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的对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64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词的对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词的对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词的对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词的对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词的对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词的对仗.docx

《浅谈词的对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词的对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词的对仗.docx

浅谈词的对仗

浅谈词的对仗

对仗是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之一。

关于律诗的对仗,一般都比较清楚,但词对仗的特点和原则与律诗有所不同。

一、词对仗的特点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如:

《渔歌子》的第三、四句两个三言句必须对仗;《踏莎行》前、后片起句各两个四言句必须对仗,等等。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如周密《唐多令》: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

”(前片),“宫柳老青娥,题红隔翠波”(后片),平仄就不全对,这种情况,在词的对仗中称为“字面相对”,也算对仗。

3、允许同字相对

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如辛弃疾《金人捧露盘》:

“尊如海,人如玉。

诗如锦,笔如神。

又如毛泽东《沁园春》: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等。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如朱淑真《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去掉“迟迟”二字领,就是五言句对仗。

又如呉文英《高阳台》:

“在灯前敧枕,雨外熏炉”,去掉“在”一字领,就是四言句对仗。

二、词对仗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诗词歌赋都需要对仗这种修辞方式?

道理很简单,因为对仗能使字面更美,使语句和节律更具有韵味,使这些特定的文学形式有更强的表现力;但对仗又必须使用恰当,否则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词对仗的基本原则,才能在填词时做到心中有数。

1、凡是规定要对仗的位置,当然就必须对仗。

什么是“规定要对仗的位置”?

可参见本文的附录,这个附录基本上包含了常用词调的对仗规定,当然也不能说毫无遗漏,但基本够用了。

其实,目前还找不到一份足够完备的类似资料。

所谓“规定要对仗”,无非也就是大量查阅前人的词,凡是在该处都用了对仗或只有个别的没用对仗,就认为是“必须对仗”。

2、凡是可对仗也可不对仗的位置,尽量使用对仗。

什么是“可对仗也可不对仗的位置”?

也可参见本文附录。

3、凡是起首两句字数相同,就可考虑使用对仗。

4、凡是词中某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平仄相反,就尽可能考虑使用对仗。

5、除规定需要对仗的位置外,如果用散句比用对仗能更好地表达词意,就不用对仗。

三、特殊对仗格式

1、扇面对

扇面对是诗、词、曲的一种对仗格式。

扇面对又称隔句对,一首诗中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但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也就是两联之间相对,便是扇面对。

例如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

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

扇面对在格律诗中非常罕见,在词曲中却常见。

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又如苏轼《沁园春》上片: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

”“月华收练”对“云山摛锦”,“晨霜耿耿”对“朝露清清”。

又如辛弃疾《满江红》下片:

“岩泉上,飞凫浴。

巢林下,栖禽宿”,“岩泉上”对“巢林下”,“飞凫浴”对“栖禽宿”。

如程景初散套(曲)《春情》:

“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

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

”“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

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玉蝴蝶》和《沁园春》两调,在此处必须用扇面对。

2、搓挪对

搓挪对也是诗、词、曲的一种对仗格式,但很少见。

周邦彦《尉迟杯》:

隋堤路。

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念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其中就用了两处:

“偎傍疏林”对“小槛欢聚”(搓挪对)

“冶叶倡条俱相识”对“仍惯见珠歌翠舞”(搓挪对)

“搓挪”的词义原是“放在手里揉搓”,“搓挪对”就是将通常正规的对仗有规律地揉搓挪位。

按通常的对仗,应是“偎傍疏林”对“欢聚小槛”,经搓挪后,将原本对偶的词移动错位,变成“偎傍疏林”对“小槛欢聚”,形成了交叉才能对偶的格局。

这是在同一句中搓挪

还有是在对仗的两句间搓挪的。

四川沱江边上有一座千年古城富顺,城内有一湖,亦名“西湖”,湖上建有红蕖榭、碧波亭、九曲桥等景观。

其中红蕖榭柱上镌刻有一幅楹联,就是一幅有名的搓挪对联:

红荷耀日绿柳迎风物象尽收明镜底

水绕三弯桥连九曲游人俱入画图中

诸君可以自己分析这首楹联出、对句前八个字的搓挪规律。

“搓挪对”体现了词人驾驭词语的能力,需要一定的功底,在词中并不多见。

一首《尉迟杯》,你说他说,说到现在,我还在说。

其意也只是让朋友们对此有所了解。

附录:

常见词牌的对仗规定

1、规定必须对仗的位置

《渔歌子》第三、四句。

(三言句)

《醉太平》第一、二句。

(三言句)

《阮郎归》后片第一、二句。

(三言句)

《眼儿媚》前片首二句(五言),后片尾二句(四言)

《摊破浣溪沙》后片前二句。

(七言句)

《人月圆》后片第二、三句。

(四言句)

《南歌子》前、后片第一、二句。

(五言句)

《鹧鸪天》前片尾二句。

(七言句)

《一七令》从二字句到七字句均须对仗

《踏莎行》前、后片首二句。

(四言句)

《破阵子》前、后片首二句(六言);前片第三、四句。

(七言句)

《河满子》前、后片尾二句。

(六言句)

《鱼游春水》第五、六句(七言);尾二句(六言)

《法曲献仙音》首二句(四言);第四、五句(四言)

《满江红》前片第五、六句(七言);后片第七、八句(七言)。

后片起四个三言句可用扇面对

《绮罗香》前片首二句(四言句);六、七、八、九句可用扇面对。

《雪梅香》第五、六句。

(七言句)

《天香》首二句(四言);第四、五句(四言)

《雨中花慢》首二句(四言)

《夜合花》后片第二、三句(一字领四言)必须对仗;前片首二句(四言)可用对仗。

《玉蝴蝶》第三、四句。

(四言句)

《高阳台》前片首二句(四言)必须对仗;后片第二、三句(一字领四言)可用对仗。

《东风第一枝》第四、五句。

(六言句)

《翠楼吟》第七、八句(一字领四言)。

《庆春宫》首二句。

(四言句)

《齐天乐》第七、八句。

(四言句)

《瑞龙吟》前片第二、三句(二字领四言);后片第八、九句(三字领四言)。

《兰陵王》后片:

第二、三句(一字领四言);第五、六句(一字领四言);第十一、十二句(一字领四言);第十四、十五句(一字领四言)。

《江南春》第一、二句(三言);第三、四句(五言);第五、六句(七言)

《拜星月慢》首二句。

(四言句)

《苏幕遮》首二句。

(三言句);后片首二句(三言句)亦可用对仗

《鹊桥仙》前、后片首二句(四言句)必须对仗。

《水调歌头》后片六、七句(六言句)必须对仗。

2、可对仗也可不对仗的位置

《诉衷情》后片第四、五句。

(四言句)

《更漏子》前、后片:

第一、二句(三言);第四、五句(三言)

《夜行船》第三、四句。

(四言句)

《临江仙》前、后片尾二句。

(五言句)

《唐多令》前、后片首二句。

(五言句)

《行香子》前片首二句。

(四言句)

《风入松》前、后片尾二句。

(六言句)

《金人捧露盘》后片首四句。

(三言句)

《声声慢》前片首二句。

(四言句)

《琐窗寒》前片首二句。

(四言句)

《念奴桥》前片第六、七句。

(四言句)

1:

用笔点一下直线起点,再按下Shift键然后再点终点,就是一直线。

2:

先按下Shift键,然后用笔画的直线可以水平、垂直画直线。

3:

如果用直线工具(矢量工具栏:

矩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等等栏内),就要设置一下属性栏,设置成为“填充像素”,然后就可以画了。

注:

虚线在画笔预设里调一下双重画笔里的间距就行

ps中如何画曲线:

用钢笔设好曲线路径,按住Ctrl键在图像的空白处单击,,再点右键选择“描边路径”,即完成曲线的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