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080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docx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doc

Q

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GOONBABYGROUPCO.TECHINICALSTNDARD

Q/GTSD0015-2001A

 

常用塑料技术条件

 

2001-11-05发布ISSUED2001-11-08实施IMPLEMENTED

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GOODBABYGROUPCO.ISSUED

Q/GTSD0015-2001A

前言

本标准为《常用塑料技术条件》。

本标准

 

本标准由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品质保证部提出并由标准研究室归口。

本标准由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品质保证部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批准:

 

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常用塑料技术条件(试用稿)Q/GTSD0015-2001A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PP)、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聚酰胺(PA)等塑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生产的产品用塑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33-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1040-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1043-93硬质塑料筒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GB1843-1996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GB3682-83*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

GB9341-88*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2411-80*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GB9342-88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R·L·M·E

GB9352-88热塑性塑料压塑试验的制备

注:

凡注有标记“*”的标准,已改为推荐性标准。

3.技术要求

3.1聚丙烯(PP)

3.1.1外观

3.1.1.1聚丙烯树脂的颗粒与封样料比较,按GB250评定色差应≥4-5级;同一批之间颜色色差应≥4-5级。

3.1.1.2颗粒的色泽应均匀一致,颗粒的形状、大小应与封样料一致。

3.1.1.3颗粒应无机械杂质,颗粒之间应无粘洁或结块现象。

3.1.2聚丙烯树脂质量指标见表1。

表1聚丙烯质量指标

 

项目

注塑级

PP(I)

PP(II)

PP(III)

PP(IV)

熔体流动速度,g/min

10~10.5

8~8.5

2~2.5

1.5~1.7

拉伸屈服强度,kg/cm2

≥290

≥230

≥280

≥260

断裂伸长率,%

≥500

≥200

≥200

≥500

硬度

≥85

≥75

≥84

≥75

密度

——

0.90

0.90

0.91

悬臂梁式抗冲击强度

23℃

11

14

60

——

-20℃

5.5

——

8

8

落锤冲击

——

允许顶白,不允许破坏

——

允许顶白,不允许破坏

用途

一般杂货、电池壳、浴缸、水盆

蓄电池盒、汽车零件、家电

饮料盘、前托盘、调节座、护罩、篮框、扁套、侧扶手、上靠背、踏脚板、托盘、刹车把、按钮等

运动盒、格架、电池壳、转盘、壳体、提把、提把盖等

特点

作业安全性

高耐冲击流动性能

最佳的硬度和韧性低温高耐冲击强度,低翘曲性

高冲击强度

3.2丙烯腈一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3.2.1外观

3.2.2丙烯腈一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质量指标见表2

表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质量指标

项目

注射级

挤出级

ABS(I)

ABS(II)

ABS(III)

ABS(IV)透明

熔体流动速度,g/min

1.3~2.3

0.7~1.5

0.4~1.2

——

拉伸强度,kg/cm2

——

≥30

≥30

≥41

拉伸屈服强度,Mpa

≥33

——

——

——

伸长率,%

——

≥40

≥40

——

洛氏硬度(R标尺)

≥104

≥102

≥102

——

密度

——

1.03

1.03

1.06

冲击强度,J/m

215

40

44

78

弯曲强度,Mpa

——

≥60

≥56

≥62

落锤冲击

——

——

允许顶白,不允许破坏

——

——

——

允许顶白,不允许破坏

——

可镀性

镀层牢固光亮

——

——

——

用途

泥板、车灯顶角等锁定滑块轮座

推把、推把装饰件、蓬架座、限位勾、前扶手、靠背调节座、托盘座、销套、电池盒盖、箱盖

链罩、假避震簧、端塞、按钮

挡风板(透明)

前灯罩(透明)

电筒灯罩(透明)

链罩(透明)

盖板(透明)

特点

电镀级

超高强度挤出成型用

超高冲击强度挤出成型用

透明级

3.3聚酰胺(PA)

3.3.1外观

3.3.1.1聚酰胺树脂的颗粒颜色应与封样料比较,按GB250评定色差应≥4-5级;同一批之间颜色色差应≥4-5级。

3.3.1.2颗粒的色泽应均匀一致,颗粒的形状、大小应与封样料一致。

3.3.1.3颗粒应无机械杂质;无粘结或结块现象。

3.3.2聚酰胺树脂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3。

表3聚酰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项目

PA(I)

PA(II)

PA(III)增强

PA(IV)增强

(调湿前)(调湿后

(调湿前)(调湿后

(调湿前)(调湿后

(调湿前)(调湿后

相对密度

1.14~1.15

1.10~1.15

1.35

1.34

拉伸强度Mpa

屈服

≥60

≥230

≥70

≥32

≥150

≥70

≥140

≥60

断裂

≥51

≥43

——

——

≥167

≥118

≥102

≥71

抗冲击强度(缺口),kj/m2

≥5

≥35

≥8

≥56

≥9

≥63

≥12

≥84

伸长率%

屈服

≥30

≥120

——

——

≥12

≥50

≥11

≥40

断裂

≥200

≥200

——

——

≥5

≥6

≥6

≥8

熔体流动速度g/10min

7~8

——

5~6

——

——

——

——

——

落锤冲击

允许顶白,不允许破裂

用途

保险柱、按钮、垫圈、圆套、衬套、上下碗端塞、连接套转轴

保险钩等耐磨及高强度制件

制作更高要求的耐磨、耐轴、高强度、高韧性、高绝缘的机械、电器等零部件、锁舌

特点

注塑和挤塑级。

低粘度。

适合一般用制品

注塑级

30%玻璃纤维增强尼龙

30%玻璃纤维增强尼龙

注:

调湿指零件放入沸水中蒸(煮)处理,蒸(煮)时间按零部件相应产品标准规定。

3.4聚甲醛(POM)

3.4.1外观

3.4.1.1聚甲醛树脂的颗粒颜色与封样料比较,按GB250评定色差应≥4-5级。

3.4.1.2颗粒应均匀、光亮,形状、大小应与封样料一致。

3.4.1.3颗粒之间应无粘结或结块现象。

3.4.2聚甲醛树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规定。

表4聚甲醛树脂的性能指标

项目

均聚物

共聚物

POM(I)

POM(II)

POM(III)

拉伸强度,Mpa

≥65

≥50

≥60

弯曲强度,Mpa

≥139

——

130

抗冲击强度(缺口),KJ/m2

≥85(无缺口)

≥50(无缺口)

≥80(无缺口)

熔体流动速度,g/10min

8

9

9

相对密度

1.43

1.41

1.41

硬度(洛氏)

M94

M80

M85

伸长率,%

50

35

30

用途

适用于一般通用工程制品

定向件、止动锁紧块、锁定销、齿轮

保险搭扣、保险座、保险插头、齿轮、连接件轴衬、限位滑块

特点

注塑级

注塑级

注塑级。

耐热水

3.5聚乙烯(PE)

3.5.1外观

3.5.1.1聚乙烯树脂的颗粒颜色与封样料比较,按GB250评定色差应≥4-5级。

3.5.1.2颗粒的色泽应均匀一致,颗粒的形状、大小应与封样料一致。

3.5.1.3颗粒不允许夹带金属、机械杂质,无粘结或结块现象。

3.5.2聚乙烯树脂的质量指标见表5

表5聚乙烯树脂的质量指标

项目

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LDPE(I)

LDPE(II)

LDPE(III)

LDPE(IV)

相对密度

0.91

0.923~0.925

0.95

0.96

熔体流动速度,g/10min

2±0.3

2±0.4

3.6~5.4

3.6~5.4

拉伸强度,Mpa

≥13

≥11

≥33

≥35

抗冲击强度(缺口),Kj/m2

54

52

≥18

≥16

断裂伸长率,%

≥500

≥550

≥25

≥20

邵氏硬度,D

42

44

63

66

用途

衬套、轮座、玩具

辅轮(吹塑)、管口端塞

端塞

玩具、扁套

特点

注塑料

轻膜料

注塑类

注塑类

3.6聚氯乙烯(PVC0

3.6.1外观

3.6.1.1聚氯乙烯树脂的颗粒颜色与封样料比较,按GB250评定色差应≥4-5级;同一批之间颜色色差应≥4-5级。

3.6.1.2颗粒不允许夹带金属、颗粒的色泽应均匀一致,颗粒的形状、大小应与封样料一致。

颗粒不允许夹带金属、机械杂质,无粘结或结块现

3.6.2聚氯乙烯树脂的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

表6聚氯乙烯的主要技术性能

项目

PVC(I)

PVC(II)

PVC(III)

PVC(IV)

硬度(邵氏),HA

63

60~70

65~70

80~90

拉伸强度,Mpa

伸长率,%

15

≥12

≥14

≥16

300

≥280

≥250

≥200

用途

辅轮胎

推把护套、装饰波纹套

止滑件

轮胎、反光镜柄、端塞、套芯

特点

吹塑

挤出级

注塑级

注塑级

 

4.试验方法

4.1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

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按GB3682规定进行。

4.2密度试验方法

密度试验方法按GB1033规定进行。

4.3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4.3.1试样

4.3.1.1试样类型和尺寸见图1

 

4.3.1.2试样应采用注塑成型方法制作。

每组试样不得少于5个。

4.3.1.3试样表面应平整,无气泡、裂纹、分层、明显杂质等缺陷。

4.3.1.4试验前试样应放置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24小时。

4.3.2试验速度

材料试验机测试速度设定为10mm/min±20%。

4.3.3试验方法

4.3.3.1检查试样有无影响测试结果的表面缺陷存在。

4.3.3.2测量试样中间平行部分的宽度和厚度,精确至0.01mm。

每个试样测量三点,取算平均值。

4.3.3.3夹持试样,夹具夹持试样时,要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要松紧适宜,以防止试样滑脱或断在夹具内。

4.3.3.4以10mm/min±20%试验速度进行拉伸试验,直到试样断裂。

若试样断裂在中间平行部分之外时,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补做。

4.3.3.5记录屈服时的负荷,或断裂负荷及标距间伸长。

4.3.4结果

结果以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当对试验结果有争议时,按GB1040进行仲裁试验。

4.4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4.4.1试样

4.4.1.1试样尺寸

长为80+200;宽为10±0.5mm;厚为4±0.2mm。

4.4.1.2试样采用注塑成型方法制作。

每组试样不得少于5个。

4.4.1.3试样表面应平整、无气泡、裂纹、分层、明显杂质等缺陷。

4.4.1.4试验前试样应放置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24小时。

4.4.2试验速度

材料试验机测试速度设定为2.0±0.4mm/min。

4.4.3试验方法

4.4.3.1检查试样有无影响测试结果的表面缺陷存在。

4.4.3.2测量试样宽度准确至0.1mm,厚度准确至0.02mm。

4.4.3.3调节跨度为试样厚度的16±1倍,跨度测量准确至0.5%以内。

4.4.3.4压头与试样应是线接触,并保证与试样宽度的接触线垂直于试样长度方向。

4.4.3.5开动试验机,加载并记录下列数值:

a)在挠度为6mm时或之前出现断裂的试样,记录其断裂弯曲负荷。

b)在达到规定挠度时不断裂的试样,记录达到规定挠度时的负荷。

如果产品标准允许超过规定的挠度,则继续进行试验,直至试样破坏或达到最大负荷,记录此时的负荷及挠度。

注;凡试样断裂在试验跨度三等分中间部分以次的应作废,则需另增补试样。

4.4.4结果

4.4.4.1弯曲强度按式

(1)计算:

3P·L

σf=……………………

(1)

2b·h2

式中:

σf——弯曲强度,Mpa;

P——试样所承受的弯曲负荷(规定挠度时的负荷,破坏

负荷,最大负荷值),N;

L——跨度,mm;

b——试样宽度,mm;

h——试样厚度,mm。

4.4.4.2结果以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当对试验结果有争议时,按GB9341进行促裁试验。

4.5筒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4.5.1试样

4.5.1.1试样外观

试样表面应平整,无气泡、裂纹、分层、明显杂质,缺口处应无毛刺,无加工损伤等缺陷。

4.5.1.2试验尺寸

试样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

mm

4.5.1.3试样制备

4.5.1.3.1试样按GB9352规定制备。

试样的模具浇口位置应统一。

浇口位置应选择适当,不得使试样受冲击部位处于最薄弱状态。

4.5.1.3.2试样的缺口可在铣床、刨床上加工。

加工刀具应无倾角,工作后角为15°-20°,推荐刀尖线速度约在90~185m/min,进给速度为10~130mm/min。

4.5.1.3.3可使用模塑缺口试样。

但仲裁试验应使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试样缺口。

模塑缺口试样和机械加工缺口的试样试样结果不能相比。

4.5.1.3.4每组试样数量应不少于10个。

4.5.2设备

设备应符合GB/T1043中5规定。

4.5.3试验方法

4.5.3.1测量试样中部的宽度和厚度,准确一至0.02mm。

缺口试样应测量缺口处的剩余厚度,测量时应在缺口两端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4.5.3.2根据试样破坏时所需的能量选择摆锺,使消耗的能量在摆锤总能量的10%-85%范围内。

注:

若符合这一能量范围的不只一个摆锤时,应该用最大能量的摆锤。

4.5.3.3调节能量度盘指针零点,使它在摆锤处于起始位置时与主动针接触,进行空击试验,保证总摩擦损失不超过表1的数值。

4.5.3.4抬起并锁住摆锤,把试样按规定放置在两支撑块上,试样支撑面紧贴在支撑块上,使冲击刀刃对准试样中心,缺口试样刀对准缺口背向的中心位置。

4.5.3.5平衡释放摆锤,从度盘上读取度样吸收的冲击能量。

4.5.3.6试样无破坏的冲击值应不作取值。

试样完全破坏或部分破坏的或以取值。

4.5.4结果

4.5.4.1无缺口试样简支梁冲击强度a(KJ/m2)按式

(2)计算:

A

a=×103……………………

(2)

b·d

式中:

A——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J;

b——试样密度,mm;

d——试样厚度,mm。

4.5.4.2缺口试样简支梁冲击强度ak(KJ/m2)按式(3)计算:

AK

aK=×103……………………

(2)

b·dK

式中:

AK——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J;

b——试样密度,mm;

dK——试样厚度,mm。

4.5.4.3计算10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注:

当对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按GB1043进行仲裁试验。

4.6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4.6.1试样

4.6.1.1试样尺寸

试样尺寸如下所示:

长L=80±2mm,宽b=10.0±0.2mm,厚h=4±0.2。

缺口采用A型如图3所示,缺口底部半径rN=0.25±0.05mm。

 

A型缺口

图3

4.6.1.2试样制备

4.6.1.2.1试样按GB9352规定制备。

试样的模具浇口位置应统一。

浇口位置应选择适当,不得使试样受冲击部位处于最薄弱状态。

4.6.1.2.2试样外观

试样不应翘曲,相对表面应互相平行,相邻表面应相互垂直,所有表面和棱应无刮痕、麻点、凹陷和飞边。

4.6.1.2.3试样缺口

试样缺口可在铁床、刨床上加工。

加工刀具应无倾角,工作后角最好为15°~20°,推荐刀尖线速度为90~185m/min,进给率为10~130mm/min。

4.6.1.2.4可使用模塑缺口试样,测试结果同机加工试样,测试结果不可比。

4.6.1.2.5试验前试样应放置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16小时。

4.6.2试验方法

4.6.2.1测量每个试样中部的厚度和宽度或缺口试样的剩余宽度6N,精确到0.02mm。

4.6.2.2抬起并锁住摆锤,把试样放在虎钳中,按图4所示的要求夹住试样。

测定缺口试样时,缺口应在摆锤冲击刃的一边(见图4)。

 

1、半径刃半径R1=0.8±0.2mm;2、与试样接触的夹具面;3、夹具棱圆角半径R2=0.2±0.1mm

图4缺口试样冲击处、虎钳支座、试样及冲击刃位置图

4.6.2.3释放摆锤,记录试样所吸收的冲击能,并对其摩擦损失等进行修正。

4.6.2.4试样可能会有完全破坏、铰链破坏、部分破坏、不破坏四种破坏类型。

测得的完全破坏和铰链破坏的值用以计算平均值。

在部分破坏时,如果要求部分破坏的值,则以字母P表示完全不破坏时以NB表示,不报告数值。

4.6.2.5在同一样品中如果有部分破坏和完全破坏或铰链破坏时,应报告每种破坏类型的算术平均值。

4.6.3结果

4.6.3.1无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αiu(KJ/m2),按式(4)计算:

W

αiu=×103……………………(4)

h·b

式中:

W——破坏试验所吸收并经过修正后的能量,J;

h——试样厚度,mm;

b——试样宽度,mm。

4.6.3.2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αiu(KJ/m2),按式(5)计算:

W

αiu=×103……………………(5)

h·bN

式中:

W——破坏试验所吸收并经过修正后的能量,J;

h——试样厚度,mm;

bN——试样缺口底部的剩余宽度,mm。

4.6.3.3当对试验结果有争议时,按GB1843进行仲裁试验。

4.7落锤冲击试验方法

4.7.1试样

4.7.1.1试样为保持原形状的整体硬质塑料零部件。

4.7.1.2试样数量10个。

4.7.1.3试样应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50±5)%的标准环境下调节48h后进行试验。

试样需进行高低温冲击试验时,可按产品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或用户需求的试验条件进行。

冲击度样离开预处理环境状态后15s内完成。

4.7.2试验装置

4.7.2.1落锤

a)质量分为0.5,1,2,3,4,5,6,8,10,15kg。

b)锤头半径分为30,10,5mm三种。

4.7.2.2夹具

a)夹具必须能够将试样夹紧,保证其在受冲击不发生位移;

b)夹具夹紧点必须与支承点重合。

夹力不可过大,以免试样变形;

c)夹具装上后的中心线必须与落锤中心线重合,其误差不得大于2.5mm。

4.7.3试验方法

4.7.3.1将试样水平放置在夹具上。

有困难时可采用垫片等加以调整、固定。

4.7.3.2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冲击高度及落锤质量对10个试样依次进行冲击。

4.7.3.3用一半试样先冲击一面,剩下一半再冲击另一面。

4.7.3.4每个试样只允许冲击一次。

试样受冲击后造成的裂纹和破碎均为破坏。

4.7.4结果

10个试样允许顶白,不破坏为合格。

4.8硬度测定

4.8.1邵氏硬度测定按GB2411规定进行。

4.8.2洛氏硬度测定按GB9342规定进行。

5.检验规则

5.1每批塑料树脂应按本标准进行进货检验。

5.2塑料树脂以进货批为检验批。

5.3外观检验项目每批按GB2828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抽查样本以袋为单位,检查水平为S-2,不合格分类为C类,合格质量水平(AQL)为1.5。

5.4其它检验项目按批试验方法中规定的试样数量进行检验,不合格分类为B类,每个试样均符合要求判该批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包装袋上应印有商标、产品名称、产品牌号批号、净重、生产厂名、按需方要求标明颜色。

6.2包装

包装可以使用内衬塑料袋的聚丙烯纺织袋(或其它具有相同包装效果的包装容器),包装袋应能防尘、防潮。

每袋净重25kg。

包装袋的封口应保证在运输,贮存时产品不被污染。

6.3运输

运输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或雨淋,不得与沙土、金属、煤、玻璃等混合袋运,更不可与易燃品混袋,敞车运输必须盖上篷布,车厢内要清洁、干燥。

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使用铁钩等锐利工具,切勿抛郑。

6.4贮存

应在室温条件下贮存。

仓库内应有良好的消防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阳光直接照射,不得在露天堆放,勿与易燃品和腐蚀性物品放置在一起,应远离火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