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4803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当时的我国在文化艺术生活方面受苏联影响很深,这正给了我国芭蕾舞发展以绝好的机会。

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就是这部《红色娘子军》,它在新中国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文革中还曾被当作“八个样板戏”之一而风靡一时。

众所周知,芭蕾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最初芭蕾舞是仅仅属于王公贵族的一种舞蹈,它的题材最初仅限于公主和王子的爱情故事。

后来随着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芭蕾舞的题材也不断变化,但像《红色娘子军》这样,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芭蕾舞剧却是头一次——毕竟,谁又能想象革命战争与芭蕾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

《红色娘子军》的诞生,不得不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甚至有西方艺术学者评价说:

《红色娘子军》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出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可以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我对于《红色娘子军》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比如视频22分钟,娘子军连队操练时,农民慰问的场景,就明显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

娘子军连队操练时的舞蹈,也是来源于真实军队操练的动作。

还有各种武打场景的动作、各种场景的背景布置等,均来源于生活。

《红色娘子军》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就是第二场刚开始娘子军连队操练时的场景。

刚开始是人民群众的集体舞蹈,之后舞台上响起的旋律是令人熟悉的《娘子军连歌》。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爹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不禁激动了起来。

随后娘子军连队登场,乐曲也从齐唱变成了乐队的激昂演奏。

之后是娘子军连队的连长的独舞,飘逸的舞步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娘子军操练的舞步将传统芭蕾舞和军队训练时的各种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芭蕾舞的柔,又有战士的刚。

之后一众男演员的五寸舞刀表演则表现出了男演员独有的阳刚之气。

最后男演员和娘子军连队共同起舞,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娘子军连队建立的无比欢快的情绪。

常青怒视群匪和英勇就义的场景也十分深刻。

常青刚刚被敌人抓住时,只见电闪雷鸣,整个场景磅礴有力,演员的表情十分投入,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本场景充分体现了舞台布景、灯光、演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常青就义的场景把全剧推向了最后的高潮,只见常青一脸大义凛然的表情,与敌匪进行了最后的斗争,这里的舞蹈也十分有力度,最终常青被敌匪们团团围住,音乐也直转急下,《国际歌》的旋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里的引用,从听觉上呈现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饰演洪常青的演员在这里将自己的演技功底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后,常青在大火中英勇就义。

然而剧情并没有给观众一个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剧情就进行到了结局——红军攻打椰林寨。

前面说完了我最喜欢的两个场景,下面就从整体上讲讲我对《红色娘子军》的感想:

在舞台布置上,《红色娘子军》的舞台背景和投影都十分优秀,不仅有椰子树和海滩的场景,也有乡下农村的场景,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起来。

随着场景的变化,舞台的灯光、背景也恰到好处地进行了相对的变化,让人能够更贴切地感受舞剧的剧情,更容易融入其中。

《红色娘子军》在演员选择方面也十分成功。

饰演主人公清华的演员,舞蹈表现力和爆发力甚佳,动作到位,作为全剧的中心人物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饰演常青的演员柔中带刚,演技高超,在最后英勇就义的场景时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他的技法作为男芭蕾演员十分难得。

《红色娘子军》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将具有中国红军特色的军装搬上了舞台,让人感觉非常独特。

主人公清华的衣服,在剧情一开始的时候是红色的,之后便穿上了蓝色的军装,这一点也体现了人物身份的转换。

清华、常青等主要角色的军装与其它娘子军战士也有一定区别。

而其它非娘子军角色的服饰与剧情都十分吻合。

作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服装上达到了空前的效果。

音乐一直是芭蕾舞剧中不可缺少一部分。

《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也十分有特色,从电影插曲《娘子军连歌》中取材的序曲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就算是之前没看过《红色娘子军》的我,也能断断续续地哼出这段旋律。

此后,该曲又作为“主旋律”不止一次地运用在娘子军连队出现的场面中。

其他的音乐也非常有韵律感,跟演员的动作十分匹配。

朴实不华丽的乐曲也带有一种朴素的感觉。

同时,本剧的音乐还引用了海南地区的传统民歌。

《红色娘子军》通过音乐塑造了一个个丰满鲜活的形象,可谓是非常成功。

另外,西方芭蕾与东方传统舞蹈的结合是《红色娘子军》的亮点之一。

在西方芭蕾足尖舞的基础上,融合了大量的中国民族民间、古典舞蹈的语汇与技法,既有足尖舞的贵气,又有民族舞的朴实,还有军人训练的影子。

而且《红色娘子军》较大程度地扬弃了西方芭蕾以女演员为主、男演员为辅的状况,而是充分发挥男演员的潜力来体现一种壮美的格调,各种刀舞和武打的段落,使男演员的能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我国芭蕾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把西方传统芭蕾、中国传统舞蹈、中国革命思想和中国民族艺术结合起来,在芭蕾艺术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成熟的一步。

《红色娘子军》不愧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芭蕾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