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305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2015•大庆)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

B. 钢铁的腐蚀

C. 电解水实验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2015•兰州)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 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                                       

B. 煤气泄漏,应关阀开窗

C. 煤炭脱硫,可防止酸雨                                       

D. 金属回收,使资源再生

4.(2017•呼和浩特)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和C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黑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

B. 若铁丝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滤渣中一定无CuO

C. 若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最多有四种物质

D. 若铁丝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H2SO4和FeSO4

5.(2017•玉林)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玻璃钢                                    B. 黄铜                                    C. 生铁                                    D. 硬铝

6.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NaOH溶液和稀H2SO4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比较Fc、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7.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

乙>甲>丙                         

B. 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

C. 相对原子质量:

甲>乙>丙                                

D. 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

8.(2017•日照)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所含物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A. 可能有银和铜,没有锌                                       

B. 可能只有银,没有铜和锌

C.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D. 一定有银、没有锌,可能有铜

9.要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

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

A. 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2015•镇江)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1.(2016•广州)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12.(2017•鄂州)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

①滤液M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②在滤液M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③向滤渣N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④当滤液M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N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其中一定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等质量且过量的Mg、Al、Zn、Fe和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017•贺州)在做金属化学性质探究实验时:

①已知金属A和B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Zn+ACl2=ZnCl2+A     B+ZnCl2=BCl2+Zn判断Zn、A、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

②某同学不小心把实验后的铁钉和铜丝倒入含有稀硫酸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

2.(2017•河南)“共享单车”(自行车)的构件有:

橡胶轮胎、铁车架、塑料把手、不锈钢钢圈等.其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________;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用硫酸除铁锈(Fe2O3)的方程式为________.

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________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2)汽车车体多用钢材制造。

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西汉时期中国古老的冶铜方法是“湿法冶铜”主要的反应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

(填一种即可)

(5)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下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①铁锅所含金属单质________(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

(填写名称)

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

③铜也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将5.6克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第2位的金属单质在O2中燃烧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5.(2015•广元)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生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________ 填序号.

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合金;      ③复合材料.

(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而老式硫酸厂污染环境十分严重,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其废液中的硫酸会造成水体污染,我们可用烧碱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尾气,烧碱与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我们常用消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请说出处理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为什么用消石灰而不用烧碱的原因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三、计算题

1.为测定某铁合金样品(除铁外,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参与任何反应)中单质铁的含量,小冰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

(4)最终所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若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出上述实验中所需要的铁合金160t,则理论上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________.

2.为研究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0g样品中铜的质量是多少克?

3.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一废钢成分进行了探究。

问题1:

这种钢属于哪种类型的钢?

【查阅资料】含碳量0.03%~0.3%,为低碳钢;含碳量0.3%~0.6%,为中碳钢;含碳量0.6%~2%,高碳钢。

【实验】将11.4g去锈后的废钢样品加入盛有2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为120g)中。

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51.3

151.0

151.0

【结论】通过计算分析: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单质,则该样品属于哪种类型的钢?

(写出计算过程)

问题2:

回收金属对节约金属资源的意义。

(3)【拓展】若该样品为高碳钢(假设含碳量为2%),钢铁厂冶炼100kg这种钢,需要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

1.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1)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组

无明显现象

乙组

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

________

(2)【提出问题】甲组实验中为什么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与假设】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发生。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发生

(3)【反思与评价】乙组实验中使用的铝片也有氧化膜,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同学们认为可能是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了影响,设计以下实验继续探究。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

实验1不能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影响”,理由是________。

(4)对比实验2和实验3,能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影响”。

试剂A是________溶液,试剂B是________溶液。

2.(2015•泰安)“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和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1)【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________,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不含Fe2O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含有________

【实验质疑】

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试验.

(2)【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________;

(2)固体Ⅰ的成分是________ (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 .

【实验反思】

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

B.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3.(2017•聊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1)【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R>Fe>Cu;猜想二:

________;猜想三:

Fe>Cu>R

(2)【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 。

猜想一

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

空气中________。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⑵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⑶金属与________是否反应.

4.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⑴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铝线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线表面有________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变浅。

用砂纸打磨铝线的目的是________。

⑵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铜线浸入________溶液中。

铜线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实验结论】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A

二、填空题

1.【答案】B>锌>A;Fe+H2SO4=FeSO4+H2↑

2.【答案】塑料;隔绝O2和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3.【答案】

(1)铁

(2)水和氧气

(3)Fe2O3+3CO

2Fe+3CO2;Fe+CuSO4=FeSO4+Cu

(4)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

(5)Fe;塑料;使油与氧气隔绝;CO2;0.2g

4.【答案】N2;四氧化三铁(或Fe3O4)

5.【答案】氧分子;Ca2+;40;骨质疏松症;Al(NO3)3;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②;SO3+2NaOH═Na2SO4+H2O;氢氧化钠的价格昂贵

三、计算题

1.【答案】

(1)Fe+H2SO4═FeSO4+H2↑

(2)70%

(3)

(4)10.1%

(5)200t

2.【答案】解:

设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1g

X=3.25

铜的质量:

10-3.25=6.75g

答:

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为6.75g

3.【答案】

(1)0.4

(2)解:

设钢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

Fe +2HCl=FeCl2+

H2↑

56

2

x

0.4g

得x=11.2g

钢样含碳量=

×100%=1.8%

属于高碳钢

(3)解:

100kg×(1-2%)×

÷76%=184.2kg

四、实验探究题

1.【答案】

(1)2Al+6HCl=2AlCl3+3H2↑

(2)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5mL10%的稀硫酸

(3)盐酸也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气体

(4)氯化钠;硫酸钠

2.【答案】

(1)稀盐酸;Fe和CaCO3;氧化钙或氢氧化钙;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

(2)过滤;CaCO3和Fe2O3;Ca(OH)2+Na2CO3═CaCO3↓+2NaOH;Fe、Fe2O3、CaO、Ca(OH)2、CaCO3;D

3.【答案】

(1)Fe>R>Cu

(2)R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快;不能燃烧;3Fe+2O2

Fe3O4

(3)盐溶液

4.【答案】红;除去铝线表面的氧化铝;硝酸银;Cu+2AgNO3=Cu(NO3)2+Ag;铝>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