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355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实验器材巧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启发比较实验1、3得出结论,引入杠杆平衡条件(也可用弹簧秤作定量研究)。

④实验4是既趣味又具挑战的实验,可让几个学生同时上讲台试一试,在学生咬着牙使劲拉橡筋但却不能使筷子拉到水平位置的时候,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不能使杠杆拉到水平位置?

这时有很多学生会得出动力臂等于零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掌握和理解了杠杆平衡条件。

⑤教学中必须紧密围绕教材内容边实验边讲解。

附:

用“橡筋杠杆”认识杠杆的力臂实验表格实验〖〗拉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填最大、较大或较小)〖〗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最大、较小向最小)1〖〗12〖〗23〖〗34〖〗4〖〗试一试:

水平拉筷能使筷子保持水平位置吗?

() 弄清“误差”的两个小实验“误差”这个概念是初中学生开始学物理的一个新概念,而刚学物理的学生习惯于机械识记概念,如何使学生变机械识记为理解识记,使学生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我在“误差”教学中设计两个边教边实验(见实验表格)。

实验一:

测量叶片的长度实验次数〖〗测量工具〖〗叶片的长度(厘米)1〖〗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2〖〗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实验二:

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实验次数〖〗测量器材(圆柱体一个)〖〗周长(厘米)〖〗直径(厘米)〖〗周长和直径的比值1〖〗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二把、棉线一条2〖〗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二把、纸带一条、大头针一枚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可自制:

①在白纸上画上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

②在复印机上复印。

数量与班级人数相等。

③每条纸用裁刀裁成条形,夹在塑封纸上用塑封机塑封。

当然,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的制作也可以在前一节课作为课外小制作作业,让学生自己找材料制作。

图2“实验一”可使学生理解“误差”的概念和产生误差的原因。

学生实验时,教师可提出:

同桌两位同学用各自的刻度尺测量叶片的长度(图2),测量方法都正确,那么测量结果完全相同吗?

用同一把刻度尺呢?

测测看,然后互相比较测量值,填入表,加以分析。

“实验二”可使学生理解减小实验的误差可用“校正的方法或换用更精确的工具”,实验时教师可强调:

①用纸带紧绕圆柱体一圈多重叠处用大头针刺小孔,然后展开纸带测出两小孔间距离即为圆的周长,这种方法校正了前一种有较大误差的方法。

②实验1的测量数据取两位有效数,实验2的测量数据取三位有效数。

这个实验可加深对“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概念的理解,因为圆周率的值是他们熟知的,同时对圆周率的测量结果,可结合幻灯片“圆周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可乐瓶制作的“水箭”发射竞赛结合高中力学“反冲运动”教学,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再化一角钱在车行里买一个气门,就可以参加有趣的“水箭”发射竞赛,这是学生们最受欢迎的活动。

具体制作如图3所示。

竞赛前,教师准备几只一次性注射器,拔掉针就成了简易的小漏斗,加水至半瓶,插入气门芯,旋紧气门帽,再用打气筒打气40—60下,然后再按图快速旋开气门帽,拔出气门芯,同时放掉可乐瓶,这样利用水的反冲,水箭就竖直发射了,可升至2—4层楼高。

教师可测水箭的留空时间计成绩。

这项活动也可作为学校科技节的竞赛活动。

 用冰做晶体熔化实验过去,我们用图3萘做熔化分组实验时,学生会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现象。

据有关医学书介绍,萘蒸汽具有剧毒,有损于人体肝、肾等。

为此,设计了一套用冰做晶体熔化分组实验装置,此装置后获省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二等奖。

图4装置如图4所示,此装置须在实验的前一天放入学校大冰箱的冷冻室里(北方地区可以用冬天的自然条件进行冰冻),实验课时请实验员取出后立即拿到实验室,发给每桌学生,此时温度计读数约为-10℃—-5℃,利用自然加热(此实验最好在室温为20℃时做),每隔半分钟读一次温度,填入实验表格,融化过程大约需6-8分钟,到温度计温度达到5℃时,实验可停止,整个实验约需12分钟,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冰的融化图象。

此实验能清楚地看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且具有成本低、对人体无害等优点,通过对融化图象分析,学生懂得了冰有很大的融解热,水比冰的比热大。

中学物理实验小技巧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是否成功与实验操作关系很大。

四川丁娟老师介绍了一些在物理实验操作中行之有效的小经验:

①演示毛细现象若没有毛细玻璃时,可取两块干净的玻璃片重叠起来,两块玻璃片间的缝隙相当于若干条并排的毛细管,当放入着色的水或媒油中后,在玻片后放一张白纸,可以明显看到色液沿毛细管上升的情况。

②如果学校没有“平行光源”,做实验时可用聚光好的手电筒代替,或直接利用太阳光演示。

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可在光路附近处放置一盘点燃的蚊香;

为了显示光在水中的光路,可在水中滴几滴肥皂水或红汞药水,这样光路便显示得十分清楚。

③没有玻璃砖时若要作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可将若干块小长方形玻片重叠(之间用少量万能胶粘合),即可代替玻璃砖。

④静电带电体的特点是“电压高、电量少”,故做静电实验的关键,一要注意带电体及周围环境的干燥;

二要注意清洁(也包括操作人员的手)。

作静电实验前请您先用卫生纸将所用仪器用力擦净,再放入烘箱中烘干,这时再做静电实验,您会感到效果极佳。

⑤用单摆演示阻尼振动时,摆球选用一个全生锈的钢球其效果比用一个同样的光亮钢球效果要好得多。

⑥电池夹上的螺旋弹簧用久了容易生锈,可找一根废而不用的不锈钢弹簧表带,用其不锈钢弯曲成螺旋弹簧,这种弹簧经久耐用,抗腐蚀力强,其效果非常好。

⑦做圆孔衍射实验时,需要圆孔板。

制作圆孔板最好用废牙膏皮(薄铝皮)。

在打孔时,针要旋转钻孔,这样小孔不但圆,而且孔缘无毛边。

倘若用纸板做孔板,为了避免打出的针孔起毛边,孔打好后,用针沾少量胶水,放入针孔内,再旋转几圈,即可使边上起的毛粘在孔沿上,使小孔光滑。

⑧做演示实验,有时需要给油液着色(如煤油、汽油),可在需着色的油里加少量印油,或彩色油漆,这样便可得到所需用的颜色油液了。

⑨因水银密度大,当存放水银的容器承受压力太大时易出现破碎,这个情况不可忽视,故应将容器放在一个托盘(可用一个大瓷碗)内,以防容器破碎出现水银泄漏。

另外还要注意,存放水银的容器最好用玻璃或陶瓷做成,不要用金属材料容器。

因为几乎所有的金属(铂、铁除外)水银都是它们的溶剂,在常温下与水银形成合金(叫汞剂)。

实验中若不慎把水银撒在地板上了,为了避免水银蒸汽中毒,必须减少空气中水银蒸汽的浓度,这时可打开窗户,还可在地上撒些硫磺粉末。

⑩用注射器作“密封气缸”时,注射器活塞外应涂少量黄油或凡士林,这样既能加强密封,又能减少摩擦,可提高演示效果。

演示晶体传热各向异性的实验,常运用云母片来作传热晶体片。

要注意,如从电烙铁、电熨斗等中取出的晶体片尽管很薄,但也不一定是一单片晶体,可能会使实验失败(上边蜡层熔化后不会成椭圆形),因此必须对这种晶体片进行处理,方法是:

将晶体片放入开水中煮。

几分钟后取出,即可分离成十分薄的单片晶体,再做实验会得到好的效果。

做“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锌板面积要适当取大,s>100cm2,实验前用砂纸将锌板表面(光要照射的一面)磨光;

二是在锌板附近放一块绝缘起电板,实验前给起电板带正电荷,使空间有静电场分布,以清除空气中的带电离子,促使锌板光电效应发生。

以上是做好实验的关键。

“钠的吸收光谱”实验的关键是要有足够强的钠火焰,将所通过的白光中的“明线”吸收(但要注意钠焰也不能过强),故可用大号酒精灯(或双酒精灯)对浸有食盐(或硝酸钠)溶液的石棉布烘烧,并注意调节钠焰的强度。

简便易行的课堂实验农村和山区中的一些学校,由于条件所限,常常讲实验,安徽省淮南七中陆启文老师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因陋就简的方法,例如用废旧的暖水瓶底代替凸面镜和凹面镜;

用一叠玻璃片或用一只方形瓶装满水代替玻璃砖;

用黑白电视机上的高压电源代替感应圈等。

材料易取,操作简便,原理清晰,效果显著,学生反映较好。

 三角板边缘代替棱镜观察光的色散有机玻璃三角板的边缘为斜口面,可代替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做法是:

取一张香烟锡箔纸,剪一个宽约0 5mm、长约10mm的小口,平行于三角板边缘并遮在三角板斜口位置平面侧。

举起三角板,使缝口与日光灯管平行,通过缝口、斜口观察日光灯,即可看到彩色条纹。

三角板最好是新的,透明度较好。

 玻璃条三棱镜用3块长约15cm、宽3cm的玻璃条,拼成三棱柱状,边缘和两头用胶带粘牢,两头要外贴硬纸片,注满清水,代替三棱镜,即可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锡箔纸做单缝衍射将香烟锡箔纸的金属面紧贴在玻璃板上,用保险刀片划一道10mm长左右的切口,然后隔缝观看5m之外一盏白炽灯,可看到与刀缝垂直的方向上有一连串的彩色亮斑。

为了便于在观察时尽快找准刀缝位置,可在做切口前,在纸面相应位置画一个小方框。

金属面应平整,紧贴玻璃就是为了使切口较窄。

老师可预先多做几张,使用时发给学生。

 用锡箔纸做小孔衍射在香烟锡箔纸面画一个小圆圈,金属面紧贴玻璃板,用小号缝衣针在圆圈内扎一小孔,然后隔孔观察数米外一盏白炽灯,可见到灯芯周围有2—3圈亮环,灯泡功率最好在60W以上,效果较明显,若隔孔观看太阳,可看到几十道鲜艳的彩环。

 用锡箔纸观察小孔成像将锡箔纸折叠一下,在折叠处剪一个2—4mm左右的斜口,展开后将剪开处翻起,呈一三角形小孔。

在阳光下,可在锡箔纸下的白纸上,看到一个三角形亮斑。

然后逐渐拉开锡箔纸跟白纸的距离,可看到光斑逐渐模糊而呈一圆形。

若在光暗处,可用它观察到倒立的烛焰像。

方法是:

一只手持带孔的锡箔纸,另一只手持点燃的蜡烛,二者相距10cm左右,在锡箔纸的另一侧的白墙上,可看到明显的烛焰的像,背景光越暗,效果越明显。

在锡箔纸上不同位置做出直径1mm、3mm、5mm、10mm的小孔,进行对比试验,可看到孔太小时,像就很暗;

孔变大时,像就模糊。

 用铅笔杆观察单缝衍射使2只粗细均匀的铅笔杆的夹缝与灯管平行,观察日光灯,可观察到上、下两侧有许多彩色条纹。

铅笔杆一般为木制,表面多为不平,夹缝不匀,观察时效果不一致。

 用黑白电视机高压包演示感生电流电视机很普及,这些材料很易取得。

用一只黑白电视机分离式高压包,两端用软导线接到微安表上(一般万用表都有微安档),手持一粗铁钉,上面吸一块磁铁(一般铅笔盒上的磁铁也可),迅速将铁钉插入高压包中心圆孔内,可看到表针向一边摆动。

若将铁钉从孔中迅速抽出,表针向另一侧摆动。

高压包本身匝数较多,若再能先插入一段磁棒,当蹄形磁铁迅速向磁棒靠近时,能产生更显著的感生电流。

用此方法还可比较出一只未知绕向的高压包的绕向。

 用黑白电视机显像管演示磁偏转打开黑白电视机后盖,拔去偏转线圈插头,开机后,将亮度调小一点,屏幕上只有一个亮点。

关闭音量,持一马蹄形磁铁逐渐靠近管颈,可看到光点偏向一侧。

这时,可引导学生验证洛仑兹力的方向。

若手头没有马蹄形磁铁,可用普通磁铁两极夹两块铁片代替。

若偏转线圈是焊接式,可将其紧固螺丝放松,偏转线圈向后移一点,使光栅不满幅,磁偏转效果也很明显。

若后盖不打开,持马蹄形磁铁在管颈部位上下移动,磁偏移现象是:

光栅一侧露黑边。

初中物理实验小窍门十例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功的实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里陕西户县玉蝉中学宫三民老师介绍了一些初中物理实验的小窍门,简便易行,供实验时参考。

(1)演示“用伏打电池给小灯泡供电”,选用的小灯泡额定电压越小越好。

实验前,先用酒精灯将铜板烧烤一下,再把铜板和锌板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玻璃槽中,使铜板和锌板插入体积尽可能大一些,并使两板距离尽可能近一些(注意不能接触)。

将会看到小灯泡发光就亮得多。

(2)做“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的小实验时,对包有酒精棉球的温度计,给它扇风或用手抖动它,将观察到温度下降加快,效果很好。

(3)在“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小实验中,其中有要观察水沸腾这一现象。

在装水的容器底放一些小砂粒或微孔轻质混凝土小块,利用它们吸附的空气,水沸腾时生成的气泡量增多,使沸腾现象更加明显。

(4)如果没有抽气机,做“气体压强与沸点关系”的小实验,先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为节约时间烧瓶内应装热水),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用软木塞将烧瓶口塞住,然后使烧瓶口朝下,给烧瓶上浇冷水,可观察到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5)做“气体的热膨胀”小实验,制作的直角弯管使水平部分短一些,不在水平位置装带色的小液柱,用乳胶管将直角弯管与压强计相连,在压强计中装上带色液体。

从压强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反映烧瓶内空气温度升高时膨胀,温度降低时收缩,这样实验就方便多了。

“物体表面颜色对吸收热辐射的比较”小实验,同样可采用此方法。

(6)做“气体被压缩时热能增加”这个小实验,有时课堂需连续演示二至三次,当做了一次后,为保证下一次也能成功,需将活塞拔出,用一根直径比有机玻璃筒稍小的木棍,插入筒中上下拉动几次,将筒内废气排出,换入新鲜空气,可保证下一次实验能够顺利成功。

(7)“研究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实验,要用量筒测出试管排开水的体积,由于量筒最大刻度值处距量筒口有一定的距离,要使试管排开水的体积能从量筒的刻度上读出,量筒内的水就不能装得过多,量筒直径又较小,在量筒中放取试管就很不方便。

为此,可依照量筒的刻度在纸条上画上刻度,将画有刻度的纸条贴在量筒上方无刻度处。

这样改进之后,量筒内的水可多装一些,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就易于读出,在量筒中放取试管也就比较方便。

(8)如果手边没有铅团、铅盒之类的一些器材,要完成“铅团下沉,铅盒浮在水面上”的小实验,可用无破损的牙膏皮代替。

用剪刀将牙膏皮的上部剪掉,清洗干净,把牙膏皮压成片状,放入水槽中,可看到牙膏皮立即沉入水底。

将压成片状的牙膏皮用手指拨开,再将剪口处用手用力捏紧,使剪口处不漏水,然后放入水槽中,可看到牙膏筒漂浮在水面上。

(9)普通温度计因使用不慎,造成液柱断开,可用适当的热源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使温度稍超过它的最大刻度值,当液体升入温度计玻璃管的最高处时(勿使液体过度膨胀),立即撤离热源,加以冷却,液体收缩高度下降时,就可消除液柱断开现象。

(10)做“托里拆利实验”,向玻璃管内灌水银,管内不能留有空气,因此,灌水银时,用普通缝衣针穿上细线放入管底,线的另一头放在管外,管中空气随水银注入而上升;

同时把细线慢慢向上提,使缝衣针不露出水银面为宜。

这样,管内就不会有残留的小空气柱。

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有个别小气泡附在管壁,可用细漆包线插入管中,将附在管壁上的小气泡引出。

如何延长投影仪灯泡寿命投影仪灯泡寿命短,主要原因是功率较大,而工作电压又较低(一般是24V),这样其工作电流就很大,正常时约为10 4A,灯丝冷态电阻很小,所以开机瞬间冲击电流更大,冲击电流的大小和次数是影响灯泡寿命的主要因素;

另外灯泡工作时的振动也是影响其寿命的主要原因,工作时灯丝处于白热状态,其强度很小,稍一振动就可能使灯丝突然断裂,所以在使用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工作过程中,要提防震动,不要带电切换灯泡,如切换,一定要关掉电源。

超压工作比振动更危险,冲击电流会更大,可能开机就烧断灯丝。

什么时候会超压呢?

一是电网电压超过220V,二是电网电压过低,远小于220V,另外先开加亮档开关,也会使灯泡工作电压超高,因为加亮档是为电网电压远低于220V(一般在200V以下)时,为使灯泡工作电压正常而设计的。

所以在不明确电网电压是否为200V时,一定不要先开加亮档或干脆不用加亮档。

若本地区电压一般情况下都正常,则可以将加亮开关连线剪断,用绝缘胶布包好,只用正常工作状态开关即可。

开关次数对灯泡寿命影响往往比连续工作十几分钟的影响更大,所以使用中要尽量减少一开关次数。

在停机间隔时间小于3分钟时,一般不要关机。

在冬季若将投影仪搬到有暖气的教室使用,绝对不允许立即开机。

原因是灯丝冷态电压比正常时更小,开机时的冲击电流会更大。

很可能一开机就烧断灯丝;

另外,由于温度骤变还可能导致灯泡炸裂,所以从冷室搬到暖室使用时一定要先经过热平衡,一般平衡时间应大于20分钟。

在使用中若注意上述情况,规范使用,一般能达到灯泡的设计寿命。

要想延长灯泡使用寿命河北省唐山市教学仪器站常占明、张怀顺老师建议可以加装电子电路,在灯泡工作电路中串联一只大功率二极管,使灯泡开机工作电压减小一半,一般选用6A/50V塑封二极管即可。

将加亮开关引线剪断,线头包好,串在灯丝电路中,作为控制灯丝电流开关,再将二极管并在此开关的两个引线端点,如附图所示。

附图改装线路图闭合电源开关后,灯丝电路由于串接了一只二极管,大大减少了冲击电流,待十几秒钟后,再闭合加亮开关,将二级管短路,使灯丝正常工作。

若暂时不用时,可将加亮开关断开,使灯丝处于预热状态,减少开关冲击次数。

经有关中学试验能明显提高灯泡使用寿命。

一个多用实验电路在初中物理中,电学部分的实验有好几个,在学习了这些实验之后,山西李跃平老师总结出一个实验电路,用这一个电路来完成四个电学实验。

这个电路如图所示。

用这个电路可以完成的四个实验如下。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K1和K2断开,闭合开关K3,将滑动变阻器的P片移到到b端,电源给定一个合适的固定电压,闭合开关K,移动滑片P,这样就变成了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

 测量未知电阻值K1和K3断开,闭合开关K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到b端,电源给定一个合适的固定电压,闭合开关K,移动滑片P,就可以变成一个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值的实验。

验证电压与电流强度成正比K2和K3断开,闭合开关K1和K,将变阻器的P片移动到α端(R′=0),电源电压以2、4、6、8……依次增加,可以从安培表和伏特表上读出示数。

闭合开关K2(K1和K3断开),重新做一次。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K1和K3断开,闭合开关K2,将变阻器的P移动到b端,电源给定一个合适的固定电压,当闭合开关K,称动变阻器P片时,可以从安培表上读出示数。

这样就变成了“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的实验。

匀速射流的两个实验中学物理演示实验中有利用水的射流演示的。

如:

水流的反冲作用、射程跟抛射角的关系等。

还有些也可用射流演示,但常因射流速度不易控制而影响效果。

大连市庄河县教师进修学校王明堂、王隆功老师介绍一种射流速度控制方法和利用此方法演示两个实验。

 射流控制瓶(如图1)图1当打开K时,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急剧下降(因内孔很细),而管外液面基本不变。

当管内液面降到细管下端B处时,出水口处的压强就是液柱h的压强。

尔后,尽管管外液面不断下降,因出水口处压强只由h决定,所以,只需管外液面不低于B点,从瓶出水口内射出的水流都是匀速的。

 射程跟抛射角的关系演示实验的改进用此射流控制瓶可演示此实验,它能在较长时间内得到初速不变的射流,因而在抛射角一定的条件下,可得到稳定不变的射程。

等时液滴计时器打点计时器在高中物理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等都用到。

王明堂、王隆功老师利用上述射流控制瓶制成的等时液滴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弥补了仪器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农村)。

制做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较好(如图2)。

使用时,首先调节活栓,使滴速适当。

然后用秒表测出连续n滴所用时间tn(n一般取4—10次即可)。

再求出△t作为测量的时间间隔(△t=tn/(n-1)。

其它步骤同原实验的相应步骤。

注意:

(1)出水口不能离纸带过高,一般2—3cm。

(2)停止计时后首先用粉笔将纸带的液滴吸干,即可得到一有色圆点的纸带。

图2①细玻璃管;

②注射用针管;

③内装有色液体;

④橡胶管;

⑤活栓;

⑥出口较小的玻璃管(或注射针头);

⑦铁架台。

几则小实验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定律、规律的重要手段。

实验教学应贯串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

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实验,努力提高实验的质量。

绍兴县孙瑞中学吴永麟老师介绍了下面几例:

 萘的熔解实验验证晶体熔解时温度不变的规律,是通过加热晶体萘使之熔解来实现。

但按照课本上用水浴法热,由于萘的纯度不高、受热不均匀等原因,则无法得到与书上完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规律。

对此实验可作如下的改进。

(1)萘必须碾成粉状。

(2)试管不宜太粗,一般以中号试管为宜。

(3)萘粉深度一般为温度计测温泡长的2—3倍。

(4)烧杯以250ml的为宜,水面约高出萘面1cm,试管底部约离杯底2cm。

(5)环境要求无风。

(6)为使萘均匀受热,可将一截弹簧放入试管中然后倒入萘粉。

(7)温度计插入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宜搅拌,保持不动。

这样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的图形就和课本上给的很相似。

且实验时间不很长。

在课内可顺利完成。

 帕斯卡球实验图1用帕斯卡球来验证帕斯卡定律,如按课本中的方法演示,能够说明加在闭密液体上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但由于活塞加压时,喷射时间短,且又水花飞溅,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因而要说明“向各个方向所传递的压强大小不变”,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这里只要作如下的改进工作:

将帕斯卡球表面的各个小孔全部用细线扎好薄膜,大号针筒头插入橡皮塞,堵住球口,针筒事先吸入一些水,如图1。

那么,只须将针筒的活塞稍一加力,各小孔的薄膜就会均匀地鼓起来,并能保持较长时间,教师可在教室内巡视一周。

这样明显地说明了“液体对压强的传递规律”,并且教室内不会水花四溅,简洁而又明朗。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为能更好说明像的“倒立”,明确“物”、“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该实验可引申如下:

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