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37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100万羽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负责人:

韩福董事长

4、项目所在地区、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

5、建设内容:

建设年养殖100万羽草原白鹅养殖基地。

6、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330万元。

7、资金构成: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30万元,流动资金1700万元。

8、资金筹措: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30万元。

其中:

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75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96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2万元,旗县财政配套12万元,企业自筹210万元。

流动资金170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

9、建设期:

1年

10、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

11、法人代表:

邢旗

12、资质等级:

甲级

13、资格证书编号:

051136-Sj

14、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养殖草原白鹅生产基地规模达到100万羽,企业新增屠宰加工草原白鹅90万羽。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3150万元。

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358万元。

投资利润率:

23.10%;投资利税率:

23.10%;销售利润率:

11.36%;销售利税率:

11.36%;投资回收期:

4.3年(含建设期1年)。

财务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32%,财务净现值1249.30万元(ic=8%),敏感性分析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基础数据

 

 

 

1.1

建设规模

 

 

 

1.1.1

白鹅

100

 

1.2

新建建筑面积

平方米

400

 

1.3

项目定员

100

 

1.4

项目新增投资

万元

1630

 

1.4.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630

 

1.4.2

流动资金

万元

1000

 

1.5

项目计算期

12

含建设期1年

1.6

总成本

万元

3727.4

 

1.7

经营成本

万元

3560.3

 

1.8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4068.0

 

1.9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6.2

 

1.10

增值税

万元

77.0

 

1.11

利润总额

万元

257.48

 

1.12

净利润

万元

172.51

 

2

评价指标

 

 

 

2.1

投资利润率

%

15.80

 

2.2

投资利税率

%

20.90

 

2.3

销售利润率

%

6.33

 

2.4

销售利税率

%

8.37

 

2.5

资本金利润率

%

20.04

 

2.6

有偿资金偿还期

6

 

2.7

偿债备付率

%

 

 

2.8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6.55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619.47

ic=8%

 

投资回收期

4.3

含建设期1年

2.9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33.16

 

2.10

盈亏平衡点

%

36.36

 

(三)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作用

本项目建在通辽市开鲁县。

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县农业开发办、企业统一供雏鹅、统一供精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定点屠宰、统一由企业面向经营市场,从而可以保护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使农牧民通过养鹅业得到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

项目实施后,可带动5000户农牧民从事养鹅业生产,按每户养殖200羽草原白鹅,每羽获利4.58元计算,每个养殖户可通过从事养鹅业增加收入916元。

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地促进当地养鹅业的发展,加快当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原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国务院批准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

3、通辽市人民政府《西部大开发工程实施规划纲要》,2000年。

4、《通辽市鹅产业发展规划(2005~2008年)》,2004年。

5、通辽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

6、《全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7、《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2001年。

8、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通辽市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增量资金投资控制指标和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

9、国家现行的财会、税收制度。

10、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2002年4月成立的一家集农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外贸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是国家清真食品定点生产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辽市畜牧业龙头企业。

企业注册资金2073万元,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现有员工45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5人。

建有年加工羊45万只、白鹅2000万羽的两条现代化生产线。

公司下辖清真羊、清真鹅鸭两个加工厂和一个孵化场,拥有制冷、配电、锅炉、供水四个辅助车间,拥有2000吨冷藏库和180吨速冻库容。

公司建有财务部、销售部、企划部、供储部、生产部、品管部、基地部、外贸部等九部一办,管理机构健全,管理手段科学,办公效率快捷。

公司在2002年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并在海关登记注册。

2003年3月,公司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年底,“宇标牌科尔沁草原白鹅”和“宇标牌科尔沁草原羊肉”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其中鹅产品为内蒙首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公司的两大主导产品——科尔沁草原白鹅、科尔沁草原羊肉被自治区农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名牌产品。

2003年6月,企业即着手把国际先进的ISO9001:

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公司质量管理。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生产运行,2003年底,公司顺利通过国家评审中心的审核,2004年1月,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3年企业在银行信誉等级被评为AA级。

2004年3月,公司被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十五”期间第二批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被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企业发展跨越到新的发展高度。

2004年10月,公司的白鹅和肉羊加工被国家商务部评为机械化加工优势企业,白鹅机械化加工获2003年度鹅年实际加工量全国第一名的殊荣。

为把企业建成符合国际标准、国内领先的食品加工企业,公司申请了HACCP认证和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目前两项认证正在进行之中。

2005年,公司坚定不移地把白鹅产业做为公司发展壮大的主导产业,努力抓好白鹅基地建设,在鹅产品深加工上寻求更大发展。

在羽绒分离、鹅肥肝、西式低温鹅肉火腿肠深加工上大做文章,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并将“宇标”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四、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通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是玉米种植业,粮食转化能力低,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大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通辽市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本项目通过鹅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可改变当地较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引导农牧民从传统的种植业向效益高的养殖业方向发展,同时,鹅产业的发展,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当地畜牧业结构,将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提高农牧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有年屠宰加工2000万羽草原白鹅的现代化生产线,生产的科尔沁草原白鹅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名牌产品,产品供不应求,急需加大养鹅基地建设。

项目的建设对加快当地鹅产业发展、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农牧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和创建绿色工业城市非常必要。

(二)可行性

1、基础条件可行

通辽市是玉米主产区,还有辽阔的草牧场,与纯牧区相比,既有种植业的优势,又有草牧场的优势,已具备了畜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全市现有天然草牧场4300万亩,年可产草17亿公斤;人工种

草保存面积300万亩,年产草15亿公斤。

草原草牧场基本没有工业废弃物、污染物,远离工业区和城市,是天然的绿色地带,目前通辽地区正申请认定为国家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因此,项目区发展绿色优质白鹅养殖基地及鹅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利用通辽市境内丰富的水面和草地资源,草地养鹅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开鲁县由于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龙头拉动作用,养鹅业基础条件较好,良种繁育与推广服务体系健全,防疫体系遍布各乡镇。

且项目区劳动力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各方面条件能满足项目要求。

2、气候条件可行

项目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草原白鹅养殖。

3、技术条件可行

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健全的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

已形成了覆盖项目区的良种推广体系和健全的家禽防疫体系。

项目技术条件有保障。

4、市场条件可行

鹅肉味甘平,补阴益气,暖胃开津。

鹅肉由于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加上鹅是草食动物,抗病能力强,产品肉质风味好,无污染,被人们称为绿色健康美味食品。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鹅肉必将成为我国肉食品出口新的重要领域。

随着鹅肉市场的不断扩大,肉制品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羽绒制品的开发利用,鹅肥肝生产的出口创汇,以及鹅裘皮工业的悄然兴起,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优化,鹅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技术先进性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形成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疫病控制、饲料生产、回收加工体系和比较完整的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

(四)经济合理性

本项目将当地粮食和饲草料优势转化为畜牧业优势,既可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可加快当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增加农牧民和地方财政收入,减轻国家对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负担。

(五)环境评价

本项目草原白鹅养殖实行草原放食和舍饲补饲相结合,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大力发展本地区的草食家禽业,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落实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促进本地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保护草牧场、建设生态畜牧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六)论证结论

本项目建设规模适度,建设条件可行。

项目实施后,可通过发展草原白鹅养殖业,加快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和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减轻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负担。

项目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显著,在财务上可行。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建议项目实施后,畜牧技术部门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工作,使项目区群众尽快掌握草原白鹅养殖技术。

通过加强防疫体系建设和科学模式化饲养技术的推广,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草原白鹅的品质,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通辽市属农牧经济类型区,是农业大市。

全市农业人口237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6.46%。

全市现有耕地1500万亩,草牧场4300万亩。

农作物播种面积1386.4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350万吨以上。

农业总产值103.9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59.09亿元的40%,粮食作物产量约占全区总产量1/4。

农业产值比重较大,说明农业生产在通辽市整体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稳定和发展农业是通辽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现阶段,农牧业增产快,而农牧民现金收入增长慢,是通辽市农牧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致使本地区具有很好基础的畜禽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缓慢,这已成为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目前,卖粮难、仓储压力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造成了一些地区返贫率上升,增加了脱贫难度。

因此,加快发展粮食转化特别是发展以粮食及畜肉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通辽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通辽市具有天然的草原草牧场,基本没有工业废弃物、污染物,草原牧场远离工业区和城市,是天然的绿色地带,目前通辽地区正申请认定为国家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因此,项目区发展绿色优质鹅养殖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利用通辽市境内丰富的水面和草地资源,草地养鹅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2001年开始,白鹅产业由零散饲养为主步入规

模化经营为主,由民间贩运队伍购销为主步入龙头加工企业加工为主,白鹅产业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全市白鹅饲养量由2001年的758万羽,猛增到2003年的1500万羽,并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草原白鹅是科尔沁草原的特有品种,在市场上有较大的影响,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养鹅业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有年屠宰加工2000万羽草原白鹅的现代化生产线,生产的科尔沁草原白鹅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名牌产品,产品供不应求,急需加大养鹅基地建设。

通过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改变当地养鹅业小规模,低效益的状态,形成产业化经营。

充分发挥科尔沁草原绿色、无污染的环境优势和已具一定规模的草原白鹅资源优势,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使鹅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贫困地区农牧民通过养鹅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为此,开鲁县农业开发办和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提出《草原白鹅养殖基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通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是玉米种植业,粮食转化能力低,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大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通辽市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本项目通过鹅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可改变当地较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引导农牧民从传统的种植业向效益高的养殖业方向发展,同时,鹅产业的发展,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当地畜牧业结构,将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提高农牧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

发展产业化经营,骨干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承担着带动农户生产,帮助农民增收的任务。

本项目按照市场和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围绕鹅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一批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鹅养殖基地,农牧民按照龙头企业所需的鹅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联合起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格局,既能提高农产品规模效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减小农民投资风险,又能为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鹅源,实现企业盈利,地方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3、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部门和企业,生产基地满足企业需求,使农牧民通过养鹅业得到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

据测算,养一羽鹅可获利4.58元,如一家农户养殖200羽鹅,可增加收入916元。

项目实施后,可带动5000户农牧民从事养鹅业生产,使农牧民增加收入358万元。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地加快当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4、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并且欧盟已撤消对我国禽产品进口的禁令,这意味着我国禽产品将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进入欧洲市场。

鹅产品加工和鹅肥肝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结合型产业,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生产,已成为鹅肥肝生产的严重障碍。

而本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值仅为发达国家的1/30—1/50,发展鹅产品加工和鹅肥肝生产具有较大优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大竞争潜力。

5、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需要。

鹅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较多且70%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质量好、消化率高,优于牛羊肉,某些氨基酸较鸡肉高30%以上。

鹅肥肝是欧美、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市场的抢手货,曾被西方社会称为“贵族食品”。

本项目利用科尔沁草原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生物发酵工程,进一步控制和降解饲料中的有机磷、激素和抗生素等有害残留物,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无公害鹅产品,确保安全与健康,满足社会对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

6、发展地方经济、增强企业实力的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3150万元。

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358万元。

为国家和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

一、鹅肉市场分析

鹅肉味甘平,补阴益气,暖胃开津,可缓解铅中毒。

鹅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2.3%,鸭肉为21.4%,鸡肉20.6%,猪肉仅为14.8%。

鹅肉由于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加上鹅是草食动物,抗病能力强,产品肉质风味好,无污染,被人们称为绿色健康美味食品。

我国养鹅已有几千年历史,是世界上养鹅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鹅产品的出口大国。

1999年为6亿羽,到2000年已近7亿羽,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是兔肉的5倍多,约为牛、羊肉总产量的40%。

我国虽然鹅的总饲养量占世界之首,但鹅肉人均占有量却非常少,尽管如此,我国鹅年需求仍达9亿羽,国内市场鹅肉制品存在一定量的缺口,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将会转变,鹅肉的消费将会不断增加。

国际上,鹅肉的需求量目前呈增长趋势,近两年在德国,一个圣诞节就需450万羽鹅,东南亚、俄罗斯、中亚各国、中东伊斯兰国家都喜食鹅肉。

在欧洲,鹅肉价在一般国家高于鸡肉2—3倍,法国则高3.5倍。

据OECD和FAPRI预测,世界禽肉生产和消费在未来7年将大幅增长,禽肉生产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中国、欧盟、巴西和墨西哥)的产量将会随着国内和全

球需求增加而持续增长。

总体上讲,禽肉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

预期在中期内,多数国家的禽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的份额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禽肉相对于牛肉和猪肉的价格优势以及收入增加和许多国家的食品需求方式的变化。

因此,在相对人均禽肉消费量较低的国家(如中国、墨西哥、俄罗斯和东欧),预期经济状况的改善会首先促进禽肉加工行业的发展。

此外,由于消费倾向继续转变,一些人均消费量较高的国家的禽肉消费量也会增长。

其中,由于鹅肉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消费量会增长更快。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鹅肉市场的不断扩大,肉制品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羽绒制品的开发利用,鹅肥肝生产的出口创汇,以及鹅裘皮工业的悄然兴起,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优化,鹅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鹅肥肝市场分析

在鹅的生长发育后期,短期内人为的利用能量饲料,对鹅进行强制性的填喂,得到的肥肝比普通的肝重4-6倍,重量达500-900克,我国最重的肥肝达1335克,国外最重的达1800克。

鹅肥肝风味独特,质地细嫩,营养丰富。

肥肝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最适于儿童和老年人食用,在国际

市场上是珍贵的畅销营养食品之一,吸引着所有富裕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

鹅肥肝中含脂量高达60-70%左右,其脂肪酸组成:

软脂酸21-22%﹑硬脂酸11-12%﹑亚油酸1-2%﹑16碳烯酸3-4%﹑肉豆蔻酸1%,不饱和脂肪酸65-68%,每100克肥肝中卵磷脂含量高达4.5-7克,脱氧核糖酸和核糖核酸9-13.5克。

鹅肥肝中的“卵磷脂”是当今国际市场保健药物和食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它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延缓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功效。

而亚油酸为人体所必需,且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由于鹅肥肝中含有诸多对健康有利的元素,是当前国际市场畅销食品,被西方社会称为“贵族食品”,全球年消费量在万吨左右。

法国是世界最大的鹅(鸭)肥肝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它生产国主要有匈牙利、比利时、以色列、德国等。

鹅(鸭)肥肝的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西欧、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年消费量在10000吨左右(包括鸭肥肝)。

法国鹅肥肝年贸易量约为7000吨,其中本国生产约5400吨,需进口1600吨。

由于法国人经常食用鹅肥肝,国内肥胖的人较少,患心血管病的人也少,日本人素来不喜食动物内脏,但当吃鹅肥肝是法国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被披露报端后,迅速掀起了消费鹅肥肝热。

据预测,几年后,日本将成为世界鹅肥肝消费的第二大国。

目前,世界上鹅肥肝的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都已加入了鹅肥肝的消费行列,由此可见,鹅肥肝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是

巨大的。

在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饮食文化的逐渐渗透和交融,鹅肥肝逐步被国内消费者认识和青睐,鹅肥肝的价值一旦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其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需求量绝不亚于欧美市场。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年养殖草原白鹅100万羽的养殖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5000户农户,养殖100万羽白鹅建设鹅舍,建立鹅疾病防疫系统。

第四章建设条件

一、区位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

属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

全市行政区辖五旗一市二区一县,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总人口3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万人,蒙古族人口138.4万人,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地处东北交通要塞,东与吉林省相连,南与辽宁省接壤。

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距北京725公里、距天津731公里、距沈阳250公里、距长春290公里,距大连594公里、距营口380公里、距锦州330公里,距葫芦岛440公里,是内蒙东部和东北三省商品物质的重要集散地。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

通辽市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通讯便利。

境内有111、203、303、304国道,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沈阳铁路局在通辽设有分局,通辽铁路分局已成为京通、集通、通让、通霍、大郑、平齐铁路六条线汇集的交通枢纽,是东北地区第二条进关线的起点,每天从六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日客流量超万人次,日货物吞吐量达1.5万吨,是全国38个铁路枢纽大站和14个编组大站之一。

通辽机场可起落波音737型客机。

电信、移动、联通、铁通通讯部门已在通辽落户,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便服务,传输达到数字化,信息网络完善,可直接办理国内、国际邮政、电信业务。

(三)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

通辽市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地上地下资源丰富。

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重稀土、铜、铁、铅锌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

天然硅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霍林河煤田褐煤储量达119.2亿吨,被誉为“冶炼之宝”的类石墨储量也很可观,功能神奇的中华麦饭石蜚声海内外。

麻黄草、甘草、山杏、沙棘等野生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

全市现有耕地1500万亩、草牧场4300万亩,森林面积18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1%,素有“内蒙古粮仓”、“黄牛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农牧业具备了年产粮35亿千克、牲畜饲养量1100万头的综合能力。

(四)超常规发展的通辽经济

通辽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双增双进”、打造“三大基地”、实现“两个转变”作为发展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两个提高”,立足于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