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2279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C

B

线路前进方向

b

D

A

a

基础编号示意图

3.2线路设计说明

线路塔位复测无误及图纸会审后,基础施工以设计施工图、铁塔基础半根开一览表、基础配制表及基础施工图等为施工依据。

3.2.1《基础配制表》相关名词解释如下:

柱顶标高:

铁塔各腿的基础柱顶标高与塔位中心桩(点)标高的差值。

正直为高于中心桩标高,负值为低于中心桩标高。

施工基面(柱顶标高):

砼杆中长杆的设计埋深处标高与杆位中心桩标高的差值。

正值为高于中心桩,负值为低于中心桩标高。

塔腿编号:

铁塔各腿的编号,详见《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明细表》中的附图

设计埋深:

基础满足稳定时需要的埋入土体深度,即为基础设计地面与基础底面的高差,也即为基础最小埋深

基础全高:

基础底面至基础顶面的高度。

3.2.2塔位中心桩位移、基础预偏

塔位中心桩位移见《乐平500kV站至三龙220kV输电线路工程转角塔位移值》

本工程转角塔位中心桩全部向转角内侧位移

基础预偏见《乐平500kV站至三龙220kV输电线路工程转角塔预偏值》

当0º

<θ<30º

转角塔:

△h=3‰*B当30º

<θ<60º

转角塔:

△h=5‰*B

当60º

<θ<90º

△h=7‰*B终端塔:

△h=7‰*B

B为基础正面根开θ为线路转角度数

3.3基础施工的其它说明

3.3.1杆塔基础施工中,必须保证基础的埋置深度,回填土必须分层(每层30cm)夯实。

3.3.2位于山地陡坎处的铁塔基础,塔位应满足上拔稳定要求,其稳定范围见下图所示。

基础根开

3.3.3位于山体边坡上的铁塔基础,为减少基础施工基面的开挖,本工程采用了基础主柱加高的基础形式,主柱加高基础放置于山体边坡外侧,其稳定要求见下图(B)所示。

禁止按基础主柱加高时的设计基准面处平基,尽量维持原有地形、地貌。

3.3.4、位于山体边上的砼杆基础,应降够基面。

为减少基础施工基面的开挖当配有长、短杆的杆位,呼高以长杆为准;

其柱顶标高为塔位中心桩至长杆设计埋深之间的距离(表中给定的负值),见下图所示。

+△H2

+△H1

根开

杆位中心桩桩

短杆

柱顶标高

1.0m

设计埋深

±

0.0

1.0m

长杆

底盘

`

拉线棒

3.3.5、位于陡坡上的拉线盘,其稳定范围应满足要求(D)所示。

拉线棒不够长时,可换拉长加线棒,拉线棒的外露尺寸应满足实际要求。

3.3.6、施工中若发现基础稳定范围不够或达不到设计埋深,不可强行施工,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工程技术部。

3.3.7、山区基面及基坑开挖时,严禁就地向塔位下山坡方向倾倒弃土运到塔基稳定范围之外堆放,防止弃土毁坏塔位下山坡方向的自然地形和自然地貌以及植被,影响水土保持,危急塔基的稳定。

3.3.8、山区基面降基挖方时,为保持边坡稳定,挖方边坡必须按规定要求放坡,并且必须一次放足,不能在已组塔或放线后再放。

具体放坡尺寸见基础施工说明第十五点。

当少数土质边坡挖方侧高度超过10m时,边坡需做成台阶形,以保持边坡稳定。

3.3.9、山区塔基基面内须留内高为低的排水坡度,坡度为1.0~2.0%,不得积水,基面排水坡度尽可能向基面保护范围大的缓坡方向倾斜,以使基面雨水从此方向排出。

减缓汇水对塔基及下山坡山体表面的冲刷。

基坑土回填过程中,塔基基面内禁止因土体堆筑而产生田字形排水沟。

3.3.10、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排水沟,以防止雨水对基础的冲刷和积水造成对土体浸泡破坏。

应在施工基面上基础底板范围外因地制宜地布置好的排水沟,施工基面上回填土夯实后应形成向排水沟方向的散水坡,排水沟出水口要远离杆(塔)基础。

3.3.11、由于送电线路地形、地貌变化大和地质资料离散性大,在基础分坑过程中及基础开挖后,如发现与设计资料不符时,请停止施工,并通知项目部技术部门。

3.3.12、本说明书仅作为施工图和上述规范的补充,凡上述规范及施工图中已明问题,本说明书均不再重复。

3.3.13、本工程中所有基础的混凝土使用C20等级;

基础垫层混凝土、保护帽使用C10等级。

3.3.14、人工掏挖基础如遇到土质松软,不适合掏挖,应通知项目部相关人员作相应处理。

3.3.15、现浇基础分层浇捣不得大于250m。

山地基础开挖或基础附近遇到孤石应予以清除,四个基础应置于老土上。

3.3.16、基础施工前,基础工程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本工程水泥采用由江西锦溪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青溪峰牌普通硅酸盐PC32.5水泥,砂、石采用乐平市景德镇地区产石和中砂。

四、线路复测

线路路径复测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事项:

1.以设计勘测设定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检查杆塔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并超出规范规定,将情况上报项目部,待分析原因后,将中心桩移正;

2.用角度法复测线路转角值;

3.按设计平断面图复核桩位(重点校核档距、相邻塔位高程、被跨物的标高等);

4.个别丢失塔位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补钉,其精度要求应符合相应规程要求;

5.对塔位基面进行全面复核,重点检查基础有浅埋或边坡稳定范围不够的情况;

6.施工复测后及时整理复测记录,并报验;

五、基础施工流程

施工复测

技术交底

基础分坑

经纬仪监测

基坑开挖

钢筋模板运输

绑扎钢筋、支模

砂石水泥运输

试块制作

混凝土浇筑

拆模养护

回填

清理施工现场

下道工序

图4-1基础施工流程图

六、斜柱式柔性大板式基础施工过程

6.1基础分坑

6.1.1基坑开挖原则

本工程基坑开挖在保证基础范围内边坡的稳定、塔腿露出地面、施工操作方便的前提下,山丘应尽量不降基或少降基,在原天然地面直接开挖基坑,将基础主柱加高部分深埋处理,尽量保留原地形和自然植被,避免水土流失。

如图5-1、图5-2

图5-1

图5-2

6.1.2基础坑口桩放样

分坑时以基础中心桩为准,以单腿为控制单元,采取对角半根开分坑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斜柱基础根开与底板根开存在差异,根据“基础半根开及CX、CY值”及相应基础施工图中的根开数据,计算出底板对角半根开;

(2)确定坑口宽度S1S1=底板宽度+2×

埋深×

t

t:

开挖坡度,根据土质的不同,t值取值不同,砂土:

0.75砂质粘土:

0.5黄土粘土:

0.3坚土:

0.15。

(3)分坑示例以Ⅰ腿为例说明施工过程,如图5-5

O1:

底板坑中心

BCOO1:

底板中心对角半根开

ⅠOA=OO1-√2/2S

O1OC=OO1+√2/2S

ADS:

坑口宽

45°

B、D用皮尺确定

O

图5-5

6.2平距高差测量方法

6.2.1已知两点测量平距的方法

已知两点,测量平距的方法有三种:

(1)钢尺直接量距法:

平坦地形用钢尺直接拉至水平读取,测量时应往返测量,取均值以减少读数误差;

(2)斜距角度法:

如图将经纬仪对中整平一已知点,正倒镜读取两点间的高差角平均值α,用钢尺量取仪器中心点到另一点斜距L′,则两点间平距L=L′Cosα,若两点间有障碍物时,应开测量槽,方便测量;

L′B

AL

图5-6

(3)斜距高差法:

用钢卷尺直接量取两点斜距L′,再用水准仪、塔尺测出两点间的高差h,则平距L=√L′2-h2

6.2.2已知一点及两点间方向、平距,定位另一桩的方法

已知A点及两点间方向,平距L,定位另一点(B)桩的方法有两种

(1)平距法:

(在平缓地形处)用钢卷尺在已知方向上拉平,在已知平距上吊一锤球,投影到地面上一点,即为所求B点;

(2)间接法:

(山地高差地形大可采用此方法)在已知方向上用斜距角度法定位一点C,使AC的平距L1=L+0.3~0.5,以C点为基准用钢卷尺量出L1-L的距离即得所求B点(如下图)

α

L′

CB

L已知L

L1

图5-7

6.2.3高差测量方法

用水准仪、塔尺,测量两点高差。

6.3基坑开挖

本工程所经地带基本以硬塑的粉质粘土为主,亦有部分岩石地质,岩石以砂岩为主,开挖时应区别对待。

6.3.1一般土坑的开挖(粉质粘土)

对不等高基础,首先应明确每个基础腿的开挖尺寸,一般粉质粘土的开挖坑壁应留有适当的坡度,具体坡度值见5.1.3条;

开挖过程中根据土质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坑底必须铲平及清除干净,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基础开挖后,若坑底有孤石,则孤石必须清除,留出的坑洞用砂石灌浆回填。

坡度

图5-8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浇制混凝土,避免塌方或雨水冲涮,若不能及时浇制应采取措施,在坑周围设立警示牌等。

6.3.2岩石坑的开挖

本工程如遇岩石地质,开挖时尽量采取空压机辅以洋镐开挖。

6.3.3弃土

基于塔位安全及环保施工的要求,基坑开挖后的弃土不得堆放在塔位下坡侧,尽量堆放在塔位附近两侧;

对回填后所剩余土,须将余土运至塔位安全范围外低洼处;

对外运有困难的塔位,必须在余土堆放处下侧垒砌安全可靠的挡土墙,防止土石滚向坡下,毁坏下山坡自然地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而危及塔基安全。

6.3.4坑底高程检查

坑底高程以设计中心桩为准,通过水准仪来检查,若山坡地带高差较大,坑底高程检查可以通过辅助桩分次累加而成。

在基坑开挖过程检查中,应确保各腿间底板高差同时符合设计要求(即先开挖的基础坑底高程超挖或与设计要求不一致时,后开挖浇制的基础底板高程应相应作出修正,确保腿间底板高差符合设计要求)。

6.4控制桩系统

施工控制桩用来定位基础尺寸、定位螺栓、辅助立模,对高低腿一般以单腿为控制单元,有“井”字桩法及对角线法控制系统。

方案一、对角线法

BCF

O:

塔位中心桩

B1C1O1:

单腿基础顶面中心

O2:

单腿基础底板中心

A、B、C、D为底板四角点

AA1D1DOF:

对角线

EE、F:

引桩

α=45°

图5-9

方案二、“井”字桩控制法(图5-10)

C2D2

O1:

基础顶面中心

BB1B2O2:

基础底板中心

A、C基础立柱正、侧面半根开桩

AA1o1o2A2A1A2C1C2为坑口基础立柱半根开桩

B、D为基础底板正、侧面半根开桩

B1B2D1D2为坑口基础底板半根开桩

OC1D1

CD

施工控制桩确定说明:

(1)方案一、对角半根开桩确定:

根据现场地形,在坑口方向确定两引桩,E、F,精确定位OE、OF的平距,计算出AE、A1E、CF、C1F,用E、F桩来控制基础尺寸,E、F桩选取时应注意不得有太大高差;

(2)方案二、坑口控制桩与坑口应保持合适距离,且桩之间不宜有太大高差;

(3)对于施工控制桩应做好详细记录,并有相应标识,切不可混淆,施工中确保控制桩牢固可靠;

(4)施工过程中两种方式可结合使用,一种方式控制,另一种方式检查、复核,以保证基础尺寸达到标准要求。

6.5扎筋

钢筋绑扎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五章的规定。

6.5.1斜柱基础钢筋绑扎

斜柱基础的钢筋绑扎包括底板钢筋和立柱钢筋两部分,绑扎顺序先底板钢筋后立柱钢筋的原则。

绑扎过程说明:

(1)根据底板中心半根开、立柱根部尺寸定出底板中心线、立柱根部四边角点的位置;

(2)按底板中心半根开将底板下部钢筋按设计数量间距均匀布置在基础开挖面上,并绑扎牢固,垫好保护层垫块;

(3)绑扎支撑钢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调整网筋和支撑筋位置,使上层网筋平整,检查并调整上、下层钢筋的高程,然后固定上层网筋;

(4)在立柱根部四角立四根钢管,与立柱根部外边缘30~50㎝为宜,用水平横杆相连,向上随立柱坡度逐渐与立柱递近,形成钢管架结构,以利于绑扎立柱钢筋、支模及浇制施工;

钢管底部用150×

150×

150㎜规格C20砼预制块垫起,埋入底板部分用塑料纸包扎,以方便浇制完后钢管的拔出;

(5)立柱钢筋先将立柱四角四根主筋按规定放入,主筋锚固弯头应向立柱外侧布置,在主柱顶部及根部绑扎好箍筋,然后依次放其它主筋、箍筋;

钢筋绑扎注意事项:

(1)钢筋的规格数量、加工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立柱、底板钢筋按设计要求绑所,网筋、上、下层之间的距离是保证基础强度的关键,扎筋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3)对有焊接头的主筋应均匀分部,上下错开;

(4)斜柱基础立柱上下断面尺寸不相同,立柱主筋、箍筋的规格亦有许多,为防止各种钢筋混淆,应将斜柱基础主筋、箍筋按基础型号及塔位号单腿打包编号;

(5)绑扎钢筋完毕后应保证钢筋表面清洁,无污秽物。

6.6模板安装

6.6.1斜柱基础的立柱的四个面均为倾斜面,如下图

标准模板

异型模板的制作必须根据主柱的CX、CY值计算出坡度。

h1=ho+Stgφ

h2=ho+2stgφ

φ为主柱坡度

φ

h2

h1

h0

6.6.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过程如下:

a.底板模板利用斜向支撑支模;

b.立柱模板上部安装可借助绑扎立柱钢筋时的钢管桁架来完成,立柱模板根部的支撑可用C20砼预制块,在预制块上横放两根L75×

5的角铁作为钢模托架,选取相应侧面的模板安放在托架上;

c.立柱模板组装完成以后即进行模板的加固,基础浇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立柱鼓胀现象,因此模板加固异常重要,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或方料柱箍,沿柱长方向布置,立柱下部每0.6m、上部每0.8m布置一道柱箍,立柱底部、上口均布置一道,靠近底部的柱箍要适当加密。

d.模板加固系统应与钢管桁架相连形成稳固结构,平面位置的固定通过可调节支撑与坑壁连接平实现,支撑时要注意四周对称,为防止浇制过程中模板上移,可设置向下斜撑,但倾斜角度不宜过大,支撑本身要形成一个稳定体系。

模板加固示意图

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a.模板组立支撑后的尺寸,位置和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模板之间的连接要紧固可靠;

b.模板及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变形;

c.若使用木模板时,模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刨光,重复使用的木模应刷肥皂水或石蜡等隔离剂;

d.木模板相互之间的连接对于基础内在质量及外表美观非常重要,模板拼装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模板连接处的密实、平整、牢固。

6.7地脚螺栓安装

地脚螺栓安装遵循以下步骤:

(1)地脚螺栓安装前必须检查螺栓的直径长度及组装尺寸,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2)本工程地脚螺栓的根部设有锚板。

(3)地脚螺栓上部丝扣部分涂以黄油并用牛皮纸包裹;

(4)地脚螺栓安装后用经纬仪及其它工具对螺栓尺寸予以核准,保证地脚螺栓安装尺寸的准确性,对转角存在预偏的基础,螺栓高程确定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6.8混凝土浇制

6.8.1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在搅拌前应将桶内的浮渣清除干净,启动正常后开始投料,投料顺序依次为砂、石、水泥、石子,最后加水,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

搅拌混凝土重量比配料其允许误差为:

砂、石±

3%,水泥、水为±

2%

6.8.2混凝土浇制

1.搅拌好合格的混凝土后,应立即进行浇制,浇制从底板一角向四周延升,立柱内由中间向四周,防止钢筋受到挤压;

2.混凝土自由倾落度大于2.5m时应设置溜筒,防止混凝土离析;

3.浇制的混凝土应分层振捣,振捣以混凝土不再泛泡下沉为准,振捣到位,不得欠振或过振;

4.浇制中要注意模板是否变形、位移,是否有漏浆现象的发生,若存在上述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浇制过程中应保证钢筋保护层不变化;

5.浇制一个塔腿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在浇制过程中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a.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

b.每基一组试块(试块以单基为单元制作)

6.8.3混凝土浇制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制前应清除坑底,检查螺栓钢筋模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施工现场实行责任任制,投料人负责配合比,搅拌人负责坍落度及试块制作,振捣人负责振捣时间、质量,支模人负责检查模板变形、移动,防止爆肚,测工监测各项数据;

(3)混凝土振捣时应垂直振捣,快插慢拔,振点均匀,振捣一般离模板50~100mm处,振捣时间控制在15s~20s,振捣一定要到位,否则会出现空隙和蜂窝;

(4)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3-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合缝。

上层捣固好以后,不许反过来再捣固下层。

(5)斜柱基础外侧由于其本身存在一定坡度,混凝土容易造成在内角浆多、外角浆少的现象,因此在浇灌立柱的混凝土时不应向内角推料,而应用方锹向外角侧下料,以达到立柱外角的混凝土浆石均匀;

(6)下雨时不宜浇制混凝土,如浇制必须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和增大水灰比。

6.9.拆模及养护

6.9.1拆模

拆模应注意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及棱角的完好,拆模应自上而下进行,模板拆除请监理验证后立即回填,对回填以外部分应继续养护。

6.9.2养护

混凝土浇制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浇水养护,养护时在基础表面加覆盖物,保持基础表面始终润湿。

6.10土方回填

基坑回填,应利用基坑开挖土作为回填土,严禁从基坑周围挖土回填,按300mm厚度夯实;

岩石基坑回填,可按石子与土3:

1掺合后回填夯实,杂草,树根必须清除(特别是紧线作业的受力塔)基坑回填不得使坑内形成积水,基坑回填后,应在回填面上堆砌0.5m厚的防沉层。

6.11护坡、挡土墙、排水沟

护坡、挡土墙及排水沟原则上按设计要求施工,具体施工塔号见“基础配置表”备注栏,如设计图未要求护坡的,而现场可能会水土流失严重若基础内、外边坡稳定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上报项目部。

七、斜柱半掏挖式基础的施工

一)斜柱半掏挖式基础的施工与斜柱大板式基础施工方法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斜柱半掏挖式基础的底板部分为掏挖式,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此类基础型式是部分掏挖成型的基础。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当基坑挖至上阶台顶面高度时应测量画出基坑阶台轮廓线然后竖直向下挖掘至设计深度或浅20-50mm,然后进行扩孔部分的掏挖。

2、在修整坑壁的同时应挖好模板支撑的小洞,防止支模时掏洞弃土入坑难以清理。

3、遇到岩石时严禁采用爆破开挖。

八、底拉盘的安装

本工程共有16基砼杆,砼杆基础除L-2.4拉盘采用现浇外,其他全部采用预制底拉盘。

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养护:

按规范要求专人浇水养护,浇水频率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宜。

2)底拉盘的养生期未到,不能运输,更不能安装。

3)底拉盘运输及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

4)基础坑的有效深度和尺寸大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

5)下拉盘前将拉棒、U型螺栓及压板全部安装好。

5)底、拉盘安装一般采用吊盘法和滑盘法两种:

a、吊盘法:

在基坑口地面设置三角支架,绑好滑车组,将底、拉盘用大绳绑好,挂在滑车组钩后上,通过滑车组使底拉盘徐徐升起,在要离开地面时,要用大绳拉住底拉盘慢慢地向坑口移动,待底拉盘位于坑口上部后,慢慢下放,并保证其位置正确。

对于重量较大的底拉盘,人工安装又困难的,可以采用机动绞磨。

在底拉盘安装过程中经过的地段可以挖出一点斜坡以便底拉盘移动,另外,设置的三角架应有可靠的防沉和防滑措施,必要时可以加垫枕木或将三角支架的腿部用大绳连接起来,以确保施工安全。

(如图所示)

b、滑盘法:

用两根木杠,将底拉盘沿木杠缓缓滑至坑底,底拉盘滑到底后抽出木杠使其坐于坑底。

安放过程中由于底拉盘较重,故要注意坑口土质情况防止洞口坍塌,必要时可以加大边坡,(如图2所示中虚线),以方便操作。

9.1土石方爆破工程

a.爆破工程施工应指定专业持证爆破工负责,爆炸物品的购买、运输、使用,保管应遵守国家关于爆炸物品的有关规定;

b.在危险区内的建筑物、管线、设备等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爆破地震、飞石和冲击波的破坏;

c.爆破危险区的边界设立警戒哨和警告标志,在爆破作业时禁止人、畜进入作业区,防止有害气体对人体危害。

d.将爆破信号的意义、警告标志和起爆时间通知当地单位和居民,起爆前检查督促人、畜撤离危险区;

e.导火索的切割及与雷管的连接工作,应选择僻静、隐藏、干燥和安全的地点进行;

f.无盲炮时,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分钟方可进入爆破区,有盲炮或炮数不清时,经20分钟后方可进入爆破区检查;

g.处理盲炮时,严禁从炮孔内掏取炸药,重新打孔时,新孔应与原孔平行,新孔距盲炮孔不得小于0.3m,距药壶不得小于0.5m;

h.爆破开挖在点炮前必须确保人员撤离爆破区的路线畅通,坑内应有可靠的上攀器具或措施,点炮时应有人监护。

9.2.人工基坑开挖

a.根据实际地形确定开挖边坡,严防坍塌;

b.两人在基坑内开挖不得面对面或互相靠近操作;

c.坑口严禁堆放物品,坑口浮石及时清理;

d.坑内作业必须戴安全帽,不得在施工坑内休息,防止坍塌伤人;

e.特殊开挖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审批后再施工;

9.3.模板安装及拆除

a.模板安装符合要求,若模板有变形经校正后方可使用,现场拆除的模板不得乱丢乱放;

b.检查模板安装,对受力较大的组装处要注意加强;

c.坑内支模作业必须戴安全帽,拆模要自上而下进行,拆模时应禁止方木乱扔伤及他人;

9.4混凝土浇制

a.混凝土浇制前检查模板及平台是否牢固;

b.机械搅拌应防机械伤人及触电,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

c.水泥堆放及下料防止水泥灰扬起伤眼;

d.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坑下捣固人员还应穿干净的雨靴。

9.5.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a.土石方开挖及弃土的堆放应确保安全;

b.所有施工人员均应着装整齐,举止文明,挂牌上岗;

c.与当地政府及驻地农民处理好关系,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坏;

d.施工现场原材料堆放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