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3044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doc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任勇教学论著的读后感

重庆市中学数学陶兴模名师工作室廖帝学

1印象任勇

“认识”任勇,对任勇有“印象”,完全缘自于读他的书,读他的文章。

从早几年读的《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数学教学艺术与学习指导》到最近读的《任勇:

研究让教育更精彩》《任勇:

追求数学教育的真谛》《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前前后后读了十多本。

他的文章,早些年在《福建中学数学》《数学通报》上多次看到,而近年,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高端教育学术期刊上看到他对“特色学校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安全文化”等方面的精彩论述。

从一名普通数学教师到名校校长,再到教育局副局长,任勇成功而踏实地走过了每一 步:

已编写和参与编写学术专著80多部,发表文章近千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应该说,在当今的基础教育界,像他那样堪称教育家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

从这些简单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任勇老师的智慧,勤勉,执着追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学主张。

2做一个像任勇那样有教学主张的数学教师。

2.1像任勇那样“理解学生”

案例《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的目录(片断)

我的数学教育理想

(一)数学学习指导的理论问题

(二)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

(三)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数学因素

(四)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环境因素

(五)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学法因素

(六)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性别因素

从以上目录可以看出,任勇老师非常注重实践,非常关注学生,用心在“理解学生”。

我们知道,影响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最根本的因素是学生的学。

由于学生与教师在认知结构、认识方式以及对概念的同化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教师的教学设计立意再高,过程设计得再生动形象,而如果学生最终无法得到内化,那么教学还是大打折扣的。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进行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根据的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心理以及认知障碍来设计教学环节。

“说到数学教学,我崇尚‘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的说法。

”这是任勇对数学教法的观点。

多年来,他脚踏实地地致力于数学教学,孜孜不倦地潜心于教育研究,尤其是数学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他曾多次叩问自己、造访专家。

他说:

“数学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这是我多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总的说来,数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具体的说,数学教育要尊重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积极态度,要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登上学习快车,他在很多论著中中从“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意义”、“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基础”、“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内容”、“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原则”、“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模式”、“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教材”、“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层次”、“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实验”、“数学学习学初探”等多个方面向读者探讨了“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理论问题”。

又从“数学学习环节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内容的学习指导”、“数学课外学习的学习指导”等方面阐明了“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的具体方法”。

同时,他还列举了他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收集的许多教学案例告诉我们“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学主题内容,启发点拨、诱发惊异、引起困惑、唤起向往”;就是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一起“揭示数学的神奇,发现数学的完美,探索数学的应用,表达数学的精深”。

2.2像任勇那样“理解教学”

案例:

数学引趣课:

“初中引趣”

任老师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要“引趣”,就是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用“引趣”的方法上好数学课,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是对初中生。

特别对于初中生,他们自觉性、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而好奇心、好胜心较强,如果教师能根据他们的心理规律,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教学质量就必然会提高。

他认为,“引趣”主要体现在:

(1)引趣于讲授新课之前;

(2)引趣于概念教学之中;

(3)引趣于命题(公理、定理、公式)教学之中;

(4)引趣于解题教学中;

(5)引趣于知识探索之中;

(6)引趣于一堂课(或一章节)结束时。

比如“引趣于解题教学中”,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他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

一次数学考试中有10道选择题,按照某种评分规定,答对一题得3分,答错一题扣1分,有一个学生虽然回答了全部问题,但只得了14分,问他答对了多少个问题?

再比如“引趣于知识探索中”,他在课堂上给出了这样一道“探索题”:

若下面图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①勾股定理告诉我们: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大正方形的面积。

②考察各图,探索是否有类似结论?

由此你能提出什么猜想?

③叙述并证明你的猜想。

我想,正是基于对教学的深刻理解,任老师才会有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

数学这门学科,其逻辑性、系统性、条理性都很强,抽象性也较大。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技术,还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

任勇老师说:

“兴趣和爱好如催化剂,它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去实践、去探索,逐步引导他们酷爱数学,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为将来钻研科学技术打下牢固的智慧基础。

事实上,任勇老师在多年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把原创的思想和独到的思考熔铸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并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数学教学主张,从而走出一 条数学教学的成功之道。

在2012年3月出版的《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一书中,他罗列了26条数学教学主张:

“每课一趣”,妙趣横生;“每堂一赞”,赞出奇迹;“善用媒体”,高效教学;“情境教学”,贴近实际;“让生上课”,别开生面;“与美共舞”,舞出精彩;“有意差错”,大智若愚;“借题发挥”,融会贯通;“限时限解”,限出创意。

这些教学主张“既源于教学实践,又注重理论提升;既贴近教学大法。

又凸显教学特色”。

2.3像任勇那样“理解数学”

在任勇老师看来,数学实质是艺术的一种,精彩数学就在身边,学好数学的关键是要在用数学中体悟数学。

由于职业的缘故,他习惯以数学眼光看生活,没曾想还看出相当多有趣的事来。

外出旅游,一天下来,他不用说出自己的身份,旅行团里的人就能知道他是数学教师,因为他经常会在不经意间“用数学”,比如,他会建议导游用编号的方式点名、分房卡和就餐,会“咬文嚼数”纠正一些涉及数学的错误;又比如,许多游客误认为“买200返100元的券”为“打五折”等等。

有意思的是,旅行团里的小朋友更是喜欢围在任勇身边,因为他会给他们出些数学趣题,尤其是结合旅游途中所见所闻给出的趣题,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他们渐渐地喜欢数学了,因为他们觉得数学原来如此有趣。

“用数学的视角‘透视’生活,让学生在用数学中体悟数学。

当学生也学会用数学之眼看生活,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深爱数学了。

”“用数学慧眼看生活,只要用心,就一定能看出更多的有趣问题来。

”任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

作为学生,要善于用数学的“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新问题;作为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玩数学、用数学、品数学;作为教师,要“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只有具备“慧眼”的数学教师,才能透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再回过头来,让生活问题融入数学课堂。

任勇说,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思维就可以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

任勇老师有“文化渗透”这一教学主张,因为“数学可以塑造人的灵魂”,也可以体现其文化价值。

他从著名学者于丹的《论语心得》里对“文化”一词的阐释和解读中得到启迪,极力推崇把数学也“文而化之”,让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实践中,使之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们喜欢数学,亲近数学,欣赏数学。

他曾经应邀为数学教师做过“数学文化”的讲座,主题为“感悟数学文化”。

从“数学与文化”的关系、“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文化的构成”、“数学文化的外延”、“数学文化与课程改革”、“数学文化的教学实施”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通俗易懂的诠释,鼓励和鞭策广大数学教师要成为有“文化”的数学教师。

一个数学教师眼里的数学如此多彩,试想,他会不热爱数学和数学教育吗?

肯定不会!

3结束语:

走向卓越,我们也可以。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耀眼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嫩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如是说。

任勇老师的成功为数学教师走向成功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在《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走向卓越,为什么不?

》《师者凝眸》等专著里,任勇老师认为,教师实践是教师的发现之旅、成长之旅,“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摔打出来的”。

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才能运用自身已有的素质,利用外部提供的条件、资源、环境,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在“师德·师能·师智·师魂”上做到全面发展,并要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充分发展和持续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跨越发展,学会和谐发展。

任勇老师还认为,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教育与教学”、“教育、学习与研究”、“人格与学识”、“合作与竞争”、“工作与健康”、“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如果,我们也能像任老师这样,做一个“心中有梦”教师,也能在“学、思、行、著”中勇敢攀登,我想,走向卓越,我们也可以。

参考文献

1任勇.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任勇.师者回眸[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任勇.走向卓越,为什么不?

[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3任勇.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任勇.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任勇.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

廖帝学

通讯地址:

重庆市大渡口区第九十五中学

邮编:

400084

电话:

15923282318

E-mail:

liaodx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