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34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3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负 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1和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

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的温度及存折中存入和支出钱数的对比,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负数的初步认识,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带领学生认识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

1.(课件出示天气预报片段)今年一月某一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如下:

哈尔滨:

-15℃~3℃ 北京:

-3℃~3℃

上海:

0℃~8℃

引导观察:

看了这些城市的温度,你发现了什么?

有何感想?

2.北京的气温是-3℃~3℃,那么-3℃和3℃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哪个温度高?

哪个温度低?

为什么?

3.引出课题并板书:

负数的认识。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师:

长沙的最低气温是0℃。

你知道0℃表示什么意思吗?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2)师:

-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

怎么读?

指名回答,教师解说:

-3℃表示零下3℃,就是比0℃低的温度,读作负三摄氏度;3℃表示零上3℃,就是比0℃高的温度,读作三摄氏度,也可写作+3℃,读作正三摄氏度。

(3)师:

数字前的“-”是负号,“+”是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下面的填表,说出各数表示的意思。

2.教学例2

出示例2中银行存折明细的示意图。

师:

大家说一说,存折上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指名回答。

生:

2000.00,500.00这些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500.00,-132.00这些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师:

存入与支出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3.认识负数。

师:

我们刚刚学过“-3℃”和“3℃”以及“500”和“-500”,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它们的。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归纳:

“3℃”与“-3℃”是相反意义的量。

“500”和“-500”也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师: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

-3,-500。

像-3、-500、-4.7、-,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读负数时先读“负”,再读数,如-3读作负三,-读作负八分之三。

而以前所学的3、500、4.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如+3、+、+4.7等。

读正数时先读“正”,再读数,如+3读作正三,+4.7读作正四点七。

师强调:

正数前面可以加上“+”,但通常不写,而负数前面的“-”必须写。

4.关于0

讨论交流:

0是正数吗?

0是负数?

结论: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页第1~3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你理解负数的意义了吗?

你知道怎样读、写负数了吗?

【板书设计】

负数的认识

 正数3、2000、、4.7 正号“+” +读作正八分之三

 负数-500、-、-4.7 负号“-” -4.7读作负四点七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结合活动情境,引入了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单元虽然是负数的初步认识,但内容较为抽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所以课本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方向。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

难点:

用有正、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以前我们也学过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

大家还能想起以前学的直线上能表示哪些数吗?

生1:

整数。

生2:

小数。

生3:

还有分数。

师:

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负数能不能在直线上表示呢?

生此时不知如何回答。

(师顺势引出新课)

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及题目。

师:

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四个同学运动后的情况吗?

生1:

首先要确定好起点。

大家都是以大树为起点。

生2:

然后要确定方向,有两位同学向东走,有两位同学向西走。

生3:

还有就是他们走的距离。

师:

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和经验,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师:

大家能说一说直线上的其他点代表的数吗?

生1:

大树为起点,对应点是0。

生2:

1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东1m。

-1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西1m。

生3:

2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东2m。

-2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西2m。

……

师:

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

课件出示直线图。

师: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时应注意哪几点?

生:

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

师:

大家再考虑一下,如何在直线上表示小数和分数呢?

在直线上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生:

先找到1.5的点,再用相同的方法在反方向上找到-1.5。

2.归纳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

用0表示起点,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

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指定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在课本上完成。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4、7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在直线上,用0表示起点,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

二、百分数

(二)

第1课时 折 扣

                      二 百分数

(二))(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1

【教材分析】

“折扣”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

“折扣”应用于很多商品经济领域。

学生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购物等对折扣多少有所接触与了解,但学生的这些认识还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本部分是解答“打折”的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迁移解决一些折扣和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难点:

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师:

周末放假,你们玩得开心吗,那你们最开心的是什么呢?

说给大家听听。

(全班交流)

教师播放一段商场工作人员做打折促销商品的录像。

看了这段录像,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数学的问题?

(学生围绕录像内容自由提问)教师提出:

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系。

(板书课题:

折扣)

【探究新知】

1.“折扣”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8页上面情境图(商场店庆,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师:

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有什么想法?

你是怎样理解“九折、八五折”的。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讲解: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八五折表示十分之八点五,也就是百分之八十五。

九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九十。

2.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

看了这则好消息你有没有心动呢?

小雨和他的爸爸看到这则好消息可高兴了,他们各自挑了自己需要的商品。

(2)出示第

(1)题题目: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教师分析引导:

“八五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5%,也就是求180元的8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80×85%。

(板书算式)

(3)出示第

(2)题题目: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师:

你能用刚才的解题方法算一下小雨的爸爸买随身听应付多少钱吗?

引导分析:

现价是原价的90%,求应付多少钱,列式为160×90%=144(元),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列式为160-144=16(元)。

师:

还有别的方法吗?

现价是原价的90%,也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1-90%=10%,然后直接用原价乘这个便宜的百分率,列式为160×(1-90%)=16(元)。

3.比较归纳:

(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联系?

(第

(1)题是已知原价和折扣率,求现价;第

(2)题已知条件和

(1)一样,求的是比原价便宜多少)

(2)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联系?

(第

(1)题直接用原价乘折扣率,第

(2)题可以先用原价乘折扣率先得现价,再用原价减现价得便宜的价钱;也可以先求现价比原价便宜的百分率,再直接用原价乘这个百分率)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3页1~3题。

【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折 扣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

八五折表示十分之八点五,也就是百分之八十五。

例1:

(1)180×85%=153(元)

(2)160×(1-90%)=160×10%=16(元)

第2课时 成 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2

【教材分析】

“成数”是百分数的应用知识中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尤其是在农业方面。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成数”的意义还是比较陌生的。

教材以油菜籽的产量和工厂的用电量为例,来讲述成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成数的意义很陌生,但是有了以前学习的百分数的应用题和上一节课所学的折扣做铺垫,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会很快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的含义,会进行成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相改写。

2.能应用成数进行有关的计算,进一步了解成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应用成数进行有关计算。

难点:

理解成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还有在上一节课学习的折扣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另一种应用——成数。

(板书课题:

成数)

【探究新知】

1.成数的含义。

师:

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五。

这里的“二成”和“一成五”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

那么“一成五”就是十分之几?

改写成百分数是多少?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师:

“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表示什么意思?

生1:

表示油菜籽比去年增产20%。

师:

“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五”表示什么意思?

生2:

表示苹果比去年减产15%。

……

师小结:

现在,“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如:

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题目。

学生自读题目,教师提问:

“节电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生3:

“节电二成五”表示减少25%。

(2)师:

怎样计算?

根据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后口述,教师板书算式。

350×25%=87.5(万千瓦时)

350-87.5=262.5(万千瓦时)

师补充:

“节电二成五”也表示今年的用电量是去年的1-25%=75%,所以还可以列式为350×(1-25%)=262.5(万千瓦时)。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联系?

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出节约的用电数量,再用去年的用电量减去节约的用电量。

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今年的用电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求出今年的用电量。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3页第4、5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成 数

“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

“一成五”就是十分之一点五,改写成百分数是15%。

例2:

方法一:

350×25%=87.5(万千瓦时)

350-8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

350×(1-25%)=262.5(万千瓦时)

第3课时 税 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

【教材分析】

应纳税额的计算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

教材首先说明纳税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了主要的几个纳税的种类,应纳税额及税率。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纳税”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纳税的意义并不了解,对纳税的计算更加陌生,因此教学时应使学生明确什么叫税率。

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要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意义。

难点:

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自学教材】

课前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在家长的协助下调查收集纳税的相关知识和实例,比如什么是纳税、纳税的意义、纳税的种类、纳税相关的专有名词。

【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交流自己的认识。

1.什么是纳税?

为什么要纳税?

指名回答。

(教师PPT展示:

纳税是根据固定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2.税收分为哪几类?

(教师PPT展示: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3.什么叫应纳税额?

什么叫税率?

(教师PPT展示: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探究新知】

PPT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1.①题中所给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给出了营业额(即收入)和税率,求应纳税额]

②题中的5%表示什么?

(强调:

5%是指应缴纳的营业税是营业额的5%)

③应怎样计算?

为什么?

[根据税率的意义可知,应纳税额等于营业额(或收入额)乘税率,因此列出算式为30×5%=1.5(万元)]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纠正。

3.计算分析完毕,引导学生说说想法。

4.教师小结:

求应纳税额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就是应该纳税部分的收入乘税率。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提示学生:

3500元以内是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部分,只有超出3500元的部分才需要纳税。

2.完成教材第14页第6~8题。

【课堂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税 率

税收主要有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额×税率

例3:

30×5%=1.5(万元)

第4课时 利 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4

【教材分析】

“利率”是让学生在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折扣、成数和税率这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第四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

学生可能随父母在银行见过利率,但对它的有关计算还很陌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地计算。

难点:

运用计算利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利息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

师:

王奶奶积攒了5000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生1:

可以放在银行里,不但安全,而且银行还可以付利息。

生2:

我也认为放在银行里安全。

师:

听从大家的意见,现在王奶奶就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

(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感受存款的乐趣)

【探究新知】

1.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第11页上半部分。

①说说储蓄有什么好处?

(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②说说存款的种类、形式有哪些?

(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

③什么是本金?

什么是利息?

什么是利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2)课件:

出示教材中的利率表,让学生了解银行存款利率。

①引导学生理解利率的含义: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②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及题目:

2012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到期后她可以取回多少钱?

(2)引导学生审题,找出题中的本金、利率和存期。

(3)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汇报,教师板书解法。

方法一:

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师:

为什么要加上5000元呢?

(因为题中求的是“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取的钱中既有本金,又有利息。

师: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指名回答。

方法二:

5000×(1+3.75%×2)=5375(元)

3.师生共同总结利息的计算方法。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第9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利 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例4:

方法一:

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方法二:

5000×(1+3.75%×2)=5375(元)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5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题、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体现了优化算法的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一些知识,也学会了解决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例5要求学生综合以前所学知识,进行算法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优化方案,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巩固有关百分数、折扣、税率、利率等知识,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难点:

能综合应用条件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一般周末或节假日时最喜欢做什么事啊?

生1:

我妈妈爱上网、看电视、听音乐……

生2:

我妈妈最爱逛街。

师:

老师在周末也爱逛街购物,经常会遇到商家做活动,买的东西特别优惠。

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

【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教材例5题目:

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①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②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2)引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已知:

①A商场打五折销售

②B商场满100元减50元

③裙子的标价是230元

(3)分析题意。

师:

“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生1:

就是衣服的价钱每达到一个100元就减50元,如果没达到100元就不减。

生2: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

(4)学生列算式解答,交流汇报,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即时板书: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 230-50×2

=115(元)=130(元)

(5)师:

根据上面的计算,你认为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指名回答)

小结:

看来满100元减50元,不如打五折实惠。

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数多一点,相差就不会大了。

2.练一练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指定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独立答题,教师巡视检查,最后集体交流。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第12、13、1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指导完成第15题。

指导学生理解“增长-0.068%”相当于“降低0.068%”。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5: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2=130(元)

 115<130

 在A商场买更省钱。

三、圆柱与圆锥

1.圆 柱

                      三 圆柱与圆锥)(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9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学情分析】

圆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学生对于圆柱并不陌生,只是对圆柱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难点:

圆柱的侧面积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柱形茶叶罐、可乐罐、橡皮泥、蜡笔、水彩笔、固体胶

【激趣导入】

出示茶叶罐、可乐罐等圆柱体实物。

师:

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形状。

(板书课题:

圆柱的认识)

【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圆柱。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圆柱体形的建筑及物品图,理解圆柱的特点,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

师: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怎样可以得到一个圆柱呢?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活动:

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起来,看是什么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