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6498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docx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全套资料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与小结

课题组成员:

张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容,是对该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价值判断的重要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计划:

在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我计划以教材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为主线,结合实例进行理论教学,并同学生选定全班总课题进行分组子课题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方式观察与探索。

通过教科所、学校等各种途径对本课程和课题理论知识进行学习.配合教科所和学校的课题研究组的工作.争取在课题研究方面有新的发现,为课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小结: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以“学校课间操优化方案"为总课题,引导学生从“各班课间操路线设置”、“各班操场位置安排”“同学对课间操的认识与态度”“同学的公共文明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总课题下的子课题研究。

我发觉学生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能逐渐实践并熟悉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真实的体验能对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与要求有一定领悟,并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程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课程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都有着极大地意义.

并始终把评价这一环节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贯穿始终,一学期下来,我认为要真正在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智潜能,应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和评价项目,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教研我主要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教师评价需客观并给学生指引方向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求真务实,欣赏学生朴素、粗糙的研究,不搞假大空;不同研究小组能力参差不齐,评价要求不能统一不变,应因人而异逐步提高。

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说教师重视什么,学生就会重视什么,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起着示范的作用.

二、学生研究小组互评、自评效果佳

高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比较强,以研究小组为评价单位,比起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

在组织课堂互动时,以小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高得多,无形中团队形成了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小组互评、自评的方式效果非常的好,我想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最终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具有这一能力,才谈得上创新与实践精神的而培养。

但往往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内容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小组间并没直观的可比性,这为评价设置了障碍。

我的处理是,在课程学习的初期,每个相同课题至少要有两个小组进行研究。

例如:

在“学校课间操优化方案"总课题下,小组可自由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子课题研究,每个角度又同时可由多个小组选择.因此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有的小组间可对比参照,降低了自评和互评的难度。

总之,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评价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其评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评价需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研究性学习工作总结

 高一研学组

一、工作回顾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素质.

l。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各班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有严密的实施计划,确定研究方案。

2.确定研究方式,指导学生选题。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有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其组织形式也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课题研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3、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题确定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给他们讲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研究中注重亲身参与,体验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交流选题的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活动记录表",学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便于课题分析和总结评价。

二、经验和体会

   

(一)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的组织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2.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

   3.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又增添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

    1。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研究性学习,不仅只是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2。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好与学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同时,也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实施。

   3.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选题,因地制宜,联系生活经验,发挥优势,选择自已熟悉和喜欢的,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三、存在的问题

     1。

   我们在整体研究中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态。

有的主题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而有的主题却冷冷清清,无动于衷;有的课题小组热情高涨,成果不断,而有的小组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2.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我们的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特别是过程评价。

学生在每个研究阶段都还没有作出自我相应的评价,致使部分成果没有及时得到总结,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研究热情。

    

经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随着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视,我们有信心在学校和级部的正确指导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富有成效地把这门课程搞好。

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计划

沽河办庄扶中学王彩红

一、指导思想

学校以教育部《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先成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目标和任务

通过开展“我能行,我成功”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三、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教务处和年级组发挥组织协调功能,班主任加强管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防止和杜绝教师只重视本学科教学而忽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错误倾向.

2、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领导。

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并小组成员由各班主任组成,以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管理和评价。

3、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年级将通过多种形式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典型示范;举办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开辟校内外学习研究的渠道.

4、重视总结评价。

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取得点上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

每学期对先进课题组和优秀学生、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记入教师档案。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宣传发动 

①召开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会议,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

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和班主任会议,进行动员,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③加大宣传力度,各班有班主任宣讲研究性学习文件,下发有关辅导材料和表格.

④向家长和社会做广泛宣传,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选择课题

A、教师选题并向学生推荐。

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拟定部分课题,确定中心课题,并向学生推荐。

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爱好选择课题,填写《开题报告》.

B、学生自定课题或子课题,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课题确定后,分班上报年级组存档。

C、审题和筛选。

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审议,合并相近课题,淘汰不合理或不具备完成条件的课题,建议学生重新选题.

(3)分组 

A、学生研究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自由协商组成研究小组,推选组长。

班主任为分散的学生在征求学生意见后安排小组。

B、教师指导小组 年级在学生选择指导教师的基础上,组建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小组,以便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

(4)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 各课题小组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指导教师对小组研究计划的制定给予指导,指导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撰写指导课题小组研究的教案。

(5)班级开题报告会 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各研究小组阐述本研究小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方案设计的交流,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由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对研究方案进行评审,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6)年级组织开题评审会 各班推选一个代表性课题,参与年级开题评审会。

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组成专家组,对各课题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提出完善意见。

2、实施阶段

(1)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并及时认真规范地做好记录,写好总结。

(2)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指导教师要逐周检查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认真填写指导意见表和日常考核表。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载研究情况和各方面收获。

3、总结阶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

(2)各课题小组完成小组研究成果一份、研究成果英文摘要一份、其他方面收获总结一份.收集到的资料索引一份、课题涉及的科学术语词汇表一份、课题实施过程中所有原始资料一包(注:

最后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

选题意义、研究经过、论据和结论、效果分析,后附资料索引目录).

(3)在指导老师组织下,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同学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展示可借助展板、投影、录像和实物等多种形式)。

(4)每个学生交一份研究性学习的个人小结,主要描述个人的参与工作和贡献.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题组评议改进并完成研究报告,作答辩前准备。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依据:

学生态度,主动性、创意、协作、完成任务情况等;学生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方案的可行,研究手段的选择,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和发挥,科学术语的使用,各种软件的使用等;完成书面文字材料,原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研究问题的表述,总结等书面材料的质量等;答辩情况,报告的结构、主要观点的突出、对内容的理解、论据的质量、仪态和表达能力等。

(2)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相结合.

(3)评价等次:

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2.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依据:

教师态度,主动性、与其他老师协作、指导的到位与及时、与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以及事先是否认真准备等;指导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善于点拨学生的创造火花和欲望、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能认真备课撰写教案等.

(2)评价方式:

教师个人自评和年级评价相结合.

(3)评价等次:

分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级,记入教师档案。

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同时指出:

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说: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还说:

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

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

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

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

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好的是安排1个或2个课时在正课(课表上)时间中,其余安排在课外活动和其他课余时间中进行。

那种把研究性学习只分给几个学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某几个学科的事,应包括所有的学科,而且,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很多是跨学科综合、交叉的。

共41234

研究性学习只安排在某几个学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师实施,也是不妥的。

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高中14大学科中,除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外,其余9大学科都应安排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每期作16周上课时间计,全期共48课时,如果每周2节安排在正课中,每期有36节,则9大学科每科可以排4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

排课时,总课表上不分到学科,另用单列课表将研究学习的课时分配给每位任课教师。

督促检查,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每个学科每位教师4节研究性学习课干什么?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

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索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

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上有三种情况: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内容选择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

课题研究还包括项目(活动)设计类的课题。

这种以课题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相应地,对于这种学习的评价过程就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等),和结题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研究、小组研究和班集体研究三种形式.

第二种,就是有人称之为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即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即在一节课中铺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尽管这种问题也会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多数只与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与各自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放弃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形式,那么研究性学习就将背离它的初衷,而被纳入应试教育的狭窄轨道,终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过来,如果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则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更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

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探究能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带研究性特点的学科教学形式。

就是教师在日常的各学科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也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的作法。

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性质,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形式看,当前的重点仍然应是第一种形式。

没有第一种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广泛开展,就无法造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

另外,研究性学习的许多问题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不是一堂课或两堂课所能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当然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前所述,活动评价中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价,结题论证,活动总结与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课堂中进行。

共41234

走出课堂和校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是只是目前为了转变观念有权宜之计?

应当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为,不只是现时的观念转变问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要获得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今天的学生要走出课堂和校门,明天的学生同样要走出课堂和校门,今天对我们教师来说,可能是不太自觉这样做,明天则可能是一种自觉和自我意识的行为。

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一期至少48课时,三年将是276课时,这么多时间的研究性学习,确实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看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应当走出课堂和校门。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困难,不仅是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观念落后,更在于研究性学习管理上的困难,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机制的问题。

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管理与评价,要做好过程管理和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在这里我主要谈一谈活动过程的管理。

有的学校对于活动过程的做得比较好.广东番禺中学采用了建立课程档案的措施.规定:

学生必作:

(1)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目标,意义,内容,方法,所需资源,人员分工,进度安排,成果形式,专家或指导教师等内容,开题前上交,教研处备案。

(2)研究周记:

每人每周学习情况记载,每篇不少于400字,含时间、地点、研究内容(要具体)、收获、体会、问题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期末总结要求1000字,每周上交专职教师批阅。

(3)研究成果:

每小组或个人从下列内容中至少选择一项,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科技作品以及软盘、录像资料等,期末上交专职教师。

教师必作:

(1)指导笔记:

含对全班或所负责小组(个人)的指导的详细记录,有时间、地点、对象、主要内容,由专职教师共同完成,每周一次,每月底交教研处。

(2)项目总表:

项目汇总(名称、项目成员、指导教师单位、联系渠道、进度所需资源等内容)开题后交教研处备案。

(3)学习心得:

每月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心得。

(4)项目评估:

对项目的意义,成功与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每篇不少于5000字.

教研处必作:

(1)检查记录:

每月末检查教师的指导笔记和学习心得,按abcd四等评分;每学期抽查每班各项目小组(个人)的研究周记,按abcd四级评分。

(2)科研论文:

每学期以校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研究范围,写一篇科研论文。

每学期编辑一本优秀研究成果集。

从番禺中学的情况看,这所学校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主要是专职教师发挥作用。

实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参与其中,应当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问题。

对教师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涉及教师工作量的认定和工作情况的考核。

有的学校作出了有关管理与考核的规定:

例如有一所学校规定专职教师每人带3个班为満工作量,兼职教师其工作量与语、数、英教师等同;另一所学校规定:

每位教师指导的课题数为15个;还有的规定:

(1)由于示范性高中要求教师能胜任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因此,能承担研究性学习指导和任意选修课教学的教师是合格的。

并作为示范性高中教师的必备条件,学校将以此作为教师晋级、评选、年度考核优秀的硬指标。

(2)工作量计算:

专题讲座按1:

1计算课时,应与学生共同听课,讲座期间较长时间在年级室者视同旷课。

其他指导活动计算为:

课题数权重(根据课题质量确定权重)每课题津帖数。

(3)课题研究指导工作认定依据:

①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专项记录本。

包括学习笔记、听课记录、指导活动设计与过程记录,授课教案等。

②所指导课题组的有关原始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的阶段成果(如小论文),对学生的评价。

③专题讲座与集中交流活动的出勤情况。

④指导研究性的学年总结或论文。

共41234

对学生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有的学校采用学分制是一种比较好方法.规定了基础学分,每个学期按研究计划完成任务的给2个学分。

设奖励学分,活动开展得好的,经认定取得较好成果的,再给12个学分。

三个学年中,学生取得10个学分时定为合格。

如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高,研究态度认真,研究成果显著,则获得学分较多。

上述有关管理和评价方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许多学校都制定了,但是落到实处的不多,甚至有的学校制定这些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

三、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可是观念的转变又不会是自发的形成,只有在落实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探索研究中的体验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约才会逐渐形成.在许多情况下,就是要形成一种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不变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