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450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汉字构形的这种文化考古功能,更加深了汉字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密切程度。

  (选自2018.1.15《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在西周时期就被纳入“六艺”的行列,成为皇室初级教育的必修内容,秦始皇将“书同文”列入国策,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文字。

B.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文字是“经艺”的根本,是“王政”的发端,因此能否掌握并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成为汉代选官取仕的重要标准。

C.几乎所有创造了中国盛世的明君都会将文字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即使在民间也早已形成“敬惜字纸”的习俗。

D.早期汉字直观形象,生动多姿,与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张彦远认为汉字与书画同出一源。

《历代名画记·

叙画之源流》中就记载了仓颉造字时依据自然痕迹确定汉字字形的史实。

B.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惟妙惟肖,充满灵动之美,印证着书画同源的事实,体现着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

C.早期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但因为数量有限,满足不了语言日渐丰富的需求,使得汉字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D.“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念体现着中国先民早期朴素辩证哲学思想,为汉字从一元化的象形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提供了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声符和形符体现着汉字的读音和含义,通过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而形成的文字能够使得其被广泛应用,并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B.甲骨文“和”写作“龢”,左边寓意着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相和,右边寓意着阴阳六气之正的自然和谐,体现出古人朴素的辩证思想和美好的祝福愿望。

C.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传递着古人综合全面的和谐观,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的完美结合。

D.汉字构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人对事物的认知及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这显示出汉字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密切关系,也使得汉字具有了文化考古功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就想看他错一回

冯小刚

一位导演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他说:

“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也得是酒。

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

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最后还是葡萄。

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应该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

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成的,是化学原料勾兑出来的。

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我听到过很多对我电影的批评,大多是围绕着“商业”两个字进行。

这位导演的批评却超越这些表面现象,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这位导演名叫姜文。

电影对于姜文来说,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也是非常令他伤神的一件事。

他认为应该由爱电影的人来从事这一职业。

这种爱应该非常单纯,不顾一切,不能掺杂别的东西。

对照这一标准,我总有不好意思的感觉,像做了对不起电影的事,把电影庸俗化了,因为我基本上还处于把电影当饭吃,为了保住饭碗必须急中生智、克敌制胜的档次。

我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押在上面,奋不顾身只为登顶。

我们很少来往,平均一年打不了一个电话。

我爱聊天,但非常害怕和姜文聊。

我觉得跟他说话特别费劲。

累,跟不上他,愣往上跟又很做作,掌握不了话语权谈话,谈话显得非常被动。

抬起杠来,姜文的聪明智慧非常够用。

因为这一点,他在谈话中永远保持着胜利者的姿态。

姜文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你不能这样吧。

每次我听到这样的句子,直接反应就是,我真的不能再这样了。

事后,我又问自己,我哪样了?

久而久之,我萌生了一个愿望,迫切地想听到他能在所有的聪明智慧都用上时,说一声:

我错了。

拍《北京人在纽约》时,我们住在纽约长岛奥伊斯特贝小镇。

一天晚上,马晓晴和姜文为了影片的主演是不是大卫·

尼文发生争执。

马晓晴坚持认为《桂河大桥》的主演是大卫·

尼文,姜文则断然予以否认。

他告诉马晓晴:

“《桂河大桥》里没有大卫.尼文,但这部影片的导演叫大卫·

里恩,得过奥斯卡奖。

这部电影我看过七遍。

他们向剧组的录音师李学雷求证。

学雷是电影学院毕业的,看过无数电影。

学雷说,好像是大卫·

尼文主演的。

姜文鼻子都气歪了,一口咬定,谁说是都没用,绝对没有大卫·

尼文的事儿。

为此,姜文和马晓晴还打了赌。

剧组的人也分成两派。

我和艾未未站在马晓晴一边。

我当时还没看过《桂河大桥》,但我希望姜文输。

我答应开车拉马晓晴去租录像带,条件只有一个,马晓晴若是赢了,让姜文当着大家的面说:

我们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曼哈顿。

艾未未去租带子。

十几分钟后,他回来了,脸上的表情就像要告诉马晓晴得了癌症一样。

未未说:

“晓晴,咱们输了。

”当时,马晓晴几乎丧失了回去的勇气,叛逃的心都有了。

我对她说:

“我也是太想看姜文认一回输,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从那以后,我也落下一个毛病:

凡是姜老师说的话就深信不疑,凡是姜老师做的事就拍手叫好。

我觉得他就不可能错,他太聪明了。

几年前,一个和姜文很熟的朋友对我说,他曾听到姜文对我导演的电影《活着》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姜文认为“活着”是一个动词,被电影当成名词使用了。

富贵为了“活着”,内心应该是非常主动的。

他听到家乡土改枪毙地主的消息,预见到了自己的下场。

为了“活着”,他应该主动放弃,利用一场赌博把土地和家业输得精光,从此沦为贫农。

结果,他如愿以偿,躲过一劫活了下来。

把“活着”当成动词,由此把握富贵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葛优演的富贵断然不会想到的,看得出来姜老师是何等聪明,对“活着”的理解又是何等充满智慧。

每到这时,我都在想,能和这样的演员合作,导演得省多大的心。

但细一琢磨,我又觉得不大对劲。

如果富贵真的这么有智慧,这么主动,我们还能被他的苦难刺痛吗?

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姜老师则不然,他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节制他的才华。

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淤出来的聪明。

(节选自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冯小刚在记述姜文的时候总是拿自己的不足做比较,这是为了衬托姜文,完全是一种谦虚。

冯小刚作为知名导演,为了突出姜文而不惜自我贬抑,体现了他做人的态度。

B.在打赌问题上,冯小刚选择站在马晓晴一边,是因为他觉得马晓晴如此坚持,定是有把握的;

况且李学雷是电影学院毕业的,看过无数电影,他都站在马晓晴一边。

C.姜文对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活着》有一些不同看法。

冯小刚听后非常赞同,并且认为葛优在这一点上不如姜文。

D.文章结尾说:

“姜老师则不然,他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节制他的才华。

”这既是对姜文聪明的赞扬,也是对姜文的忠告。

5.在冯小刚的笔下,姜文的聪明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述。

(4分)

6.文章第二段,姜文以酿酒为喻,对三类电影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请用直白的语言说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请以自己看过的某一部电影为例,分析一下它属于哪种类型。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次失败的劫持

安勇

我把那个孩子弄出来时正是一天里最热的中午。

知了的叫声像拉锯似的割着我的耳膜,一只黄狗蜷缩着在树下午睡,我走过它的身边时,它竟然毫无察觉,我冲它撇撇嘴,立刻断定这是个不值一提的蠢货。

孩子的父母也在午睡,如果他们发现孩子已经不翼而飞了,就会后悔,在抢走别人的孩子后,午睡真不是什么好习惯。

一路上那孩子都在睡觉,均匀的鼻息痒痒地吹在我的脸上。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我把那个孩子轻轻地放在妻子的面前,妻子默默地看我一眼。

我立刻把头扭到一旁,我不敢看她红红的眼睛,昨晚她哭了一夜,把所有的眼泪都哭干了。

在她的哭声里我想到了劫持一个孩子换回自己孩子的主意。

妻子望着那个孩子默默地发呆,从昨天开始,发呆就是她对这个世界唯一的认知方式了,我不知道除了发呆她还能做什么。

我很理解她此时的心情,一颗母亲的心已经破碎了。

我说了一句,“如果三个钟头内还不见我回来,你就把这个孩子杀掉吧!

”说完我悄悄走出家门。

边走边想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按常理那人应该能够自动找上门来,但如果他像那只黄狗一样愚蠢的话就很难说了。

我想,如果那人能够发现我故意踩下的脚印,就会自然而然地找到我。

但我对他的智慧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所以我打定主意主动去找他。

在树林的边缘我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因为我突然感觉到了空气中一种熟悉的气息。

昨天留在我家里的,正是这种气息。

在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我见到了那个人,他正赶着一头牛在耕地。

我缓缓地走向那个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和勇气,因为我是一个父亲。

最先发现我的是那头牛,它恐惧地喷了一个响鼻。

这时那个人也看到了我,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我默然地看了看他,咧开嘴向他笑了笑说,你好先生,你可能还不知道你的孩子已经被我劫持的事吧!

他不说话,惊恐地看着我。

我接着说:

“如果你想要回你的孩子,就把我的孩子们给我送回来吧!

我以一个父亲的名义起誓,我不会伤害你的孩子。

我们来一个公平的交换好吗?

”为了让他能够正常思维,我向后退了两步。

我说,你应该能理解一个父亲的心情,而你的妻子也应该能理解一个母亲的心情。

因为孩子的事,我们很难过。

他终于从地上坐了起来,胆战心惊地说:

“你是说你劫持了一个孩子?

”我点点头,是的,他是你的孩子。

他说,你不想伤害我只想换回你的孩子们?

我又点点头说,请你考虑一下吧!

他说,好吧,我同意你的要求,你在这里等着我,我马上就把你的孩子送回来。

说着他赶着他的牛出了树林。

我等着他时心里想,当父母的心情果然是一样的,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嘛!

我甚至为自己想出的这个主意自鸣得意起来,但任何时候沾沾自喜都是不明智的,当我发现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我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我始料不及的,有几秒钟的时间我的头脑一片空白。

但很快我就镇定了下来,看着他和他端起的枪口说,你为什么要干这样的蠢事呢?

如果我不回去我的妻子就会杀了你的孩子。

他淡淡地笑了笑说,孩子?

我老婆明年就能给我再生一个,但你和你的孩子却能给我换来一大笔钱,你以为我会愚蠢地和你交换吗?

我知道我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不该用自己的观念衡量他的观念。

我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声枪响,空气中立刻弥漫了一股刺鼻的火药味。

右腿上一沉,我随之倒在了地上。

脚步声传了过来。

但想抓到我没有那么容易,在他走到我眼前的一瞬间,我腾身而起,箭一样地射了出去。

我流着血跑到家门口时,用力喊了一句,“杀死那个孩子。

”但家里却传出了妻子的喊声,不!

不!

别忘了,我是个母亲。

我看到,妻子正把那个孩子搂在怀里,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后背,而那个孩子的嘴里正含着妻子的一只乳头。

此时,作为一只狼我只得承认,妻子的选择是正确的,她是个伟大的母亲。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天气的炎热,而且交代了时间是中午,推动了情节发展:

“知了的叫声像拉锯似的割着我的耳膜”,暗示了“我”心情的焦躁、不安。

B.狼觉得人能够发现自己故意踩下的脚印,就会自然而然的找到自己。

但那个人竟然没有沿着踪迹找过来,而是去耕地了,可见那个人根本没想过要去找孩子。

C.“我突然感觉到了……昨天留在我家里的,正是这种气息”的描写,暗示读者就是这个人偷了“我”的孩子,“我”劫持的就是他的孩子,为读者解疑,使故事情节更严密。

D.小说结尾,“用力喊了一句,杀死那个孩子”“作为一只狼我只得承认,妻子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两处情节相互矛盾,“我”的转变有些过于突然,不合常理。

E.妻子母性爆发,拒绝杀死人类的孩子,以自己的乳汁喂养人类的孩子,虽然看起来荒诞,但并不完全违背生活的真实,因此这样的设计不会影响小说的艺术的真实。

8.小说中的“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有关的情节和描写简要分析。

9.小说篇幅很短,但构思巧妙,手法高超。

请任选小说中运用的三种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阿史那杜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

年十一,以智勇闻。

拜拓设,建牙碛北,与颉利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

处罗卒,哀毁如礼。

治众十年,无课敛。

或劝厚赋以自奉,答曰:

"

部落丰余,于我足矣。

故首领咸爱之。

贞观元年,铁勒、回纥、薛延陀等叛,败欲谷设于马猎山,社尔助击之,弗胜。

明年,将余众西保可汗浮图城。

会颉利灭,西突厥统叶护又死,奚利必咄陆可汗与泥孰争国,社尔引兵袭之,得其半国,有众十余万,乃自号都布可汗。

十年入朝,授左骁卫大将军,处其部于灵州。

诏尚衡阳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典卫屯兵。

十四年,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杂彩千段,诏检校北门左屯营,封毕国公。

从征辽东,中流矢,揠去复战,所部奋厉,皆有功。

还,擢兼鸿胪卿。

二十一年,以昆丘道行军大总管讨龟兹。

师次西突厥,击处蜜、处月,败之。

入自焉耆西,兵出不意,龟兹震恐。

进屯碛石,伊州刺史韩威以千骑先进,右骁卫将军曹继叔次之。

至多褐城,其王率众五万拒战。

威阳却,王悉兵逐北,威与继叔合,殊死战,大破之。

社尔因拔都城,王轻骑遁。

留郭孝恪守,自率精骑追蹑,行六百里。

王据大拨换城,婴险自固。

攻凡四十日,入之,擒其王,并下五大城。

遣左卫郎将徇诸酋长,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

刻石纪功而还。

因说于阗王入朝,王献马畜三百饷军,西突厥、焉耆、安国皆争犒师。

孝恪之在军,床帷器用多饰金玉,以遗社尔,社尔不受。

帝闻,曰:

二将优劣,不复问人矣。

帝崩,请以身殉,卫陵寝,高宗不许。

迁右卫大将军。

永徽六年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治冢象葱山,谥曰元。

(选自《新唐书•阿史那杜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B.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C.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D.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汗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古代匈奴、鲜卑、回纥、突厥、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政治首领皆称可汗。

B.驸马都尉,官名。

由于魏、晋时帝婿何晏、王济曾担任此职,后世以此法为常规,凡与公主结婚,都拜其为驸马都尉,简称驸马。

C.刻石记功是古代的一种传统。

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故亦称为“燕然勒功”或“燕然勒石”。

D.殉是用人殉葬,殉葬人有被活埋的,也有被杀或自杀后陪葬的。

中国的殉葬制度,最早应始于殷商时期。

汉唐两朝为陪葬制度,即让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尔知礼宽仁,爱护部族民众。

社尔父亲过世后,他按照礼节表达极度的哀思,担任拓设十年之中,不收捐赋杂税以供己用,深受各部首领爱戴。

B.社尔素有谋略,善于把握战机。

奚利必咄陆可汗与泥孰相争时,社尔率军偷袭他们,夺得大量土地和民众;

也曾出其不意从焉耆西出兵进攻,引起龟兹恐慌。

C.社尔效忠唐朝,深得君王信任。

贞观十年,社尔以可汗的身份归附唐朝,被授予左骁卫大将军,后又受诏迎取衡阳长公主,又因为廉洁被太宗封为毕国公。

D.社尔坚守道义,堪为人臣楷模。

社尔曾拒绝军中郭孝恪赠送的金玉器物;

太宗驾崩后他要求为其殉葬守陵,不被允许,直到高宗时才得其所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威阳却,王悉兵逐北,威与继叔合,殊死战,大破之。

(2)遣左卫郎将徇诸酋长,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古宴曲

于濆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以写宴会为中心,题目中用一“古”字,写汉朝著名的官僚世族金、张两个大姓家的宴会,实则以汉寓唐,借古事以写时事。

B.前两句从皇帝与臣子两面写退朝情景:

蓬莱宫中仪仗收起,大路上市朝罢归来的车马。

“雉扇”运用借喻手法,以雉羽宫扇喻指宫中仪仗。

C.三四句写朝罢无事,相约宴饮。

虽不直接写人,但有重门,有车马,有宴饮,足可想见其中人物既富且贵,诗歌语言高度精炼。

D.五至八句写宴席盛况。

燕地美女捧酒侍宴,娇羞婀娜,配饰华贵,以“烘云托月”的侧面描写手法表现宴席之丰盛和座客之高贵。

E.作品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写出朝罢赴宴、燕娥捧酒、登楼下视三个画面,这三个画面又体现由近景到近景特写,再到远景的空间转换。

15.这首诗借描写“古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

(2)杜甫在《登高》中“,”两句借秋叶飘零,江水东流以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3)古人把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苏轼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文化传承,是要有载体有传人的,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煌煌中华文明,还能不能心香相续,不绝如缕,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

②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俾昼作夜,艰苦奋斗。

③这个贩毒组织近来购置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对他们而言这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边防检查站的缉毒官兵倍感压力,全力投入侦破工作。

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运动健身受到热捧。

教练提醒,健身塑形需要长期坚持,一旦放弃,会导致髀肉复生,很快反弹。

⑤2月的清晨,重庆10余万群众高举“舍身为人民,热血铸警魂”等字样的横幅来送别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而临危授命的英雄周鑫。

⑥能够认识并提升自我才能有不断进步的人生,然而网络“键盘侠”们却只把眼光盯着别人的过失,对自身却目不见睫,无自知之明。

A.①②⑥B.①②④C.③④⑤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办的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现场将揭晓个人和团队的获奖名单。

B.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在去世很多年以后,世人才像发现新星一样赞叹他,他的作品也开始倍受追捧,收藏价格飞涨,而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了。

C.铁凝《哦,香雪》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作品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表现了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D.基于近两年国内大城市过低的生育水平降低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的情况,中央调整了我国的人口政策,全面二孩政策于2018年1月起正式实施。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医学不是万能的。

对于很多重症病人来说,①医生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病人往往抱着无限的期待,②希望把病看好,③希望恢复如初、永不复。

可见,患者的期望值和医学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通过耐心解释,可以增加医患信任,减少误解和纠纷。

④医生过分相信技术力量,忽视了服务态度,⑤遇到失败的结果,很可能发生医疗纠纷。

而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解释,⑥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降低患者对医学过高的期望值,增加医患之间的黏合度。

A

就算

/

如果

从而

B

即便

假如

因为

C

不仅

而且

一旦

往往

D

无论

万一

常常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老话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是常理,但是细究起来,它的意思是说①,而不是说你付出了劳动就一定有收获。

天有不测风云,假如你不幸遇到了严重的旱涝天灾,那么你付出再多的辛劳.也不会有好收成。

所以②。

这个“天”可能是天气,也可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