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08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四、标准化改造内容………………………………………4

五、标准化改造项目技术方案……………………………5

六、标准化改造标准………………………………………6

七、实施步骤………………………………………………7

八、标准化改造项目投资…………………………………8

九、生猪定点屠宰场总体要求……………………………9

十、保障措施………………………………………………10

十一、结论…………………………………………………11

一、企业概况及标准化改造意义

1、企业概况

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位于乌丹镇北郊,属民营企业,企业法人胡秀明,注册资金20万,经营范围包括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等。

本公司占地面积20.44亩,拥有职工26人,现有一条现代化屠宰生产线,日屠宰能力为200头。

2、标准化改造意义

为提高我企业的肉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100%生猪产品出厂合格,实行诚信经营,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关于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与放心肉服务体系等项目资金申报的通知》(财办建[2010]67号)和《农业部关于继续开展市场监管与“放心肉”体系建成试点的通知》(商秩发[2010]339号)文件精神以及自治区商务厅内政商运字[2010]502号文件《关于继续推进市场监管及“放心肉”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我企业将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流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肉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调查,科学论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发展规划,对手工作坊式小型屠宰场进行全面彻底整合或进行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大中型机械化屠宰加工企业,形成屠宰加工行业的骨干力量,全面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标准化改造目标

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竞争有序、方便高效、环保卫生、安全放心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和肉品流通体制,有效保障容桂广大市民的肉品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次标准化项目主要目标内容是针对屠宰车间手推轨道有传统的单轨危险性大、容易滑落的现状,将单轨改为双轨,并对相应设备做了调整,更新了无害化处理设备,使得屠宰车间设置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技术更加先进,加强了质量监管,提高了现代化水平,屠宰量由原来的200头每日增加到400头每日。

实现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全方位上一个台阶。

四、标准化改造内容

根据屠宰厂具体情况,分别对以下内容进行改造:

(一)新建或改造屠宰间和待宰间;

(二)屠宰车间地面硬化,墙裙高度不低于1.5米,颜色为白色或浅色,搭建钢架顶棚;

(三)人员及肉品出入口与运送活畜出入口分开设立,活畜出入口设置消毒池;

(四)建造内脏整理操作台、烫毛灶台、放血平台及清洗池,表面贴瓷砖;

(五)安装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屠宰设施,包括脱毛机、提升机、吊挂轨道、烫锅等;

(六)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

(七)建设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

五、工艺技术方案

土建设施包括屠宰车间、锅炉房、燃料房、待宰车间、办公及住房维修建设;

设备配置包括烫池、漂池、刮毛机、提升机、机械化生产线、劈半机的改造和添置;

日均屠宰量由200头达到日均屠宰量400头。

1、放血区

由原来单轨手动滑行线,挂活猪宰杀,改成V型麻电输送机配合平板输送机进行麻电上挂、刺杀;

放血线改为双轨自动线放血,配备洗猪机可以把生猪上的粪便污泥洗净,更好的保证烫池水的质量。

2、刨毛机区

由原来的普通式100型刨毛机改为机械式200型刨毛机,该机工作能力大,震动型小,对猪胴体肉质纤维损害小(肥肉的离合),刨毛率高达98%。

3、解破区

单轨解破手动线危险性大,猪胴体容易脱落,效率低;

改成双轨解破自动线后节距为1200mm/猪,安全系数高,工人操作简单。

其内脏配备了同步卫检自动线,可以降低病猪流向市场,并设有病体线。

4、劈半区

由传统的往复锯改为机械式桥式劈半锯并配有快速传动机,传统的往复锯肉耗大,骨渣残留大;

桥式劈半锯是由电机控制锯片快速将胴体快速劈成两半,减少肉耗。

5、排酸区

此次改造增加了排酸间内部设备数量,提高了设备的工作能力,做到冷鲜肉的现代化配送,可以更大的满足市场需求。

6、无害化处理区

把原先一次焚烧炉改为二次焚烧炉,一次焚烧炉时间长,对粉尘不能完全处理,达不到预期的排放效果;

二次焚烧炉操作简单方便,焚烧温度高,焚烧有机物去除率达99%,燃烧速度快,效果佳,燃烧过程中,炉内温度超过700℃时自动关闭燃烧器。

六、标准化改造标准

经过改造的定点屠宰场达到“三不落地”轨道吊宰条件,有麻电设备、吊挂、烫池脱毛设施、内脏整理操作台,车间设计合理,墙面、清洗水池、操作台面贴瓷砖;

配备无害化处理及排污设施;

建立完善猪肉检疫检验室及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设施;

健全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去向的原始台账,如实记录;

确保100%生猪产品出厂合格,并完备“证章”管理;

对入场的生猪肉品经销商实行诚信经营制度。

七、实施步骤

标准化改造工作从2016年3月起至11月止,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3月底前完成):

结合翁牛特旗实际,决定改造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邀请生猪定点屠宰场考评专家组对翁牛特旗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考评。

第二阶段(4月底前完成):

根据考评意见,按照国家一星级标准要求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实施升级改造,同时必须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肉类加工卫生规范》、《生猪屠宰操作规程》等规定和要求,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确保出厂(场)生猪肉品的100%质量安全。

同时,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有关规定督促指导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升级改造并进行自我考评,并进一步加强对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检验检疫和检查监督力度。

第三阶段(10月底前完成):

根据翁牛特旗猪肉消费状况和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能力,进一步完善生猪肉品配送形式,建立起生猪肉品配送制度,解决当地肉品供应问题。

建立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生猪养殖、购进、屠宰、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网络信息化监管,实行肉品流通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对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运作状况做好预警预测工作,保障猪肉市场运行正常。

乌丹镇保顺生猪定点屠宰场须配置能连通互联网的电脑设备,所有台账和检测记录必须实行电脑化登记,实现屠宰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及时互通。

八、标准化改造项目投资

本次技改设备费用共计120万,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肉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放心肉”体系建设和企业标准化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屠宰车间技术改造方案及投资概算:

200型刨毛机4万元

无害化高压灌4万元

V型麻电输送机2万元

屠宰加工设备更新40万元

急宰间改造16万元

待宰圈维修7万元

屠宰及办公基础设施改造300平方米47万元

九、生猪定点屠宰场总体要求

以“设施规范、布局合理、满足要求,加快推进屠宰工厂化步伐”为目标,以“统一规划、有利流通、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为原则,以“优胜劣汰、效率优先、达标升级、科学管理”为要求,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批分阶段地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场整治工作,使现有定点屠宰场布局合理,定点屠宰场达标规范。

根据农业部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从我旗实际出发,以“★级”有关要求作为我旗生猪屠宰场整顿规范的验收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要求:

依法取得“四证”:

生猪屠宰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

生猪屠宰设计规模达到每小时30头;

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配备与屠宰加工规模相适应的持证上岗的(包括健康证)屠宰技术工人和肉品质检人员;

屠宰的生猪具有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环境、建设要求:

屠宰场(厂)选址应远离水源保护区,避开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

交通运输方便、货源流向合理,屠宰标志牌、证章齐全;

场(厂)区路面及场地平整、无积水,产品与活猪、废弃物不得共用一个通道;

活猪进场(厂)的入口处应设置车辆消毒池;

卫生控制状况良好,生产区无蛆蝇、老鼠、蟑螂。

屠宰车间区水量充足,加工用水符合规定。

3、设施、设备要求:

具备与屠宰加工相适应的验收间、隔离间、待宰间、急宰间、屠宰加工间以及污水处理设备、冷冻冷藏设备、猪屠体清洗装置、浸烫池(有条件的配备脱毛机或剥皮机);

应有必要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及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

屠宰加工设备符合卫生要求,按规定定时清洗消毒,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专用车辆。

在运输前后所有运输工具、容器必须进行清洗消毒。

4、屠宰加工:

生猪屠宰加工工艺流程规范。

严格按麻电、放血、浸烫脱毛、开膛、净腔、劈半(锯半)、整理复验、整理副产品操作规程进行。

5、屠宰检验:

生猪头部、体表、内脏、寄生虫检查设备齐全,做到胴体初检,胴体复检,并加盖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验讫标志。

6、其它:

运输、储藏、出厂标志齐全;

专用车辆、储藏场所清洁卫生,猪肉上加盖验讫印戳。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措施。

动物卫生主管部门要对项目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对屠宰企业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要积极争职旗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推进。

(二)加强监管,落实工作责任制。

项目工作过程中,动物卫生主管部门要进行全程监管,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责任人。

提供“放心肉工程”政策性方面必要的支持,加强检查指导,抓好进度安排,确保按时按质完成。

(三)加强农村牧区市场肉类供应工作。

动物卫生主管部门要组织企业开展肉类配送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点增加“放心肉”销售供应。

(四)标准化改造、政策扶持。

鼓励和扶持生猪屠宰企业实施升级改造,不断提高设施设备水平和精深加工能力,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完善以白肉交易市场和企业批发相结合的批发体系,完善服务和白肉配送制度。

同时,采取兼并、资产重组、合股经营等方式,整合现有屠宰厂(场),对因实施设置规划被整合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偿,补偿办法由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研究制定。

对实施设置规划需新建、迁建、改扩建的屠宰厂(场)优先纳入城乡规划,建设项目用地,当地应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五)强化监管、净化市场。

充实生猪屠宰执法力量,强化屠宰行业和肉食市场的监督管理,完善投诉举报等社会监督体系,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加工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长期从事私屠滥宰的非法屠宰点。

畜牧兽医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动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生猪屠宰加工方面的有关信息,加强部门配合与协调,开展联合执法和集中整治,为本方案的组织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一、结论

本次标准化改造提高了商品质量,为生产“放心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了企业设备及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实施本项目,对企业长久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