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3947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区基站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11.5(外拉)

1821.9

18m

21.4×

13.3(外拉)

2062.0

429.2

图1.1-2组合抱杆

可安装天线数量多,利于将来新增天线需要;

可设计高度较高,成本较低。

屋面空间要求较大,要能满足拉线角度要求;

环境融入性较差。

在楼面空间较大,环境融入性要求较低的中低层建筑物楼面优先选用。

1.1.3单根拉线塔

单根拉线塔由钢管、钢板、型钢、支撑架、连接件、圆钢、基础等组成,施工难度小,成本较低、施工周期短,可设计高度在9~15m,对应制作安装成本约在10000~15000元,可安装两层抱杆,每层可安装3副天线。

单根拉线塔对屋面空间范围要求相对较小,一般正常使用房屋均能满足要求,单根拉线塔可设计高度及天面条件如下表:

表1.1-2单根拉线塔参数

单根拉线塔

7.2×

7.2

469.5

195.5

9.8×

9.8

553.9

12.2×

12.2

636.5

图1.1-3单根拉线塔

需要一定的屋面空间以满足拉线要求;

在楼面空间有限,环境融入性要求较低的中低层建筑物楼面优先选用。

1.1.4隐蔽美化天线

美化天线可分为排气管型、水箱型、方柱型、空调型等,筒内安装有单根抱杆、外用非金属美化罩(如有机塑料、PVC等)遮挡隐蔽,隐蔽美化天线安装简单,施工难度小,易于操作,可设计高度根据外罩选择的不同可在2~6m不等,与普通单根抱杆相比只多了外罩的费用,外罩根据面积和高度费用不同,排气管、方柱、空调型等一般每座美化天线内只能安装1副天线,水箱型等每座美化天线外罩内能安装3副天线,对应天线制作安装成本在3000~20000元不等。

图1.1-4隐蔽美化天线

对场地需求较低,入场难度较低,天线隐蔽性好,环境融入性高。

美化天线可设计高度有限,由于隐蔽的需求容易受阻挡,美化天线方位角调整较麻烦,优化困难,成本略高。

环境融入性要求高的中高层建筑物楼面优先选用。

1.1.5集束天线

集束天线是集束型美化天线,由钢管、钢板、型钢、支撑架、连接件、圆钢、基础等组成,天线安装简单,施工难度较小,一般在上层安装3副天线,用美化罩(如玻璃钢、有机塑料等)遮挡天线,可设计高度一般在12米以内,能通过加装一层栅栏达到多安装3副天线的条件,集束天线成本一般高于隐蔽美化天线,每副集束天线制作安装成本约在30000~50000元。

图1.1-5集束天线

可设计高度较高,环境融入性较好,对场地需求较低,可安装天线数量相对略多。

安装灵活度不高,天线集中放置于罩内对覆盖质量有一定影响,也不利于网络优化调整,成本相对较高。

在楼面空间有限,环境融入性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楼面优先选用。

1.1.6屋面景观塔

屋面景观塔由支撑杆、平台、美化塔体柱及平衡梁基础等构成景观天线,该景观塔一般用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简单,一般可安装两层,每层3副天线。

可安装高度一般在15m以内,施工难度较小,成本较高。

每座屋面景观塔制作安装成本约在50000~60000元。

图1.1-6楼面景观塔

同等条件下在楼面塔架中成本最高。

在楼面空间有限,环境融入性要求较高的中低层建筑物楼面可选用。

1.2地面的天面解决方案

1.2.1地面角钢塔

地面角钢塔即为四脚角钢塔,有铁塔基础,4个塔柱,主材采用角钢,塔高一般较高,可以达到60米。

四角塔设有3层平台,每层平台有6根天线支架。

四角塔基础间根开较大,一般可以建塔下机房。

四角塔重量较大,因此塔身投资较高。

而且四角塔必须要有铁塔基础,建设周期长,基础费用也较高。

如建设场地需要二次搬运,基础、塔身的二次搬运量会很大,且费用较高。

较普遍使用的50米地面角钢塔塔基和塔身的投资费用约在24万~26万。

平原开阔地带,城郊、集镇等用户量多、话务量大的地区,可选用四角塔。

图1.2-1地面角钢塔

角钢塔连接方便,材料易于采购,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由于塔身结构形式自身受力稳定性好。

塔体耐久性好,可设计多层平台多个角度支臂,承载能力较高。

遇旱遇风灾不易倒塌,减少人畜伤亡,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占地面积大,铁塔施工及安装复杂,成本高,周期长。

在租地面积允许,有广覆盖需求且不易于维护的地方优先选用。

1.2.2地面单管塔

地面单管塔即钢管塔,由铁塔基础、塔身、平台组成,主材采用Q345B,构件采用Q235B。

塔高一般为40米,可以达到50米。

设有2或3层平台,每层平台有6根天线支架。

一般可以建塔边机房。

塔身投资较高。

常用的40米单管塔塔身及基础投资造价约在20万左右。

钢管塔基础安全性能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基础费用也较高,占地范围较四角角钢塔小。

图1.2-2地面单管塔

覆盖广、相比角钢塔占地小。

铁塔施工及安装复杂,成本高,周期长。

在征地面积允许,无法建设楼面站的平原开阔地带、城郊可优先选用。

1.2.3地面景观塔

地面景观塔类型有广告牌型、飘带型、双轮、灯杆型等。

景观塔基础安全性能要求高,施工质量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塔身及基础费用也较高。

40米地面景观塔塔身及基础投资造价约计在26万左右。

一般建在市政环境要求较高的公园、街道、路边、小区周边等城区。

图1.2-3地面景观塔

覆盖广、占地小,美观。

在征地面积允许,市政环境要求较高的公园、街道、路边、小区周边等城区可选用。

1.2.4地面灯杆站

地面灯杆站一般可建在公园、街道、路边、小区周边等城区地面,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边,与市政路灯共同使用,常规设计为20米、25米和30米高的绿化带型灯杆,不适宜建机房,配置室外机柜,经济成本低于同等条件的常规型景观塔,根据高度不同投资造价约计在12~18万。

如果能直接利用已有的公用地带灯杆或市政已有灯杆进行建设能极大节省建设成本。

图1.2-4地面路灯站

隐蔽,占地小,对场地需求较低,安装方便,投资相比其他地面塔型较为节省。

前期协调困难、协调周期长,塔高较低,覆盖范围有限;

天馈维护和扩容困难。

周边建筑物上选址难度很大的新建市政道路覆盖、高档别墅小区可优先选用。

1.2.5一体化便携式基站

便携式基站塔房一体,结构紧凑,节省用地;

无需开挖基础,无需拉线,建站快速便捷;

塔体高度从9米~30米无级可调;

抗风能力强;

安装搬运方便,全防盗螺栓连接,塔体升降有手动和电动两种驱动方式,结构组装灵活,一辆普通卡车即可搬运;

节能环保降耗;

可反复拆迁、反复搬运、反复使用;

整体协调大方;

建站成本较同等高度传统基站成本低。

可适用于大型集会、抢险救灾等需要应急通信的场景及城市新区、新建工业区等区域,可满足快速建站、抢占市场先机的需要;

另可适用于因民扰而无法建站的区域,迅速解决投诉问题;

一体化便携式基站铁塔投资根据高度不同约计在10万~25万。

图1.2-5便携式基站

结构紧凑,节省用地;

无需开挖基础,无需拉线,建站快速便捷,可反复使用。

相比楼面站及路灯站成本较高,需要有一定的占地面积。

环境融入性要求较高且无法建设楼面站的城区开阔地可优先选用。

1.3天面方案汇总

以上天面方案汇总如下表:

表1.3-1天面方案汇总

分类

塔型

可设计高度

可安装天线数量(副)

投资造价区间(万元)

楼面

单根抱杆

3~6m

1

0.18~0.36

9m、12m、15m

6

1~1.5

隐蔽美化天线

2~6m

1或3

0.3~2

9m、12m、15m、18m

12

2~3

集束天线

6~12m

3或6

3~5

屋面景观塔

6~15m

5~6

地面

地面角钢塔

30m~60m

12或18

15~30

地面单管塔

30m~40m

15~20

地面灯杆站

20m、25m、30m

3

12~18

一体化便携式基站

9~30m

10~25

地面景观塔

6或9

20~26

从低成本角度来看,楼面站方案均比地面站更节省投资,因此在建筑物密集区,优选楼面站以降低建设成本。

天面成本与塔架高度息息相关,城区基站的理想高度范围在20米到40米之间,因此城区建站可以充分利用所选建筑物的高度条件,逐渐减少屋面增高架的数量,用单根抱杆、美化天线等替代。

在相同条件下,非美化的方案比美化方案更节省投资,但由于城区基站往往选址难度大,业主或市政对基站的环境融入性要求较高,考虑基站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可适当选用美化型天面方案以降低选址谈判及建站难度、减少基站建好后因市政要求而被迫改造或拆迁的风险。

2站房方案介绍

2.1租用机房

利用已有建筑,租用机房,该方案实施快,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由于既有建筑的建筑性质多种,需做承重复核鉴定或加固处理。

租用机房最好选择在顶层或距离天馈尽可能近的地方,一来有利于线缆的布放,二来不影响美观。

由于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租用机房面积要求也可适当调整,一般可控制在15~25平方米之间,最好选择承重设计标准比较高的楼房,优选承重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尽量不选择砖混结构。

图2.1-1租用机房

2.2自建砖房

独立砖房为移动自建的地面一层砖混机房,建筑轴线尺寸为5米×

5米,层高净高3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独立砖房尺寸大、耐久性高、安全防盗性强、保温性好,可满足50年使用寿命。

但其一次性投资较大,建设所需的材料搬运量大,且费用较高。

独立砖房建设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个月以上。

并且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基础、堆料、操作等,占用的场地较大,且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城区选址环境下一般很难具备自建砖房的条件。

图2.2-1自建砖房

2.3自建彩钢板房

彩钢板机房为移动自建的以彩钢板为主材的简易房,其特点为投资省、建设周期短、标准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重量轻。

其投资相对于独立砖房来说有大幅度降低,而且往往几个工人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一个彩钢板机房的安装,建设周期大大缩短。

因为板材可以采用标准化自动生产线生产,其标准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供货和标准化建设。

地面建设彩钢板机房时,仅仅需要在整平后的地面上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地坪,不需要进行基础开挖,因此其占地面积小,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所征土地。

彩钢板机房因其自身重量轻,特别适合在屋面建设,因此在屋面上自建机房,均采用彩钢板机房。

但彩钢板机房使用寿命较短,一般规定可达到15年,但考虑到移动机房的要求较高,且彩钢板机房工作环境为露天室外,因此往往达不到15年。

而且因为彩钢板机房自身材料的特点,其保温、防水、防渗、防盗、防冲击等性能均较差。

建在屋顶时需对建筑部位做承重复核鉴定或加固处理,对建筑屋面要求高,最好是上人屋面。

图2.3-1自建彩钢板房

2.4Mini机房

Mini机房将主设备、开关电源、蓄电池、空调等均集成在一体化机房内,其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小,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节能。

Mini机房根据设备安装大小给出不同面积配置,如需扩容可并柜;

Mini机房可根据现场环境灵活拆装运输,支持散装、吊装、整装,安装便捷;

Mini机房分仓温控,采用不同温控方式进行热管理,比传统机房站点可以实现节能60%-80%。

使用场景广泛,主要场景有地面、楼顶、山区、共塔站安装等,可结合共享需求单独使用。

由于可单独使用,与原有基站机房互不影响,故在共享其它运营商已有基站资源时,可大幅度提高共享利用率,可大幅度降低建设周期,在极短的时间内,开通基站,迅速增加基站数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质量、降低客户投诉率。

图图2.4-1Mini机房

2.5无机房

根据情况可分为三类。

(1)使用室外型设备,完全无机房

使用室外型主设备、开关电源、蓄电池或UPS等,设备可在铁塔平台、双H杆设备平台或挂墙、抱杆安装。

其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小,建设周期短,二次搬运费低,但其运行环境恶劣,设备故障率高。

图2.5-1使用室外型设备的无机房方案

(2)采用分布式拉远方式,利旧原有机房

该站本身不建设机房,主设备使用分布式基站设备拉远,将BBU放置在附近的已有机房内,RRU随天线安装在需覆盖的天面,只需主要考虑解决RRU的供电问题,一般在远端安装室外型一体化电源柜对RRU进行供电、根据供电方案的不同使用UPS或者蓄电池进行备电。

该方案节省机房、配套投资,建设周期短,在城区选址困难条件下,这种利旧已有机房采用分布式基站拉远的无机房建设已越来越成为一种经济快速的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图2.5-2分布式拉远方式

(3)C-RAN建设模式

C-RAN无线网络演进架构是中国移动的创新,其完整内涵包含了绿色、集中、协同、云四个方面(也称为4C)。

对于现阶段的GSM而言,C-RAN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绿色和集中方面,也即“BBU集中,RRU拉远,载波/基带资源可动态调度”。

RRU随天线安装在需覆盖的天面,各基站BBU集中放置在汇聚中心机房,除中心机房外,各基站无需配置机房。

C-RAN网络架构将通信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BBU与射频单元RRU分开部署,将若干个基站的BBU集中到一个骨干机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设备的集中维护,射频拉远单元RRU以多种方式灵活部署在各个站点,通过光纤连接到BBU,实现快速灵活建网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机房及配套设备,有效降低了基站建设成本。

图2.5-3C-RAN网络架构

如图所示,C-RAN架构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

由远端无线射频单元和天线组成的分布式无线网络;

由高带宽低延迟的光纤或光传输网连接远端无线射频单元;

由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和实时虚拟技术组成的集中式基带处理池。

分布式的远端无线射频单元提供了一个高容量广覆盖的无线网络。

高带宽低延迟的光传输网络需要将所有的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射频单元连接起来。

基带池由通用高性能处理器构成,通过实时虚拟技术连接在一起,集合成异常强大的处理能力来为每个虚拟基站提供所需的处理性能需求,集中式的基带处理大大减少了需要的基站站址中机房需求,并使资源聚合和大范围协作式无线收发技术成为可能。

与传统的分布式基站不同,C-RAN打破了远端无线射频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

每个远端无线射频单元不属于任何一个基带处理单元实体。

每个远端无线射频单元上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处理都是在一个虚拟的基带基站完成的,而这个虚拟基站的处理能力是由实时虚拟技术分配基带池中的部分处理器构成的,应用适时虚拟技术使得物理资源全局最优利用不再是奢望。

2.6机房方案汇总

下表为各机房方案的汇总:

表2.6-1机房方案汇总

机房类型

优势

劣势

租用机房

0.5~1.5

基站扩容性质强,维护方便;

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高

每年有租费支出,费用较高;

与私人签订租用合同可能存在纠纷隐患

自建砖房

6~7

机房面积大,装机能力强,且安全性、耐久性、保温性均较好

建设成本较高,建设周期长,需有足够的占地面积

自建彩钢板房

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高;

相比自建砖房投资略低,场地要求相对较低

使用寿命短,其保温、防水、防渗、防盗、防冲击等性能均较差,建在屋顶时对建筑屋面要求较高

Mini机房

3~4.5

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小,建设周期短

空间有限不利于设备扩容,室外安装设备需考虑防盗因素而且在雨天及夜晚均不利于维护工作

室外型设备

0~1

节省机房、配套投资,有效降低了基站建设成本,C-RAN的组网方式还可实现资源的共享,能解决潮汐效应下无线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网络的后期扩容性及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较差,占用传输资源较多,增加了网络维护管理的难度

分布式拉远

C-RAN

从低成本角度来讲,综合考虑建设成本、扩容成本、维护成本,有机房和无机房方案各有侧重和优势,可根据选址条件择优选择。

租用机房相比自建机房在城区环境下更具有广泛的可操作性,而且能提高站址的保有率、对网络的后期扩容及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比一体化机房和无机房更高,所以在容量需求大,选址相对容易且建筑结构良好的情况下首选租用机房方案。

随着分布式基站设备的推广使用,给宏基站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得无机房方案成为可能,在站址不容易获得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机房,将基带部分放置在现有机房中,射频部分通过光纤拉远到不同站址天面可解决特殊场景的网络建设需求。

3主设备类型介绍

3.12G主设备

3.1.1室内宏站

室内宏站:

在室内机房条件下安装,是传统最常用的建设方式,可靠性及稳定性最好,但需要建设机房并配置相应的配套设备,投资较高。

随着网络的发展,GSM室内宏基站设备也经过了多次的更新换代,GSM基站主设备也向着更高密度、更小体积、更低功耗、范围更广的应用灵活度、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及支持多无线网络的融合方向发展。

目前安徽现网在用的室内宏基站设备产品有传统双密度载波基站设备和新型的多密度载波基站设备。

各厂家传统双密度室内宏站设备产品如下表:

表3.1-1传统双密度载波基站产品

参数

双密度室内宏站

爱立信

贝尔

诺西

华为

中兴

机柜类型

RBS2206

MBI5

FlexiBTS

BTS3012

B8018

单机柜最大载频

12

24

18

典型机架数

1

1~2

单机柜尺寸(宽×

厚×

高)mm

850×

600×

400

1940×

450 

800×

600

1600×

550 

满配最大功率输出时的整机功耗(W)(单机柜)

2000

2300

3700

1850

3000

各厂家都推出了MCPA多密度载波基站设备。

表3.1-2多密度MCPA基站产品

 参数

MCPA室内宏站

上海贝尔

RBS6201

MBI5(MC-TRX)

FlexiGSMBTS_MCPA

BTS3900

ZXSDRBS8800

48

42

72

S777配置需机架数

机柜尺寸

435×

450

 1197×

447×

560

900×

950×

单PA逻辑载频数

4

6

18/6

满配最大功率输出时的整机功耗(W)S777

1925

1846

1975

1540

2014

3.1.2室外宏站

各厂家也有适合于挂墙、抱杆安装等室外应用场景的室外宏基站产品,通过使用室外宏站设备,可不需建设机房,建设难度较低,工程施工时间较短,对配套设备要求较低,但由于设备在室外放置,需密切关注设备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各厂家主流的室外宏基站设备产品如表3.1-3:

 

表3.1-3室外宏基站产品

室外宏站(MCPA)

RBS2308

MBO1E

BTS3900A

BS8900

多载波类型

4密度

6密度

12(单站)

36

610×

433×

224

1460×

940×

740

1400×

480

250

1240

2164

室外宏基站尺寸相对较大,且部分厂家机柜集成度不高,容量较低,由于分布式基站的出现,使得室外安装场景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因此上述室外宏基站产品在安徽移动现网基本无使用。

3.1.3分布式基站

对于城区覆盖,在站址不容易获得的情况下,使用分布式宏基站建设方案,利用现有的机房,将基带部分放置在现有机房中,射频部分通过光纤拉远到不同站址的天面解决网络建设需求,例如高校区、居民小区、开发区等。

分布式基站具有建设灵活性的特点,且分布式基通过对现有基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基带部分的集中放置,降低了机房及机房内配套设备的投资。

虽然由于射频部分的供电需求,增加了一体化电源柜等的投资成本,但从总体来比较,城市城区分布式宏基站要远比传统宏基站投资节省的多。

因此分布式基站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

(1)厂家支持情况

各厂家均已有商用的列入了集团集采招标的分布式基站产品。

表3.1-4分布式基站产品

RBS6601

SUMX19"

+RRH2x40-09

FlexiMCPA_RRH12

DBS3900

ZXSDRBS8700

108

126

尺寸(mm)

MU:

66×

482×

350

RRU:

350×

1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