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76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本学期,我们学会了默读,那你们知道默读应该怎样去读吗?

2.学生交流默读的方法。

你们在默读课文时会做些什么?

3.教师小结:

默读时,可以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还可以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把没读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默读适合深入思考,我们大家都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好。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下面四个句子及其出处。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和同桌读读这四个句子,说说你们的发现。

2.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读,指导学生认准字,读通顺。

4.指名学生读。

现在我们把句子读熟了,那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组交流讨论。

6.教师相机指导。

关心别人就像关心自己一样。

不迁怒于人,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

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

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了解了这四句话的意思,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7.学生交流体会。

8.同桌尝试背诵。

9.指名背、齐背。

语文园地

爱人若爱其身。

不迁怒,不贰过。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第二课时

1.会认5个汉字,发现与“目”有关的字词的特点。

2.区分“陆续、连续、继续”,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3.读词语,整理购物清单。

会认5个汉字,发现与“目”有关的字词的特点。

区分“陆续、连续、继续”,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眨、瞪、瞅、眶、睹”五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

(都带有“目”)

2.学生指认生字。

3.和同桌互认生字。

4.出示文中的“扇面”,请学生读出“扇面”上的字。

5.课件出示词语。

眨眼 眼眶 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6.齐读词语,想想这些词语都与什么有关。

(目)

二、词句段运用

(一)区分“陆续、连续、继续”,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1.自读句子,思考:

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这三个词语都带有“续”,但是意思却有区别。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

“继续”表示连下去;

不间断。

我军的伤员是时断时续地抬下来;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一个接一个地救治伤员,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他低下头,不间断地帮我把扣子钉好。

如果调换词语,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和人物的品质,所以不能调换。

4.学生用这三个词语各写一句话。

5.全班交流写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二)整理购物清单。

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课件出示词语)。

东西太多了,妈妈怕买的时候会有遗漏,所以想请你帮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让她买起来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你会怎么帮她拟定呢?

1.小组内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确。

2.指名学生读。

3.指名学生分类。

零食:

饼干

水果:

橙子

菜:

鲫鱼

面类食品:

速冻饺子、馒头

生活用品:

毛毯、牙刷、菜板、充电器、枕头、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分类要做到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在这个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探讨、交流,灵活运用掌握到的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其中一个写句子。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巩固根据部首大致判断字义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学会区分、运用近义词。

2.学会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

3.积累、背诵圣人语录,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体悟爱给予我们的温暖、希望和力量。

课时安排:

1~2课时

导语:

俗话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说,只要下工夫反复诵读文章,就能慢慢理解文章的意思。

因此,在学习中,经常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能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事实上,阅读文章除了朗读,还有默读。

朗读可以让我们在声韵节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默读则可以让我们边读边思考,从而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默读是阅读实践中使用更广的一种形式。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慢慢了解也熟悉了“默读”的阅读策略,今天,我们来正式认识一下“默读”。

1.出示默读的基本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

预设:

不出声,不指读,重点是目光浏览,在心里记住关键词句。

根据学生交流的实践经验,提示学生思考,如果发出声音,用手指着读,会有什么影响。

(影响阅读速度)

2.引导学生交流默读的方法。

过渡:

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大家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碰到不认识的字词该怎么办,碰到不太理解的词句是停下来还是继续往下读,等等。

说说看,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1)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先圈出来,读完之后再想办法弄清楚。

(2)有些词语的意思,读完下文,可以做出初步推测。

(3)不太理解的地方,试着先跳过去,看读完了能不能弄清楚。

(4)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过后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向别人请教或是与别人讨论。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了解“三到”读书法。

(出示课件:

提速度,做标记,动脑筋)同学们做得真好!

的确,默读时,我们要做到:

不发声读,不动嘴唇;

不用手指着读;

还要边读边思考。

此外,默读时要少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多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而且,默读时要注意减少眼停的时间与次数,尽量不回视,逐步扩大视力感知范围。

做到了这三点,相信我们默读的速度就会加快。

那怎样才能不降低阅读的质量呢?

有“三到”,眼到、手到、心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1)眼到:

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避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2)手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

默读时,边读边动笔。

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3)心到:

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

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检验读进去了没有。

4.出示本单元课文标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带着什么问题默读了课文,是怎样通过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的。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总结,提醒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

5.指名学生再读一读“交流平台”中小伙伴的话,了解默读的好处和适用范围。

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

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小结:

默读时由于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

默读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可用到默读。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目”字的演变过程,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目”字外面的方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很多汉字都与眼睛有关。

大家看看,你们认识这些与“目”有关的字吗?

2.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5个生字,导学生字。

(1)这些生字你会读吗?

自己练读。

(2)指名学生领读生字。

(3)引导学生运用动作演示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眨:

形声字。

表示眼睛很快地一闭一开。

用眼睛时间长了眼睛会发涩,所以右边是个“乏”字。

瞪:

动作演示“瞪”。

“登”的意思是上、升,加上“目”,眼睛上、升,表示睁大眼睛。

瞅:

用加一加的方法:

目+秋=瞅。

3.小游戏:

老师做动作,学生猜词语。

相机出示课本上的5个词语。

眨眼眼眶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

(1)你会读这些带“目”字的词语吗?

同桌互读,教师相机正音。

(2)运用多种方式识记、掌握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做一做“眨眼”的动作,指一指“眼眶”,发现与眼睛的动作有关的词语常常含有带目字旁的字。

再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如“眯缝”“瞄准”“盯住”等。

几个四字词语,可以借助表演理解,也可以逐字理解。

怒目圆睁:

发怒时瞪大了眼睛。

形容很愤怒。

近义词:

怒目而视、横眉怒目。

目瞪口呆:

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反义词:

淡定自若、从容不迫。

耳闻目睹: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捕风捉影、闭目塞听。

4.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运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眶”“睹”。

5.出示填空,学生做一做语境运用题,巩固字词。

填空:

周末,哥哥和妹妹在家玩躲猫猫的游戏。

只听“啪”的一声,妹妹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哥哥(耳闻目睹)这一切,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妈妈回来了,看到满地的碎片,顿时(怒目圆睁)。

三、词句段运用

(一)近义词辨析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第1题中的几个句子。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他低下头,继续帮我把扣(kò

u)子钉好。

2.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句子,思考:

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替换吗?

3.学生汇报发言,说说自己的体会。

4.教师小结后,出示三个词语的区别。

同学们体会得很准确。

这三个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能混用。

(出示区别)

陆续:

表示一个一个,时断时续。

连续:

表示不间断地持续。

继续:

完成一件事,中途停下来,之后接着做。

5.出示填空,学生做一做语境运用题,巩固辨析。

(1)我(连续)三年去了爷爷奶奶家过暑假。

(2)电影散场了,观众(陆续)离开了电影院。

(3)过了一会儿,他们(继续)往前走。

6.出示“夏季,小伙伴们在游泳馆游泳”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用3个副词分别写话。

示例:

已经(连续)几天高温了,小伙伴们(陆续)来到游泳馆游泳。

大家在泳池里玩球、泼水嬉戏,玩得筋疲力尽。

我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和小伙伴比赛游泳。

1.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忆超市的分区一般有哪些。

2.学生自由表达,根据回答情况,写下分区名称。

3.教师过渡,出示“词句段运用”第2题。

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请你帮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

鲫鱼速冻饺子

头橙子毛毯牙刷菜板

饼干充电器

头垃圾桶棉拖鞋

衣架

4.学生识字读词。

分小组读,自由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5.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超市分区,对物品进行分类。

(1)食品:

鲫鱼、速冻饺子、馒头、橙子、饼干;

(2)洗漱用品:

牙刷、沐浴液;

(3)家居用品:

毛毯、菜板、充电器、枕头、垃圾桶、棉拖鞋、衣架。

提示:

可以按食品、生活用品分成两大类;

也可以按蔬菜、水果、生鲜、床上用品、卫生用品、家用电器等分类。

只要学生的分类合理即可。

6.引导学生回顾列清单的步骤,认识列购物清单的好处。

步骤:

(1)分类。

按照要去的超市或市场列出所有物品的类别。

(2)整理。

根据分类把要购买的东西填入列出的表中。

(3)采购。

按照购物清单到指点区域购物。

好处:

你们瞧,列购物清单既方便又不会遗漏,省时省力,提高效率,还可以避免冲动消费呢。

7.实践运用:

请大家帮助妈妈列一份购买年货的清单。

(1)家居日用:

(2)服饰鞋帽:

(3)生鲜蔬果:

(4)零食熟食:

(5)五金家电:

(6)花卉盆景:

四、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几个句子。

不迁怒,不(è

r)过。

爱人若(ruò

)爱其身。

仁(ré

n)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bó

);

伤人以言,深于矛(má

o)戟(jǐ)。

2.教师范读名言,学生跟读,读好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请大家再多读几遍,和同桌交流一下读了名言后的理解。

4.全班交流,教师讲解大意,梳理小结。

(1)不迁怒,不过。

(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2)爱人若爱其身。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貌的人尊敬别人。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和别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

用恶毒的语言伤害别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这些都是关于“与人为善”的名言。

5.引导学生联系本册课文,说一说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与人为善”的。

《掌声》中,同学们用善意的掌声鼓励自卑、忧郁的英子,使她重拾自信;

《灰雀》中,列宁循循善诱,用温暖的方式感化男孩,使他知错能改。

6.学生朗读,背诵积累。

(1)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2)师生合作背诵,教师出前半句,学生背后半句。

(3)教师说意思,学生背句子。

7.拓展延伸。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与人为善”的名言呢?

(出示课件)

爱人利物之谓仁。

——《庄子》

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淮南子》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韩非子》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史记》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8.学生齐读,摘抄积累。

五、课堂回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默读,也认识了很多目字旁的字,这些字多跟眼睛有关。

同学们还能分辨词语意思的细微差别,收集了很多关于仁爱的名人名言,真是收获满满呀!

“温故而知新”,大家课后也要及时复习,把这些知识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这儿真美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写清楚,写具体。

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见过最美的地方是哪里呢?

板书题目:

这儿真美

谈话导入,激起学生们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审题指导

1.写作主题:

这儿真美。

写身边的美景。

如:

田野、花园、果园、小河等。

二.写作妙招

1.仔细观察。

善于调动所有感官去看、听、摸、闻、尝,从而掌握景物特点。

2.抓住特点。

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融入情感。

写景的同时,要善于融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对景物的思念、喜爱、留恋等感情。

4.关键句。

写出关键句,并围绕关键句展开。

5.动静结合。

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的静态,如:

形状、大小、色彩等;

也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如:

景物形态颜色声音的变化。

6.顺序合理。

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

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

三.素材积累

优美词语,开头结尾,优美句子。

见课件

四.范文欣赏

那片枣树林

在奶奶家的北边,有一片枣树林,那是一个好地方。

春天,枣树发芽了,那嫩嫩的芽儿在灿烂的阳光下格外可爱。

等枣树扬花的时候,整个小村庄都裹在甜甜的枣花香里了。

花香引来了一群群的蜜蜂,枣树林热闹起来。

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小朋友在枣树林里捉迷藏,在枣树林里休息,大人们忙着给枣树浇水,希望秋天能摘到红枣子。

春天的枣树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夏天,枣树枝叶茂盛,碧绿的叶子像涂了一层蜡,油光发亮。

青青的枣子挂满了枣枝,这使得枣子还不能吃。

知了在树上一个劲儿地叫着,许多人在树下乘凉,有的累得睡着了。

秋天,天气有了一丝凉意,枣树林里显得格外漂亮。

那红红的枣儿挂满了整个枣树林,枣树的枝条都垂了下来。

红枣绿叶,远看就像一棵花树一样美丽。

那红红的、大大的枣儿,闪着亮光,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让人直流口水。

如果摘一个放进嘴里,那脆脆的感觉、甜甜的味道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

村里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要摘枣子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摘枣儿,我们边吃边摘边聊,心里可高兴了。

冬天,白雪飘到枣树林,枝条上挂满了积雪,看上去就像挂满了无数的银条。

地上也铺满了积雪,就像铺上了白色的地毯。

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孩子们却不怕冷,跑出家门,奔向枣树林,在枣树下堆雪人、打雪仗,尽情地玩耍、嬉戏。

家乡的枣树林一年四季都美丽,真是个好地方。

假期,爸爸妈妈和我去郊外游玩,郊外的景色可真是美不胜收呀。

蔚蓝色的天空一碧如洗,如同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那么湛蓝、透亮。

不时飘来朵朵白云,它们在悠闲的散着步,这些云朵一会儿像小白兔,一会儿像小绵羊,一会儿像棉花糖……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啊!

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大合唱,又像是在赞美这风景优美的地方。

树林里一棵棵树木如大伞般高耸入云、郁郁葱葱,茂盛的树叶密密麻麻、青翠欲滴,强劲有力的树枝铺散开来、正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生机勃勃呢!

树林边一朵朵娇艳的花儿竞相开放。

花儿有红的、白的、粉的、紫的……百花齐放、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好看极了!

路旁绿油油的小草铆足了精神,正在微风中伴舞,好像在为花儿的选美比赛呐喊助威呢!

弯弯曲曲的小路指引着我们去探访寻觅,空气中不时飘来的桂花香味真的沁人心脾,让我们忍不住地深深吸上几口,妈妈说我们就命名这条路为“香路”好不好?

我们一起拍手赞成。

这里的小河清澈见底,不时还有几条小鱼快活地游着,它们有时转圈圈有时停下来,摇着尾巴、吐着泡泡,也显得异常高兴。

我们都被郊外的景色深深的陶醉了。

这儿就像一幅亮丽的油彩画,而大伙儿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沉迷在这美景中,流连忘返。

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多带我出来走走,看看大自然的美景。

五.作业布置

根据提纲写作文。

师生合作分析。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写好提纲。

紧扣作文要求,师生合作。

课堂小结

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和方法,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板书

顺序: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时间顺序、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

形状、颜色、大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