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454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下列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尝试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2)学会阅读饼状能源消费结构图,理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及影响。

(3)通过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2)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为非可再生资源,而能源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能源消费观念和环境意识。

(2)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山西省能源大省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制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

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尝试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难点:

通过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三、教法、学法

(一)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要“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1、精心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活动或多媒体辅助分析问题

2、生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与教师辅助点拨(主要采用“读图、探究”的方法

进行教学)相结合。

3、学案导学法: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把导学案分为3个部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巩固提高。

首先,通过对课本的研读和大纲的要求,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部分设计成难度不大的设问,在学案提出,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基础知识部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以助于学生对课本思路的把握。

然后,把课本中知识转化成材料,以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巩固提高加以夯实。

(二)、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托夫勒有句名

言: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

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

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结合学生实际和大纲要求,学法指导如下:

(1)、运用图表和材料,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

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

学生的共同发展。

(3)、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

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

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具体流程

在做饭的过程中,我发现:

原来做一盘好菜和完成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那么相似。

因此,我把我的教学过程比喻为一顿丰盛的饭菜。

油盐酱醋炒,样样不能少。

这就是我的“厨房理论”。

1、油——新闻导入。

油的质量关系着这段饭菜的色彩。

我抓住当今因能源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美国2011年参与利比亚、伊朗、我国南海等新闻资料以及目前我国华中地区电荒问题,来说明能源资源对世界、对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

素材的选取既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又简洁明了的引入到能源资源的问题,同时也说明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社会热点,这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2、菜——自主学习部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干干净净的大米,何来香喷喷的米饭?

学生脑海里连基础知识都不具备,何谈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呢?

“米”从哪里来呢?

我抓住人教版教材知识性强、阅读性强的特点,把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设计成5个基础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把本节课的基础内容作下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总体的把握,为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课本基础知识(快速阅读课本40~43页,在课本中标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①、能源按性质划分类型

②、结合课本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说出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名称。

③、山西省煤炭资源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④、p42图3.3,反映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⑤、结合p43图3.5,山西省能源加工转化的方式有哪些?

3、炒——合作探究。

饭菜的可不可口,全在于对火候的把握。

(1)设计主旨

本节课意在通过学生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这一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体会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为了达成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将重点处理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即既要评其优势、又要评其劣势)。

教材主要从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位置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但都在论述其优势方面,而对其劣势未加涉及,这样的处理,我觉得有点欠妥。

因此,我决定整合课本教材,把课本的文字表述转化成图形和材料,从优劣两个方面分析山西省能源建设的条件,并进而探究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措施。

优势发扬,劣势治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在实际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从优劣两方面对其开发条件作评价。

如在资源条件方面,山西号称“煤海”,储量丰、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易开采、煤层中富含煤层气等优势略加分析即可理解,而其劣势则只能通过煤炭资源与其他能源资源的比较才能得出(如利润低、应用相对较窄等),同时,虽然从探明储量上看,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可开采560年,但无论多少年,无论多丰富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即使还未枯竭,也将会有开采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

当学生能在这里评价出其暗藏的劣势时,之后对山西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法发展”、“加强能源的加工转换”的措施的重要性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如可以从世界、中国两方面市场条件的分析得出山西省煤炭资源市场广阔的结论,但是也应该引导学生从国家能源政策调整、新能源的挑战等等方面分析得出广阔市场前景下暗含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的结论。

至于位置交通条件,在分析山西区位特征时,太行山南北纵贯其东部,事实上已经暗含外运能力是制约其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因素了。

(2)问题设计

合作探究一: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材料一:

读山西省地理位置和交通图

材料二: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

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形成了冬季长而寒冷干燥;

夏季短而炎热多雨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材料三:

山西煤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煤田遍布全省三分之二县市,山西省全省40%的土地都有煤田,煤种全,煤质优。

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且煤田多为中厚煤层,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结合材料一、二、三和课本40~41页内容,分析山西省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结合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

(1)对比分析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2)我国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会带来哪些问题?

(3)这种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

【合作探究二】:

3、若你是山西省省长,针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劣条件,你和你的领导班子会采取哪些做法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针对优势的措施:

针对劣势的措施:

问题探究一的设计反应了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从利弊两个角度分析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题目一主要侧重山西省自身资源的优劣条件,题目二侧重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的影响。

问题探究二的设计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对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劣评价,进而提出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再设计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3)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A、小组的划分:

依据学生的座次情况,我划分了6个小组,并让学生选出小组长。

各小组长分别领到一块小黑板,供学生代表展示与点评使用。

B、对于合作探究,决定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因此我增加了成果展示和知识点评两个项目。

让小组长选好展示代表,把本小组负责的题目展示在小黑板上,在展示过程中,最好对展示的要点进行标注或用不同颜色的笔突出表示;

然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去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如有疑问,学生可及时去质疑点评同学。

教师依据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得出相应的分值。

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学生们讨论起来就活跃多了。

在讨论中理解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在应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在展示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平时做题时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

附表一:

合作探究表格

成果展示

展组

位置

知识点评

立体交叉目标

1.1优势

1组

各小组的小黑板

3组

(1)、展示要及时,分层次,分要点,书写认真规范,注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规律方法

(2)其他同学先讨论探究问题在结合展示内容深入思考

(3)点评同学要迅速积极做好标注,准备点评

1.2劣势

2组

2.1

4组

6组

2.2

5组

2.3

(1)、小组长负责安排展示人和点评人以及基础知识巩固任务;

负责协调好各组员的讨论;

先一对一讨论(1—2分钟),然后组内共同讨论,做到全员参与,高效讨论,教师对讨论情况作出评价。

其他同学展示时,其余同学要积极回顾基础知识部分。

(2)、边讨论边做笔记整理,注意总结答题思路。

学科组长反馈未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向点评人质疑。

(3)、讨论完毕后,整理笔记,完善合作探究部分。

简单的说,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分工,分工的目的是为了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

4、盐—教师的点拨和总结

缺少盐的饭菜是难以下咽,食之无味。

教师的点拨和总结在一节课中同样重要,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联系,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加“盐”的功夫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

最后我作以小结,提出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思想理念,帮助学生理解本届课的内容。

【小结】:

思路:

区域能源开发要结合当地区域区位条件比如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从优劣势入手,辩证分析,实施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板书设计:

5、酱醋——课堂评价

针对本节课的课堂表现情况,我设计了以下表格,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表二:

小组合作探究评价表

小组

1

2

3

4

5

6

讨论情况

要点点评

质疑解难

最后,通过跟踪练习,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应用的熟练程度

五、设计感悟

以上就是我对《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的说课设计。

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结合人教版教材阅读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有很多不足,比如在上课时的时间不好把握,学生展示的时间和点评的时间都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加之驾控课堂的能力有限,故在操作起来有点费劲、费时。

当然,由于能源资源的开发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联系强,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在讲述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