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561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docx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全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讲义

一、实验目的

1.增进对离心泵并、串联运行工况及其特点的感性认识。

2.绘制单泵的工作曲线和两泵并、串联总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

在实际生产中,有时单台泵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需要几点组合运行。

组合方式可以有串

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下面讨论的容限于多台性能相同的泵的组合操作。

基本思路是:

多台

泵无论怎样组合,都可以看作是一台泵,因而需要找出组合泵的特性曲线。

1.泵的并联工作

当用单泵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流量时,可采用两台泵(或两台以上)的并联工作方式,

如图所示。

离心泵I和泵II并联后,在同一扬程(压头)下,其流量Q并是这两台泵的流量之

和,Q并=QI+QⅡ。

并联后的系统特性曲线,就是在各相同扬程下,将两台泵特性曲线(Q-H)I

和(Q-H)II上的对应的流量相加,得到并联后的各相应合成流量Q并,最后绘出(Q-H)并曲

线如图所示。

图中两根虚线为两台泵各自的特性曲线(Q-H)I和(Q-H)II;实线为并联后的

总特性曲线(Q-H)并,根据以上所述,在(Q-H)并曲线上任一点M,其相应的流量QM是对

应具有相同扬程的两台泵相应流量QA和QB之和,即QM=QA+QB。

 

图泵的并联工作

 

 

 

-515图两台性能曲线相同的泵的并联特性曲线

 

上面所述的是两台性能不同的泵的并联。

在工程实际中,普遍遇到的情况是用同型号、

同性能泵的并联,如图所示。

(Q-H)I和(Q-H)II特性曲线相同,在图上彼此重合,并联后

的总特性曲线为(Q-H)并。

本实验台就是两台相同性能的泵的并联。

进行教学实验时,可以分别测绘出单台泵I和泵II工作时的特性曲线(Q-H)I和

(Q-H)II,把它们合成为两台泵并联的总性能曲线(Q-H)并。

再将两台泵并联运行,测出并

联工况下的某些实际工作点与总性能曲线上相应点相比较。

2.泵的串联工作

当单台泵工作不能提供所需要的压头(扬程)时,可用两台泵(或两台上)的串联方式

工作。

离心泵串联后,通过每台泵的流量Q是相同的,而合成压头是两台泵的压头之和。

联后的系统总特性曲线,是在同一流量下把两台泵对应扬程叠加起来就可得出泵串联的相应

合成压头,从而可绘制出串联系统的总特性曲线(Q-H)串如图所示。

串联特性曲线(Q-H)串上

的任一点M的压头HM,为对应于相同流量QM的两台单泵I和II的压头HA和HB之和,即

HM=HA+HB。

教学实验时,可以分别测绘出单台泵泵I和泵II的特性曲线(Q-H)I和(Q-H)II,

并将它们合成为两台泵串联的总性能曲线(Q-H)串,再将两台泵串联运行,测出串联工况下

的某些实际工作点与总性能曲线的相应点相比较。

 

图两台泵的串联的特性曲线

 

计算方法和公式:

泵的扬程用下式计算:

2

式中:

H出口压力——泵出口处压力(米)

H真空表——泵入口真空度(米)

H0——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米)

u出——泵出口处液体流速(立方米/秒)

u入——泵入口处液体流速(立方米/秒)

g——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实验装置(天大提供)

泵的最小频率:

1900转/分

泵的最大频率:

2900转/分

泵的额定扬程:

50米

泵的电机效率:

90%

泵的进口管径:

41毫米

泵的出口管径:

41毫米

两测压口间垂直距离:

0.3米

(2)实验流程

 

 

 

 

串并联实验装置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先到参数设置画面进行泵的参数设置:

主要是选泵和调节泵的转速。

然后再进行实验。

(1)单台泵I特性曲线(Q-H)I的测定。

①关闭泵出口阀V2,开启泵的进水阀门V1;

②接通电源,启动泵Ⅰ;

③稍稍打开阀门V2,调节其流量,待真空表P1和压力P2稳定,记下压力表和真空表的

读数和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由此测得一个工况下的H和Q。

④开大阀门V2的开度,重复③的步骤,测得十组数据。

⑤依次关闭出水阀V2,关闭泵Ⅰ的电源,关闭泵进水阀V1。

 

(2)单台泵II特性曲线(Q-H)II的测定。

①关闭泵出口阀V4,开启泵的进水阀门V3;

②接通电源,启动泵II;

③稍稍打开阀门V4,调节其流量,待真空表P3和压力P4稳定,记下压力表和真空表的

读数和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由此测得一个工况下的H和Q。

④开大阀门V4的开度,重复③的步骤,测得十组数据。

⑤依次关闭出水阀V4,关闭泵II的电源,关闭泵进水阀V2。

 

(3)两台泵并联工况下特性曲线(Q-H)I的测定。

次序

1

2

3

4

5

6

7

8

泵I

H(m)

3

Q(m/h)

 

①并闭阀门V2、V4和V5,开启阀门V1和V3。

②接通电源,起动泵Ⅰ和泵Ⅱ。

③打开阀门V2和V4,调节其流量,使压力表P2和P4都指示在某一相同的压力,此时,

记下孔板流量计的相应流量,由此测得一个工况下的H并和Q并。

④按上述的③的方法,再测试出几个不同并联工况下的H并和Q并,即改变H并,,测出相

应的Q并。

⑤依次关闭泵Ⅰ出口阀V2、泵Ⅰ电源和进水阀V1;再依次关闭泵Ⅱ出口阀V4、泵Ⅱ电

源和进水阀V3。

 

(4)两台泵串联工况下特性曲线(Q-H)I的测定。

①关闭阀门V2、V4和V5,开启阀门V1和V3;

②接通电源,首先启动泵II,待其运行正常后,打开串联阀门V5,再启动泵I,待泵I

又运行正常后,关闭V3,最后打开泵II的出口阀门V4;

③调节阀门V4到一定开度,即调到某一扬程H串和流量Q串的工况,在此工况下测读压

力表P1和P4的扬程值,并测得孔板流量计的流量,计算出Q串。

④按上述③的方法,再测试出几个不同串联工况下的H串和Q串。

⑤依次关闭泵Ⅱ出口阀V4,泵Ⅱ电源,串联阀V5,泵I电源,泵I进水阀V1。

 

五、注意事项:

1.先开进水阀,再打开泵,否则会发生气缚现象;

2.当出口阀全开的情况下启动泵,可能会发生烧泵事故。

 

六、报告要求: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泵II

H(m)

3

Q(m/h)

并联

H(m)

3

Q(m/h)

串联

H(m)

3

Q(m/h)

 

 

-725将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H、Q记入记录表中,并以Q为横座标,H为纵座标,由实验数

据在座标系中绘出一系列实验点,再将这些点光滑地分别连成单泵I和II的(Q-H)I和

(Q-H)II特性曲线,再分别合成为并联和串联的总特性曲线(Q-H)并和(Q-H)串如图所示。

最后,再把并联和串联工况下实际测出的一些工作点在合成的总特性曲线周围标出,以示比

较。

 

图实验结果的Q-H图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单台泵I特性曲线(Q-H)I的测定。

泵一的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的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的真空表(m,绝压);

泵一的压力表(m,绝压);

泵一的压头(m);

 

总管路的流量(m3/h);

(2)单台泵II特性曲线(Q-H)I的测定。

 

泵二的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的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的真空表(m,绝压);

泵二的压力表(m,绝压);

泵二的压头(m);

总管路的流量(m3/h);

(3)两台泵并联工况下特性曲线(Q-H)I的测定。

泵一的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的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的真空表(m,绝压);

泵一的压力表(m,绝压);

泵二的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的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的真空表(m,绝压);

泵二的压力表(m,绝压);

两泵并联的压头(m);

总管路的流量(m3/h);

(4)两台泵串联工况下特性曲线(Q-H)I的测定。

泵一的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的真空表(m,绝压);

泵二的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的压力表(m,绝压);

两泵串联的压头(m);

总管路的流量(m3/h);

基本数据:

 

 

 

-14泵的进口管径:

41毫米;

泵的出口管径:

41毫米;

两侧压口间垂直距离:

0.3米;

水温:

25摄氏度。

 

七、思考题

1.离心泵调节流量方法中经济性最差的是()调节。

A节流B回流C变速D视具体情况而定

答案:

a

 

2.当离心泵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

A.气体的粘度太小B.气体的密度太小

C.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起漩涡D.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

答案:

b

 

3.两台不同大小的泵串联运行,串联工作点的扬程为H串,若去掉其中一台,由单台泵运行

时,工作点扬程分别为H大或H小,则串联与单台运行间的扬程关系为()

A.H串=H大+H小B.H串>H大+H小

C.H大

答案:

c

 

4.采用离心泵串并联可改变工作点,对于管路特性曲线较平坦的低阻管路,采用()组合可获得

 

较高的流量和压头;

A.串联

 

B.并联

答案:

b

 

5.采用离心泵串并联可改变工作点,而对于高阻管路,采用()组合较好;

A.串联B.并联

答案:

a

 

6.采用离心泵串并联可改变工作点,对于(ΔZ+ΔP/ρ)值高于单台泵所能提供最大压头的特定管

路,则采用()组合方式.

A.串联B.并联

答案:

a

 

7.从你所测定的特性曲线中分析,你认为以下哪项措施可以最有效的增加该泵的流量围?

A.增加管路直径B.增大出口阀开度

C.增大泵的转速D.减小泵的转速

答案:

c

 

8.离心泵启动和关闭之前,为何要关闭出口阀?

()

A.否则容易发生气缚;

B.否则容易发生气蚀;

C.否则容易因为功率过大,引起烧泵;

D.否则容易引起倒吸。

答案:

c

 

9.离心泵的液体是由以下哪种方式流入流出的?

()

A.径向流入,轴向流出;

B.轴向流入,径向流出;

C.轴向流入,轴向流出;

D.径向流入,径向流出。

 

答案:

b

 

 

10.以下哪项不属于离心泵的优点?

()

A.结构简单,易操作;

B.流量大,流量均匀;

C.泵送的液体粘度围广;

D.有自吸能力。

答案:

d

 

11.随流量增大,泵的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数据有什么变化规律?

()

A.压力表读数增大,真空表读数增大;

B.压力表读数减小,真空表读数减小;

C.压力表读数减小,真空表读数增大;

D.压力表读数增大,真空表读数减小。

答案:

A

 

12.某同学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启动泵后,出水管不出水,泵进口处真空计指示真

空度很高,他对故障原因作出了正确判断,排除了故障,你认为以下可能的原因中,那一

个是真正的原因_______。

A.水温太高B.真空计坏了C.吸入管路堵塞D.排出管路堵塞

答案d

 

八、参考文献

[1]冷士良.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

化学工业,2002

[2]金利等.化工原理实验.:

大学,2005

[3]祖荣.化工原理实验.:

化学工业,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