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3663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技三基模拟试题5文档格式.docx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Ca2+由膜外进人突触前膜内

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E

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上的递质门控氯通道开放,引起外向电流,是突触后膜发生超级化,膜电位减小。

5、正常情况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滤过面积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C.肾血浆流量

D.囊内压

E.滤过膜的通透性

C

正常情况下,由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可保持稳定,故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

6、人在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量的主要方式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肝代谢增强

B.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C.战栗产热

D.非战栗产热

E.内脏代谢增强

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寒战产热,当发生寒战时,机体代谢率可增加4~5倍,有利于维持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热平衡。

7、关于胃肠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

B.内在神经丛存在于黏膜下层和平滑肌之间

C.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节作用

D.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E.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D

胃肠神经支配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内在神经系统构成一个局部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局部整合系统,但在完

整的机体内,其活动受外来神经活动的调节。

8、引起胃的容受性舒张的途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壁内神经释放生长抑素

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血管活性肠肽

C.肠-胃反射

D.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E.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了咽和食道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的通过迷走神经而引起头区肌肉的舒张,称为受容性舒张。

受容性舒

张可能是有迷走-迷走反射实现的,其递质可能是某种肽类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是迷走神经释放的肽类物质。

9、关于唾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完全是体液调节

B.完全是条件反射

C.完全是非条件反射

D.完全是神经调节

E.神经-体液调节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调节,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0、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杀死胃内细菌

B.激活胃蛋白酶原

C.促进小肠维生素B12的吸收

D.排入十二指肠促进促胰液素的分泌

E.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胃酸可杀死胃内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食物中蛋白质的变性,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

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11、6m以外的物体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1分答案不确定

A.近视眼

B.远视眼

C.散光

D.老视眼

E.正视眼

对正常眼来说,当眼在看远处物体时(6m以外),从物体上发出的所有进入眼内的光线都可认为是平行光线,不需做任何调节即可

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12、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C.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D.肾小球系膜细胞

E.基底膜

基膜层为非细胞性结构,膜上有直径2-3nm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的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以及带负电荷的

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也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一个重要屏障。

13、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B.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C.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D.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换气

E.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

如果通气/血流比值增大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影响换

气。

14、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时体温升高

B.老年人体温偏低

C.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约高0.3℃

D.正常变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E.成年女子排卵日体温最高

成年女子排卵日体温最低,排卵后的黄体期体温则升高。

15、关于消化道各部分吸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口腔和食管基本无吸收功能

B.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C.胃可吸收乙醇、少量水分

D.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回肠吸收

E.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到达回肠前已吸收完毕,故回肠主要是吸收

功能的贮备段。

16、真核生物mRNA3'

-端特征是1分答案不确定

A.α-螺旋

B.m7GpppNm

C.β-折叠

D.PolyA尾

E.双螺旋结构

真核生物mRNA合成后,在3'

-末端要加上PolyA。

17、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丙氨酸

B.α-酮戊二酸

C.谷氨酰胺

D.谷氨酸

E.甘氨酸

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甘氨酸、丝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

18、眼球前后径过长,远物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1分答案不确定

B.散光

C.正视眼

E.远视眼

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

模糊的图像。

19、在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中,每经过一次循环,碳链将减少一分子的1分答案不确定

A.甲酰CoA

B.CO2

C.乙酰CoA

D.丁酰CoA

E.丙二酰CoA

在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中,从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四步连续反应,脂酰基断裂生成1分子比原来少2个

碳原子的酯酰CoA及1分子的乙酰CoA。

20、关于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被重吸收

B.85%的HCO3-被重吸收

C.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Na+泵

D.水的重吸收与Na+泵的活动无关

E.67%的Na+、C1-、K+和水被重吸收

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21、当环境温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惟一有效的散热形式是1分答案不确定

A.直接散热

B.传导散热

C.辐射散热

D.蒸发散热

E.对流散热

无论外界环境温度高或低,蒸发散热均可进行,与汗腺无关,不受生理性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

22、在折光系统中,最主要的折光发生在1分答案不确定

A.视网膜表层膜

B.房水

C.玻璃体

D.晶状体

E.角膜

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是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的。

23、导致渗透性利尿的因素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大量饮清水

B.大量饮生理盐水

C.静脉注入5%葡萄糖溶液

D.静脉注入甘露醇

E.静脉注入0.9%NaCl溶液

临床上给病人静脉注入可通过肾小球自由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等,也可产生渗透性利尿效应。

24、测定基础代谢率时不要求1分答案不确定

A.清醒、静卧

B.无精神紧张

C.熟睡

D.至少禁食12h

E.室温保持20~25℃

测定环境室温保持在20~25℃,检测前至少禁食12小时,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测定时无精神紧张。

25、循环血量减少使1分答案不确定

A.ADH分泌减少

B.肾素分泌减少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醛固酮分泌增多

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兴奋肾交感神经,从而使肾素释放增加,使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26、眼球前后径过短,远物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1分答案不确定

A.散光

E.近视眼

远视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所致,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不

能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

27、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1分答案不确定

A.潮气量×

呼吸频率

B.功能残气量×

C.无效腔气量×

D.肺活量×

E.残气量×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28、正常情况下肺通气阻力主要来自1分答案不确定

A.组织的黏滞力

B.肺泡表面张力

C.肺回缩力

D.惯性阻力

E.气道阻力

正常情况下肺通气阻力主要来自肺泡表面张力。

还有非弹性阻力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

29、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O2和Hb的结合无须酶的催化

B.02和CO2都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C.0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D.02与Hb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E.CO2主要是以HCO3—形式来运输

Hb与02的结合反应快,可逆,不受酶的催化,但受氧气浓度影响。

30、分泌内因子促进维生素B12吸收的细胞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胃窦黏膜D细胞

B.主细胞

C.壁细胞

D.小肠黏膜I细胞

E.胃窦黏膜G细胞

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与维生素B12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以保护在消化道转运不被消化酶所破坏,并与回肠受体结

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31、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引起的肠一胃反射可抑制1分答案不确定

A.集团蠕动

B.分节运动

C.袋状往返运动

D.胃排空

E.蠕动冲

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机械和化学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受到酸、脂肪、高渗溶液和机械刺激时,通过胃-十二指肠反射抑制胃的运

动,导致胃排空减慢。

32、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H+的分泌是一个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

B.NH3的分泌与H+的分泌无关

C.NH3的分泌与H+的分泌密切相关

D.Na+和K+的转运主要受醛固酮调节

E.水的重吸收主要受血管升压素调节

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闰细胞可主动分泌H+,管膜上的质子泵分泌的H+与NH3生成NH4+。

33、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是1分答案不确定

A.HDL

B.IDL

C.LDL

D.CM

E.VLDL

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由LDL运转。

34、纯净胃液是1分答案不确定

A.pH7.4~8.0淡黄色碱性液体

B.pH2.0~3.5的淡黄色酸性液体

C.pH6.5~7.0无色近中性液体

D.pH0.9~1.5的无色酸性液体

E.pH4.0~6.0的无色酸性液体

胃液是无色、无味的酸性液体,pH0.9~1.5。

35、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钟,则每分通气量为1分答案不确定

A.3.5L

B.6.0L

C.4.2L

D.6.8L

E.5.0L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x呼吸频率。

36、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1分答案不确定

A.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B.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D.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加

E.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支配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促使胃肠道运动和腺体分泌

增强,而胃肠括约肌舒张。

37、分泌缩胆囊素促进胰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细胞是1分答案不确定

B.壁细胞

C.主细胞

小肠黏膜中Ⅰ细胞释放的缩胆囊素可刺激胰酶的分泌。

38、关于测定清除率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可以测定肾血流量

B.可以了解肾的功能

C.可以推测肾小管的转运功能

D.不能推测肾小管的转运功能

E.可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通过对各种物质的清除率的测定,可推测哪些物质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哪些物质能被肾小管净分泌,从而推断肾小管对不同物质的

转运能力。

39、清除率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将血浆中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的1分答案不确定

A.循环血量

B.血浆毫升数

C.能力

D.速率

E.血容量

两肾在一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这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清除

率。

40、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1分答案不确定

A.脊髓胸段

B.中脑

C.延髓

D.脊髓腰骶段

E.脑桥

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了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

大脑皮质,产生便意并引发排便反射。

41、视网膜中对暗光最敏感的部位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视盘处

B.视网膜中央凹

C.整个视网膜

D.黄斑

E.视网膜周边部

在暗处,视网膜的周边部敏感度叫中央凹处高,能感受弱光刺激,但分辨能力较低,且无色觉功能。

42、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每天分泌量超过:

1000ml

B.胰液中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

C.胰液的pH约为8

D.胰液的HCO3-浓度高

E.胰泌素可使胰液中酶含量大增

胰泌素具有如下生理作用:

①强烈刺激胰脏外分泌腺分泌水和碳酸氢钠。

②刺激胆汁分泌。

③抑制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抑制生

长抑素的局部释放。

④抑制胃肠蠕动,并延缓胃液和固体食物的排空,增强胆囊收缩素的胆囊收缩作用。

并无使胰液中酶含量大增的作用。

43、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组胺

B.肠泌酸素

C.促胃液素

D.乙酰胆碱

E.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可直接抑制壁细胞泌酸,及通过抑制促胃液素和组胺的分泌等多种途径来间接减少胃酸的分泌。

44、关于胆汁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胆汁只在消化期产生,排入小肠

B.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C.高脂肪食物引起胆汁流出最多

D.胆汁含有消化酶

E.胆囊胆汁较肝胆汁偏碱性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其中胆盐是主要成分。

45、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M、N1、N2

B.M、α、β

C.M、α

D.M、N、α、β

E.M、β

胆碱能受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毒蕈碱受体,简称M受体;

一类是烟碱受体,简称N受体,N受体有N1、N2两种亚型。

46、反映肺一次通气最大能力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肺活量

B.潮气量

C.时间肺活量

D.功能残气量

E.补吸气量

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最大能力。

47、关于胃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一个蠕动波消失后才产生另一个蠕动波

B.蠕动波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

C.起始于胃底部

D.空腹时基本不发生

E.发生频率约为12次/min

人空腹时胃的运动称为移行性复合运动。

而食物进入胃后5min,蠕动即开始。

48、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多巴胺

D.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49、胆盐的主要吸收部位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十二指肠

B.回肠

C.结肠

D.胃

E.空肠

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回肠末端吸收入血。

50、关于H+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B.近端小管通过Na+-H+交换分泌

C.与NH3分泌有关

D.与Hco3-的重吸收有关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也可分泌

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闰细胞可主动分泌H+,一般认为,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管腔膜上存在两种质子泵,均可将细胞内的H+泵入小管

液中。

51、氮杂丝氨酸干扰核苷酸合成的机制是1分答案不确定

A.作为甘氨酸的类似物

B.作为天冬酰胺的类似物

C.作为天冬氨酸的类似物

D.作为丝氨酸的类似物

E.作为谷氨酰胺的类似物

氮杂丝氨酸干扰嘌呤和嘧啶的生物合成,是由于它是谷氨酰胺的类似物。

52、体温调节的重要中枢位于1分答案不确定

A.下丘脑

B.大脑

C.中脑

D.脊髓

E.延髓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53、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B.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C.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使递质门控通道开放,厚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

54、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1分答案不确定

A.>

0.9ms

B.0.1~0.3ms

C.0.7~0.9ms

D.0.3~0.5ms

E.0.5~0.7ms

在中枢,递质的释放在0.3~0.5ms即可完成。

55、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1分答案不确定

A.纯非条件反射

B.神经-体液调节

C.纯条件反射

D.纯神经调节

E.纯体液调节

头期胃液的分泌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内在神经丛的局部反射,引起胃腺分泌。

是神经-体液调

节。

56、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1分答案不确定

A.刺激脑桥调整中枢

B.刺激脊髓运动神经元

C.刺激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D.牵张反射

E.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它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57、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1分答案不确定

A.保钠排钾

B.保钾排钠

C.排氢排钾

D.排氢保钾

E.保钠保钾

考生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