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704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Word文件下载.doc

网络技术为教育架起的,则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

纵观国内外网络教与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大多数网络学校开设的网络课程和开展的网络教学和远距离学习活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缺少动态的双向的交互,即使提供了email、讨论和聊天服务,学生的学习活动仍缺少有效的积极的合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适应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1

2背景/选题动机目的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揭示,仅仅注重技术支持,或者只是关注教学过程,都不能产生理想的网络学习环境。

技术观点更多地考虑功能的实现,工具的提供,而对于这个环境能不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却关注得不够。

而教学观点比较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将之视为环境的组成部分。

上述诸观点由于不够强调社区性,对学习者之间社会交往还没有提到一定高度,而仅仅是将它渗透在教学因素中。

人类本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渴望和集体内的其它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早期的社会中,合作社区的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和社区其它相关人员的沟通在今天依旧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在网络环境下它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各类BBS、Facebook、开心网、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都提供了形态丰富的网络社区。

2

3系统与ImagineCup的主题关系

这次ImagineCup的主题为Imagineaworldwheretechnologyhelpssolvethetoughestproblems.—用科技解决全球最棘手问题。

而在我国地区差异、社会阶层差异、性别差异、教育模式弊端和学校原因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我过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手来缓解一些我国现存的问题。

二、需求分析

1概要

从我国现行教学模式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主体现教学模式,其特点是: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管理和控制;

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客体;

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来源。

现行的网络学习模式也是如此,只提供单一的课件下载,习题下载,这种一个人的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导向,没有监督,没有动力,很寂寞。

在这样的模式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呢?

那就是微博,通过收听,被收听,找到学习的共同点,结对学习。

结对学习就像结对编程两位程序员肩并肩地坐在同一台电脑前合作完成同一个设计。

同一个算法、同一段代码或同一组测试、与两位程序员各自独立工作相比.结对编程往往只需花费大约一半的时间就能编写出质量更高的代码。

其好处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恰恰微博就能起到纽带作用,因此微博的follow机制就更有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了。

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分为“成员聚集——成员分化——共同体形成”3个阶段。

成员分化阶段是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关键阶段,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的特定需求选择特定的人群并与之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微博的follow机制可以帮助学习者王城有效的分化。

学习者通过自身的following(你跟随的人)和followers(跟随你的人)来构建自己的folks(圈子),并且用户户的folks可以根据需要跟任何其他的folks互联,从而形成可以快速沟通的网状学习群体,构建网络学习社区中的学习共同体。

微博开放的API有效的增强了其与其他学习工具的融合。

2使用场景

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地理位置上互相分离的情况。

比如放学回家后,学习者分布在不同的地域。

3应用领域/实用性分析

学习社区有助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协作以及有助于学徒式的认知的展开,其可以共享学习资源,共享学习经验,使学习者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使学习者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使学习者能够针对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适合进行个别话学习。

能够有效的促进非正式学习的产生,增加学习者的社会存在感,减少孤独感。

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blog来说,微博的内容组织是有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

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相对于博客来说,用户的关注属于一种“被动”的关注状态,写出来的内容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

而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轻点“follow”,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商业推广、明星效应的传播更有研究价值。

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微博的关注友人大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感情,记录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人际关系。

4未来发展方向

将该社区打造成一个教育平台,开放API,可以让各个地区的人进行扩充,将自己的部分添加到系统中,缓解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让各地的学习资源更好的实现共享。

同时它也将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之外,很好的补充和引导。

二、

三、团队组成和分工

指导老师:

杨晔

成员:

周凯、杨建峰、孙辛

技术地图:

周凯

答题:

杨建峰

虚拟教室:

孙辛

许义

四、系统功能概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深深的被知识浪潮所影响。

而互联网,则是永不过时的课堂。

当跨过web1.0门户网站时代之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关注者,从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抖出的克林顿丑闻到2005年中国“博客元年”的到来,WEB2.0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泛而概念化的前沿理念,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真正全民狂欢时代的来临。

“芙蓉姐姐”的走红和“木子美”事件,代表着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相对于博客需要组织语言陈述事实或者采取修辞手法来表达心情,微博只言片语“语录体”的即时表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

而新技术的运用则使得用户(作者)也更加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微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我们选择了微博来改造现有的网络学习社区,将微博结合到传统的学习社区中,使得学习社区更加生动有趣。

用户首先需要注册才能开通个人微博(新浪微博API),注册的方式我们采用wiki的形式,即需要个人注册+好友确认。

首页显示所有地图,它会显示在社区中那种技术掌握的人最多,你在学习哪种技术以及其他人的技术掌握和学习方向等。

同时你在网络学习社区中的所有技术都会实时的在微博中进行自动更新也会反映在技术地图上。

当然还有在线学习模块,我们采用虚拟教室的形式来进行课件的播放,在播放的同时还会有随机的习题出现来放松紧张而沉闷的学习,答对所有的随机习题时还会有一些奖励,同时你还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解题思路等。

经过一番的学习后,你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成果以及意见,当然若是你觉得学得还不够扎实则可以进入习题练习模块进行有针对的性的练习。

而对基础扎实学习效率十分高的学生,我们在习题练习中设置了具有挑战性质的习题,不仅可以巩广播、收听、听众、收藏等信息。

显示你的一言一行,一感一悟以及你跟随的人和跟随你的人。

首页中还会有一个具有特色的模块,那就是技术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增强知识的连贯性,还可以在微博中发表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1系统设计概述

(1)实现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技术亮点

本系统基于.NETFramework4.0,ASP.NET2.0三层架构,Silverlight,Ajax等技术。

通过Silverlight实现虚拟教室的展现,同时实现了课件的播放;

通过Ajax实现技术地图的展现。

(1)

(2)系统构架

用户

Ajax

ASP.NET2.0三层架构

Silverlight

.NETFramework4.0

s

ASP.NET2.0三层架构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

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

表示层:

这一层负责与用户的交互。

业务逻辑层:

这一层实现解决方案的业务逻辑。

数据访问层:

这一层封装访问持续的数据存储的代码。

ASP.NET2.0三层架构优点:

a)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b)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c)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d)有利于标准化;

e)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2)

(3)功能模块描述

a)框架

模块

功能

功能描述

核心机制

规则

激励

对微博型网络学习社区的使用、奖励措施进行了定义

统计模块

在线人数

技术地图

被关注用户排行

对社区中所有的用户进行技术统计和在线人数的统计,显示系统中被关注度较高的排行。

在线学习模块

课件学习

随机习题

实时发言

查看发言

在学习课件的同时会发布随机的习题,用户对随机习题解答并获取活跃度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实时的发言,查看发言则可以查看之前的用户在微博中的有关该课件的发言

习题练习模块

练习

答题

痕迹记录与发布

进行课后练习以及进行答题任务并且系统会自动将答题的痕迹和信息发布到微博中

个人展示模块

技术

个人信息

学习情况

个人形象展示,展现个人学习情况以及个人所掌握的技术情况

社交模块

微博

发表个人看法

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

安全管理

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

站点的各种管理

l

a)

b)重要模块部分详细说明

l习题练习

利用Browser/Server结构,从自己学过的课程中选择相应课程进行习题练习。

同一课程的习题分为不同难易级别,如简单、中等、难等级别。

头衔等级级别可分为如学生、辅导员、指导老师、系主任、系书记、副院长、院长等级别,并按积分依次晋升。

1.出题模式:

1)自修室:

按难易级别每次随机仅出一道题目,及时给出答案和解答。

2)图书馆:

根据相应课程,选择图书馆编号,进入图书馆,不分等级级别。

6人一个桌面,出10题在线同时做题,模式与QQ游戏类似。

3)办公室:

可通过用户自己出题,并给出答案。

审核后通过微博方式显示被关注或被收听的用户上,并加入题库。

若其他用户觉得解答不合适,可用维基百科方式,完善解答。

解答也可以自拍视频解答,上传至优酷,然后转播给收听他的博友,其博友就可以收到他的广播,并可收看视频解答。

2.题目类型:

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对错题等几种题型。

具体题型介绍如下:

   

1)多选题:

从四个选题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选项  

2)多选题:

从六个选题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3)解答题:

解答所问题目  

4)对错题:

判断题目的对错

3.解题方式:

1)自修室模式时可使用选择题可去掉一下错误答案、邀请在线用户回答等道具选项。

2)图书馆模式时可选择题可去掉一下错误答案、邀请在线用户回答、给对方增加错误答案、网页全为黑色等道具选项

3)办公室模式时可按用户记录:

记录用户的所有答题痕迹记录。

做过几题,对几题,错几题,并可收听对方的用户记录。

l核心机制

头衔与积分设置:

1)积分:

按题目答题正确与否加减积分,其积分按头衔等级加权相加,并乘上活跃系数和广播分享系数。

2)头衔:

初始为学生,晋升头衔时需广播一定条数的微博,并回答一定问题,依次类推。

l统计模块

1)技术地图:

显示在社区中哪种技术掌握的人最多,你在学习哪种技术以及其他人的技术掌握和学习方向等。

2)在线人数和被关注用户排行:

通过新浪微博开放平台的微博分析家API实现

l在线学习模块

1)虚拟教室: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选择虚拟教室。

虚拟教室开设的科目与时间可以微博收听。

教室内实时显示课件内容,与讲师画面。

同一教室内可以共享课件资源。

上课期间可以互相交流、提问与解答,讲室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方式可文字、语音、视频等,并获得相应的活跃积分。

课堂中共享画板画面,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可以随时截屏。

课程中随机会让所有收听该课程中的用户做上一段知识的练习。

课中若学生觉得课程不错,可以广播课程信息或邀请别人加入。

该虚拟教室课程结束后所有资料会广播给所有收听该课程的用户。

2)离线讨论组:

通过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API实现离线讨论。

l个人展示模块

展现个人学习情况以及个人所掌握的技术情况

l社交模块

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成果以及意见,发表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l管理模块

后台管理员修改信息,实现系统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

a)系统环境

体系结构

开发平台

Windows732bit

开发工具

VisualStudio2010

开发语言

C#

Client运行环境

XP/Windows7/WindowsVista

Server运行环境

WindowsServer2003

Web服务

IIS6.0

数据库

MicrosoftSQL2005

b)项目时间进度表

项目重要里程碑

预计完成日期

1月30日

平台框架的构建

2月18日

功能模块编码

3月18日

测试

3月31日

ImagineCup报名站点

微软MSDN学生中心

Email:

mschs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