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725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__________.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菌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_______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

1.普通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菌的形态,其放大的最佳倍数是400倍.

2.一个芽胞发芽成无数个繁殖体.

3.细菌的中介体具有拟线粒体的功能.

4.细菌的L型是指细菌细胞膜缺陷型.

5.细菌细胞膜含有固醇类物质.

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浆

E.包膜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

A.抗吞噬作用B.溶血作用

C.毒素作用D.侵袭酶作用

E.粘附作用

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

A.30SB.40SC.60SD.70SE.80S

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

A.菌毛B.荚膜C.鞭毛D.芽胞E.包涵体

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霉菌B.腮腺炎病毒C.放线菌D.支原体E.立克次体

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

D.核质E.荚膜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B.脂蛋白

C.肽聚糖D.脂多糖

E.微孔蛋白

8.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

A.运动有关B.致病性有关

C.抗药性有关D.鉴别诊断有关

E.遗传变异有关

9.质粒是细菌的

A.核质DNAB.胞质颗粒

C.胞浆中核蛋白体D.核质(或染色体外)DNAE.中介体

10.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

C.肽聚糖D.磷壁酸E.核心多糖

11.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

A.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B.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C.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

D.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β-1,4糖苷键

E.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

12.细菌哪种结构的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

A.核质B.核糖体C.中介体

D.胞质颗粒E.质粒

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

A.脂蛋白B.肽聚糖C.脂多糖

D.磷壁酸E.核心多糖

2.荚膜的功能是

A抗吞噬作用B.抗干燥作用

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D.与细菌鉴别有关

E.与某些细菌的分型有关

1.荚膜(capsule)7,中介体

2.芽胞(spore)8,异染颗粒

3.鞭毛(flagellum)

4.菌毛(pilus)

5.质粒(plasmid)

6.L型菌

1.试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异同点.

2.试述GramStain染色法及其意义.

细菌的生理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工培养基按功能或用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类培养基.

6.人工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类培养基.

7.细菌的色素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种.

8.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____________,液体培养基多用于细菌___________,SS培养基多用于_____________的分离培养.

1.一般细菌约20min分裂一次.

2.大多数致病菌属于自养菌.

3.硫化氢属于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4.结核杆菌属于微需氧生长的细菌.

5.外毒素的合成,芽胞的形成多在细菌的对数生长期.

1.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范围适

A.4.0~6.0B.5.5~6.5C.7.2~7.6D.8.0~9.0E.8.4~9.2

2.细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及保存菌种多选用细菌生长繁殖的哪个期

A.适应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迟缓期E.衰亡期

3.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它能分解

A.胱氨酸B.色氨酸C.葡萄糖D.枸橼酸盐E.乳糖

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以

A.孢子出芽方式B.二分裂法方式

C.增殖方式D.自我复制方式

E.有丝分裂方式

5."

菌落"

是指

A.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菌细胞

D.不同种的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E.细菌在营养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1.IMViC试验主要用于区别下列哪两种病原菌

A.产气杆菌B.破伤风梭菌C.葡萄球菌D.大肠杆菌E.肺炎球菌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是指

A.热原质B.毒素

C.透明质酸酶D.色素

E.抗生素

3.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是指

A.细菌素B.硫化氢

C.吲哚D.维生素

E.外毒素

4.吲哚(靛基质)试验呈阳性的细菌是

A.霍乱弧菌B.伤寒杆菌

C.肺炎杆菌D.变形杆菌

E.大肠杆菌

5.产硫化氢的致病菌是

A.鼠伤寒杆菌B.大肠杆菌

C.痢疾杆菌D.变形杆菌

E.肺炎杆菌

6.专性厌氧生长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B.空肠弯曲菌

C.幽门螺杆菌D.脆弱类杆菌

E.葡萄球菌

7.专性需氧生长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B.霍乱弧菌

C.伤寒杆菌D.绿脓杆菌

E.链球菌

1.热原质(pyrogen)

2.内毒素(endotoxin)

3.外毒素(exotoxin)

4.细菌素(bactericin)

5.代时(generationtime)

6.抗生素(antibiotic)

1.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分哪几期各期有何实际意义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消毒与灭菌

1.热力灭菌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灭菌.

2.湿热灭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外线杀菌的机理主要是破坏细菌______________.

4.对于毒素,血清,抗生素不耐高温灭菌的制物制品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感染的脓漏眼可用__________或用_________消毒剂滴眼.

6.化学消毒剂杀菌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2.利用于烤箱灭菌,一般加热的温度是120℃~150℃,经2h.

3.破坏物体上的热原质干烤的最佳温度是121.3℃.

4.巴斯德消毒法的温度加热至61.1℃~62.8℃30min,或者71.7℃,经15s~30s.

1.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是

A.50nm~100nmB.150nm~250nm

C.100nm~200nmD.200nm~300nm

E.265nm~266nm

2.消毒外科手术包应采用的消毒方式是

A.焚烧B.高压蒸气灭菌法

C.干烤D.煮沸

E.间歇灭菌

3.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

C.简写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

E.流通蒸气灭菌

4.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理

A.干扰蛋白质的合成B.损伤细胞壁

C.损伤细胞膜D.干扰DNA的构型

E.破坏酶系统

5.以杀死下列哪种病原菌作为判断灭菌的效果

A.伤寒杆菌B.大肠杆菌

C.葡萄球菌D.结核杆菌

E.芽胞杆菌

1.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的是

A.导热快B.穿透力强

C.比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低D.潜热

E.使细菌蛋白迅速凝固变性

2.多数细菌怕干燥,但有少数菌抗干燥能力较强,它们是

A.脑膜炎球菌B.淋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D.结核杆菌

E.炭疽芽胞杆菌

3.对于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如粪,尿,脓,痰)的处理,常用的消毒剂有

A.20%漂白粉B.5%石炭酸

C.2%来苏D.70%乙醇

E.2.5%碘酒

1.消毒(disinfection)

2.灭菌(sterilization)

3.无菌(asepsis)

4.防腐(antisepsis)

5.抑菌(bacteriostasis)

1.简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2.简述紫外线杀菌的机理及应注意的事项.

噬菌体

1.噬菌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___________,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严格寄生在敏感宿主菌细胞内只有裂解期,而无溶原期的噬菌体称为溶原性噬菌体.

1.溶原性细菌是指

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C.带有R因子的细菌

D.带有F因子的细菌

E.带有Coi因子的细菌

2.前噬菌体是指

A.整合在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尚未装配好的噬菌体

C.毒性噬菌体

D.未感染宿主菌的噬菌体

E.未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

3.下列致病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

A.霍乱弧菌B.大肠杆菌

C.肺炎杆菌D.白喉杆菌

E.破伤风梭菌

4.关于噬菌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侵袭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B.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由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D.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强

E.每个噬菌体都含有RNA和DNA

1.噬菌体的特性有

A.能通过滤菌器B.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只含有一种核酸D.专性活细胞寄生

E.以复制方式生长繁殖

3.毒性噬菌体溶菌周期的步骤有

A.吸附B.穿入

C.生物合成D.组装成熟

E.释放

1.噬菌体(phage)

2.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

3.溶原性噬菌体活温和性噬菌体(lysogenicphageortemperatephage)

4.溶原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um)

5.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

6.前噬菌体(prophage)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质粒是否能通过性菌毛接合转移,可将质粒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3.以接合方式进行基因传递的质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质粒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5.普遍转导与温和性噬菌体的裂解期有关;

局限性转导与温和性噬菌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6.细菌的遗传变异中,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细菌的遗传性变异是指基因未发生改变的变异.

2.与耐药行形成有关的质粒为F质粒.

3.受体菌直接摄取了供体菌游离DNA片段,这一过程称为转导.

4.质粒是细菌必备的结构.

1.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的过程称为

A.转化B.转导

C.接合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

2.溶原性转换是指

A.供菌染色体基因与受菌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B.噬菌体的基因直接与细菌染色体DNA的重组

C.供体菌质粒DNA与受体

D.细菌染色体的基因发生突变

E.两种细菌原生质体融合后发生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3.R因子的转移途径是

C.接合D.原生质体融合

E.溶原性转换

4.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

E.基因突变

5.耐药性是指

A.F质粒B.R质粒

C.Col质粒D.毒力质粒

E.代谢质粒

1.遗传性变异中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是

E.原生质

2.质粒DNA的特征有

A.自我复制

B.赋予细菌产生新的生物学性状

C.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D.能转移

E.相容性与不相容性

3.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

A.R质粒B.F质粒

E.r质粒

4.能以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是

A.R质粒B.F质粒

1.转化(transformation)

2.转导(transduction)

3.接合(conjugation)

4.原生质体融合(protopastfusion)

1.细菌的变异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某些细菌寄生在健康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种并不致病,医学上常把这类细菌称为_____________.当此类细菌寄居的条件或环境发生改变时仍然可以致病,医学上把这类细菌亦可称为______________.

2.条件致病菌致病的特定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是______________.

4.构成细菌致病性毒力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外毒素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6.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可用甲醛处理制备____________.

7.类毒素是____________经由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_.

8.抗毒素可由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

9.内毒素的化学组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0.细菌的侵袭力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成.

11.构成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机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经接触性感染的病原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阴性菌合成.

2.不同的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无选择特异性作用.

3.抗毒素能中和血液中游离的外毒素,并能够使已经与组织细胞结合的外毒素解离.

4.细菌侵入血流,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毒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这类血症称为毒血症.

1.关于细菌外毒素的描述,下列哪项使错误的

A.化学组成为蛋白质B.均为革兰阳性菌产生

C.毒性强D.可经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

E.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有较高的选择性.

2.革兰阴性菌的结构中内毒素活性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肽聚糖B.脂蛋白

C.磷脂D.核心多糖

E.脂质A

3.关于内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化学组成成分主要是脂多糖

C.能引起机体发热

D.对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毒性作用

E.能引起微循环衰竭

4.细菌在机体的组织内生长繁殖产生的扩散因子是

A.菌毛B.外毒素

C.透明质酸酶D.脂多糖

E.M蛋白

5.革兰阳性菌具有类似于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A.基质蛋白B.脂磷壁酸

C.壁磷壁酸D.M蛋白

E.S蛋白

6.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荚膜B.鞭毛

C.普通菌毛D.性菌毛

E.胞质颗粒

7.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A.特殊结构B.侵袭力和毒素

C.基本结构D.分解代谢产物

E.入侵机体的途径

8.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白喉外毒素B.ETEC肠毒素

C.肉毒毒素D.葡萄球菌溶血毒素

E.链球菌红疹毒素

9.对于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A.类毒素B.抗毒素

C.生态制剂D.维生素

10.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菌毛B.荚膜

C.透明质酸酶D.胶原酶

E.芽胞

11.正常体液中不具有的抗菌物质是

A.溶菌酶B.乙型溶素

C.白细胞D.补体

12.下列哪种病原菌以产神经毒素致病

A.伤寒杆菌B.链球菌

C.破伤风梭菌D.脑膜炎球菌

1.属于胞内寄生的病原菌是

A.结核杆菌B.伤寒杆菌

C.麻风杆菌D.大肠杆菌

2.构成细菌致病性毒力的物质是

A.内毒素B.外毒素

C.荚膜D.菌毛

E.膜磷壁酸

3.以产神经性毒素致病的细菌有

A.伤寒杆菌B.破伤风梭菌

C.肉毒梭菌D.霍乱弧菌

E.肺炎球菌

4.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

A.发热B.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C.DICD.白细胞反应

E.微循环衰竭

5.抗毒素

A.可由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B.可由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C.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D.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E.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6.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包括

A.皮肤与粘膜机械性阻挡与屏障作用

B.血脑与胎盘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正常体液与组织中抗菌物质的作用

E.呼吸道,消化道局部粘膜中分泌型IgA的作用

7.能产肠毒素的病原菌有

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B.链球菌

C.霍乱弧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

E.伤寒杆菌

8.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是

A.生物屏障作用B.抗肿瘤作用

C.刺激干扰素的合成D.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E.合成维生素

1.感染(infection)

2.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

3.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

4.毒血症(toxemia)

5.败血症(septicemia)

6.菌血症(bacteremia)

7.脓毒血症(pyemia)

8.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9.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

10.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1.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