗的发展是群体活动的结果,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并非简单地流传,而是在每个流传的环节上经过群体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

最后,创造、传承与发展民俗的群体,包括地缘共同体、职业共同体、阶层共同体、语言共同体、宗教共同体、民族共同体,乃至于国家共同体等等。

(二)地域性。

所谓民俗的地域性,是指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民俗事象,或者同一类民俗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在不同地域存在差异。

正如俗话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民俗地域性特征的形成,与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的社会传统习惯等密切相关。

(三)民族性。

民俗的民族性是指任何的民俗事象,举凡衣、食、住、行、岁时节庆、民间信仰、社交网来等等都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背影中形成的,并通过民族特有的心理与行为习惯体现出来,成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事象,而且这些事象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征。

(四)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在约定俗成之后,其核心的内容与形式就在一定的群体和地域世代相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变。

首先民俗在其核心内容与形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时代往往在发展中体现传承性,我国诸多民族的很多民俗事象,自其产生之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都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变化,但是就其核心内容与形式来看,基本上是时代传承。

其次,民俗以稳定不变的形式世代传承,民俗在传承过程中,良风美俗可能因其合理性和实用性得以稳定流传,而恶习陋俗可能因其顽固性和保守性得以留存下来。

最后,民俗的跨地域或民族的传播是民俗传承变异形式,主要表现为民俗事项影响地域范围的扩大和传承民众数量的增加。

(五)变异性。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传承过程中,其内容、形式、属性等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民俗的变异大多是在自发状态中自然而完成的,但是也有一些变异是人为的有意识的改革,是政府或民众团体移风易俗的结果。

导致民俗变异的原因也分为自然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总之,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非常复杂、内容十分丰富,其形成之多样、分布之广泛、潜力之深厚、历史之渊博以及在旅游业开发利用上的地位及作用如此之重要,使其成为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一类得天独厚的资源,对旅游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云南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的构成

云南有51个民族,因此云南的民族习俗多,内容广,可谓包罗万象,可以说是一个民俗风情博物馆,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形成一个鲜明的文化链。

概括起来,云南的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可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一)建筑民俗。

云南的各民族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和上产力水平不同,不同民族的居住习俗各具特色,如傣族的竹楼、哈尼族的蘑菇房、傈僳族的“千脚落地”、摩梭人的“木楞房”,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等等。

云南不同民族的特色建筑给云南的旅游增添了一大亮点,成为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旅游者带来了视觉盛宴。

傣族的民居传统形式为"干阑"式建筑,俗称"竹楼",分上下两层,形如凤凰展翅,又有传说是当地人照孔明的帽子形状建造的,傣语称其为“很”。

这种竹楼位于热带雨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它的屋子通常没有门窗,便于通风透气,既凉爽又干燥;高脚屋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快速倾泻。

竹楼的主房平面组成一般由上层的堂屋、卧室、前廊、晒台、楼梯及下面的架空层(架空层还有高低之分,高的约在180~250cm之间,底的约在60~80cm之间)组成。

从平面上看一般有:

方形平面;曲尺形平面(它是在方形平面的基础上将堂屋一角扩大而成);凸形平面(它是将堂屋扩大而成);横向分隔,各房间长宽比例接近方形。

还有一种是主房和辅楼结合的竹楼,辅楼一般都为谷仓,谷仓的修建一般有三种形式:

谷仓建于堂屋一侧;谷仓建于前廊侧;谷仓与主房不直接相连,建于晒台一侧。

竹楼以桩柱负重,木构架歇山顶,屋面大而斜陡,有重檐防雨遮阳,外形朴素自然。

上楼梯要先脱鞋子。

第一代竹楼才是用真正的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建造,现在已经很少见。

第二代则是以木头和缅瓦为主料,现在各村寨还常见。

近年,由于居民的收入增长,不少村民建新房则是用砖和琉璃瓦,仍仿竹楼的结构。

这种建筑行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群众中也常见。

哈尼族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

传说哈尼人远古时居住在山洞里,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

后来他们迁徙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漫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蘑菇房林麋美观,独具一格。

即使是寒冷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

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最为典型。

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原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或四斜面的茅草房。

因地形陡峭,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即可防火,又便于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改进,现在的蘑菇房既有传统特色有日臻完善,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

(二)饮食民俗

云南的各民族饮食取材千奇百怪,烹饪方法各式各样,民族菜花样繁多,饮食民俗各有千秋,在旅游中,特别能调动旅游者参与品尝和享受美食的积极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俗,这也可以成为云南民俗风情旅游的一大热点,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不同的饮食文化,给旅游者留下更多深刻的印象以及更丰富的体验。

白族以稻米和小麦作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麦为主食。

附以薯类、豆类、肉类及各种蔬菜、水果等。

洱海的鲤鱼、弓鱼、鲫鱼是人们喜食的菜肴,“砂锅鱼”是大理著名佳肴。

白族人喜食酸辣,爱吃凉菜,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螺蛳酱等。

爱饮糯米酿造的甜酒。

特色饮食:

三道茶、砂锅鱼、生皮、乳扇等。

傣族地区以产米著称,糯米是主要食品。

傣族有吃异物的习俗,《百夷传》载:

“其饮食之异者:

鳅、鳝、蛇、鼠、蜻蜓、蜉、蛟、蝉、蝗、蚁、土蜂之类以为食。

”他们还吃沙土中的沙蛆和生在竹节中的竹虫等许许多多奇异的食物。

傣族的菜肴多喜好酸辣味,辣椒、姜、葱、蒜、花椒、八角(大料)、香茅草、香菜、薄荷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辅料。

其特点“酸、辣、甜、香”。

最富于民族风味主要有香竹饭、香茅草烤鱼、撒撇、剁生等。

壮族主食大米,善于制作糯米食品,五色糯米饭、米花糖、烤方(大粽子)是节日佳点。

壮族还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

壮族又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

特色菜肴:

辣血旺、炸沙虫、岜夯鸡等。

哈尼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喜欢吃酸、辣食品,善腌酸菜。

采用各种野菜做汤,用带有香味的叶子放在蔬菜中做调味品。

哈尼族嗜酒喜茶,请客办席已具规模,用料广泛,技艺较高,以长街宴最为著名。

哈尼人每家都有大小不一、永不熄灭的火塘,而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

一般一个火塘煮小锅饭、炒菜用一个火塘;还有一个火塘专煮猪食,从不混用。

德昂族的主食为大米、小麦、玉米;副食为肉类、蔬菜、瓜类等。

食法有炒、煎、煮、炖等;并能腌制各种酸性食物,如酸腌菜、酸笋、酸干菜、酸木瓜汁等。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

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

味酸涩,能生津解渴。

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

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

布朗族人善于种茶制茶,也很喜欢饮茶。

布朗人还有嚼烟的嗜好。

(三)服饰民俗

服饰是人的装饰的主要方面,不仅是人的“第二肌肤”,而且是各少数民族相互区别的外部特征,各民族文化的表征,这在民族风情游的审美对象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苗族的银饰、傣族的筒裙、瑶族的花裤、藏族的哈达、白族的头饰等等,都为自然景观景上添花,制定了特定的审美氛围,透露着诱人的魅力。

如果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志,那么服饰则代表着苗家人独特的艺术作品。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

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

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

傣族的服饰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

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

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筒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

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

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

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

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婚恋民俗

云南各民俗婚恋方式形式多样,古朴有趣,极富浪漫情调。

千奇百怪的婚恋方式吸引了旅游者的好奇心,如摩梭人的“走婚”、瑶族的“咬手示爱”、白族的“掐新娘”、傣族的“串姑娘”和“丢包”等。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生活在云南丽江东北部的川滇交界处泸沽湖畔,至今一直保留着母系家庭结构和走婚习俗,被外界成为“最后的母系部落”。

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会在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形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

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摩梭人成年女子的房间,独立于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

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必须离开这是可由正门离开。

若于天亮或者女方长辈起床以后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

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走婚的显著特点是:

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任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夜晚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

走婚男子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

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

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爱情,没有经济联系,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发现性格不合,随时可以切断关系,因此感情自由度较婚姻关系更纯粹,但也因此而使得男女关系较为平等,不似其他民族的婚姻关系中牵系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网络。

(五)歌舞娱乐民俗

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歌舞、戏曲、曲调、体育娱乐项目,“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是对云南各民族能歌善舞的生动描述。

如,彝族的“打跳”、“丝弦舞”、傈僳族的“摆时”、白族的小调和戏曲、纳西族的“洞经音乐”等,这些都能让游客感受到独具少数民族风味的民俗娱乐项目。

打跳,彝族称为“古蔗”,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也是彝族人民最喜爱最普及的群众性舞蹈。

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打跳”的风格有异,在称谓上也有差别,如“打歌”、“跳歌”、“叠脚舞”、“叠左脚”、“左脚舞”、“三跺脚”、“芦笙舞”、“阿垂乐”等。

“打跳”的形式是男女相间、手拉手,围着圆圈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脚上的动作十分丰富,步伐有抬脚、一跺脚、三步一松脚、先跺脚、三跺脚、快步移动、旋转等。

“打跳”的风格奔放开朗、扎实有力,各地的打跳也各有特点,各地的伴奏乐器也不尽相同。

动作的组合有固定的曲子,伴奏者在圆圈中心边奏边跳,有的加入到圈里与舞者同跳,有的地区还加伴唱,伴唱有的有词,有的只是虚词。

逢年过节,家家立青棚,全村轮流主持打跳。

庆丰收或办喜事就更为热闹,往往是“一寨打跳,八方相聚”,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气氛非常热闹。

歌舞往往是爱情的媒介,彝族的青年男女喜欢在跳“丝弦舞”时选择对象其方式十分独特、有趣。

舞蹈时,男子在前面变换步伐,跟不上的女子逐渐被淘汰下来,最后剩下跳得最好的,于是这一对青年就结为终身伴侣,这种情况往往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丝弦舞”主要是由四根丝弦线制成的乐器伴奏故而又称四弦舞。

丝弦舞是当地彝族非常喜爱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农闲假日,男女青年聚集在空地上,由男子怀抱四弦琴边弹边舞,众人随之围成圆圈翩翩起舞。

舞蹈的特点是柔和、优美、抒情、细腻,脚起脚落有一股悠劲,双手在胸前拍掌,跟着乐曲一拍拍一下。

围着圆圈跳舞的人们,随着动作的变化,身体的方向也不断转动。

(六)节日民俗

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各种节日经过旅游产品开发后,更产生喜庆认同的功效。

如,佤族的“司岗里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哈尼族的“十月年”、壮族的“三月歌会”等,都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每年的五一,也就是每年的司岗里狂欢节,神秘的阿佤山都成了欢乐的海洋,因为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摸你黑”狂欢节又开启了人们期待已久的欢乐浪潮。

“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摸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用纯天然药物"娘布洛"配制的涂料,相互涂摸、互相祝福。

每到"摸你黑"狂欢节的时候,人们就自愿到指定的地点,用仿制的、具有防晒、美容护肤之功效的黑色泥状保健品相互涂抹。

摸在姑娘脸上,希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的脸上,祝福老人健康长寿,摸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

佤族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认为黑色是勤劳的象征,是健康的象征,因此"娘布落"的颜色是黑的。

在“摸你黑”活动中,谁最黑谁就是最美,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憧憬未来、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祈求平安和吉祥,是阿佤人积极向上的人生真谛。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

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彻夜不息。

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

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七)宗教信仰民俗

云南是一个多元宗教信仰集聚地,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和各少数民族本土宗教和谐并存,各种宗教建筑、宗教信仰成为旅游者求知的对象。

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

本主又叫本主神,白语称“武增”,又称“老谷”(男性始祖)、“老太”(女性始祖),各地还有“武增尼”、“增尼”、“东波”等。

这些称呼有祖先和主人的含义,但并不是单纯的祖先崇拜。

一般认为,本主崇拜源于原始社会社神的崇拜和农耕祭祀。

它在南诏时期即已形成,并且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

白族人意识中认定的本主的社会功能是:

本主就是村社保护神,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的生死祸福之神。

认为本主能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

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

也有的几个村寨甚至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

本主管的对象也不同,有管“阴间”和人间大小事务的,有管“阴间”兵的,有管人间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

(八)礼仪禁忌民俗

云南各民族都有一套独特的礼貌礼仪规范和禁忌,在礼仪过程中,均呈现出独特的社会美、精神美。

如,白族的“三道茶”、哈尼族的“焖锅酒”、傣族的敬老习俗、藏族的献哈达等等,这些源远流长的民俗礼仪,或繁缛,或神秘,或有趣,它从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的心理、德行和品格,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而许多民俗场面本身就是一副美好的民俗风情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要记住每个民族的礼仪禁忌规范是困难的,但可以总结出云南少数民族礼仪尤其是禁忌应该注意的方面:

(1)尊老爱幼。

(2)主人敬酒不宜拒喝,多少都得喝一口或抿一下,且喝不完也不能倒掉。

(3)吃饭时不要敲碗筷,不要频频翻菜,不要接连不断地夹菜。

(4)不能触摸和践踏民族宗教标志,原始崇拜器物。

(5)不轻易参加少数民族的祭祀活动。

(6)不能在村寨周围乱砍乱伐,随意大、小便。

(7)不能触摸、翻动人家的神龛。

(8)不得对火塘有不敬的行为。

(9)注意门槛,不能坐在门槛或踩在门槛上。

(10)最好不要在屋子里戴草帽或吹口哨。

(11)不要进入主人、产妇和病人的房间。

(12)不能随意摸小孩、小和尚和少女的头和饰品,不要随便称赞别人的小孩。

(13)不要随便向少女赠送装饰品。

(14)不能一进家门就抱别人的婴儿。

(15)进入小乘佛教寺要先拖鞋,进入少数民族人家要先询问是否拖鞋。

(九)工艺美术民俗

云南个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精美的结构、优良的品质,深得旅游者的喜爱。

而民间工艺品的制作、使用、转赠等习俗,同样让旅游者大开眼界。

云南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已发现崖画地点11处,分布于云南省沧源县的勐来乡、丁来乡、满坎乡、和平乡和耿马县的芒光乡等地,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

灰色的石灰岩石壁上画有赭红色的画图,当地的佤族人称为“染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

崖画各地点的画面距地面高2~10米左右,画面积长1~30米不等,画幅小者为数个零散图形组成,大者图像数以百个,动物187个,房屋25座,道路13条,各种表意符号35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山峦、大地等图像。

人物图形的描绘,均守正百律,以单色勒和单线加平涂,省却五官等细部剪影式手法绘制,通过变化多端的四肢表现人物所从事各种活动。

这些图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内容,其中有狩猎、放牧、舞蹈、归家、娱乐等内容,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面。

云南沧源崖画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红色颜料绘成。

颜料可能是用动物血调和赤铁矿粉制作的。

崖画主要是狩猎、采集等生产活动及娱神等宗教活动的场面。

还有战争凯旋图,上绘干栏式房屋建筑及手持兵器、驱赶猪羊胜利而归的人们。

所画粗犷古朴,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沧源崖画景区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葱茏,植被茂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