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07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3doc文档格式.docx

冰坡

1.金竹坪,2.牧马场,3.太乙村

冰桌

1.飞来石,2.华盖石

冰川条痕石

1.中庵寺,2.张家老屋水库,3.金定山

龟背石

1.相辞涧

羊背石

1.蛤蟆石

鼻山尾

1.鞋山

冰川压入构造

1.黄泥庵

斜层构造

1.下青山

基岩团块构造

1.金氏山庄

表皮构造

1.羊角岭,2.大排岭,3.金定山,4.下青山

冲断构造

1.羊角岭,2.金氏山庄,3.白石嘴

冰川漂砾

1.金定山,2.大排岭,3.长岭,4.海会,5.蛇头岭,6.大岭

冰川堆碛型

冰水湖

1.谷山湖

终碛垅

1.羊角岭,2.新桥,3.下青山,4.化纤厂后山,5.大岭,6.姑塘,7.大排岭,8.金定山,9.马头,10.金氏山庄,11.赛阳,12.长岭,13.蛇曲山

侧碛垅

1.高垅

中碛垅

1.裁缝岭

飞来石

1、2010年9月4日飞来石——在西谷庐山中学门前,有两块上下叠枕的巨石,犹如天外飞来,故称“飞来石”。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底层呈圆桌形,长8.9米,宽6.1米,高1.3米。

李四光先生于1937年考察后认定,该石是第四纪冰川的“杰作”。

其实石头至此无非两种可能:

一是山崩留下的,二是冰川的流动搬运而至。

附近没有高山,此处里山巅较远,也没有陡坡,所以只有凭借冰川的作用,巨石才来到此处。

冰川流动时将大月山和女儿城的粗砂岩挟带而下,由于树木的阻挡,滚落时两块大石叠压在一起。

经化验,飞来石的化学构成与大月山、女儿城的岩石相同。

2、2010年9月5日含鄱口(见图1)——含鄱口,它原属于一个冰窟,两边都是高山,中间成谷。

在那里的奇石峰是一个残留下来的冰坎。

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太乙峰形成比较长的脊线,那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而犁头尖是一个由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

图1含鄱口图2龙首崖

3、2010年9月6日龙首崖(见图2)——是庐山标志性景观之一,位于大天池西南侧,它海拔近千米,垂直落差近七百米,悬崖绝壑,奇险无比,是6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造山和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运动所造就。

崖系由两块巨石构成,一块直立,呈方柱状,一块横卧其上,凌空突出,直插天池山腰。

4、2010年9月6日天桥冰溢口(见图3)——位于西谷U形谷、锦绣谷冰川U形谷方向。

西谷中的冰流从天冰溢口流入锦绣谷中,冰后期流入两峡,冰溢口侵蚀成一个天然石桥,但我们没有看到,据说天桥630年前垮塌了。

石门涧冰川U形谷——形成于110—90万年前,因位于庐山西北面天池山和铁船峰之间,峭崖对峙状如石门,故名。

它自上而下由一系列冰阶及冰盘组成的。

电站大坝——东谷、西谷与芦林湖的水汇集于电站大坝,最后向西南流入石门涧。

其实电站大坝原来是一个冰盘,水的落差很打,不过我们现在看到它积水不多。

另外,我们所到的锦绣谷——一个三面环山,唯西北豁然开朗的山谷,同样是第四季冰川作用形成的。

图3天桥冰溢口图4芦林湖

5、2010年9月7日芦林湖(见图4)——位于庐山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是第四纪冰窟。

冰川的源头有冰窟存冰,庐山有很多冰窟,芦林盆地为其中著名的一处,由于冰碛物的壅阻,使芦林盆地变成了湖泊。

在5世纪之前,这里还是一个高山天然湖泊。

其底部见有冰碛物沉积,并发现有黑白相间的冰川纹泥。

现在,我们在这块巨大的洼地里还可以看到巨砾和岩块,有的直径达八九米,这是冰流从山峰挟带而来的:

冰川向西南流动,中间经过乌龙潭、黄龙潭等,最后到达石门涧。

其中,大校场和七里冲的水合流后都是到达芦林湖。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芦林大桥原是一个冰坎,此种地形多发育于冰川U形谷中或冰斗、冰窖、盘谷的出口处。

芦林湖的冰窟越过冰坎而渗出,造成了芦林大桥前面的谷地。

6、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冰川遗迹我们都没有一一去考察,根据资料表明,大坳冰斗也是庐山第四纪著名的遗迹之一。

它位于庐山大月山的北坡,这里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下方成一大凹口,上部直径约半公里,地质工作者考察认为,这里曾是冰川活跃的场所,其深凹为当年贮藏冰雪并孕育着冰川的凹地。

通过对庐山的实地考察,发现庐山到处都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且一般都保存良好。

根据这些明显的或不太明显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可以推断出,在若干年前庐山受过大规模的冰川作用。

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当时,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湿热、冷暖交替,非常有利于冰川的作用。

当时在冰川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也变化无常,地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后遗留为今天的状况。

因此,可以看出:

庐山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其还是比较明显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具有巨大的旅游观赏、科学研究等价值。

2.4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景观分析

庐山独具特色的地貌资源奠定了庐山旅游业的基础。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奇山和秀水两类。

奇山:

庐山奇山众多,各种构造现象造就了庐山山体岩层的多变,例如塔状地貌等。

龙首崖、天桥等特殊的地貌点也成了著名的景点,可谓是险峰叠翠、云雾缭绕、妙不可言。

秀水:

①流水飞瀑:

庐山瀑布众多,比较著名的有黄龙潭、乌龙谭瀑布、三叠泉瀑布以及李白称谓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岩瀑。

以“庐山第一观”著称的三叠泉瀑布是由于山地抬升,河流下切形成。

河床分为三级,总落差达到300多米,瀑布飞流直下,隆隆不绝,声势浩大,素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②湖光旖旎:

庐山山上比较著名的湖泊是芦林湖和如琴湖,成因为河流袭夺与构造节理密集又加上了后期的人工作用。

湖光映着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此外由于庐山抬升外围积水而成的鄱阳湖也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此外,庐山由于其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为其赢得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美誉,也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亮点。

第三章植物

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

为保存古老类型,如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擦木(Sassafrastsumu)、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紫树(Nyssasinensis)等和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条件。

庐山植物园自1934年建立以来,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使庐山植物增添了许多外来成分,总数达到3000余种。

其中,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便有30科40种之多。

庐山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

植被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分别与华南、华中、华北三地区毗连。

3.1庐山地区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及特征

庐山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缘,并且水热状况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了庐山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分异。

下面叙述垂直带植被的主要种类组成:

3.1.1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

600——800m以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乔木层代表树种有大叶栲、石栎、青冈栎、小叶青冈栎、樟以及甜槠等常绿乔木树种,灌木层代表植物有杨桐、厚皮香、油茶、马银花、天台乌药等种类。

3.1.2山地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

分布范围是南坡海拔800-1100m,北坡600-900m。

乔木层代表有青冈栎、小叶青冈栎、甜槠、天竺桂等常绿乔木种类以及茅栗、化香、四照花、灯台树、枫香等落叶种类。

灌木层代表种有柃木、马银花、天台乌药、杨桐、厚皮香、油茶、等常绿种类以及映山红、山胡椒、钓樟、蜡瓣花等落叶种类。

3.1.3山地温带落叶林:

分布在庐山南坡海拔1100m以上,北坡900m以上。

乔木层代表有茅栗、四照花、灯台树等等,灌木层代表种有满山红、映山红、胡枝子等等。

3.2庐山地区常见植被种类的特征及识别

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是组成庐山地区垂直地带性植被的最重要的三个科,这三个科的种类常常是组成该垂直带性植被的建群种的优势种。

以下是三大科的部分常见植物介绍:

⑴壳斗科

A苦槠:

常绿乔木,树皮深灰色,纵裂;

靠近叶片前端有齿,中脉向下凹陷。

B甜槠:

叶较宽大,树皮开裂,基部不对称。

C茅栗:

果实全包,叶片有锯齿,枝叶互生

D短柄桴:

果实菱片状,半包;

大齿叶边,枝叶簇生

E石栎:

常绿树种,卵形叶,全圆,背部呈现金属色

F青冈栎:

分布在接近基带的地区,叶片有齿,且分布在叶片上部

⑵樟科

A香樟:

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三出脉,且在基本有两个小腺点。

B钓樟:

落叶灌木,山地温带常见树种,红果。

C.天台乌药:

三出脉,背面发白

⑶山茶科

A细叶柃木:

基带植被,是唯一的常绿亚热带灌木,喜阴,叶片具有蜡质光泽

B油茶:

树皮淡褐色,光滑。

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

C厚皮香:

叶倒卵形至长圆形,顶端钝圆或短尖,基部楔形,背面颜色较淡,中脉下陷,侧脉不明显

3.3庐山植物实习的概况

1、庐山植物地理实习要求

观察和了解实习地区的植被及其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分布规律;

识别本地区主要的一些植物种类。

 

辨认庐山地区植物以及采集植物标本和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拉植物样方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对庐山地区的植物群落与环境进行基本调查和研究。

2、庐山植物地理调查使用的仪器工具

记录本,笔,皮尺,卷尺等。

3、庐山植物地理实习过程

9月5日:

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

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

①、黄山松:

松科、直条型。

②、扁柏:

柏科。

③、马挂木:

木兰科。

④、化香树:

胡桃科,落叶阔叶树。

⑤、金钱松:

松科。

⑥、小叶柏了树:

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

⑦、灯台树:

回照科,落叶阔叶树。

⑧、大花金鸡菊:

菊科。

⑨、胡桐树:

胡桐科。

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

三尖杉科。

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

①、白花杜鹃:

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用途:

观赏。

②、杉木:

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

材用。

③、金缕梅:

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

④、山茶:

山茶科,原产云南。

观赏及药用。

⑤、平枝荀子:

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

⑥、南方铁杉:

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

材用及观赏。

⑦、青杆:

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

⑧、厚皮香:

茶科。

⑨、日本木槭:

原产日本,用于观赏。

⑩、么锦杜鹃:

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

观赏、花作为药用。

9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是国我著名的亚高山植物园。

它的创建为庐山的植物区系增加许多外来成分,为中国的植物科学研究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也为庐山平添了一道风景。

由调查可知,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

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如云锦杜鹃、映山红、满山红等。

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

下面是植物园实习后几大类的概况:

1)杜鹃类:

光枝杜鹃,桃叶杜鹃,大白花杜鹃,广福杜鹃,四照花(四照花科),云南山茶花(山茶科)

2)温室类:

地木耳(一种蓝藻,雨季林中长出,作鲜食凉菜)金琥(墨西哥,仙人掌科)剑麻(美洲热带,龙舌兰科)芦荟(印度,百合科)花叶芦荟(南非,百合科)翁柱(墨西哥西,仙人掌科)霸王鞭(印度,大戟科)马齿苋树(巴西,马齿苋科)量天尺(墨西哥,西印度,仙人掌科)点纹蜘蛛抱蛋(华南,百合科)圆盖荫石蕨(华南,华东,西南,骨碎补科)旱伞草(印度,马达加斯加,莎草科)瓶儿花(墨西哥,茄科)大花栀子花(中国,茜草科)袖珍椰子(墨西哥,棕榈科)茄色三角花(巴西,紫茉莉科)

3)茶树类:

连香树(中国,日本,造园树种,连香树科,2级)黄枝油杉(山西,贵州,用材,松科)台湾松(台湾,优质用材,杉科,2级)大理罗汉松(云南,观赏,罗汉松科)海南粗榧(海南,优质用材,三尖杉科,2级)红桧(台湾,日本,北美,珍贵经济用材,柏科,2级)红皮糙果茶(广西,广东,福建,香港,油料,观赏,山茶科,2级)厚皮香(中国,日本,柬埔寨,工业原料,山茶科)虎皮楠(江南,朝鲜,日本,交让木科)木

4)蕨类:

a.薇菜(紫萁科,分布中海拔阴凉树下,一般药用,食用)b.金星蕨科(金星蕨,延羽卵果蕨)c.鳞毛蕨科(镰羽贯众,黑鳞耳蕨,华东复叶耳蕨,假黑鳞耳蕨)d.水龙骨科(线蕨,庐山石韦,石韦)e.卷柏科(江南卷柏,细叶卷柏,伏地卷柏)f.碗蕨科(溪涧碗蕨)g.凤尾蕨科(井栏边草)

以下是庐山部分的植物照片及简介:

【中文名】野百合

【学名】CrotalariasessilifloraL.

【别名】佛指甲、狸豆、狗铃草、山油麻

【形态】直立小草本。

茎枝密被平伏长毛。

单叶,线状披针形,背面密被长毛

【生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灌木丛中。

【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各地。

【中文名】大理菊

【拉丁名】DahliapinnataCav.

【别名】大理花、天竺牡丹、东洋菊

【英文名】Dahlia,GardenDahlia

【形态】大丽花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红、黄、橙、紫、白等色,十分诱人。

【产地】大丽花多年生草木,原产墨西哥高原

【中文名】四照花

【拉丁名】Cronusjaponicavar.chinensis

【别名】山荔枝

【科名】山茱萸科

【属名】四照花属

【形态】落叶小乔木,高8m,嫩枝有白色柔毛,后脱落。

叶卵形,卵状椭圆形。

【习性】喜光,耐半荫,较耐寒

【用途】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树种

 

【中文名】金琥

【外文名称】Goldenbarrel,Goldenballcactus

【别名】象牙球

【英文名】PurpleflowerCrotalarla

【科名】仙人掌科

【属名】金琥属

【分布】原产墨西哥中部干燥,炎热的热带沙漠地区

【中文名】肾蕨

【学名】Nephrolepisauriculata(L.)Trimen

【别名】排骨草

【科名】蓧蕨科

【形态】叶的质理为革质,叶脉侧脉游离、单一或叉状分歧,叶片为羽状复叶.

【植株类型】多年生草本、一年至多年生草本地生性蕨类植物

【分布】全省、兰屿、绿岛 2500m以下

【习性】喜多荫稍多湿环境

【用途】观赏、花材、食用、栽培绿化

【中文名】曼珠沙华

【拉丁文学名】Lycorisradiata(L'

Her.)Herb.

【别名】蟑螂花、彼岸花、平地一声雷、老死不相往来、灶鸡花

【科属】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属

【花语】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中文名】银木荷

【别名】竹叶木荷

【形态】叶薄革质,长圆形至披针形,叶面绿色,有光泽,无毛,背面常有白霜,疏生平伏柔毛或变无毛,中脉在叶面平,背面突起,花腋生

【分布及生境】除东南部外,广布于全省各地;

生于海拔1600—2800(—32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四川西南部也有。

分布缅甸北部

【中文名】扇脉杓兰.(国家二级濒危保护)

【二名法】CypripediumjaponicumThunb.

【目】微子目

【亚目】须叶藤亚目

【科属】兰科杓兰属

【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贵州。

日本也有分布

【中文名】金鸡菊

【学名】Coreopsisbasalis

【别名】小波斯菊、金钱菊、孔雀菊

【科属】菊科金鸡菊属

【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叶片多对生,稀互生、全缘、浅裂或切裂。

花单生或疏圆锥花序,管状花黄色至褐色

【产地】原产美国南部

【中文名】蝇子草

【别名】土桔梗、粘蝇草、野蚊子草

【科属】石竹科蝇子草属

【形态】根圆柱形,粗而长。

茎单生或簇生,基部稍带本质,中部以上多分枝。

【分布及生境】生于山坡、林下及杂草丛中。

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中文名】紫花地丁

【学名】Viola 

philippica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

【科名】堇菜

【形态】叶基生,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圆齿,叶柄具狭翅,托叶钻状三角形,有睫毛

【分布及生境】,耐寒、耐旱性强健,喜半阴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等地的田埂、路旁和圃地中。

【中文名】曼陀罗

【拉丁名】DatureStramoniumDaturaL

【别名】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

【科属】茄科曼陀罗属

【用途】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

2010年9月7号,我们到了黄龙寺,在黄龙寺前有三颗参天大树,人称“三宝树”(如左图)。

三棵大树种两棵是柳杉,一棵是银杏。

三宝树凌空耸立,纵横交攀,蓊蓊郁郁。

其身躯粗大挺拔,气势雄伟,盘根错节,枝繁叶茂。

其姿态古老婆娑,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这三棵大树是由晋朝名僧昙诜种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关于“三宝树”,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神宗皇帝在黄龙寺设临时行宫,想用三树桩天然贺桌举行宴会,命百匠砍锯。

百名匠怎么砍也没用,锯拉不进,皇帝发怒下旨要杀工匠,众工匠只得转树哭泣。

三宝树感动开口教工匠如何砍锯自己,工匠为之感动,认为树有情,人岂可无义,于是众匠抱着宁死不伐三树之心。

皇帝获悉,赞赏树有情人有义,遂收回圣命,“三宝树”从此保存至今……

3.4庐山地区植被演替及生态环境分析

3.4.1植被演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