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综合测试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51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综合测试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2综合测试3.docx

必修2综合测试3

综合能力检测(三)

一、选择题(共50分,前20小题每题1分,后15小题每题2分)

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答案:

D.

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出现在性器官内的性细胞中

B.性染色体上面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不表达

C.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增殖时不发生联会行为

D.性染色体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含一个DNA

答案:

C.

3.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子代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配子

RY

Ry

rY

ry

RY

1

3

Rryy

RrYy

Ry

RRYy

RRyy

4

Rryy

rY

2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A.1、2、3、4的基因型分别为RRYY,RrYY,

RRYy和RrYy

B.F2中出现亲本类型没有的重组性状的比例

是6/16或10/16

C.表中被研究基因其编号序列都具有非连续性

D.基因型出现机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

答案:

D.

4.图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A.1和3

B.2和6

C.2和5

D.2和4

答案:

C.

5.下列属于四倍体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是()

答案:

B.

6.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

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答案:

B.

7.如图坐标中横坐标A、B、C、D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C.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答案:

A.

8.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答案:

D.

9.番茄的染色体数为24,一个番茄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中3个退化了,最后一个细胞随即又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你会找到多少个细胞核,这些细胞核各含有多少条染色体()

A.4个细胞核,各有12条染色体B.4个细胞核,各有24条染色体

C.8个细胞核,各有12条染色体D.8个细胞核,各有24条染色体

答案:

C.

10.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ABC,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都不可能有的是()

①ABC②aBC③abc④Abc⑤abC⑥AbC

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答案:

D.

11.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豌豆(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

矮茎为3:

1。

实现F2中高:

矮为3:

1的条件是()

①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②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④只需要①项条件,而不需要②③两项条件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C.

12.假定某一个体基因型为AaBbccDdEe,各对基因均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该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为()

A.32B.16C.8D.4

答案:

B

13.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配子是()

A.雌A∶雄a=1∶1B。

雌A∶雄a=3∶1

C.雄A∶雄a=3∶1D。

雌A∶雌a=1∶1

答案:

D

14.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答案:

D

15.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圆果对长果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B、1∶2∶1C、1∶1D、1∶1∶1∶1

答案:

B

16.完全显性条件下,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遗传,AaBb和aaBb两亲本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B.1/2C.3/8D.1/8

答案:

A

17.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甲与乙植株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它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3∶3∶1∶1,则乙的基因型是()

A.YyRrB.yyrrC.Yyrr或yyRrD.yyRR

答案:

C

18.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D.DDrr,1/16和DdRR,1/8

答案:

C

19.关于杂合体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合体的成对基因中,起码有一对是杂合状态

B、两个杂合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仍是杂合体

C、杂合体基因型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会发生分离

D、杂合体至少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答案:

B

20.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

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B.1/9C.1/8D.1/4

答案:

B.

21.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

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

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

答案:

D.

2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D.

23.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中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C.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答案:

C.

24.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有GGYY与ggyy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F2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是()

A.3∶1和3∶1   B.3∶1和9∶3∶3∶1

C.5∶3和9∶3∶3∶1 D.3∶1和5∶3

答案:

D.

25.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

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

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

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

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的占1/4

答案:

B.

26.人的红绿色盲(b)属于伴性遗传,而先天性聋哑(a)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

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机率分别是()

A.AAXBY,9/16B.AAXBY,3/16

C.AAXBY,1/16,AaXBY,1/8D.AAXBY,3/16,AaXBY,3/8

答案:

C.

27.豌豆胚根紫色对白色是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是显性。

现把纯合的紫色胚根、绿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给纯合的白色胚根、黄色子叶的豌豆,该植株所结出的种子的胚根和子叶的颜色分别是()

A.紫色胚根、绿色子叶      B.紫色胚根、黄色子叶

C.白色胚根、黄色子叶       D.白色胚根、绿色于叶

答案:

B.

28.一对夫妇,其后代仅考虑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p,正常的可能性为q,若仅考虑一种病的得病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m,正常的可能为n,则这对夫妻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①pn+qm②1-pm-qn③p+m-2pm④q+n-2nq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

答案:

C.

29.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体杂交,于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A.3/8B.5/8C.3/8或5/8D.1/16或9/16

答案:

C.

30.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叶(y)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为3︰1的性状分离比。

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统计?

()

A.F1植株和F1植株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D.F2植株和F1植株

答案:

D.

31.具有4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间杂交(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在F2代中具有3个显性性状和1个隐性性状的个体比率为()

A.1/256B.108/256C.27/256D.54/256

答案:

B.

32.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不连锁)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个体占总数的()

A.2/16B.4/16C.6/16D.8/16

答案:

B.

33.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

B.

34.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除了甲、庚两人,其它人的血型都已经标示在图中。

由此系谱图推测出:

()

A.甲可能是A血型

B.甲可能是B血型

C.庚可能是AB血型

D.庚可能是O血型

答案:

B.

35.对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析得知,该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交换,若该生物形成m个卵细胞里含交换染色体的卵细胞有n个,从理论上计算,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换的初级卵母细胞应占()

A.[2n/(m+n)]×100%B.(2n/m)×100%

C.(n/m)×100%D.[n/(m+n)]×100%

答案:

C.

二.简答题(共50分)

36.(9分)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

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

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

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表现型

提取液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叶片Ⅰ

产氰

含氰

产氰

产氰

叶片Ⅱ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产氰

叶片Ⅲ

不产氰

不含氰

产氰

不产氰

叶片Ⅳ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不产氰

据表回答问题:

(1)氰在牧草叶肉细胞的中,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2)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        。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

说明理由。

答案:

(每空1分)⑴细胞液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⑵DDhh、ddHH9∶7⑶氰酸酶ddHH或ddHh⑷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37.(8分)图甲中A和B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及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细胞名称为________,该细

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对,1表示

X染色体,则2和3叫做_________。

(2)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

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6号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原因是

在_____期发生了___。

(4)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

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_。

(5)甲图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__时段。

A.5~6B.4~5C.7~8D.8~9

答案:

(每空1分)

(1)第一极体0常染色体

(2)BdXAbdXABdXabdXa(3)间基因突变(4)A(5)D

38.(8分)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

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

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色阔叶

红色窄叶

白色阔叶

白色窄叶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415

0

397

0

红色窄叶×红色窄叶

0

419

0

141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427

0

0

0

(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分别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类型?

说明理由。

 

(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Ⅰ)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

(3)第Ⅲ个组合的后代全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进行杂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第Ⅲ组可判定红色对白色为显性,阔叶对窄叶为显性。

原因是杂交子代只有红色阔叶类型出现。

(3分)

(2)(Ⅰ)rrWW×Rrww(Ⅱ)Rrww×Rrww(Ⅲ)rrWW×RRww(3分)

(3)红色阔叶:

红色窄叶:

白色阔叶:

白色窄叶=9:

3:

3:

1(2分)

39.(8分)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

玉米粒的颜色有黄色和紫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Y和y控制。

一株由紫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A和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

取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

下图表示植株C上所结的玉米穗的一面。

请回答:

(1)根据下图紫色粒和黄色粒的数目,写出两者之间大致的比例。

_________________

(2)为检验A植株所结紫色玉米粒的基因型,任意选取A穗上紫色玉米粒两粒,单独种植,长成后的两个植株所结的全是紫色籽粒。

由此推断:

A植株玉米穗上的紫色粒均为纯种。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请予以解释。

(3)据图上的玉米粒色及数量比例,推测玉米植株,A、B、C的基因型:

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紫粒:

黄粒=53:

18≈3:

1(1分)

(2)这个结论不正确。

A、B两植株相邻种植,即可能自花传粉,也可能相互传粉,A株玉米子粒均紫色,说明紫色对黄色是显性,且A株是纯合体。

如果A、B相互授粉,则A上所结子粒为杂合体;如果玉米A自花传粉,则所结子粒为杂合体,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紫色子粒生于同一玉米穗上。

任取穗上两个子粒种植自交以测定基因型,有一定偶然性,不可能测定全部子粒的基因型。

(4分)(3)YYyyYy(3分)

40.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

黄色非糯、白色糯。

⑴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

1:

1:

1(用遗传图解回答)。

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

3:

3:

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用文字回答)

⑵如果上述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

 

⑶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在进行自交。

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交。

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子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子粒。

由此可推测,黄色子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⑷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子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___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

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

该目的基因与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连接酶。

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答案:

(1)AABB×aabbF1AaBb×aabb

F1AaBb(1分)AaBb:

Aabb:

aaBb:

aabb(2分)

1:

1:

1:

1

前一个实验是F1进行测交,后一个实验让F1进行自交(2分)。

(2)选择黄色非糯玉米为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2分)。

在以为F1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2分),获得的杂交后代中就会有抗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2分)。

或答:

AABB♀×♂aabbF1AaBb♀×♂aabb

F1AaBb(2分)AaBb:

Aabb:

aaBb:

aabb(2分)

第二次杂交后代中就会有抗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2分)

(3)突变(1分);DNA(1分);

(4)秋水仙素(1分);20(1分);一致(1分);不一致(1分);

(5)运载体(1分);限制性内切酶(1分);标记基因(1分);植物组织培养(2分)。

41.(10分)从一个自然果蝇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和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

灰色雌蝇X黄色雄蝇、黄色雌蝇X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

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答案:

(1)遗传物质(基因)

(2)正交和反交(3)3;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