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441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标准对规范中的术语进行了定义,根据我省蜜蜂饲养条件对使用的蜂种进行了限定;

将配套工具修改为贵州中蜂蜂箱;

巢虫阻隔器修改为改良式巢虫阻隔器;

增加人工育王内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中蜂的无公害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贵州中北部(northandmiddleregionofGuizhou)

贵州省北纬26°

线以北的地区。

3.2贵州南部(SouthernGuizhou)

线以南的地区。

3.3蜂群(colony)

由一只蜂王,1000只以上工蜂和少量雄蜂组成能独立生活的群体。

3.4群势(powerofcolony)

衡量蜂群强弱,通常以框蜂和公斤蜂重计算。

3.5蜂巢(honeycomb)

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

由一个或多个与地面垂直,并列的巢脾构成。

3.6巢脾(comb)

两面具六角形巢房的蜡板,是构成蜂巢的基本单位。

3.7赘脾(hangingcomb)

在巢框的上梁、侧梁上营造的小块新巢脾。

3.8蜜粉源(nectarandpollenplans)

能提供蜂群繁殖需要花粉和花蜜的显花植物。

提供花粉为主的开花植物称粉源。

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称蜜源。

3.9流蜜期(nectarflow)

外界有一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3.10分蜂热(swarm)

蜂群内部产生自然王台,工蜂出勤减少,蜂王产卵急剧下降时称发生分蜂热。

4总则

4.1群势指标

各个时期蜂群的标准群势如下:

春季包装起步群势的最低标准为3框足蜂(见附录A.1)。

主要蜜源大流蜜开始期,7框左右。

夏季无主要蜜源(指乌桕)、越夏期长达4个月以上的地区,越夏以前(以5月中旬为准)为4框以上。

蜂群越冬前(以12月上旬为准),4框以上。

4.2产量指标

在有春、夏或春、秋两季大蜜源的地区,定地或定地加小转地饲养,每群蜂年产蜜量15kg。

4.3使用蜂种

华中型中蜂或云贵高原型中蜂经选育后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蜂种。

4.4蜂箱

贵州中蜂标准箱,并安装改良式巢虫阻隔器,安装方法见A.2。

4.5蜂群安置

4.5.1晚秋及冬、春两季应安排在避风(北风)向阳处,夏季安置在阴凉通风处。

最好能安置在冬、春两季当阳、能避北风、夏季又有高大落叶乔木遮荫之处。

4.5.2蜂群放置不要过于集中,应利用地形、地物,每5群—10群为1组,分散放置,巣门方向错开。

5蜂群管理

5.1春季管理.

在有柃(野桂花)、早油菜的地区,边繁殖,边取蜜。

无上述蜜源的地区,适当提早季节包装春繁。

5.1.1适时春繁

5.1.1.1贵州中北部海拔较低(1000m以下)、有早油菜的地区及贵州南部,1月10日~20日包装;

贵州中北部海拔1000m以上或只有晚油菜的地区,应于2月初包装。

达不到早春起步最低标准群势(3框足蜂)的蜂群,应组成双王群繁殖或合并。

5.1.1.2包装时,按足框蜂量配脾或抽减掉1个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

巢内布置,每群蜂或每只王至少应有1张大蜜粉脾作饲料(若无现成粉脾,应做成A.Y-花粉脾,方法见附录A.4),其余为半蜜脾、蜜脾。

箱内空档中部以下塞草把(巢内布置见图1)。

图1蜂群春繁包装时巢脾的布置

蜂巢布置好后,先盖覆布,再盖副盖、草帘(或直接盖木副盖),箱底垫1层厚稻草。

3框以下的弱群如无法合并或组成双王群,应搞外包装。

箱外可套草包;

或在箱底垫上稻草,并在箱外加盖1层塑料薄膜(需露出蜂箱前壁),薄膜与箱后壁、箱两侧之间塞草把。

5.1.1.33月上旬后,当蜂群群势超过5框足蜂时,及时撤去内、外包装。

5.1.2奖饲与补饲

5.1.2.1蜂群包装后,每晚用少量1:

1的糖水(白糖:

水,后同)连续奖饲1周,刺激蜂王产卵。

5.1.2.2遇连续阴雨、群内缺蜜时及时补饲。

春季取蜜后,如突然出现寒潮,群内断蜜,应用1份白糖加0.3份水熬成软糖,待温凉后,倒在15cm见方的塑料薄膜上做成薄饼状,盖在蜂群的巢框上梁(糖向下,薄膜在上),作紧急补饲。

5.1.3喂粉和喂水

连续阴雨、巢内缺粉,及时加入花粉脾或补饲A.Y-花粉条。

实行巢门喂水,水中加0.5%的食盐(方法见附录A.6)。

5.1.4防治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

5.1.4.1春繁时,在饲喂的花粉中以及前3次奖励饲喂的糖水中加入预防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药物,方法及药物用量按照NY5138执行。

5.1.4.24月1日前后,改良式巢虫阻隔器换药。

5.1.5蜂脾管理

5.1.5.1春繁初期,应使蜂王在原有巢脾上尽量扩大产卵圈。

蜂群中原有不完整的巢脾被接造,接近于造成完整的巢脾时,及时加入优质巢脾扩巢,保持蜂、脾相称。

5.1.5.2外界开始流蜜,蜂群中出现赘脾或框梁上有新蜡点时,加入整张巢础造脾。

封盖子脾中的旧脾、虫害脾移至两侧作边脾,待幼蜂出尽后提出箱外化蜡。

5.1.6控制分蜂热

5.1.6.1用中蜂标准箱或意蜂标准箱饲养的蜂群,当群势达7框左右足蜂(箱内放脾7框~8框)、有5张~6张子脾时,应及时叠加继箱、浅继箱。

5.1.6.2群内开始出现分蜂热(出现王台),应毁台、割雄蜂脾、及时取蜜,并将蜂王其中一侧前翅剪去1/3,用竹王笼扣王10天再放王(扣王期间,应每隔3天检查、毁除1次急造王台)。

5.1.6.3在春季流蜜期长(1个半月至2个月以上)、流蜜量平缓的地区,上继箱时,可先将蜂王剪翅,等再次出现王台时再扣王。

而在春季流蜜期短(1个月左右)的地区,如气候好、流蜜猛,上继箱、剪翅、扣王可同时进行,扣王时间可适当延长。

5.1.6.4对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控制分蜂热的个别蜂群,应利用自然王台或人工王台实行人工分蜂(分蜂及分蜂后处理参见5.3.1.6.3)。

5.1.7流蜜尾期管理

春季最后一个蜜源流蜜尾期,按每框足蜂留足1kg~1.5kg饲料(有夏季大蜜源的地区可少留)。

饲料不足的,流蜜期结束后(5月中旬),用1:

1的糖水连续大喂几晚,迅速补足。

5.1.8育王换王及人工分蜂

5.1.8.1当地春季最后一个蜜源结束前20天(一般在3月25日至4月1日前后),开始首批人工育王(方法见附录A.10),王台成熟后用于分蜂、组织交尾群或替换老、劣蜂王。

5.1.8.2春季大流蜜前、中期应尽量控制不分蜂(方法见5.1.6),流蜜后期结合换王、分蜂,提交尾群。

流蜜期内如分蜂,一般应按原群脾多、分出群脾少的方法,实行不均等分蜂(分蜂方法参见5.3.1.6.3)。

大流蜜期临近结束前及流蜜结束后分蜂,宜按均等分蜂法,在原址将蜂群一分为二。

5.1.8.3春季按1:

1的比例分群;

及时收捕自然分蜂的分出群,增加全场蜂群数。

已达一定规模的蜂场,以换王为主,适当控制分蜂。

5.1.8.4春季应尽量换去超过1年龄的老蜂王(留种用的蜂王除外)。

大流蜜后期未换王的蜂群,应将老王集中贮存(参见附录A.9),介绍成熟王台或处女王,实行全面换王。

新王交尾失败,再选优良的被贮老王调回蜂群。

5.2夏季管理

5.2.1夏季有大蜜源(乌桕)地区的蜂群管理

5.2.1.1乌桕流蜜前的管理

5.2.1.1.1贵州北部乌桕开始流蜜的日期,一般在6月10日~20日。

各地培育乌桕适龄采集蜂的日期,应根据当地乌桕常年开始流蜜的日期以及蜂群群势来确定。

不同基础群势的蜂群开始奖饲繁殖的时间见表1。

表1贵州北部不同蜂群群势奖饲繁殖天数

蜂群群势(框足蜂)

3以下

3~5

5以上

提前奖励繁殖的天数(天)

当地乌桕开始流蜜前

50~60

40~50

30

5.2.1.1.2外界缺蜜期,每隔一晚用1:

1的糖水奖饲,每群每次奖饲白糖0.15kg(干重),以蜜不压子为度(子脾上蜜环高度不超过5cm)。

5.2.1.1.3当蜂群群势达7框左右足蜂(箱内放脾7张~8张)、有子脾5张~6张时,停止奖饲。

用中蜂标准箱或意蜂标准箱饲养的蜂群应及时分别叠加继箱、浅继箱。

5.2.1.2乌桕流蜜期管理

5.2.1.2.1取蜜及控制分蜂热

6月上中旬进入乌桕大流蜜期后,达到7框左右足蜂、有5张-6张子脾的蜂群,加继箱、浅继箱或利用16框卧式箱饲养。

如出现分蜂热,应毁台、割雄蜂脾,并将蜂王其中一侧前翅剪去1/3,扣王10天再放王(扣王期间每隔3天毁除1次王台),及时取蜜,控制分蜂热。

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控制分蜂热的个别蜂群,应利用自然王台或人工王台实行分蜂(分蜂及分蜂后处理见5.3.1.6.3)。

流蜜后期应留足饲料(留蜜标准见5.1.7)。

5.2.1.2.2育王、换王

乌桕花中期育王,后期换王,替换春季尚未换完的老王。

发展中的蜂场继续分蜂。

5.2.1.2.3加础造脾

利用大流蜜期加础造脾,及时淘汰旧脾,化蜡灭虫(方法见5.3.1.5及附录A.5.3)。

5.2.1.3夏末、秋初缺蜜期管理

缺蜜期间尽量做箱外观察,少开箱。

如发现异常,再开箱检查。

平时每隔7天,利用清晨、傍晚快速查蜂1次(查饲料、查病害)。

根据查蜂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一直到秋繁时止。

饲料不足的蜂群,应用1:

1的糖水连续大喂几晚,使每张子脾上的蜜环高度至少不低于9cm~10cm。

缺蜜期应注意防止盗蜂。

5.2.2夏季无主要蜜源(乌桕)地区蜂群管理

5.2.2.1平衡群势

春季大流蜜期结束到初夏断蜜前(5月中旬),每6天自6框以上的强群中抽1框出房子脾与弱群中的幼虫脾对调,以强助弱。

外界断蜜后,停止调脾。

5.2.2.2补饲及日常管理

夏初外界断蜜后,全面检查1次群内存蜜。

饲料不足的蜂群,用1:

1的糖水连续大喂几晚。

缺夏季蜜源的地区,每脾足蜂应备足越夏饲料1.5kg、有夏荞的地区,可适当补饲。

夏荞流蜜期气候好,可适当取蜜。

日常管理见5.2.1.3。

5.2.2.3防治巢虫

7月上旬,巢虫阻隔器换药1次(其他防治措施参见附录A.5.3)。

5.2.2.4防暑降温

7月~9月中旬高温期,注意遮阴防晒,6框以上的蜂群叠加空浅继箱或空继箱。

酷暑干旱时,巢内加挂水脾,傍晚用水泼湿箱底泥地。

5.2.2.5防治胡蜂

9月~10月大胡蜂活动期,采用圆孔式巢门。

在巢门前用木板、竹篾拍杀胡蜂。

发现胡蜂巢穴,可在夜间火烧蜂巢,或用“敌敌畏”灌入巢内后用土堵塞巢口,灭杀胡蜂。

5.3秋、冬季管理

5.3.1秋季繁殖期管理

5.3.1.1适时秋繁

贵州秋季主要蜜源大流蜜开始期,一般在10月中旬前后。

各地培育秋蜜适龄采集蜂的日期,应根据当地常年秋季主要蜜源开始流蜜的日期以及蜂群群势来确定。

7月底对全场蜂群进行1次群势普查登记。

不同基础群势最适起繁日期见表2。

表2贵州秋季流蜜期不同蜂群群势奖饲繁殖天数

蜂群群势

(框足蜂)

1

2

5及5以上

秋季大流蜜前

75

70

60

50

35~40

全场蜂群群势不均衡时,应根据各群蜂的群势,按表中日期分期起步秋繁;

也可求出全场平均群势(方法见附录A.3),从表2中查出与平均群势相对应的起繁日期,全场同时起步秋繁,然后从强群中每6天抽1张出房子脾与弱群中的幼虫脾对调(大流蜜前20天停止调脾),以强助弱,使全场蜂群在进入秋季大流蜜期前,群势达7框左右。

5.3.1.2奖饲、喂粉

开始秋繁后,保持蜂、脾相称。

每隔一晚用1:

2的糖水连续奖饲。

奖饲要少量多次,以蜜不压子为度(子脾上蜜环高度不超过5cm)。

辅助蜜源(如盐肤木、秋荞)流蜜或秋季在流蜜期前已达标准群势(7框左右足蜂)的蜂群,停止奖饲。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如遇连续阴雨,群内缺粉,应及时补饲花粉或人工混合花粉条(制法、喂法见附录A.4)。

5.3.1.3防病、治病

秋繁开始时,在前3次奖饲的糖水中加预防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药物。

一旦发现病害,及时治疗,方法及药物用量按照NY5138-2002标准执行。

5.3.1.4防暑和保温

5.3.1.4.17月下旬至9月中旬,群势超过6框足蜂、放脾7框~8框以上的蜂群,应叠加空继箱或空浅继箱防暑。

5.3.1.4.2进入9月中旬后,群势不足6框的蜂群,应撤除继箱或浅继箱。

蜂群应保温,先盖覆布,再盖纱盖及草帘,或将纱盖换成木副盖。

5.3.1.5加础造脾及处理旧脾

奖饲后及秋季滚蜜期,框梁上出现白色蜡点、蜂群开始造脾时,加础造脾。

旧脾及虫害脾移至蜂巢两侧作边脾,等幼蜂出尽后提出巢外及时化蜡:

较好的巢脾如需保留使用,可在冰柜中冷冻两天后或用硫黄燃烧熏蒸两次后(两次间隔5天~7天)密闭保存。

5.3.1.6控制分蜂热

5.3.1.6.1使用中蜂标准箱或意蜂标准箱饲养的蜂群经秋繁,群势达7框左右足蜂、有子脾5张~6张时,应叠加继箱或浅继箱。

5.3.1.6.2加继箱或浅继箱后,如出现分蜂热,应毁除王台(每隔3天1次,连续进行两次)、割雄蜂脾,并剪去蜂王一侧前翅的1/3,及时取去巢内存蜜。

5.3.1.6.3采取上述措施仍控制不住分蜂热的个别蜂群,应将老王带蜂2框(其中1框为蜜脾,l框为封盖子脾,削除脾上所有自然王台)分出,并从原群多抖1框~2框幼蜂入分蜂群内;

原群只保留一粗壮自然王台(为防止发生再次分群,在分蜂后3天~4天,原群应逐一抖脾检查,削除脾缘和脾面所有急造王台)。

若新王不能出房、飞失或交尾不成功,再调回老王或与其他蜂群合并。

5.3.2秋、冬季流蜜期管理

5.3.2.1大流蜜期管理

秋荞、野藿香、千里光、柃(野桂花)等进入大流蜜期后,应适时取蜜,防止蜜压子,控制分蜂热。

气候好、流蜜旺时全取,气候不稳定、流蜜差时抽取或不取。

5.3.2.2补足越冬饲料

5.3.2.2.1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流蜜后期留足饲料。

留蜜标准:

每脾足蜂1kg左右;

如不足,用1:

1的糖水连续大喂几晚补足。

5.3.2.2.2补饲时期,贵州中北部地区应不迟于12月上旬,贵州南部应不迟于12月中旬。

5.3.3越冬期管理

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结束,到第2年包装春繁前这段时期,称为蜂群的越冬期。

越冬期尽量不开箱,让蜂安静结团。

每次寒潮过后,快速开箱观察1次。

如缺蜜,应加入现成蜜脾或用1:

2的浓糖水灌脾补饲。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A.1足蜂

1框足蜂,是指1张标准、完整的中蜂巢脾,其两面一个挨一个地爬满蜜蜂。

A.2改良式虫阻隔器的安装

使用广东昆虫研究所研制的巢虫阻隔器。

安装时,将巢箱前、后壁上的框槽用板锉改造挖深,然后用去帽铁钉将木条与2套-3套阻隔器固定于框槽上,木条两端及侧面均与箱内壁相距4mm,使搁在木条上的

巢脾不直接与箱体接触(参见图A1)。

安装前阻隔器内应先装杀虫药膏。

药膏的组成是:

凡士林80%,液体石蜡19.5%,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0.5%,充分混匀。

A.3蜂场平均群势计算法

将全场每群蜂的群势相加,除以群数,所得结果取整数(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即为全场平均群势。

A.4人工花粉、花粉脾、花粉条的制作和饲喂

A.4.1人工花粉配方

全部用天然花粉;

或天然花粉与炒熟的机制黄豆粉各半,另加土霉素可溶性粉200mg(按有效成分计)。

每千克这样的人工花粉可喂蜂10群~20群。

图A1改良式巢虫阻隔器及其安装示意

A.4.2人工花粉制作

于花粉中略加少许温水,搁置半天发润。

待蒸锅上大汽时,将花粉平摊在蒸格的纱布上,厚3cm,蒸15min杀菌,取出待冷。

用手搓散花粉团,加入炒熟冷却后的黄豆粉及药物拌匀,倒入适量煮开冷却后的蜂蜜,调制成软而不稀的人工花粉。

A.4.3人工花粉脾制作

用硬纸板做成1块如图A2中尺寸大小的半圆形遮挡板,将此板放在1张深色巢脾上,遮住中、下部。

用上述调制好的人工花粉填在遮挡板以上的巢房中,用清洁的漆刷填实,上面再刷1层煮沸冷却后的蜂蜜,即为人工花粉脾。

花粉脾加入巢内时,有粉的一面应朝向蜂群。

图A2人工花粉脾示意

A.4.4花粉条制作

做花粉条时,将上述用蜂蜜调制好、软而不稀的人工花粉搓成直径3cm、长10cm~15cm的条状物即成。

饲喂时,花粉条应加在蜂路上,上盖一小块能遮住花粉条的塑料薄膜以防干燥。

A.5病敌害防治

A.5.1欧洲幼虫腐臭病的防治

A.5.1.1用盐酸土霉素粉,加在1:

1的糖浆中喂蜂,用量按照NY5138执行。

A.5.1.2治疗时,每群蜂也可用盐酸土霉素粉200mg兑适量清水稀释,脱蜂后对准予脾喷雾。

每3天1次,3天~4天为1个疗程,

A.5.2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

A.5.2.1用盐酸金刚烷胺粉加入1:

1的糖浆喂蜂,用量按照NY5138-2002标准执行。

喂药时,应配合换脾、换箱。

换下来的巢脾应及时化蜡,患病群用过的蜂箱应用火焰喷灯灭菌消毒。

A.5.2.2其他措施为:

对病群暂不取蜜。

饲料不足时,结合喂药,喂足饲料。

大流蜜期应换去抗病力差的蜂王。

A.5.3巢虫防治

A.5.3.1除安装巢虫阻隔器外,大流蜜期应及时加础造脾,抽出旧脾,及时化蜡。

巢虫危害期定期清扫箱底,杀死巢虫、蜡蛾。

A.5.3.26月~9月上旬,外界流蜜期应每隔7天清除阻隔器四周的赘蜡1次。

A.6巢门喂水法

A.6.1用市售巢门饲喂器喂水。

或在无毒塑料小瓶近底部瓶壁处,用铁丝烙出一直径为3mm的圆孔,用脱脂药棉或煮沸消毒后的旧布搓成条,一头塞入小孔内塞紧;

小瓶放在巢门边,将布条或药棉条的另一头伸到巢门内。

如无塑料瓶,用小玻璃瓶亦可代替,将布条或药棉条的一头伸入巢内,另一头自瓶口伸至瓶底。

A.6.2在巢门饲喂器或瓶内注入加有0.5%食盐的清水。

每天早、中、晚各检查1次,及时补加淡盐水。

A.7继箱饲养

在大流蜜期,当蜂群群势强、蜂脾多、蜂巢内显得拥挤时,为解除分蜂热,提高产量,应及时叠加继箱、浅继箱。

A.7.1用中蜂标准箱加浅继箱饲养

蜂群达7框左右足蜂、有5张~6张子脾时,加浅继箱。

浅巢框与巢脾一一相对,让蜂群造脾、贮蜜。

浅巢框下梁与巢框上梁垂直间距不超过7mm,中间不加隔王板。

A.7.2用意蜂标准箱实行中蜂继箱饲养

A.7.2.1实行继箱饲养的时期与蜂群群势

蜂群在流蜜期前经繁殖后,群势达7框左右足蜂(放脾7框~8框)足6框的蜂群以及时间在11月中旬后,采用平箱饲养。

A.7.2.2继箱饲养巢脾布置的基本方式及巢脾的调整

有子脾5张~6张时,加继箱。

群势不强采用继箱饲养时,巢、继箱巢脾的排列,基本采取对称的方式布置,即上、下脾数相等或基本相等,一一相对排列,继箱巢框下梁与巢箱巢框上梁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7mm。

巢继箱间不加隔王板。

巢脾布置为:

繁殖期,巢箱留1张蜜粉脾、1张空脾(或已出房的封盖子脾及巢础框)供蜂王产卵,其余为卵虫脾、新封盖子脾。

继箱中为蜜脾、老熟封盖子脾。

每隔4天~6天上、下调脾或加脾1次,出房子脾由继箱调到巢箱,巢箱中封盖子脾提上继箱。

大流蜜期,继箱上还可直接插空脾或巢础框。

A.7.3低温期、高温期继箱群的特殊处理

A.7.3.1春季蜂群初上继箱及寒潮来临时,巢箱保温隔板外的空档处填草把保温。

3月下旬后或待气温回升后再撤出箱内草把。

A.7.3.2越夏、度秋的高温期,巢继箱巢脾布置应采取下多上少不均等方式布置,子脾应尽量留在巢箱中。

除去纱盖上的覆布加强通风。

A.8脾距(蜂路).

不同时期掌握的脾距如下:

繁殖期8mm~10mm,流蜜期及越夏期10mm~13mm,蜂群越冬期14mm~15mm。

A.9蜂王集体贮存法

贮王前,选群势较强、蜜足的蜂群作贮王群。

贮王前两天,将贮王群的蜂王用王笼扣在巢箱内。

被贮群的蜂王也分别用王笼扣在本群中,贮王时再取出。

贮王时,将贮王群中王台除尽,每5只~6只王贮于1群。

用3.5cm~4cm长的铁丝或竹签穿过被贮蜂王的王笼,横搁在贮王群继箱中部两个巢脾间的上框梁上,使王笼排成1排,每个王笼间隔4cm~5cm。

贮王后稍作观察,如工蜂不围王,即盖上箱盖。

被贮群的老王集中贮存后,应分别介绍成熟王台或新产卵王。

A.10人工育王

A.10.1种用雄蜂培育

在移虫育王前20天选择群势强、分蜂性弱、采集能力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和且蜜粉储备充足的蜂群培育种用雄蜂。

在蜂群中加入雄蜂巢础框造雄蜂巢脾,采用框式隔王栅或蜂王产卵控制器将蜂王控制在雄蜂巢脾上,迫使蜂王在雄蜂房中产雄蜂卵。

根据培育蜂王的数量,培育出足够数量的的种用雄蜂,按1只蜂王培育30只~50只的比例培育种用雄蜂。

当秋季培育蜂王时,培育种用雄蜂数量需增加才能保证正常交配和充分受精。

A.10.2母群的组织安排

选择繁殖能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以及具有稳定的特征和突出的生产性能,蜜粉饲料充足、哺育蜂多的蜂群作为母群。

将母群用隔王栅将蜂群分为有王的繁殖区和无王的哺育区,移虫前4天,在繁殖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