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004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0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及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1施工进度计划

4.2施工进度计划的人、财、物供应保证措施

4.3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保证措施

4.4现场计划执行保证

第五章施工准备

5.1组织准备

5.2技术准备

5.3物资与设备调配

5.4施工现场准备

第六章施工导流与施工排水

6.1导流标准与导流方式

6.2导流建筑物设计

6.3导流建筑物施工

6.4施工度汛

6.5施工排水

第七章放空洞施工

7.1概况

7.2土石方开挖

7.3砼工程施工

7.4固结灌浆

7.5金属结构制作、安装

第八章溢洪道施工

8.1概况

8.2溢洪道开挖

8.3交通桥施工

8.4溢流面施工

第九章砼面板堆石坝施工

9.1概况

9.2施工放样

9.3趾板施工

9.4坝体填筑

9.5面板浇筑

9.6防浪墙、挡墙浇筑

9.7坝顶公路浇筑

第十章施工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

10.1施工组织机构

10.2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10.3总公司与项目部的关系

10.4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10.5施工专业队伍安排

第十一章施工设备、材料和劳动力计划

11.1施工设备进场计划

11.2施工材料供应计划

11.3劳动力供应计划

第十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

12.1质量管理网络

12.2质量控制目标

12.3质量管理体系

12.4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三章安全保证措施

13.1安全生产目标

13.2安全管理机构

13.3安全管理制度

13.4安全保证措施

13.5主要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四章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14.1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目标

14.2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责任

14.3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14.4奖惩

1.1.1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招标澄清函

(1)《XXXXX水电站工程大坝及溢洪道工程施工招标及合同文件》;

(2)《XXXXX水电站工程大坝及溢洪道工程施工招标图纸》;

(3)招标文件补遗通知书。

1.1.2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1999);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8)《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9)《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

(10)《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49—94;

(1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

(12)《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

(13)《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

(1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

(15)《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钻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SDJ57—85;

(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17)《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18)《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

(19)《热轧钢筋》GB1499—84;

(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21)《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

(22)《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6—91;

(23)《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

(2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其它与工程有关、现行的国家与行业技术规范、规程。

1.1.3现场勘察资料

施工现场查勘中了解到的地形、场地、交通、水源、电源等资料。

1.2.1以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国家的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法规为前提。

1.2.2以“建优质工程、创文明工地、树企业信誉”为目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强化施工现场动态管理,力求技术创新,以精品意识创形象工程。

1.2.3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工程总体目标实现。

1.2.4建一流工程,实行一流管理,创造一流形象。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招标图纸、补遗通知和现场仔细查勘的基础上认真编制的。

我公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共分14章,主要对工程的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施工布置、施工导流、施工方法、现场施工组织体系与项目管理、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技术供应、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本工程建设以发电为目的,堆石坝按期蓄水是电站能否按期发电的前提条件,因此堆石坝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施工进度控制进行施工,工程主要在第二个枯水期完成溢洪道施工和堆石坝填筑,施工工期紧,施工过程中应优化施工进度。

堆石坝施工进度的快慢主要受堆石料的开采、运输控制,施工时作好施工设备的配备、施工道路的合理布置是保证工程按期蓄水和完工的关键。

为降低工程投资、减小石料场和堆碴场占地,堆石坝填筑材料应合理利用溢洪道、导流洞、发电洞等开挖出的石料。

由于堆石坝填筑大部分利用溢洪道开挖的石料,溢洪道在大坝开始蓄水后应完成交通桥施工,汛前蓄洪堤护砌工程应完成,为溢洪道能在汛期分洪创在条件,因此溢洪道开挖、桥梁施工和溢流面护砌的施工程序应合理安排。

(1)本标段工程主要由导流隧洞、放空洞、堆石坝和溢洪道等工程组成,主要建筑物施工在2个枯水期内完成,其中第一个枯水期完成导流隧洞开挖、放空洞施工、坝基开挖,第二个枯水期主要完成堆石坝填筑、溢洪道施工和导流洞封堵。

(2)为降低工程施工强度,在2005年9月坝址上游来水量较小的时段择机进行坝址上下游围堰填筑、河床段趾板浇筑等工作。

(3)导流隧洞封堵时利用鸡冠山电站发电洞导流,在导流隧洞封堵完成后进行鸡冠山电站的封堵。

(4)工程施工现场可供布置的施工场地在0.8万m2左右,场地紧张,生活办公用房在附近村庄租用民房解决,过渡层填筑料的加工在船仓堆碴场进行,施工现场仅布置碎石加工厂、砼加工厂、垫层拌和厂等。

如我公司中标,我们将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确保达到以下目标:

1.6.1工期目标

2004年11月29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准备,2004年12月10日开始施工(以监理单位的开工令为准),大坝面板在2006年3月完成、导流洞在2006年4月封堵、大坝在2006年5月中旬开始蓄水,其它水上工程在2006年8月底全部竣工。

1.6.2质量目标

确保该工程优良。

1.6.3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1.6.4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第二章施工条件

郑家湾水电站工程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境内,是以发电为目的的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发电引水隧洞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28MW,水库总库容755万m3。

坝址位于太阳河上,距太阳河入漫水河河口上游约10km处,坝址与船仓乡政府连接公路长3.5km。

工程等别为Ⅳ等,大坝、溢洪道、放空洞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

大坝:

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轴线位于鸡冠山电站上游约200m处,坝顶高程383.5m,防浪墙顶高程384.5m,设高4.5m的L型混凝土防浪墙,墙底高于设计洪水位。

建基面最低高程约331.0m,最大坝高52.5m,坝顶宽度6.0m,坝顶长度197.6m,上下游坝坡均采用1:

1.3,下游坝坡在高程355.0m处设宽为2m的马道。

坝体堆石自上游至下游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上游堆石区、下游堆石区。

沿周边缝处设垫层小料区。

面板上游填筑有铺盖。

溢洪道:

布置于右坝头山脊的垭口,溢流面由进口、溢流堰段、上泄水槽、挑流鼻坎和下泄水槽等组成。

进口段由水库库岸开挖形成平底的引水渠槽,渠底高程370.0m,底部及两侧边坡均利用开挖面,不护砌。

距堰顶约35m的上游侧设交通桥,桥面采用预制预应力砼空心板,桥面总宽5.0m,中间设4个桥墩,桥墩宽1.0m,每孔净宽21.0m,桥梁总长110m。

溢流堰堰顶采用WES实用曲线,堰顶不设闸门,为开敞式布置。

堰顶高程375.0m,总宽109m。

上泄槽底板起点高程为371.04m,末端高程为350.0m,底板采用C25砼护砌,厚0.4m,底坡1:

0.3922,为增加底板的稳定性,泄槽底板下设Φ25锚筋,间距2m,孔深2m,梅花型布置。

反弧与挑流鼻坎连接上、下泄槽段,反弧半径8.0m。

挑流鼻坎采用连续式,坎顶高程355.482m,挑射角20°

为了保证挑坎的稳定,鼻坎底部嵌入基岩内,并设Φ25锚筋,间距2m,孔深2m。

自溢流堰顶上游直立面至挑流鼻坎之间溢洪道两侧采用钢筋砼边墙,厚0.5m,平均墙高10m。

边墙上部设2排Φ25锚筋,以增加边墙的稳定性,锚筋间距2m,孔深3m。

挑流鼻坎下游侧连接下泄槽段,槽底坡度1:

0.814,由于泄槽底坡基本落在新鲜或微风化岩石上,底坡及两侧边墙不、护砌。

泄槽出口通过开挖与河床连接。

工程名称:

XXXXX水电站工程大坝及溢洪道工程施工

招标人:

XXXXX水电有限公司

业主计划工期:

2006年10月竣工

资金来源:

自筹

2.2.1水文、气象条件

郑家湾水电站位于东淠河西支漫水河支流太阳河上,流域面积216.1km2,全长45.5km,流经岳西和霍山两县,流域平均高程890m,河道总高差1380m,宽度一般为40~60m。

域内土壤为黄壤、黄棕壤,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水土保持情况较好。

设计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529mm。

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4m3/s,年径流量1.81亿m3,径流深838mm。

坝址处50年一遇设计和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3510m3/s和5910m3/s,厂址处50年一遇设计和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4122m3/s和4944m3/s,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314.5t/km2。

坝址处10月~次年3月5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20m3/s,在导流隧洞导流情况下,导流隧洞进出口水位分别为347m河333.5m,全年5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100m3/s。

本工程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多气旋活动,南北暖冷气团交汇频繁,并受东南台风登陆影响,以及大别山区对空气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充沛的集中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35mm,主要降雨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雨的45%,4~9月为汛期,10月~次年3月为枯水期。

年平均气温15.1℃,日平均小于5℃的天数为70天,大于30℃的天数为72天,极端最高气温43.3℃,极端最低气温-17.4℃,大风多出现在春、夏两季,风速大于20m/s的次数为6次/年。

2.2.2工程地质

工程区位于大别山腹地,高山连绵,山峰林立,山高坡陡。

山脊一般海拨500~800m之间。

整个区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河道自西南流向东北,河谷展布受N55°

~60°

E和NW两个方向的地质构造控制,两岸谷深坡陡,水流湍急,覆盖层浅薄,植被根系多生长在石缝中,一般山坡倾角多在40°

以上,有时达50°

~70°

,出现悬崖峭壁。

两岸谷坡常见到沿构造带冲蚀形成的冲沟,并有一定方向性排列。

冲沟末端的河谷岸坡,雨后常形成间歇性小瀑布或溪流。

河床一般基岩裸露,坡降较大,河道弯曲形成急流浅滩,河床内近代冲积层砂卵石分布不广,仅在河流拐弯处的凸岸侧,有少量砂卵石或大蛮石堆积。

本区基岩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前震旦系变质岩层,另一种为燕山期岩浆岩岩基。

本区断裂以北东向断裂较发育,其次为北西西向,另有少量近南北向断裂,以裂隙或小断层为主,区域性断层或断裂破碎带有包家河断裂和大柳树上阴沟断裂,其间有龙井庵断裂,规模较小。

坝址位于龙井庵和大柳树上阴沟断裂之间,而引水发电隧洞穿过大柳树上阴沟断裂。

坝址区内一般只见有小断层,位于上坝址河床内的F8断层,规模稍大,断层走向N45°

E,倾向NW∠35°

~45°

,宽1.5~5m,断层带内岩石破碎并夹有糜棱岩、角砾岩及石英细脉穿插,但胶结紧密坚硬。

本区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雨,受季节性影响大。

由于基岩出露面积大,没有较大的断层破碎带,裂隙多数为闭合状,由于山高坡陡,河岸谷坡覆盖层浅薄,均不利于地下水的贮存,裂隙水储量小,仅见谷坡处雨后有间歇性泉水流出旱季枯竭。

地表水及地下水均无色、无嗅,水质良好,对混凝土及钢结构无侵蚀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本工程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6g,相应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坝址位于鸡冠山电站上游120m的河谷中。

坝址区为“U”河谷,左岸山高坡陡,山脊高程在600m以上,呈北西——南东向延伸;

右岸山脊最高高程为452.4m,为近东西向,属岛屿型延伸。

位于鸡冠山电站坝址的下游,枯水期为干枯河道,宽约70m,两岸边坡陡峻。

左岸为冲刷岸,右岸堆积岸,沿河床左侧河道基岩裸露,河床右侧为浅层的砂卵石滩地,岩面高程329~331.8m,尚平坦,局部在河床中间有顺河向F8断层冲刷成宽5~10m,深0.5~1.5m的不规则小凹槽。

左岸地形较齐整,山坡较陡,平均坡度在30°

~35°

,上陡下缓。

基岩大部分出露,风化浅薄,覆盖层为零星分布,厚约0.3~1.2m。

右岸山坡稍缓,一般30°

左右,也是上陡而下缓,地形齐整,坝线下游风化浅薄,上游临近山嘴,局部风化较深。

坝址位于白马尖岩体细粒花岗岩(γ52-3)与前震旦系水竹河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AnZs-GnM)接触部位,左岸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右岸为细粒花岗岩,在河床部位两种岩性混熔接触,在河床面板堆石坝的面板线部位有零星不规则前震旦系水竹河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团块揭露,属细粒花岗岩内之残留体或捕虏体。

总之,两者呈混熔接触关系,界面清晰,紧密无缝,接触面胶结良好。

坝址出现的断层不多,除顺河床方向发育的F8断层规模较大外,其余均为规模很小的挤压面或裂隙密集带,即f1~f8,一般是由数条裂隙组成的裂隙密集或受挤压而成的挤压面,破碎带一般宽度不等,规模较大f6宽度为2~3m;

挤压面一般宽度仅5~20cm。

长度都不长,一般数十米即变成裂隙而趋于尖灭。

2.2.3对外交通条件

工程区附近尚不具备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条件,开工前,公路运输可到达工地现场。

公路运输中,105国道从该县西部的道士冲、漫水河、雷家畈、船仓、上松林铺和太阳等乡镇经过,霍山至六安、岳西、舒城和湖北英山的干线公路纵贯南北,连接东西,形成对外交通网,以上道路均以沥青路面为主,从上松林铺沿乡村道路可以到达坝址上游的刘家湾村。

目前从松林铺~刘家湾村的乡村道路上已修通一进场道路至坝址右岸山脚,另外堆石坝开工前,大坝左岸的进场道路也将修通,该道路连接大坝左坝肩和船仓乡。

3.1.1施工布置原则

本工程位于山区,耕地资源少,施工布置充分考虑现有条件及施工环境,以既能保证施工正常运行,又尽可能减小占用耕地面积和森林面积为原则。

3.1.2施工总体布置

工程施工共分三区,分别为坝区(一区)、石料场开采区(二区)和船仓堆碴场区(三区)。

一区:

主要为溢洪道和大坝施工区,该区业主提供的可供施工布置的空地面积约0.8万m2,其上主要布置碎石加工厂、砼加工厂、综合加工厂、垫层料加工厂,施工现场房屋在占地面积较小,在坝区附近根据地形条件布置,生活办公用房在附近村庄租用民房解决。

二区:

为堆石坝石料场开采区,位于坝下左岸1km左右,进场道路附近,该区主要布置石料开采所需的空压站、施工用房、生活办公用房以及其它临时设施等,施工所需的临时房屋采用活动工棚,布置在后期开挖的山体上或先期开挖的平台上。

三区:

船仓堆碴场,距坝址约8km,为发电引水隧洞1号施工支洞的弃碴场,该区主要用于大坝过渡层石料的加工厂,所需的施工临时设施均在堆碴场上布置。

3.2.1砼生产系统布置

本工程砼生产系统共布置3座。

1#砼拌和系统位于溢洪道下游右侧施工平台上,平台高程334m,为大坝趾板、导流隧洞、放空洞的砼浇筑提供熟料。

该拌和系统砼加工总量为0.2万m3,高峰期砼加工量为8m3/h,采用1台JC350型砼搅拌机加工熟料,拌和站在机台处设10m2的机棚,附近布置一5m3的水箱一只,20m2的水泥仓库一座(水泥储量15t),占地面积100m2。

2#砼拌和系统主要为大坝面板、防浪墙坝顶道路的砼浇筑提供熟料,该系统砼加工总量约0.5万m3,砼浇筑高峰时段发生在面板浇筑期间,高峰期砼加工量为16m3/h,由于坝顶附近可供布置的场地不能满足拌和系统的布置需要,拌和系统布置在石料场开挖后的平台上,平台顶高程为390m,考虑到拌和系统距坝顶距离在1km左右,拌和设备拟采用3m3的砼搅拌车,拌和平台用水结合利用石料场的供水设备,水泥仓库面积500m2(储存水泥400t)。

3#砼拌和系统主要为溢洪道的砼浇筑提供熟料,该系统砼加工总量约0.6万m3,高峰期砼加工量为10m3/h,拌和系统布置在溢洪道上游平台上,平台顶高程370m,拌和设备采用JS500型砼搅拌机,拌和站在机台处设15m2的机棚,附近布置一10m3的水箱一只,350m2的水泥仓库一座(水泥储量270t),占地面积500m2。

3.2.2砂石料系统布置

本工程不设砂料加工厂,所需黄砂均从市场供应,汽车运输至工地。

工程所需碎石利用基坑附近堆放的石碴加工,堆石坝填筑石料除利用溢洪道等部位开挖的石料外,不足部分从石料场开采。

a)石料场

石料场布置在坝下左岸1km左右、进场公路附近,开采的石料主要用于堆石坝高程365m以上的主次堆石区填筑,开采量约4.33万m3,石料采用潜孔钻钻孔,深孔梯段微差挤压爆破开挖,爆破材料采用2#岩石铵梯炸药、毫秒微差电雷管。

梯段爆破的钻孔孔斜度为15°

,石料开采自上而下进行,避免石料爆堆时因跌落高度过大而产生石料分离现象,开挖过程中,对于边坡处已松动的危岩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清除。

由于石料用于大坝堆石体填筑,其爆破后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因此爆破工艺在施工前根据爆破试验确定。

石料场开采的石料采用3m3装载机开挖,15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

石料场开挖高峰期供风量为35m3/min,供风机械选用2台4L-20/8型空气压缩机,施工供水拟在高程404m处布置一20m3的水箱,用水全部采用离心泵自太阳河中抽取。

b)碎石加工厂

工程所需碎石主要用于砼浇筑、堆石坝垫层填筑,加工量约2.2万m3,高峰期加工量为250m3/d。

碎石加工厂布置在溢洪道下游右侧平台上,选用1台PEF400×

600型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SZZ900×

1800型振动筛分级筛分,B50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成品料至堆料场按级配不同分仓格堆放。

碎石加工原料利用导流隧洞、放空洞和发电洞进口堆放的石碴,加工原料采用1.0m3装载机运输至破碎机料斗。

碎石加工厂占地面积2000m2,加工厂机台处设200m2的工棚。

c)垫层料加工厂

堆石坝垫层料采用碎石与黄砂掺和加工而成,垫层区和特殊垫层区的最大粒径分别为80mm和40mm。

垫层料在碎石加工厂附近拌制,高峰期填筑拌制强度为200m3/d。

垫层料按设计级配要求配料,3.0m3装载机拌和均匀,垫层料根据填筑需要提前半天拌制,就地堆放,随拌随用,占地面积300m2。

d)过渡层料加工厂

堆石坝过渡层料采用石碴与黄砂掺和加工而成,过渡层的最大粒径为300mm。

过渡层全部在船仓堆碴场进行加工,高峰期拌制强度为500m3/d。

过渡层所需石碴在拌制前采用自制的、孔径300mm的钢筋筛筛分,将直径大于300mm的石碴剔除。

过渡层料按设计级配要求配料,3.0m3装载机拌和均匀,过渡层料根据填筑需要提前半天拌制,就地堆放,随拌随用,占地面积800m2。

e)砂石料堆场

砂料堆场主要布置在砼拌和系统、垫层料加工厂和过渡层料加工厂附近,根据高峰期施工强度需要,并考虑3~5天左右的备料,在2#拌和系统、3#拌和系统、垫层料加工厂和过渡层料加工厂附近布置的黄砂堆场储量分别为1000m3、1000m3、400m3和1000m3,占地面积分别为500m2、500m2、200m2和500m2。

碎石堆场主要布置在碎石加工厂、2#拌和系统和3#拌和系统处,碎石储量均为2000m3,占地面积均为1300m2。

3.2.3钢筋木材加工厂布置

本工程钢筋、木材使用量均较少,加工厂在溢洪道出口平台上集中布置。

钢筋加工厂面积400m2,钢筋房面积50m2,布置切断机、弯曲机、闪光对焊机各一台,电焊机2台。

木材加工厂面积500m2,木工房100m2,布置木工圆锯机、木工刨床、车丝床各一台,生产区设模板堆场200m2。

3.2.4砼预制场布置

工程砼预制件主要有溢洪道上游公路桥面板和导流洞封堵闸门。

公路桥面板在溢洪道上游平台上预制,预制厂利用3#砼拌和系统提供砼熟料,预制场采用砖砌地模,表面采用砂浆找平,预制场占地面积550m2。

该预制厂布置钢筋张拉设备1套。

导流洞封堵闸门预制场地布置在大坝上游进场公路附近,预制场采用砂浆、砖头将地面整平,分块预制,场地平整面积50m2。

闸门预制达到设计强度后,平拖至闸门槽上端堆放。

3.3.1生活、办公用房

本工程施工高峰期人数600人,分三区布置,其中一区400人,二区150人,三区50人,共需职工宿舍2400m2,食堂180m2,其它生活设施180m2,办公用房360m2,各区所需的生活办公用房面积见表3.3-1。

3.3.2生产用房

生产用房除在一区的1#砼拌和系统、3#砼拌和系统和二区的2#砼拌和系统处分别布置水泥仓库20m2、350m2和500m2外,在一区内布置机修间60m2,仓库100m2,试验室60m2,钢筋房50m2,木工房100m2,施工工棚225m2;

在一工区、二工区各布置配电房20m2;

工程爆破作业量大,需布置炸药库150m2和雷管库50m2,炸药库和雷管库结构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布置区远离生活区和生产区。

各区所需的生产用房面积见表3.3-1。

3.4.1施工供风

工程石方开挖、锚筋孔钻设需供风,施工供风主要集中在一工区和二工区,高峰期供风量分别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