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65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doc

《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长期以来,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学校只是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的发展受到忽略。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要求:

“教师应从传统的角色成为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因此,我们认识到学校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应当促进教师发展,应当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

2、目前存在的现象:

(1)评课方面:

重听轻评;敷衍了事;平淡肤浅;面面俱到;参评面窄;以偏盖全;评新弃旧。

(2)教师本身方面:

教学中缺少反思,因而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停滞不前,教学水平出现“一潭死水”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我想通过课题研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采用有效的评课方式,透过集体的听评意见,结合授课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的目标

(一)、科研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迫使教师必须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二)、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个性得到发展,为培养更多富有特色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工作目标

以本课题为突破口,培养一支“科研兴趣浓,业余素质强,教育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普遍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

三、研究的对象、方法、手段

(一)、研究的对象

实验期间的城关小学中青年教师

(二)、研究的方法

1、自然法:

面向延川各小学中青年教师,在常态上自然实验。

2、调查法:

通过学生座谈,教师座谈,调查实验效果。

3、个案研究法:

针对特色教学的教师分类立案研究。

4、交流分析法:

详细具体地分析结果,总结出适合小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三)、研究手段

将教师个体的学习,有组织的培训和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本着从教师备课、听课、议课、评课的平常处入手,以此为教、研、训的切入点,从细微处出发,从细节做起,“小题大做”,把“听课、议课、评课”做细,做足功夫,做出实效。

四、研究原则

1、根据本县,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坚持边实践边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五、研究的内容及其措施

(一)研究内容:

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听课后互相讨论、反思、评价,就课堂生成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切磋、辩论,总结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措施

准备形成五个层面的听、议、评课的教研活动。

1、指导性的听课、议课、评课。

2、试验性的听课、议课、评课。

3、示范观摩性的听课、议课、评课。

4、业务学习性的听课、议课、评课。

5、竞赛评比性的听课、议课、评课。

(三)研究的控制: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

2、结合教师实际,避免大而空。

3、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变消极完成任务为主动参与活动。

4、处理好公开课与家常课的关系。

5、即有会员参与,又有所侧重,对中青年教师多提供研究机会。

六、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1、选定课题

2、建立领导小组及课题组

3、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实施细则

4、撰写研究方案、向县、市科研部门申请立项

(二)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5月)

1、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新课程改革的途径与方法,结合县教研室活动的要求,每学期都开展“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年教师公开课”,“校级领导示范课”等校级公开课活动,做到课前授课教师预约,教研组长指导,课上无课教师全员听课,课后本教研组议课,评课,包组领导参加。

学期末领导小组评出校级优秀课,颁发奖状或证书,考核加分。

2、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科研室主任组织全校教师或以教研组为单位,或课题组成员,开展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活动,做好记录,及时归档。

3、科研室主任组织中青年教师收听收看名校名师等讲课、议课、评课的录音、视频,之后谈感受,写体会,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4、课题组撰写“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5月)

1、收集整理试验期间的所有资料。

2、对所有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3、在分析研究基础上写出论文。

4、请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评估验收。

七、研究的保障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教研室能给予提供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保障,有管理经验丰富、科研意识浓的吕主任,有工作认真负责,科研能力强的小教处教研员承担课题主持人,有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实验人员,有完善的科研制度,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的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形式

(一)准备阶段——研究方案

(二)实验阶段——1、阶段实验总结

2、撰写阶段成果论文

(三)总结阶段——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负责人:

冯慧

全面主持课题申请、开题、实施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条件,具体负责:

(1)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及课题实施方案;

(2)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及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主要成员:

梁云刘祥

具体分工:

梁云:

收集资料、协调关系、发放调查报告,提交论文。

刘祥:

收集资料、过程记录、提交论文。

课题实验小组

二零一四年六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