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719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

用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一个最重要时期,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

在学生心理转折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疏导、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值得大家认真探索。

有这样一个案例:

小敏是我前几年教过的学生。

回想当初,离毕业还有一个多月,面临中考,小敏感到空前的压力。

一次上晚自习,刚走进教室,就看到小敏面对着作业本呆呆地坐着流眼泪,泪珠大滴大滴地掉落在作业本上。

看到这种情况,我以为小敏和别的同学闹矛盾或者被哪个男孩子欺负了,于是我赶紧将小敏叫到办公室询问究竟,结果小敏说没有和同学闹矛盾,也没有受到别人欺负,而是感到学习压力太大。

听到这种情况,我感到面临中考的压力,小敏出现了心理问题。

其实小敏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综合分析,考高中还是我希望的。

鉴于小敏当时情绪比较激动,已经无法入班学习,我让和她要好的班长先陪她到操场散散心,稳定一下情绪。

班长陪小敏出去了,我心里暗暗想着对策,等放学的时候,我把小敏叫到办公室,询问她心理压力大的原因。

她告诉我,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成绩都不甚理想,每次考试,阅读理解题根本读不下去,因此,出错率很高,成绩比平时有一定的退步。

本来离中考越近,应该成绩越高,而自己成绩却越来越差。

我帮她分析原因,指出其实她的成绩并没有倒退,只是由于心理的紧张才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小敏听了我的分析,觉得老师的话有道理。

我又进一步帮她分析,就目前她的水平来说,根据几次模拟的排名,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高中没有太大的问题。

小敏还说每天作业多,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许多不懂得的地方。

我向她指出,每个同学不可能没有问题,就是老师也不能保证能够会做所有的题目,看看每次的考试,没有一个同学各门学科是满分,就连高考的全国状元也没有一个各门功课是满分的。

听了老师的分析后,小敏的担心消除了,心情也轻松了许多,表示今后一定要专下心来学习。

老师表示,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老师会尽全力帮助她。

从此之后,小敏的心情逐渐放松了,学习也专心了,成绩也比较稳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回想小敏的故事,给我很大的启发,说明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第一,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耐心、细致。

我们要善于通过学生的点滴事件,发现他们心理的变化,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

如果我们工作粗枝大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变化不能及时体察,可能会造成我们难以想象的后果。

我们应该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及时地、恰当地处理他们的问题,让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还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多喝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

只有在和学生接触、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

高高在上,师道尊严,不和学生接触,你就永远发现不了学生的问题。

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

因此,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管理学中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这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我们要和学生做朋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学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愿意向我们倾诉,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也就是说让学生信任我们。

我认为,这是我们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最根本的基础。

如果学生不信任我们,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向我们诉说,更不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那么即使我们发现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够很好地加以解决。

总之,我们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发现学生的问题,我们就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讲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

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

如:

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实现新的心理平衡。

激励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激励者要有明确的目的、敏锐的洞察力、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

仅就激励的技巧而言,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赞赏学生的优点;有效地与被激励者沟通,找出与被激励者共同的信念;容忍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激励法中,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关键,其根本措施就是唤起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往,创造条件让学生取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四,我们应该学习一些辅导学生心理问题的技术。

能够发现问题,还要能够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鼓励学生开放自己,坦诚向老师表白自己,和老师做知心的朋友。

总之,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要有爱心和细心,真诚地做学生的朋友,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李一民

3013年7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