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204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③④⑥

D解析:

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语境强调的是“快速变幻的布景”让观众眼睛忙得看不过来,应改为“目不暇接”。

②“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语境强调对待石油这一战略资源应早做准备,此处不合语境。

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语境强调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创立航空事业的艰辛,使用正确。

④“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

语境强调参加会谈的“他们两个人”不肯说出会谈内容,导致会谈内容成了难解之谜,使用正确。

⑤“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语境强调王教授听说病人情况危急,立刻向医院赶去,使用“安步当车”显然错误。

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语境强调作者创作诗歌用字讲究,使用正确。

3.[2016·

全国新课标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

C.②③⑥D.③⑤⑥

B解析:

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等数量繁多,十分丰富。

用来形容典籍,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

句子中没有新旧对比的意思,使用错误。

③“一言九鼎”比喻一句话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也形容说的话信誉极高,分量很重。

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使用错误。

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多比喻依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句中指按照踪迹去寻找罪犯,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健洒脱,很有气势。

符合句子语境,使用正确。

⑥“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不能用来形容春天景象。

此处属望文生义。

4.[2016·

全国新课标卷Ⅱ]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比尔·

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__①__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__②__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__③__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__④__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__⑤__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__⑥__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②③④⑤⑥

A一旦则/也即使然而

B倘若那么进而/由于所以

C假如则甚至更/那么

D只要/而且还虽然但

要分析句间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第①处,引出后面情况发生的必要条件,应填写“只要”;

第②处所在分句阐述的是后果,不需要关联词;

第③处,引出更进一步的后果,应填写表示递进的关联词;

第④处所在分句紧承上文,说还会出现许多后果;

第⑤处和第⑥处所在分句构成转折关系。

5.[2016·

全国新课标卷Ⅲ]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A其实这而要确定所以/

B这其实/能认为因为即使

C实际上却会/可能就是

D这当然就是如果/虽然

①处所填内容中需要有一个指示代词,用来指代前面内容、充当主语,而C项的“实际上”缺少主语,所以可排除C项;

②处前后是并列关系,而D项“当然”表示对前文的认可推理,所以可以排除D项;

③处所在分句意在点明“屏弃功利性”的作用,而A项的“要”则使该分句指向了“屏弃功利性”的目的,故不当;

④处表示一种主观的认识,故用表示主观态度的“认为”较好;

⑤处前后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且是前果后因,故只能用“因为”;

⑥处表示假设关系,不能用“虽然”。

综合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6.[2015·

全国新课标卷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

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

①老谋深算:

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侧重做事老练,有经验。

②深思熟虑:

深入细致地考虑。

强调思考细致。

③深谋远虑:

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侧重考虑长远。

7.[2015·

全国新课标卷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①墨守成规:

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②故步自封:

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③抱残守缺:

抱着残破陈旧的事物,不肯放弃。

有泥古守旧,不愿革新之意。

也有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之意。

8.[2014·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责无旁贷: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义不容辞: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9.[2014·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选项所给的三个成语都有防备的意思,但三者之间又有区别。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重在在发生前防止。

“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重在在萌芽状态制止。

“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重在在事前准备。

根据各句语境,不难得出答案。

学案1正确使用成语——熟悉考查类型定答案

类型一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指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蕴是约定俗成的,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地理解,导致理解不确切而造成的运用错误。

巧妙破解“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解题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以例说明:

一调研典范题型领悟解题方法

请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例1[2016·

全国新课标卷Ⅱ]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答案]判断:

(错误)

理由: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句子给的语境是说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看不过来”。

显然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2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率尔成章”,“率尔”指“轻率地”不经构思,随意着笔,形容写作粗疏。

句中把“率尔”理解成了“直率”,属望文生义。

名师教你解题巧妙破解“望文生义”之

(1)

把握关键语素。

如[例2]“率尔成章”的“率尔”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是轻率的意思。

例3[2016·

全国新课标卷Ⅱ]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句子给的语境是事先做好准备。

例4随着一批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项目落户本市,人们发现,在不经意间,这个南部新城刮起了一种时尚健康、宜室宜家的居家风潮。

“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语出《诗经·

周南·

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宜为和睦,室为夫妇所居,家为一门之内。

后因以“宜室”指夫妇和睦,“宜家”指家庭和睦。

名师教你解题巧妙破解“望文生义”之

(2)

探究成语源头。

如[例4]中的“宜室宜家”,语出《诗经·

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室为夫妇所居,家为一门之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后,使家庭变得和睦,形容女性有德行,后因以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所以把“家”“室”理解成房屋就属于望文生义了。

再如[例5]中的“目无全牛”语出《庖丁解牛》,应用的技艺高超的语境。

例5围棋等棋类游戏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因为如果目无全牛,就很可能因顾此失彼而落败。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例6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

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例7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三人成虎”的意思是说,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句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人多力量大”,属望文生义。

名师教你解题巧妙破解“望文生义”之(3)

关注成语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具体语境。

如[例7]“三人成虎”,表面意思好像是说三个人就能成虎,但真实意思是说三个人说城中有虎,就有人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成事实。

所以理解成语不能只从表面理解,否则就会曲解成语了。

二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三课堂速记高考常见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①不足为训(准则)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④危言危行(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⑧哀而不伤(悲伤)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⑩犯而不校(计较)

?

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

安土重迁(不轻易)?

细大不捐(抛弃)

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求田问舍(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选项,并对使用错误的成语加以分析。

(1)火车站大门对面,有一座钟楼与它形影相吊,构成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为这座城市增色不少,成为外地客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2)整天忙于琐事,并乐此不疲,当然就没有精力为广大群众办实事,更没有时间读书,这样终究是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

(3)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现阶段惩治与预防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对那些危害不大、罪不容诛的犯罪分子不能一杀了之。

(4)这次展览会有众多民间艺术品参展,众多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艺术殿堂,与名家的作品一起展示在观众面前。

(5)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6)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7)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8)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一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出口欧美这一条路,而应试图打开国内市场。

正确的是:

(2)(7)

(2)“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符合语境。

(7)“不赞一词”是说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也可用为“一言不发”之意。

此处使用正确。

错因分析:

(1)“形影相吊”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独。

(3)“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4)“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5)“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此处误解为“江河的水流下来了”,属望文生义。

(6)“引而不发”是说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此处误解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

(8)“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此处误解为“目无全局”,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见积累手册P028页

类型二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

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应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否则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巧识成语的色彩误用

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因此在运用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下以例说明:

例1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多用于贬义,本句语境是褒义。

例2[2017·

河南省调研]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35个国家首脑进行窃听活动,其手段无出其右,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声讨和批评。

“无出其右”,出,超出;

右,上,古代以右为尊。

没有能超过他的。

多含褒义。

本句语境是贬义。

名师教你解题巧识成语的色彩误用之

(1)

(2)(3)

(1)明确成语的褒贬色彩。

如[例1]中的“振振有词”是贬义词;

[例2]中的“无出其右”是褒义词。

(2)明确陈述对象,辨析语境是褒是贬。

如[例1],句中“他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受学生欢迎”,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

而“振振有词”是贬义词,所以使用不恰当。

再如[例2],句中“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活动”“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声讨和批评”,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贬义的,而“无出其右”是褒义词,所以使用不恰当。

(3)但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可能因语境的变化而存在差异。

如“标新立异”既可指独创新意,立论与别人不同,是中性词,也可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是贬义词。

再如“登峰造极”既可比喻造诣达到最高深的境地,是褒义词;

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是贬义词。

例3柴静十多年来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

这一爆料在微博上得到了大量转发,网友们纷纷表达对柴静的溢美之词。

“溢美之词”过度的赞美。

含贬义。

两“明确”避免褒贬误用

三课堂速记高考常见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①始作俑者(贬)②胸无城府(褒)

③无所不为(贬)④弹冠相庆(贬)

⑤倾巢而出(贬)⑥官样文章(贬)

⑦不可思议(中)⑧锒铛入狱(中)

⑨半斤八两(贬)⑩蔚然成风(褒)

叹为观止(褒)?

每况愈下(贬)

凤毛麟角(褒)?

无微不至(褒)

一唱一和(贬)?

处心积虑(贬)

上行下效(贬)?

振振有词(贬)

推波助澜(贬)?

面目全非(贬)

○21刮目相看(褒)○22侃侃而谈(褒)

○23众望所归(褒)○24冠冕堂皇(贬)

(1)战士们奋战了一天一夜,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但是他们忘乎所以,继续与山火搏斗。

(2)此举旨在为新西兰的重要财产设施提供更多的保护,在一些重要资产接受海外投资的问题上,政府应持谨小慎微的态度。

(3)当这位长袖善舞的梨园名旦,抖起她最擅长的水袖,唱开清亮的京腔时,台下的观众都禁不住大声地喝起彩来。

(4)TVB编剧可谓想入非非,居然能将《水浒传》和《无间道》拼凑成一个现代警匪故事,真是佩服他们的想象力。

(5)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6)反恐大队倾巢出动,以猛虎下山之势,一举端掉了中亚恐怖组织的11个训练营。

(7)张某和贺某长期泡吧使得两人囊空如洗,于是,他们同心同德入室盗取了工厂电缆等物品。

(8)南宋朝廷皇帝昏庸无能,有功不赏,无罪乱罚,致使奸臣弹冠相庆,忠臣人人自危。

(4)(8)(4)“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

也形容想法离奇玄妙,出人意料。

(8)“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

一般用来形容坏人当道,恶人得志。

(1)“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记了一切,含贬义。

(2)“谨小慎微”意为过分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感情色彩与此处语境不合。

(3)“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是贬义词。

(5)“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含贬义,不能用来说鲁迅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开拓者。

(6)“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含贬义。

此处形容的是反恐行动,感情色彩不当。

(7)“同心同德”指思想、行动一致,褒义词。

句中叙述犯罪行为,褒词贬用。

见积累手册P037页

类型三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

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出现张冠李戴、用错对象的问题。

如何破解成语“对象错误”

对象错误是成语题常见的考查角度之一,在解题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下以例说明:

请判断下列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山东省卷]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语境给的是自然的美景,显然不恰当,犯了误用对象的错误。

例2[2014·

辽宁省卷]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而此句中却用来形容书法家书写书法作品,显然用错了对象。

名师教你解题如何破解成语“用错对象”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