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345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两会速递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历史学科视角知识解读Word格式.docx

①内容: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

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做官的机会。

②影响: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隋唐时期:

科举制

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调动了全社会研习儒家经典的积极性,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普及;

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小地主学习积极性和地方官吏、社会贤达兴学设教的热情,各类学校由此蓬勃发展。

(5)明清时期:

推崇程朱理学,八股取士

中国近代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

京师同文馆;

留学教育

①1962年8月,同文馆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的萌生.

②大力开展留学教育,期间派遣了许多留学生前往其他国家学习。

(2)维新变法时期:

改良主义教育

①改良主义教育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士,在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认真地剖析和批评了旧的教育制度和观念,主张要更为彻底地改造中国传统教育。

②改良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文,改变了中国选拔人才的方式。

(3)新文化运动时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中国现代教育:

(1)制定方针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

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②全面建设时期:

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遭遇挫折

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②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③危害: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人才的缺乏和断层,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3)教育的复兴

①文化大革命后:

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②改革开放初期: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③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国家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④20世纪90年代:

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2)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

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

(3)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还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知识运用】

1.从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起,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

这表明新中国(  )

A.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改造旧教育和学习苏联。

到1958年,教育开始进人尝试探索阶段,既不学欧美,也不学苏联。

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局势影响教育改革

B.国际环境制约教育改革

C.国际关系决定教育改革

D.旧中国教育的严重滞后

3. 

材料一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国力充实,政治统一,才具备了兴办太学的条件。

同时,汉代太学的兴办,也得力于两个儒家学者,一个是董仲舒献策于前,一个是公孙弘以丞相之职贯彻于太学的发展。

朝廷对太学的管理,除委任太常总负责之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视学。

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西汉的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

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

在书写出版相当困难的汉代,大师们的经说难于书诸简牍,多是师师相传,学习儒学就必须从师,经师讲学也就成为汉代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

 

——据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二自秦代焚书、秦末战乱、汉初无为而治前后近百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

私学生徒数倍于太学生。

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郡国内不过一校或数校。

地方私学更远远超过地方官学。

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学或家学承担。

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之声不辍。

汉初尚黄老之学,官学未立,各种学术流派都以私学方式传播。

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后置太学。

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

古今经学之争起,今文经学常居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常以私学讲授,不断展开斗争,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促进了两大学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太学创办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私学与太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私学创办的历史意义。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

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

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

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

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

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

——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5.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唐代为儒、佛、道大融合时期,书籍需求激增,但雕版印刷尚未大行,众多书籍全凭手抄。

当时书法首次被纳入科举“明字”一科,兴起“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热潮。

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将书学列为专科,制定书学学制:

先掌握标准经文的标准字体,然后熟悉造字原理、字的本义、引中义等,最后进一步扩大文字学方面的知识。

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都曾在弘文馆为官任教书法,极具权威,“十数年间,海内风从矣'

唐代科举中的书以“楷法道美”为评判标准,造就了唐代空前绝后的楷书大观,宋人对此评价:

“唐以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犹有晋宋余风。

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

——摘编自刘亚梅《试论唐代的书法教育及其影响》

(1)据材料,概括唐代书学教育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书学教育的影响。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最基础的识字写字训练、传统道德意识的培养历史及日常生活知识的介绍和诗文辞赋写作的练习等,而这些教学内容的载体则是当时的蒙学教材。

唐代的蒙学教材或沿用传统的儿童读物,如《千字文》《急就章》《仓颉篇》等,或直接采用儒家经典,也有时人新编的蒙学读本。

这些启蒙读物的功能往往是多元综合的,其中贯穿了对儿童的身心修养、处世技能、知书达理等多方面的培养。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

材料二唐代的蒙学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官宦士大夫之家,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开始注重对儿童进行启蒙;

不仅在京师州县有官办的小学,在偏僻的乡村也有学生家长集资延师设立的小学校,如前引《太平广记》“田先生”条的记载。

唐代的墓志中更是记载了许多孤贫子弟因请不起教师只得在家中接受母兄教育的事例:

如元稹、李绅等人就是受业于母亲,韩愈更因幼年父母早丧而由兄嫂教育。

正是由于他们重年时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刻苦学习儒家经典,博览百家之书,遂成为—代大家。

唐代之所以出现这种“圣人之教”遍于乡野的现象,关键在于唐代的科举选官制度打破了以往门阀出身的限制,扩大了统治者的阶级基础,只要是“学而优”的读书人,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贫民子弟,均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这条在当时相对公平的路径步入仕途,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邹志勇《唐代蒙学述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蒙学教育兴盛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蒙学教育的社会作用。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蒙学教育承担的社会功能。

7. 

材料1898年的《劝学篇》总结了张之洞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旧体新用”,反映了他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灵魂——“致用”的特点。

也体现了张之洞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提倡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和鼓励多层次“游学”的教育改革思想,《劝学篇》为张之洞参与并主持制定中国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实践也通过癸卯学制最终得以向全国推广。

虽然《劝学篇》中也反映了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有着相当保守的成分,但是在那个“新学”与“旧学”相碰撞的时代,身居清廷高位的张之洞能力主“新学”,以“旧体新用”来调和中、西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系统教育改革思想,这是极其可贵的。

——摘编自《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1918年,中国新兴民族企业总量达到534家,资本总颥达到1.19亿元,这些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191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讨论了学制改革等问题。

1919~1921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受邀来华讲学,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学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922年,北洋政府进行学制改革,改革后的学制被称为“壬戍学制”。

壬戍学制以“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求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等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

壬戍学制把中学修业年限由四年改为六年,将中学切割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各三年,特殊情况下也允许“二四制和“四二制”的存在。

壬戍学制引进美国道尔顿教学模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自由支配时间进行自学,让每个学生都能适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摘编自单增淳《壬戍学制对中学教育发展的影响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学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制改革的特点。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欧大学兴起于11世纪新兴商业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当时课程相当单一,主要从事脱离社会现实的纯理论研究。

主要课程有法学、医学、神学,神学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神职人员是大学的重要职责。

研究并不是中世纪大学的正式使命,中世纪大学最为重要的使命是教学。

它的任务是保存和传递现有文化,而非创造文化。

欧洲中世纪大学思想氛围的变化以及大学所处的西欧社会环境的变化,促成欧洲大学大约自1500年后民族化、国家化的使命的形成——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和合格的公民。

大学教育也冲破了经院主义神学的壁垒,将自然科学纳入了授课内容。

18世纪,大学从教会主义转向了现世主义,从教会操纵的机构转向了世俗化的机构。

与此同时,大学的职能也开始由传授知识向科学研究的方向转化。

——摘编自周廷勇、熊礼波《西方大学使命的变迁及其历史效果》等

材料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在背负着沉重的救亡图存使命,借鉴和模仿西方国家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国近代大学自建立起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官方背景,洋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都是在中央政府的批准下建立的。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其迅速,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建立了相对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

——摘编自李学丽等《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1世纪到18世纪西欧高等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兴起的特点。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

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广文学收附监修进士学业的人,四门学只准收七品以上、侯伯子男之子及庶人的俊士。

律学和书、算学可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

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

宋代,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设州县学。

国子学收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

在五代、宋时出现了“书院”,所学内容仍局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官学无多大区别。

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办学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陆杰峰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晚清要推行教育现代化建设并取得成功是很难想象的。

而辛亥革命后所建立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很快被军阀混战所摧残。

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更没能实施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构形成了实施大规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与组织架构。

改革开放30年教育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中国初步打破了教育现代化建设动力长期不足的僵滞局面。

——摘编自李春燕、杨天怡《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两代教育制度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宋代教育制度出现的变化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教育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2年的壬戌学制改革,集中体现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学制提出了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注重生活教育等标准。

同时,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设立了分别招收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的职业学校,另在高中设立职业科。

……新学制初、中级教育总体上采用了美国“六制”的形式,但并不是对美国学制的简单抄袭,而是结合了我国当时的实际。

——摘编自雷颐《新文化运动助推新教育改革》

材料二1951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新学制增加了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加强政治学习。

结合老解放区经验,允许各级政府根据需要设立各类补习学校、工农速成学校和函授学校等,给予工农群众和干部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为了让孩子接受完整初等教育……特别将小学由四二制变为五年一贯制。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

现代分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壬戌学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制改革的意义。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学制改革的认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守仁认为小学教育“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对于教师要“毋事于言,以身先之。

教不由诚,日惟自欺”。

他还告诫弟子要远凶人,近良士,并且告诫上门之人勿为浪荡之行。

——整理自王守仁《王阳明全集》等

材料二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推出小学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

教材选取了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像《记江西康女士》中独立自主的康爱德,又像《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中刻画的为民主革命献身的英勇夫人等。

选取的男性形象,如《法兰西之革命》中提到的孟德斯鸠、卢梭、拿破仑等人。

教材还呈现了大批实业家人物形象,皆是近现代以来国内外优秀的实业家,此外发明家、科学家形象亦比比皆是。

——摘编自闫苹、张雯《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评介》

新中国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1963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守仁的小学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人物形象选择蕴含的价值取向,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价值取向的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中国小学阶段培养目标的共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召开全国性的教育大会,可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方针,B项错误。

1965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

材料只涉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并不能说明是优先发展教育,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主张教育要借助苏联经验;

1956年底,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且20世纪50年代,中苏交恶,此时期中国教育进人尝试探索阶段。

由材料中学习对象的变化可知,教育改革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A项正确;

国际环境对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影响,但B项“制约”表述不准确;

C项说法绝对;

D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状况,与设问不符。

3、答案及解析:

(1)原因:

汉代经济发展,国库充实;

政治统一,董仲舒和公孙弘的推动;

培养大一统的儒家人才的需要;

汉武帝的支持。

特点:

官方在中央兴办;

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

皇帝、政府高度重视;

教师选拔严格、政治地位高;

以经师讲学为主要教学形式。

(2)不同:

私学自从创办以来从未中断;

学生数量大;

兼启蒙儿童教育;

教授儒家知识以外以及儒家以外的各家知识;

私人创办。

意义:

有利于诸子百家知识的继续传承发展;

促进各派各类知识的相互碰撞,各学派知识相互吸收和融合;

有利于地方文化知识的普及;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国力充实”得出汉代经济发展,国库充实;

根据材料一“政治统一,才具备了兴办太学的条件。

也得力于两个儒家学者,一个是董仲舒献策于前,一个是公孙弘”得出政治统一,董仲舒和公孙弘的推动;

结合所学大一统需要人才得出培养大一统的儒家人才的需要;

根据材料一“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视学”得出汉武帝的支持;

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朝廷对太学的管理,除委任太常总负责之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视学”得出官方在中央兴办;

皇帝、政府高度重视;

根据材料一“西汉的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

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得出教师选拔严格、政治地位高;

根据材料一“经师讲学也就成为汉代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得出以经师讲学为主要教学形式;

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

(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自秦代焚书、秦末战乱、汉初无为而治前后近百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得出私学自从创办以来从未中断;

根据材料二“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学或家学承担”得出学生数量大;

根据材料二“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得出教授儒家知识以外以及儒家以外的各家知识;

结合所学私学由私人创办得出私人创办;

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汉初尚黄老之学,……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得出有利于诸子百家知识的继续传承发展;

根据材料二“不断展开斗争,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促进了两大学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得出促进各派各类知识的相互碰撞,各学派知识相互吸收和融合;

结合所学私学的兴起有利于地方文化的推广得出有利于地方文化知识的普及;

根据材料“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学或家学承担”得出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4、答案及解析:

(1)背景:

北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匮乏;

北宋经济发展也对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

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以经文为主的太学教育矛盾突出,这一现实不能适应北宋社会的发展。

(2)影响:

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

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面,相对保障了社会公平。

(1)本题考查北宋太学教育改革。

据材料“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

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得出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匮乏;

据材料“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得出北宋的经济发展对实用性人才提出了要求;

据材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得出太学教育不能满足北宋社会现实的要求。

(2)据材料“北宋太学教育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太学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促进了社会进步;

据材料“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

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出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据材料“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则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得出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的人群,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公平。

5、答案及解析:

(1)特点:

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度高;

书法教育地位提升(成为专门独立的官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