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410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1.传播学的基本流派: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

1.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派。

2.他们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即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研究传播现象。

历程发展:

1.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些学者诸如库利、杜威、米德、帕克等开始一些微观层面的、实证主义的、改良的社会研究: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杜威把大众传媒看作是社会变迁的工具、帕克通过报纸持续考察美国社会的同化、移民整合问题

2.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政治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如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在研究大众传播的时候采用定量的方法,提出大众传播模式,重视传播效果的研究和受众态度的改变。

他们强调切实可靠的材料,或客观数据的重要性,从那时起,这些传播学者被称为“经验学派”

3.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社会管理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但是,由于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的倾向性,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回避了传播学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如信息生产与宏观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

这些问题,正是传播学的另一主要学派——批判学派研究的重点。

批判学派

1.德国批判学者阿多诺与美国经验学派的代表拉扎斯菲尔德之间的碰撞。

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之间的分歧不仅是学术上的争吵,而且是有关传播研究性质的基本理论之争

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批判学派对西方学术界和西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在大众传播的立场、观念、方法上与美国的经验学派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成为与经验学派分庭抗礼的一支重要力量,影响和改变着西方传播乃至世界的传播研究趋向。

批判学派的代表及理论

1.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人。

在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34年迁到美国,与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战后于1949年重新迁回法兰克福,成为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翼运动的理论据点。

2.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文化工业”

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实质上是“文化工业”,也就是以批量化、复制性、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方式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

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制作以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生产规模大、高效、成本低;产品是同一的、无差别的、缺乏个性的和千篇一律的。

精神产品的生产从创造变为制作,本质上与物的生产过程没有区别,艺术家在市场经济下沦为文化匠人,在利润的驱动下,其所生产的产品不管其形式变化如何层出不穷,都具有大工业“批量生产”的特征。

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传播政治经济学

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累斯特大学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以G·默多克和P·戈尔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英国为背景,提出媒介所有权集中现象,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来探讨媒介结构及其控制的问题,奠定了传播学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派的基础。

文化研究(culturalstudy)

20世纪60年代的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以斯图亚特·霍尔为领军人物,将传播活动与文化现象联系起来,立足于文化,从文化的角文化研究

2度研究传播。

把“文化霸权”看作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把支配阶级的意识形态“自然化”,把它变成“正常的”、“无可争议的”、“人性化”的产物,使被支配的阶级对现有权力机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或从属意识。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imperialism)

从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视野上,探究西方(美国)传媒运作及其产品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影响。

最著名的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H·席勒。

他的著作围绕甚嚣尘上的“信息的自由流通”和愈演愈烈的世界传播不平衡格局而展开论争。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各种新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席勒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各种天花乱坠的时髦理论包括全球化。

两大学派的差异

加拿大批判学者D·W·司迈斯,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两大学派的差异:

①双方选取的研究问题不同;

②双方所用的研究方法不同;

③双方对现有的政治——经济秩序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的倾向性不同。

E.M罗杰斯经验学派的特征批判学派的特征

经验的批判的

定量的定性的

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

具体实证的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研究注重控制分析

⏹总结几十年来,传播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就其方法论而言,主要是美国以主流传播学派为代表的实证、定量、经验或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和以欧洲人文主义学者为代表的思辨、定性、批判范式的研究方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态势的日益明显,为其他传播学派的出现提供了机会。

不管是传统的两大学派还是新出现的学派,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当下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需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才能使今后的传播学研究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2.传播学的奠基人

一般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五位:

1、拉斯韦尔(1902-1980)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

2、卢音(1890-1947)德国犹太人。

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3、霍夫兰(1921-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

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4、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籍犹太人。

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

5、施拉姆(1907-1988)美国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第一批德传播学教材。

开辟了如:

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等几个新的研究领域。

他被认为是集大成者。

3.拉斯韦尔的5w模式

Whowhatwhichwhomwithwhateffects

谁(传播者)、说了什么(信息)、通过何种渠道(媒介)、对谁(受众)、取得什么效果(效果)

案例:

电视教材的制作

传播者是稿本的编写者,也就是专业课的任课老师

信息是电视教材所呈现给学习者的知识

媒介是卫星广播、电视机(或计算机)、声音、图像、文字、动画

受众是学习者

效果是学习者在看完电视教材以后对教材的基本态度、由教材所引发的求知欲、书面评议以及收视率等。

对应的媒体监测和分析活动: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w的价值是:

1.明确地将传播过程划分为5个部分或者要素,2相对应地限定了5个研究领域,3.有效地描述了传播和规划了传播学研究

对它的批评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1.这个模式将传播视作劝服性过程,认为传播是传播者打算影响接受者,并且总能取得一定效果——对此人们表示理解,因为拉斯韦尔是从研究政治传播和宣传的角度进入传播学的;

2.这个模式忽略了反馈;

3.这个模式忽略了传播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

4.将传播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同时将研究领域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关联——事实上,传播在不断进行,很难独立出一个具体和单一的传播行为。

4.传播者

传播者(也称传播主体)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

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还决定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传播者的类型:

按与受众的关系分直接传播者与间接传播者

按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划分普通传播者与专职传播者(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新闻发言人、播音员、演员、导演、作家、教师、公关专职人员)

按传播对象不同的性质划分人际传播者、组织传播者、大众传播者

人际传播者:

小道消息的传递者,与朋友交流的谈话者

组织传播者:

指在有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人员共同体中进行传播的传播者。

组织传播者常常是政府首脑、团体负责人、教师、报告人等。

大众传播者:

通过先进的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对分布广泛、素不相识、无法预知的大众进行传播的传播者。

如新闻机构的记者、编进、播音员及官方的新闻发言人等。

 

5.把关人

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

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

  

通俗地说“把关人”理论,指的是:

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负责搜集、过滤、处理、传播信息的传播者被称之为“把关人”,他们的行为就是“把关”。

  一般认为所谓的把关人就是记者编辑或者是媒介,但是其实政府是最大的把关人.而每个人自身又是把关人,即人人都是把关人.

  政府是最大的把关人:

媒介是政府的喉舌.

人人都是把关人:

在人际传播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直接地传递信息,这些信息是人么经过自己脑袋过滤之后再进行传播的.人么可以选择说什么,也而已选择不说什么.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理解和对待自己接触过的消息,从而进一步传给别人.

  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公开发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它们必须对最后与受众见面的内容进行精挑细选,将之压缩成精华,"把关"在此显得格外重要,既不能让一条无聊的新闻占据黄金版面,也不能漏登一条精彩新闻。

  在网络传播时代,由于两个原因,导致网络传播中,并没有类似传统传播意义上的“把关人”。

1、传播的双向性使得传播的权力泛化,任何人都拥有传播的权力,则传播者的权威性被削弱;2、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使传播的范围具有了无限的广阔性,容易造成信息泛滥。

  但是,在网络传播中,有一种最终的力量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将真正能够吸引受众的信息保留下来,而剔出没有传播价值的“垃圾信息”。

这个过滤的力量,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沉默的螺旋”——被大多数传播者认同和发布的信息,最终将占据主流地位,得以保留和流传,而只有少数传播者认同的信息,就会随着传播者为了避免孤立而保持的沉默而消失。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它又符合“使用——满足”理论,因为在网络传播者,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定位是模糊的,传者同时也是受者,能得到传者的认同同样意味着这些传者在自己身为受者的时候已经认同了这些信息,也就是说这些信息能够愉悦受众,而不能愉悦受众的信息则无法在信息的海洋中维持使其持续发布的成本。

因为这种力量起到了“把关”作用中最关键的过滤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力量看作是一种具有“把关”作用“类把关人”。

 

6.传播效果(P243)

1.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传播效果为强效果,代表理论为“魔弹论”或“子弹论”,意思就是大众传播就如射出去的子弹打在受众身上一样,有非常大的效果。

2.后来研究证明这一理论是错误的,继而改为“有限效果论”,即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强大。

参见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等人的研究。

3.进入70年代后,效果研究发展到新一阶段,称为“适度效果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

传播的效果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层、意识层、行动层,有限效果论针对的是人的行动层面,而适度效果论针对的是认知层面。

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对于人的认知层面具有较强的效果,而对于行动层面或许效果不大。

 

相关受众理论

个人差异论:

这个理论最早由霍夫兰提出。

它的中心思想是:

每个人不仅有来自先天和后天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兴趣、智力、经历、价值观等,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由此形成的心理(认知、动机)结构和行动结构也不尽相同。

因此,面对同一信息,他们的反应各异,乃至千差万别。

社会类别论

•同一类别的群体在一定的方面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这使他们喜欢选择近似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并对具有共同兴趣的内容作出大体接近的反应。

社会关系论

•群体的社会关系会对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价值观产生明显的影响,包括对他们的信息的接收和接受产生影响。

许多人首先得到的信息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往往不来自大众媒介而是来自“意见领袖”。

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

文化规范论

•德弗勒提出的一种传播效果理论。

他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之所以能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是因为它发出的信息能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的规范力量,人们不知不觉地依据媒介逐步提供的“参考架构”来解释社会现象与事实,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媒介这种影响是日积月累、缓慢地渗进受众思想中去的。

社会参与论

•又叫受众介入论。

它渊源于美国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一种受众理论。

最早明确地提出这一尖锐问题的是美国学者J.A.Bslen,他在《对报刊的参与权利》(1967)一文中指出,为了维护受众的表现自由,保障他们参与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宪法第一修正案必须承认公民对传播媒介的参与权。

如今,这一理论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同和接受。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做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使用媒介来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

•使用的结果是两种,满足与不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受众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传播效果理论,属于适度效果理论。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评价

积极意义:

•施拉姆把“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cafeteria)

•“使用与满足”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具有重要意义。

适度效果理论,既否定了媒介的强大效果,也否定了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局限性

•“使用与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色彩较浓。

•使用与满足”研究只是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些能动性,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

实验

•赫卓格对广播媒介的研究

实验:

对11位广播智力测验节目爱好者的调查;对广播肥皂剧听众的调查

结果:

即便是同一节目,人们的收听动机,欣赏的内容以及获得的满足感是不同的

结论:

(1)竞争心理需求;肥皂剧”即广播连续剧受众的收听动机,1)解放情绪

2)代理参加

(2)获得新知需求

3)生活的教科书(3)自我评价需求“

7.受众的选择性理论

选择性注意又被称为选择性暴露受众的心理选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触,是指媒体和信息是否受到受众的注意,受众会对这些媒体和信息进行选择。

受众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各个年龄、各种学历、各行各业的人。

那么,由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等的不同,他们对信息的选择也就不同。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这样认为:

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

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也就是说,受众是积极的寻求和接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受众接受信息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

例如:

一个身患重病的人,他不会去关心国际时事,而是会更注意是否有新药特药的推出;一个居住在国外的人,他每天更关心的是本国本地区的天气状况。

这两个例子都是受众从自身的需要,而选择接受信息的。

对于传播者来说,它不能强迫受众去接受自己所传递的信息;但是它可以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接受习惯,适当改变传播方式、强化和更新传播内容,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引起受众的注意。

二、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从自身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对信息作出的解释。

由于信息接受者的教育程度、心理思想、社会经历、个人需求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因此他们对相同信息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人们有选择的接触了一个信息后,会按照当时的需要、兴趣和情绪进行理解。

同一条信息,由于受众不同,所做出的解释也就不同。

例如:

报纸上有一篇报道,一对父母将自己年满十八岁孩子赶出了家门。

有人会批评这对父母不尽人情;可有人会赞同这对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独立的教育方式。

三、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对信息的记忆是有选择的,他们会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记忆深刻;而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没有给自己的大脑形成刺激的内容加以遗忘。

选择性记忆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一样,十分注重受众本身感兴趣的、自身需要的、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容易遗忘那些与自身生活无关、不感兴趣、与自己原有态度不相符合的讯息,这种行为是出于潜意识的。

例如:

作为一个乔丹的球迷,受众可能依然记得几年前一场重大的赛事中,乔丹是怎样上篮、投篮,甚至依然记得他一共几次犯规、几次失误;而对其他球员的表现已经完全忘记。

受众是大众传播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这个传播活动就不完整。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教育水平、职业、地缘、收入水平、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传播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传播媒体只有在较长时期内向受众传达差异性信息产品和服务,满足其特殊需求,形成媒体的特有受众群体,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和认可,形成高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读书笔记读后感

 

一、名词解释

1.民主参与理论(书P143)

也可称作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达到新高度,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

2.传媒接近权(书上称之为媒介接近权P159)

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权力,同时这项权力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3.传播效果(书171最后一行,以下摘自PPT)

两种含义:

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主要是指说服性传播,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具体效果或微观效果);

二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综合的、宏观的、长期的效果。

4.信息社会(书P28)

指的是“信息成为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5.大众传播(书P99)

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6.信息爆炸(摘自PPT,书上30页有提及到)

所谓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也是人们对当代社会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各种信息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7.拟态环境(书P113)

就是我们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似而非环境”。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8.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书57,以下内容摘自PPT第四章)

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9.人内传播(书61)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0.群体规范(书81)

指的是成员个人在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11.信息压力(书82)

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12.信息主权(书P240)

包括三方面内容:

(1)、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2)、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存储、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3)、对本国信息的输入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14.媒介技术(书116)

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为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15.传播者(书49)

又称信源。

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

16.基模(书68)

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认知引导结构。

17.意见环境(书201,以下摘自PPT)

即个体周围意见分布的状况,主要形成于所处的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更为强大。

18.传播媒介(书115)

大致有两种含义:

(1)、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2)、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二、重要问题

(1).传播媒介的两种含义?

(2)简答技术“中性”论的主要观点。

(3)简答媒介、符号、信息和意义四者之间的关系?

(P34)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载送信息的代码。

信息是符号的表现内容,是符号的特定意义。

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媒介是指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包括邮政系统、传媒系统、互联网系统、电话系统等。

(4).传播学的形成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

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外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二是内在的学科自身的演化。

1.外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

传播学的兴起与现代文明或现代化发展关系密切,其中尤以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兴起为首要原因,假如没有大众化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方兴未艾的网络,没有其日益产生的巨大影响,那么传播学也就失去其安身立命的现实根基。

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传播实践的发展催生传播学-------为了认识传播现象及其规律;为了更有成效、更有意义地开展传播。

2.内在的学科自身的演化:

从学科自身方面讲,传播学乃是诸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

(5).传播学的三大来源有哪些?

(1)是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行为科学

所谓行为科学,就是把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内在思想作为研究客观依据的科学。

(2)是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即“三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

传播学在理论上借用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一些概念及理论模式,把系统、信息和反馈等概念及有关理论引入对传播活动的研究,为建立有关传播规律的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3)是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

这种学科交叉既体现在学科之间横向的融合吸纳,如传播学之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又表现在学科内部纵向的传承演进上,这条线索就是三点一线的报学—新闻学—传播学。

新闻学是对报学的发展和超越;传播学是对新闻学的发展和超越;新闻学比19世纪兴起的社会科学更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

传播学相对于新闻学,则更具科学性和学术性。

6.简答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ppt第四章)

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中结点。

包括: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