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6457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著作有: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20 

世纪20 

年代开始。

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1)实证方法:

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

a.奥尔波特:

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b.墨菲夫妇:

《实验社会心理学》

(3)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瑟斯顿、李科特(态度量表),谢里夫(游动效应),莫里诺(社会测量法),勒温(德国)。

(4)二战后的特征:

a.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b.理论向多元化发展,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与预测行为c.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5)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并出版了六卷本的《跨文化心理学手册》(1980—1987)。

社会心理学新的的研究取向和途径:

有文化人类学背景的“跨文化社会心理学” 

人物: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

实事求是,客观描述。

2、系统性原则 

把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并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3、伦理原则。

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造成伤害。

主要伦理守则:

(1)制定时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2)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 

特殊时,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事后说明。

(3)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5)对被试者的资料保密(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自然、参与观察;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档案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所以要努力增强结果的解释力,也要注意不要任意夸大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沃尔特斯。

三个机制:

联想、强化、模仿

2、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布劳、爱莫森,蒂波特。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3、符号互动论

詹姆士、米德。

通过符号互动,形成自我概念,发展相互关系。

4、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荣格分析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论:

霍尼,文化因素说;

沙利文,人际关系说。

二、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10.亚里士多德: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 

,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劳教)。

*社会化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知和技能;

遵守社会规范;

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较好的遗传素质。

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学校,;

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大众传播媒介;

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社会化的类型

1.语言社会化 

,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语言是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纽带,其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2、性别社会化:

①性;

②性别(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③性别角色。

(家庭对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角色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 

3、道德社会化 

(1)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

(2)三个方面:

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

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b.道德情感:

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

内容是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c.道德行为。

4、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接受和采用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能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获得方式分:

先赋角色(如父亲)、成就角色(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 

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分:

规定型角色(如公务员)、开放型角色 

(如朋友)

按功能分:

功利型角色(如企业家)、表现型角 

色(学者) 

按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

自觉角色(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 

*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期待:

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

2、角色领悟:

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 

3、角色实践:

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

*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

2、角色不清:

个体或公众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

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自我(是心理学古老的课题):

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包括生理/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

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

客我:

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

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制约主我的活动 

镜我:

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自我的结构:

A物质自我:

其他主体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B心理自我:

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C社会自我:

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D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的自己。

E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生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

出生8个月就有,3岁成熟。

2、社会自我:

3岁~13,14岁,处于自我的中心,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动

3、心理自我:

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 

10年左右。

*身份:

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客观性(公众认可的);

主观性(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认识);

多重性(一个以上的地位);

稳定性;

契约性 

*自尊:

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968)中,自尊需要 

包括a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b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心理学原理》1890詹姆斯 

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影响自尊的因素 

a家庭中亲子关系b行为表现的反馈c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d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三、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知觉(由各种自然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它包括人际知觉(对他人和群体),自我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

图式 

a.概念: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b.作用:

(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心。

(3)影响记忆:

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4)影响自我知觉:

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自我图式:

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3.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

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印象:

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

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以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

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3、刻板印象与定型 

(1)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2)定型:

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为定型。

(3)作用:

a.积极作用:

社会适应,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b.消极作用:

容易形成偏见甚至歧视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根据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数,然后将权数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4.中心品质模式:

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形成总体印象。

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印象管理(整饰):

1.印象整饰的概念:

亦称印象管理。

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是一种社交技巧 

2.印象整饰的作用:

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动一种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整饰。

3.印象整饰的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 

投人所好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

a.内因:

如将行为原因归于各人特征,成为内归因。

b.外因:

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景归因。

c.在许多情境中,兼有二者的影响。

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2稳定性/易变性原因 

3可控性/不可控性原因 

*控制点理论 

1.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

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2.内控者:

他们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3.外控者:

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这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归因原则 

a不变性原则b折扣原则c协变原则 

*凯利三维理论:

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

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

2)共同性信息:

不同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

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特异性

共同性

一致性

归因 

刺激客体(外因)

主体(内归因)

情境

*影响归因的因素 

a社会视角b自我保护价值c观察位置d时间因素:

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

四、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2、指向功能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3、维持与调节功能个体行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

如果行为受阻,某一动机可能被其它动机所置换,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

倒U型曲线。

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每次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简单:

效率随动机提高,难度增加下降 

*主要的社会动机:

1、亲和动机:

起源于依恋 

2、成就动机: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1)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成就动机的强弱。

(2)抱负水平与个体以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好的学校,好的教学质量,更重要是有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麦克利兰的研究提出,每个人都有影响和控制他人且不受人控制的需要,即每个人都有权利欲。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认为:

积极权力动机变现为竭力谋求权力地位,消极权力动机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地位。

个体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和战士已有的权力满足此需要。

4、侵犯动机:

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1)侵犯的构成:

社会评价,反社会性质,是亲社会性质,被认可的侵犯(如竞技、冒险等体育活动)。

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2)侵犯的原因 

本能论的解释:

a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后来,他认为人又生本能与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本能。

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

人只要活着,死亡本能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形式表现出。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于身心健康不利。

体育是社会认可的宣泄,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释放途径。

b.洛伦茨认为:

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其生存意义很重要。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要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

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a.多拉德认为: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

A: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B: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C: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b.米勒认为:

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c.伯克威茨认为: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班杜拉(1977)认为: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强化、联想和模仿。

侵犯的影响因素 

a情绪唤起水平b道德发展水平c自我控制能力d社会角色与群体e大众传媒的影响 

5、利他动机:

个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1)生物学观点:

动物有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

(2)社会交换论观点:

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

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社交情绪 

五、态度的形成与态度转变 

*态度:

个体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a内在性b对象性(没有无对象的态度)c稳定性 

1、态度的成分:

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统称为态度的ABC 

模型.一般是三者协调的。

不协调时,情感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

2、 

态度与价值:

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

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不同点:

a价值观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易转变。

B价值观没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3、 

态度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卡茨):

工具性(功利原则)、自我防御(个体倾向的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价值表现(表明态度来显示自己社会价值)、认知功能(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

4、态度的维度(属性) 

a方向:

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

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

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外显度:

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5、态度的形成:

美国的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

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a服(依)从:

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b认同:

个体自愿接受,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c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

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 

1.传递者:

(1)传递者的威信:

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均成正相关。

(2)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4)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a.传递者的威信较高,信息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

b.传递者的威信较低,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

如果信息能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有利于说服。

a.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否定畏惧本身,态度转变较少。

b.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

a.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b.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4)信息的提供方式:

口头好于书面,面对面强于大众传媒 

3.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a.已经内化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b.接受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C.与个体需要密切关联的 

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a.依赖性较强容易接受说服。

b.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

c.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因素。

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4.情境:

(1)预先警告:

双重作用。

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

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

(2)分心:

a.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

b.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 

型曲线关系。

a.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

b.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2)他提出P—O—X 

模式。

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P—O关系最总要,P-O肯定是为强的,P-O否定时为弱的。

2.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的一致。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

a.逻辑的矛盾b.文化价值冲突c.观念的矛盾d.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b.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 

(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3)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