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4755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一部分基本能力培养Word下载.docx

四.积累的习惯。

好的语段要学会积累。

学会观察生活。

所以大家应该有积累的习惯。

建立资料本,整理平时阅读的经典语段,最好是用活页本分类整理。

五.练笔的习惯。

要有写随笔(日记)的习惯。

写作并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当你有某种情感要表达,有某种情绪要发泄,那么就拿起笔来吧,笔和纸是你最忠实的“听众”。

每天一篇日记(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方式,也可以利用网络,在自己的QQ空间中不断更新日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同时还便于大家分享与点评,不断发现不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内容可写一天的见闻,对某件事某句话的感悟,尽量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表达,即语句通顺,表达优美、严谨(针对不同文体各有侧重)。

一句话不少,十句话不多,表达完整即可。

开始不怕写得少,不怕记流水账。

只要养成习惯,细心观察生活,关注身边事。

逐渐地,你会发现有东西可写了,想表达了,有写作的冲动了。

熟练些后,提高要求,试着借用古诗歌词名言警句等等入文,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再成熟些后,试着写写景物,并逐步学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多数人认为每天没内容可写,可以每周设置一定范围,如:

选某一人物写其外貌,或写其动作语言;

或展现看到的某个场景,或对某事进行评析……生活处处有精彩,只要你是细心人。

平时要多与他人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六.思考的习惯:

以上要求大家养成的几个习惯并非简单的机械行为,大家应该用心、用脑去做。

比如阅读时,大家多想想这些精彩语段好在哪?

我在写作上可以借鉴些什么?

这些材料表达了什么?

积累材料时可以想想:

这个材料可以从几个角度提炼?

可以在哪些题材的文章上使用?

观察生活时更要多动脑思考,许多被忽视的小事,就是因为有了善于思考的细心人才变得不一般。

要善于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七.文面的要求:

大家对汉字书写格式要了解,注意文面的整洁、美观。

(一)行文格式:

标题:

中学阶段一般要求开头空四格写标题,与正文间也不空行。

大学以后一般写在一行的中央,两边留出大致相等的空格,使人看起来舒服。

标题的字要大一些,同正文之间要空出一行。

正文:

每段开头空两格。

对初中生而言,主要是注意层次段落清楚。

要适当分段。

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为一个段落。

每段开头要空出两格。

此外,作文的结尾也要意尽笔止,有的学生喜欢在结尾处写上“完”字,个别学生甚至在“完”的周围加上“爆炸线”,既浪费笔墨,又破坏了文面美,要予以纠正。

有的学生养成了文后补充几段的坏习惯,用序号标上,加到文章相应的地方,很是破坏美,也不利于阅卷老师的顺利阅读。

这说明他在写作时事先没有构思,想到哪写到哪,这不是一个好习惯。

(二)标点格式:

顿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分号各占一格,点在方格的左下方;

省略号和破折号,各占两格,写在方格的中间;

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各占一格。

引号前部分点在方格右上方,后部分点在方格左上方;

括号和书名号前后两部分都写在一格的中间。

如果两个标点符号连用,如冒号和引号前部分连用,或句号和引号后部分连用,可以共占一格,也可以各占一格。

为了保持一种“向心性”的文面美,标点符号如点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

1.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叹号、问号,引号、书名号、括号后部分等,可以点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点在一行的开头。

这样既可以及时提示该不该停顿、停顿多久和表示什么语气等,又有一种向中间集中、靠拢的文面美,而不会产生“离心”的感觉。

2.引号、书名号、括号的前部分等,可以点在一行的开头,但不能点在一行的末尾。

3.破折号和省略号等占两格的标点符号,可以写在开头两格,也可以写在行末两格,但不能拆开,分写在两行,以保持该符号的完整性,不致因拆开而产生误解。

书写时遇到同上述原则相矛盾的情况,如一句话写到一行最后一格才写完,便没有空格点上标点符号。

怎么办?

这可以把最后一个字向前靠拢一点,让出半格,把标点符号点在该半个空格的下方。

4.符号特殊用法:

问号: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

例:

这就是你的做法吗?

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

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问号有时表示存疑或不详,如:

马致远(1250?

-1321)。

叹号: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

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以在问号后再加叹号。

顿号: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如“四五天”。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日”“月”构成“明”字。

引号: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

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手引号。

(三)文面的要求:

写规范的字,不写错别字、生僻字、繁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网络用语和英语单词。

文面整洁。

以上要求你能做到吗?

现在开始试着写日记吧,关注你身边事,身边景,也可以写写你的心情。

总之尽量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现在开始让你的文章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大家吧。

作业:

1.请从即日起,每天或每两天写一篇日记。

小到你自己、你身边、你的亲朋好友;

大到你那个城市、我们国家甚至世界任何国家,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请记录下来。

可以写出你的心情或感受,也可以把精彩瞬间用妙语呈现给大家。

2.如果你是一位老师,请帮助和及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事,写下随笔。

如2013年6月11日,我国发生的一件大事:

神舟十号飞船于当天下午17时38分发射。

可以布置学生观看直播或录像,把发射过程记录下来,对印象最深的瞬间详细描写,写出你当时的心情,写出你的想法和感受。

附:

日记里面的大文章

为什么老师要求大家写日记呢?

这是培养大家练笔的习惯、观察的习惯、思考的习惯。

同时,你也积累了大量素材,为应试作文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们可以将日记作个标记,分分类。

可以按照:

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或按亲情、友情、成长、理想……等来分类,一篇日记可以成为多个作文题目的素材。

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

这里先展示几篇日记,读一读,你觉得怎样?

有启发吗?

几篇日记都是身边信手拈来的小事,但作者善于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细节描写,这些琐事就变得有趣了,有可读性了。

还有平时看到听到的社会、历史故事等,引发一点思考。

这些都是好的素材。

1快乐十一

读写快乐赢老师日记

东北的名胜并不多,但看了同事去了吉林长白山后拍回的照片,不胜惊喜。

我惊诧于天池的秀美了。

她离我这么近,真该找机会去看看啊。

这不,机会终于来了,十一长假,我们几人决定结伴而行。

十一是旅游的小高潮,交通及住宿困难。

在路上花费了大半时间。

2日下午至5日半夜12时都在来回的车上,只有4日一个白天是真正的游览。

但花费这些时间还是值得的。

原来长白山不用爬行的,必须乘车上山。

尤其是山顶天池,是乘“猎豹”上去的。

半小时的路程本以为会晕车,坐上才知道,原来充满乐趣。

上山路七扭八弯,司机娴熟地左右转动方向盘,我们也随着左扑右倒,像游乐园里的过山车,其乐无穷。

乐趣还在于车窗外的险。

我们在峭壁上穿行,盘山路上“猎豹”像疯狂老鼠,来回穿梭。

上山路上坡度很大,都超过45度了,但“猎豹”仍牢牢地抓住了地面,飞快向上攀爬。

逐渐地,看到积雪了,像到了北方的初冬,难怪人们都租棉衣上山。

下了车,顿感气温急转直下,狂风大作,飞沙扑面。

看天池,还要徒步爬上山顶。

游人太多,像蚂蚁,聚集在山顶。

这是火山,没有植被,风中夹着沙石,扑打得人睁不开眼睛,但人们还是在风沙中艰难攀登着。

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了缝隙,啊!

好美!

在群山环绕中,在黑色的山丘中,在只有几点白雪点缀的突岭中,在没有一点色彩的火山爆发后的遗迹中,静静躺着的,是一汪蓝蓝的池水。

她好蓝啊,在灰色突岭的映衬下,显得比天还蓝;

她好安静啊,上面狂风飞石,不时卷起小小龙卷风,但也吹不皱她平静的面庞。

她离我们很远,否则真想摸一下,感受她的温柔。

她在峭壁下,安静地呈现着她的美丽。

听说她深不可测,这里还常有水怪野人出没。

她美丽而神秘。

就是这样一汪池水,竟吸引了那么多人不远万里前来观看,她的魅力在哪呢?

也许是因欣赏者的感受不同吧?

当地也流传这样的话:

天池就像一碗水,看过就后悔。

听这话真有些伤感,如果她有知,会不会也伤心落泪呢?

我想,大自然需要人们去理解才能真正感受到她的美丽与神奇吧。

2宽容是美德

学生佚名

最近读了几则历史故事,让我深深懂得了:

宽容大度是一种美德。

宽容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能使国家昌盛。

春秋时期,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

鲍叔助小白,管仲助纠。

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些丧命。

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

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

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

唐太宗即位后,提拔敢于说真话的魏征为谏议夫。

唐太守对魏征宽容,魏征因此敢于直谏,最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唐局面。

战国时期,将军廉颇一直对比自己地位高的蔺相如很是不服,处处刁难,蔺相如为了不使两人之间再有恩怨,不使敌国乘虚而入,危害国家、危害人民,总是处处忍让、宽容。

后来,廉颇被蔺相如感动,两人合力保护国家。

宽容大度,有利于已,有利于人,更有利于国家。

让我们也学会宽容吧。

3猫捉老鼠

学生佚名

今天,我第一次看见猫捉老鼠。

我在前院看见一群人对着一只雪白的流浪猫录像,我也好奇地挤到里面去看。

我看见那只猫脸对着墙角,仔细一看,原来墙角处有一只小老鼠。

小老鼠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吱吱”地叫着。

猫也不去吃它,蹲在离它很近的地方盯着它。

老鼠尽可能地把自己缩成一小团,有时还使劲地扒墙,希望能逃跑。

就这样待了好久,猫走上前去,抬起左爪,好像要碰的是一个很烫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拍了一下小老鼠,又迅速地把爪子缩回来。

老鼠叫得更厉害了。

刚刚被猫往前弄了一点,又赶紧跑回墙角缩成一个小球。

猫又抬起右爪,又拍了它一下,然后情况和刚才一样。

猫觉得很有趣,便左一下,右一下拍着小老鼠,玩了好长时间。

过了一会儿,猫离开小老鼠,躲在车底下,希望小老鼠跑出来再抓它,但小老鼠还不敢动。

于是,我助了它一臂之力,一脚把它给踹了出去。

小老鼠拼命地跑,但又被猫堵在墙角。

但那个墙角有个大缝,小老鼠一下子钻了进去。

我们都离开了,前面几个人都说,这是只大笨猫,老鼠也捉不住。

这些日记是平时信手拈来,可能不够完美,但这都是一个练笔的过程。

也许你会觉得生活琐事没什么可写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生活还是这些琐事,在你的笔下,可能会多一些对亲情的感悟、对他人的理解、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你的文章会变得有深度了。

期待你通过不断练习,写作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相信你,一定行!

本书参考文献:

《写作通论》(刘锡庆);

“江山依旧”博客等网络资源,感谢同行们的无私奉献!

第二章美美地说(解决通顺、完美表达的问题)

一.引言:

前面说到让我们表达要完美些,那么如何完美表达呢?

本章结合刘锡庆先生的论述加以阐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你如果想写东西给人看了,就要有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何做到记叙文写作的“语言美”呢?

孔子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意思是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可见,除了用真情打动人,语言美也很重要。

其实写文章跟说话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口语一个是书面语。

你说的话应该让人听起来(读起来)通顺,表达明确。

也就是说要具备最基本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

写字要规范;

第二:

在平时阅读中多积累词汇,词汇丰富了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

相反,语言贫乏就很难将自己所想准确地传达给别人;

第三:

用词要讲究分寸即准确。

明确词的意义,感情色彩,不要用错。

要善于“炼”字,即推敲、锤炼。

我们在平时学习课文时,经常会赏析某些词用得好,就是在体会这一点。

第四:

句子要通顺,表达明白准确。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

表达要有条理性。

记叙一件事情,要根据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交待(倒叙、插叙的手法除外);

描写一样东西,总得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

由上到下或由下至上,总得按顺序来交待,这样才能让读者有清晰的印象。

以上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在学习课文或课外阅读时都能有很多这方面的积累。

在“说”得顺的前提下,才能“说”得美。

下面只想从语言美的角度来说说:

我们在作文中如何做到完美表达。

二.如何使表达完美呢?

1.善用修辞,生动表达。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再加上合理的想象,通过这些手段,把你经历的事与情恰到好处地再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形象生动,深刻感人。

2.善于写景,更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写出真情实感。

首先你自己要动情,之后才能把这种情付诸笔端,传达给读者。

有时候,直接表达情感,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一段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却很容易使人触景生情,产生共鸣。

因此要学会精心描绘富有诗意的艺术画面。

如何使描写生动感人呢?

在学《春》一课时应该有所体会,善于调动多种感觉器观,多种角度来写景(听觉、视觉、味觉……写出在不同感观下的多少不同感受,给人以立体深刻的印象);

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用联想、想象等进行生动描写。

有时白描手法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秋思》中:

“枯藤老树错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只寥寥数笔,创造的意境就足够使人断肠了。

关键是你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形象中。

在开始写时,可以模仿,可以引用,但熟练以后应该调动自己的写作灵感,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来。

3.善于运用六观感受摹形绘状,联想想象,使人如身临其境。

平时要对周围事物有细心观察,善于对事物情状进行描摹,善于对细节进行刻画,运用六观即运用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覺、舌头─味覺、皮肤─触觉、心脑─思觉等六种感觉,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

善于联想、想象,把人的思想认识、精神气质移注到描写对象中去,以细致的描写表达真挚的情感。

还应该学会联想化形:

将枯燥的或抽象的内容借助联想和想象演化成具体的形象内容,也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效果。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

下面是一篇低年级学生的作文:

大海

李晓雨

我第一次看大海是在大连,这次经历使我非常难忘。

从黄山飞到大连,一下飞机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海滨。

早早的我们就到达目的地了!

太阳显得大了许多,亮了许多,当然天气也更热了,我都要烤“糊”了。

离大海远一些时,蓝色的一条线就在前方,而脚下是黄黄的沙子。

沙子热乎乎的,软乎乎的,一脚踩下去,细小的沙粒马上溜进我的鞋里。

抓一把,它们又淘气地逃走了。

我们光着脚接着向前走,地面越来越热,我们一蹦一跳地走着。

那条蓝线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清楚地看见了大海。

“哗哗”的波浪声和人们的欢笑声融为一体,真是一首动听的乐曲啊!

我带上游泳圈,走到海水里,任凭雪白的浪花摇着我前后漂动。

我抬着头向远处望去,天和海都是蓝蓝的,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我享受着这美丽的风景,欣赏着大海为我们唱的歌,闭上眼睛感受着温暖的阳光。

远处吹来一阵风,我好像被这一阵风温柔地吹到空中,把我吹到蓝色的仙境,一切就像梦幻般美妙。

我正在享受着,突然打来一个巨浪,“哗啦啦啦”!

“哇——呸呸,好咸!

”我边揉着眼睛边说着:

“我头上是什么东西?

”我拿下来一看,原来是一条很大的绿海带,还有几片黑色的东西,搞得我满头海带。

这一切好像被大海看到了,它顽皮得又弄来一波大浪。

还好,我手急眼快,抓住旁边的一条绳子,紧闭双眼和嘴巴,用另一只手捂住耳朵和鼻子。

“哗啦啦啦”,我又被浇了一次,大海看到我惊恐的样子,“哗哗”地笑了起来,露出雪白的“大牙”。

不知不觉地玩到了晚上,大海还想玩弄我一次,可惜我跑到了岸上。

大海一生气,不理我了。

我吐了吐舌头,它好像知道我要走了,用一小阵波浪和我告别,好像很沮丧,我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大海就像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忘记它。

这篇作文是小学同学写的,当然还不很成熟,但中间的一些描写却很生动,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想象力,以儿童特有的视角,把大海写得像顽皮的孩子,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平时的语文课上,学了好多优秀篇章,老师在领我们分析时,如何去体会文章的美呢的?

如在学《春》时,在学《济南的冬天》时……作者都用了哪些手法?

可见善于摹形绘状会给人以深刻印象。

4.还应该学会联想化形,学会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

什么叫联想化形呢?

请看下面的例子:

A.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也开始有点想家了。

B.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楼顶,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都表达了“女孩想家了”的意思,但A句只是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

而B句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楼顶,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具体描写,蕴蓄了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给人印象深刻。

5.可引经典诗词名句或歌词来入文,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切记一点:

无论是引用诗文还是写景,都是为表达中心的需要而运用的。

与中心表达无关的再华美的语句也都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在不成熟阶段,可以背些美文,模仿借鉴好的写法,学习一些写作的知识,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当然写作没有套路,也不该有固定格式。

要想真正写出好文章来,还需要长期实践,不断积累,才能驾轻就熟,打开思路。

6.语言要讲究韵律美,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结合使用,使文章错落有致。

先来欣赏下面一段我最喜欢的文字吧:

“茫茫黑夜,星星闪烁,还有愁眉不展的我。

也许在留恋,或是在思索。

留恋过去的童稚,思索未来的人生硕果。

童年时代,彩霞如火,洁白的心扉中有甜蜜的歌。

无忧愁,无悲伤,梦中缓流着纯洁的爱河。

想当初,只有笑笑说说。

从今以后,只有摸索。

不要气馁,不要冷漠,辛勤地耕耘就有收获。

不要忧郁,不要徘徊,勇往直前去开拓。

虽然人生路曲折坎坷,但,只要扬起理想的风帆,大海的巨浪就会被小舟冲破。

这段文字不仅仅富有哲理,鼓舞人心,更主要的是它表达得如此完美。

句式整齐,具有形式之美。

学一点对偶、排比知识,用对偶、排比句入文,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气势。

平仄交错,具有抑扬之美。

借鉴古诗词的一些技巧,韵脚押韵,使文章读起来悦耳动听,具有抑扬之美。

长短结合,具有错落之美。

当然写文章不是作诗,不能每句都一样的字数,所以还要讲究长短句结合,抑扬顿挫。

以上几点并不等于说完美表达就是堆砌辞藻多用修辞,学习这些技巧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淋漓尽致地表达,改变有想法道不出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文章之所以动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它是作者真情流露,写得真实而生动。

例如:

白描手法也能创造出丰富意境,给人想象空间;

准确的动词,更能传神表达人物思想性格以及内心世界……所有这些,都是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分不开的,都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积累经验。

可见,大家平时要关注身边事,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捕捉真感情、领悟大道理。

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所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作个细心人吧,细心观察生活,勤动笔,每天记日记,让每一篇日记尽量都成为美文,慢慢地告别流水账。

下面是一段从某博客上摘录的文字(没有看到作者名所以这里没有标注):

头戴小红帽,胸佩营员卡,当晨曦还未淡去,参加“快乐英语跟我来”冬令营的小营员们就已早早地聚集在XXx校门前。

初冬的风雪压不住向往的火焰,兴奋与新奇写在每个孩子的脸庞……揣上父母的叮咛,带上老师的期望,营员们兴致勃勃地乘上豪华大巴车,向省城哈尔滨进发!

这是一段电视解说词,写的是参加英语冬令营的营员出发前的一个场景。

这是一句话就可以表达的内容,经过作者的渲染竟如此精彩。

我们可以将上面内容概括为:

营员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出发了。

对比一下,作者抓住了哪些重要内容加以渲染、采用了哪些手段使描写更加精彩的呢?

重要的是这里作者并没有为了精彩而随意堆叠词语,叙事的同时不忘适当地渲染和摹形绘状,表达的最高境界是把这些技巧只是作为一种手段,一切都是内容的需要。

以上几点,你能做到吗?

下面是一点希望:

三.一定要勤读勤写。

多读多写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大家不要只是口头上说,一定要行动起来。

语文课本,文学名著,或者《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等优秀期刊都是比较好的阅读材料,大家不妨在读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只笔,当有些地方让你感动了,让你感觉赞叹了,就勾画下来,能旁批更好。

然后在有空时整理到积累本上。

动脑想想,为什么会感人?

为什么会这么美?

多学习借鉴好的写作经验。

其实有好多感人的文章,用词并不华丽,在平淡的叙述中,却打动了读者。

这是因为作者能抓住事件的情感触发点,并着力渲染。

所以只要你也做个有心人,定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

以上只是粗略地说说,更多的还需大家在实践中摸索。

因为作文水平本来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才能不断提高的。

你准备好了吗?

从今天开始,你该如何写随笔(日记)呢?

是否可以引诗词入文?

叙述时是否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

是否可以借景抒情?

是否注意了用词的准确,语句的错落等等,不要把它看得太难了。

事实上写作文很简单。

即使你平时不常写文章,但你每天都在说话,常常跟别人讲你经历的事。

那么把你的话记录下来就是文章。

你讲的事怎样才能让人爱听?

要考虑有条理、有重点、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吧?

这就是对文章的构思。

同学们写不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认为缺少有意义的事可写。

其实,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文章也可以记录生活、表达心境、抒发真实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