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43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docx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科目]

(满分为150分)

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填空题(10分)

1.语文教学课程目标的特征:

A目标的和;B目标的和。

2.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强调的统一。

第二部分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5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táozuìnínɡzhònɡwǎnliánēncìhúlúntūnzǎo

()()()()()

zīrùnkuíwúzhēnzhìmiǎnlìxuányáqiàobì

()()()()()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

镌刻(juānjuàn)抚摩(mómē)扁舟(biānpiān)阻挠(náoráo)

塑料(suòsù)挫折(cuōcuò)归宿(sùxiǔ)瘦削(xiāoxuē)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十()寒窗悬梁刺()凿()借光出口成()

()学多才见多()广一览成()一()十行

4.“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能组成词语()。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

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5.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①剪刀对布匹锯子对A.水泥B.木材C.椅子D.砖头

②花卉对公园化石对A.商店B.礼堂C.博物院D.图书馆

③成果对努力收获对A.除草B.播种C.施肥D.耕耘

④良药对苦口忠言对A.顺耳B.刺耳C.逆耳D.悦耳

6.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再选择两个各造一个句子。

一旦……就……无论……都……即使……也……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既然……就……

①大量阅读()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能提高写作能力。

②班车每天准时到达,()刮风下雨()不误点。

③时间()流逝()再也不会返回。

7.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使其表达的意思不同。

A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红队获得了冠军)

B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蓝队获得了冠军)

8.以下四个句子,每句都有两个动作,四句中有一句,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与另外三句不同,把它找出来。

()

A老师要求我们发表意见。

B我们请马老师讲一个故事。

C小明告别了妈妈去夏令营了。

D我叫马辉买了一张电影票。

9.按要求写句子。

①闰土回家去了。

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

(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②老人叫住了我,说:

“是我打扰了你吗?

”(改成间接引语)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

④月亮升起来了。

(扩句)

⑤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改写成拟人句)

10.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后面横线上。

①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像黑地洞似的。

②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③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④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排成通顺的话,序号应是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

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

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

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

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

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

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

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

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

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

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戛然而止()硕果()伴和()步履()雕琢()

12.把文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夏天的特点是,冬天的特点是,秋天的特点是,,。

1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

1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

”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1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1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

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郅都者,杨人也。

以郎事孝文帝。

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上目都,都不行。

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

“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

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上还,彘亦去。

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

至则族灭氏首恶,馀皆股栗。

居岁馀,郡中不拾遗。

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常自称曰:

“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

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

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面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

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

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孝景帝及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

匈奴患之。

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景帝曰:

“都忠臣。

”欲释之。

太后曰:

“临江王独非忠臣邪?

”于是遂斩郅都。

(《史记·郅都传》)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贾姬如厕

至海陵,如高沙

B.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问遗无所受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

D.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称代前文的“上欲自持兵救贾姬”而郅都不让他去救贾姬一事

B.太后闻之,怒称代前文的“郅禁吏不予”而致临江王自杀一事

C.匈奴患之称代前文的“郅都的节义”

D.欲释之称代前文的“郅都”

2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郅都有节义的一组是()

①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②至则族灭瞷氏首恶,馀皆股栗

③公廉,不发私书

④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

⑤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⑥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⑥D.③⑤⑥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郅都因为说服汉景帝不可自轻而受到太后的常识,后来因为对列侯宗室也毫不留情,激怒了太后。

B.汉景帝时,一些豪强利用宗法关系,结成强宗大姓,勾结权贵,在地方上横行霸道。

C.郅都不去救贾姬,是因为贾姬是汉景帝的宠姬,他作为一个臣子应该避让,不可入厕相救。

D.匈奴人素来仰慕郅都的节义,所以听说他担任雁门太守后便撤军了,一直到他死都没有进犯雁门。

四、古诗及背诵(8分)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前人在评述这首词时曾说,“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诗思想感情的关键,词中“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答:

23.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2),,能无怨乎?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朱熹《观书有感》)

五、作文(40分)

世界上有很多的路,有乡村清静的小路,有城市喧闹的马路;有盘旋直升的山路,有笔直向前的高速公路,当然也有我们所走的不同的人生之路。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六、案例分析(20分)

试写出《黄继光》的讲读教案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参考答案及解析[语文科目]

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填空题

1.连续性;阶段性;明确性;模糊性

2.实践性和综合性;结论与过程

第二部分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陶醉凝重挽联恩赐囫囵吞枣滋润魁梧真挚勉励悬崖峭壁

2.镌刻(juānjuàn)抚摩(mómē)扁舟(biānpiān)阻挠(náoráo)

塑料(suòsù)挫折(cuōcuò)归宿(sùxiǔ)瘦削(xiāoxuē)

3.十(年)寒窗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出口成(章)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一览成(诵)一(目)十行

4.×;xiàng;己或巳;6;大街小巷

(1)③

(2)①

5.①B木材②C博物院③B播种④C逆耳

6.①不但……而且……②即使……也……③一旦……就……造句:

略。

7.A.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红队获得了冠军)

B.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蓝队获得了冠军)

8.C[解析]略。

9.①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②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③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④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⑤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10.②③④①

二、现代文阅读

11.戛然而止(jiá)硕果(shuò)伴和(hè)步履(lǚ)雕琢(zhuó)

12.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13.缠绵;狂热;冷漠;清爽;热情;真诚

14.骏马;将军;流星

15.“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16.略。

17.略。

三、文言文阅读

18.B[解析]分别解作“谢罪”、“辞别”,动词。

A中两个“如”,俱为“到、往”之意,动词;C项两个“遗”均读wei,解作“馈赠”,动词;D项两个“引”意为“率领”,动词。

19.C[解析]指代“郅都”。

②句是说郅都“为人勇”,有能力;汉景对郅都信任;⑥句表现匈奴对其敬畏。

20.B[解析]⑤句所述为汉景帝对郅都的信任,⑥句反映了匈奴人对郅都节义的敬畏,即排除A、C、D三项。

21.C[解析]C项文中未提。

四、古诗及背诵

22.是富贵者的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同意。

末句一反前文纯用景语的格局,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

以“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叫醒全篇,表明前5句所写都是酒醒人散后的景象,“得愁多”就是这一系列闲静景象所引起的缕缕愁绪。

23.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作文

基础等级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中心

突出中心

明确中心

基本明确中心

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展等级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4.材料丰富

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2.揭示问题发现问题

5.形象丰满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6.意境深远

9.文句有意蕴

12.有个性特征

例文:

幸福有捷径么

人生活在世上就是以追求幸福为最终目的,人类社会也是在为着幸福同自然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阻力作斗争。

可以这样说,不想幸福的人是不存在的,不希望幸福的社会更是不存在的,那么,通往幸福的路有没有捷径呢?

我的回答是:

没有。

有人说,我买彩票,买基金,买股票,一夜成为百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这不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吗?

不,没有这样简单的事。

你买这些东西所得来的钱财,只能说明你暂时在保管这些钱财,至于是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这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也许它是你通往地狱的引路人。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他们没有心理准备,当财富来临以后,精神失常的人有,家庭反目的有,这能说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吗?

也有人说缘分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不管是男人或是女人,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

这只能说是一条路径,未必是捷径,因为通过这条路的时候,除了自身的先天因素,更多的是后天需要做的事情。

《汉武大帝》里的阿娇,通过缘分成为一国之母,就是因为其自己不具备坚实的生活基础,结果却是非常的悲惨。

也有人羡慕给人当情人的人,说他们找到了通往幸福的捷径,理由是他们一掷千金,吃香的喝辣的,招摇过市,有不尽的风光,果真是这样吗?

一个没有人格尊严,没有自己的人能有幸福可言吗?

有谁能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掩饰其内心深处的痛苦呢?

就如一夜暴富的人,如果他能用这些钱为更多的人带去幸福,那钱就很有可能成为他通往幸福的捷径。

成为一国之母的阿娇要是能明白除了爱自己,爱自己的丈夫以外,再去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结局可能就不是那样一种情形了。

至于当情人的人,这些人是没有如果的。

因为不管在任何时候,这些人都会受到鄙视,他们也很难在阳光下生活,要是说他们的路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只能是自欺欺人。

不管是钱财,或是缘分,甚至是权势,都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正如恩格斯所说,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离的。

幸福是一种心的安宁,幸福是一种享受,幸福是情感长期积淀的一种感受,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因此,我以为,幸福是没有捷径的,不管以何种目的作为幸福的标准,都需要有一种付出,没有路程的幸福是不存在的。

如果硬要给幸福找一条捷径的话,只有找到一条个人幸福和大家幸福能够的统一的路,这也可能是通往幸福唯一的捷径。

六、案例分析

《黄继光》

[答案要点]依据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特点及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这篇课文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现有的认识水平,其教学结构和方法可做如下设计:

一、通过具体地区别“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意思,了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情况下。

二、按课后第一思考题中4个小题的提示自读课文,训练分段。

第一步:

在教师辅导下完成第1个小题,知道这个小题的内容应包括第1自然段。

第2、3、4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步:

再读课文,逐个问题理解是讲什么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第三步:

用“任务——困难——克服——完成”来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明确课文是按照这次战斗经过的顺序记叙的。

第四步:

由学生独立分段,并讲出分段的思路,懂得是受课后思考题的启发,进而小结。

给这篇课文分段的方法是按照课后思考题的提示来分段的。

第五步:

教师指出,四年级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地分段。

(这五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两次读课文,对课文讲的什么内容初步理解,并理清顺序,自己悟出分段的方法,掌握规律。

这是一个分段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段的一种方法。

三、回答课后思考题,学习给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懂得给写人物为主的文章概括段意,要围绕中心人物的活动,要扣住题目。

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如第一段,要把“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了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的命令”改为“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了……的任务。

”第三段包括4、5、6自然段,概括段意时,要把3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少一点都不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练习说话的时间,要教给学生说;二是在归纳完各段段意后,让学生自己悟出这课段意的特点——扣住题目,围绕黄继光的活动。

学生在练习归纳段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写人这一类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同时练习了说话。

四、根据课前的调查,顺着学生的思路和现有的认识水平,提出“黄继光怎样不怕牺牲”这个主要问题,理解重点段——第3段。

先引读第4自然段,使学生懂得由于战斗环境的变化,黄继光由匍匐——爬去——挪动,说明黄继光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完成任务的困难越来越大。

再联系第1、2段的内容,理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更加顽强地向火力点靠近,而不停止前进?

接着启发学生身临战斗的前沿阵地,如果看到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反复体会和朗读第5自然段。

重点理解黄继光最后的壮举。

结合插图,教师演示“张开双臂”,体会“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句的意思。

想想他为什么要“张开双臂”——身负重伤,必须用尽全力扑得远一些;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没有一件武器,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明知要牺牲自己,还偏要这样做——“他感到……望着他”,就是说他心里想着向指导员做的保证,他想着被压在半山坡的战友,他想着祖国人民的重任,他想着朝鲜人民的期望。

最后教师指出“不怕牺牲”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才是英雄的本质,是说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壮举。

(让学生由一个一个描写黄继光行为的词语中看到黄继光的伟大形象,由黄继光的心理活动中去体会黄继光伟大的革命精神,懂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含义。

五、教师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和引伸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理解。

六、一个学生朗读第3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像,使黄继光堵枪口的英雄形象更清晰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这个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解决以下3个问题:

1.怎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体现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

3.怎样突出中年级段的训练,课堂上要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看到由不会到会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