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89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docx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

论西方经济学说史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学思想

 

学院班级:

12级商学院国贸班

 

姓名:

曹睿

学号:

201202013002

 

论西方经济学说史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学思想

摘要

西方经济学说史主要是介绍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其研究对象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作用是归纳梳理经济思想史上重要经济学家的观点与理论贡献。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学思想作为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早期阶段是资本主义初期自然思想秩序的重要来源,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关于一切经济行为都基于私有财产权的经济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典型的经济学家的经济观点来阐述这一时期的经济学思想。

关键词:

古希腊古罗马色诺芬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贾图奥古斯汀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学思想概况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在生产力方面,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工具落后,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其次,在生产关系方面,当时所处的奴隶主社会背景下是极端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奴隶主占有社会的所有财富而且产品的分配形式也由奴隶主决定。

(二)思想观点

古希腊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经济思想,而古罗马则注重制度建设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二者均是要维护奴隶主的自然经济,增加奴隶主

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贵族出身,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崇尚集权,反对民主政治。

在他的一生中曾受苏格拉底牵连,被当局视为“异己分子”而长期逃亡海外,柏拉图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创办柏拉图学院。

年轻是曾是理想主义者,追求理想国家的建设,这一时期著有《理想国》一书,提倡依靠道德约束实现共产主义。

中年时著有《法律论》提出以法治国。

1.经济观点: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他提出每个人的特定的天然禀赋是进行分工的依据,社会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指出“我们大家并不是生来都是一样的,各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

“只要每个人在适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显然柏拉图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天赋和才能来进行分工的。

每个人只从事一件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方面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产品数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也就是说,人们应该专注“天性”而放弃其他。

其次,他认为交换是分工的基础,人们通过交换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比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最后有关分工方法,柏拉图认为确定国家进行分工的原则是“自然禀赋”,根据不同天赋进行分类:

哲学家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人是充满智慧、美德和知识的,能够对事物提出价值观和方法论并拥有洞察真理的能力;武士发挥其身体强壮和武艺高强的优势履行好保家卫国的职责;从事农业和工商业的自由民并没有特别的思想,只是提供劳动力,为社会生产各种资源。

有关货币和利息的思想是柏拉图的又一重要观点,他提出名义货币论,说明货币本身不具备内在价值,只是一种交换符号,比如,纸币作为交换符号在市场中流通。

由于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因此柏拉图认为货币只具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贮藏职能。

关于利息思想,柏拉图指出在货币交易量很小的背景下,利率的制定可以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他坚决反对“放贷存利”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财富来源不自然,不是正当生产创造出来的。

柏拉图在国家建设方面早期曾提出建立理想国,这一思想在他的著作《理想国》有具体体现: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主张在正义和伦理的基础上坚持以德治国,要求社会成员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而不能自私自利,子女以国家为父母,不存在私人财产的继承,消灭因性而导致的争夺,从而消除社会矛盾。

主要手段是消灭家庭,避免存在家庭而出现私人感情而冲击公共精神,其中建立公共食堂是一种具体实践。

后期柏拉图又提出建立次优国的思想,在《法律论》中提出“依法治国”的理论,主张国家的基础是财产公有,治理国家不能仅仅依靠道德,还应以“最善”法律管理国家,同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公有制基础上允许部分私有制和蓄奴制。

国家在分配上要满足公民、公民的仆从(奴隶)以及流居本国的外国侨民这三类人的需要,每个人拥有的财富要有一定的上限并实行财产申报制度。

(二)亚里士多德

1.个人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出身御医家庭,曾担任王子的私人导师,后建立学校授课,是哲学和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最博学的人”。

他曾在柏拉图学院学习二十余年,早期完全相信柏拉图思想,后期开始迸发出自己的独特思想。

一生中主要著作有《政治学》和《伦理学》。

2.经济观点:

亚里士多德比色诺芬更精确地探讨了“家庭管理”——奴隶主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他提出,“家庭管理”就是研究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主奴关系) 以及致富的技术,而其任务则是获取自然供给人类的物品。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致富之术”就是经济和货殖。

他认为,财富是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东西。

为获取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的经济活动是属于 “经济”,由于这是凭借天赋的能力来获取自然给予的有用的东西,这种财富是真正的财富,所以,“经济”致富是自然的。

凭借某些经验和技巧来获取某种非必需品的经济活动是属于“货殖”,由于这是在交换中损害他人财富来使自己牟利,所获取的财富是一种虚拟的财富,所以“货殖”致富是不自然的,应当受到谴责。

他主张奴隶主应以农牧业经营为主。

对经济占有制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从自然原则来说明等级关系是符合原则的。

因为世上万物都有主奴关系,如生物有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是统治部分,身体是被统治的,二者属于主奴关系;人类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也是如此。

生而智慧者统治人,生而愚蠢者被人统治。

所以,希腊人聪明,是高等人,而外邦人野蛮,理应是奴仆。

另一方面,他还从经济上来论证奴仆是为主人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有生命的工具,而只有当每一种无生命的工具都能按人的意志而自动进行工作时,如织布机上的梭子能自动织布,奴隶主才会放弃奴隶,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条件,奴隶的存在就是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公平交易的思想,他认为任何财富均有两种用途,即使用和交换,交换的种类可以使以物换物也可以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在交换过程中做到公平的手段是实现价值等一,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反映价值。

亚里士多德分析了商品交换的历史过程,指出交换有三个阶段:

物物交换、小商业阶段和大商业阶段。

物物交换是各个家庭以有余换不足,这种交换是为了满足双方的生活需要,不是为了获取金钱。

小商业阶段交换的特点是进行远距离的交换,交换的范围扩大了,为方便交换,货币产生了,作为交换的媒介,商品交换仍然以交换物品(使用价值)为目的。

大商业阶段交换的目的是牟利,获取货币。

他认为,第一、第二阶段是属于“经济”之为,是合乎自然的,第三阶段是属于“货殖”,是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分析了货币的产生及其作用。

指出货币产生于交换过程,是为了解决交换中的困难。

因为,交换发展到小商业阶段,由于远距离的交换,给直接的物物交换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大家希望有某种本身既属有用又便于携带的物品当作交换的媒介,于是货币就应运而生了。

他认为,货币是商品,是一种“中介货物”。

但是却又把它和法律作用联系在一起,认为人们可以改变,使之无用等,可见他并不了解货币的本质与铸币的性质。

在分析中他已注意货币起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并且已注意到货币可以当作财富来积累。

对于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恩格斯指出,他大胆地出来分析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地提出了这个对于货币学说有如此重要意义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最早分析了商品价值形式的某些内容。

他在《伦理学》中谈到公平和按比例报答时,认为两种产品交换应当是公平和按比例的,交换的双方必须是不同职业的。

这就是说交换的是不同的商品,不同商品的交换在数量上要有比例的均等,互相交换的物品必须能按某种方法互相比较,体现出交换双方的平等和公平、怎样使一切物品可以公平并互相比较呢?

他认为要通过货币。

在这里,他提出了著名的等式:

5张床等于1间屋,无异于5张床等于若干货币。

可见,他实际上分析了商品价值形式中的货币价值形式,看到了商品价值关系要求“屋”必须在质上有与“床”相等的东西。

对于这一分析,马克思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发现了等同关系,正是在这里闪耀出他的天才的光辉。

二、古罗马经济思想中的著名观点

(一)贾图

1.生平简介:

前235—前149,出身奴隶主家庭,曾在政府机构任职,担任过检察官一职,是当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著有《论农业》一书。

2.经济观点:

贾图的观点在当时已经表现出明确的成本、效益的思想意识。

他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而且从事农业的目的是增加财富,他告诫奴隶主想要管理好庄园发展生产,就要尽可能地榨取奴隶们的剩余产品。

具体的方法有:

减少管理奴隶的开支,在奴隶生病初期淘汰奴隶,给予奴隶的报酬仅仅是他自己生产出来的部分,不能额外给予。

同时在庄园的选址方面要选在交通便利且易于销售的地区,促进庄园经济的发展以增加财富。

(二)奥古斯汀

1.人物生平

奥古斯汀,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

2.基本经济观点

奥古斯汀认为社会中的人都应该从事劳动,他提出上帝在创造世界的同时就要求人人要从事劳动,因为单一从事精神劳动而忽视体力劳动是懒惰的表现,应当注重精神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平衡并且偏向于重视体力劳动。

重农思想也是奥古斯汀的重要观点,他视农业为“纯洁”的行业,从事农业的劳动为“纯洁”的劳动。

他提出以维持生计为目的而从事商业是情有可原的,但以盈利为目的的经商是不可取的。

三、小结

古希腊和古罗马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

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从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从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个社会分工学说,纵然旨在为他设想的奴隶主理想国提供理论根据,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

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轲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指出了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作为经济思想史的源泉,其中的很多理论都为后来经济思想是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2]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J].社会科学战线,2011.

[3]姚莉莉.古希腊财富伦理思想探究[M].江西师范大学,2013.

[4]候典芹.论色诺芬的经济管理思想[J].科学经济社会,2010.09.

[5]程志敏.柏拉图的著作翻译与理解[J].开放时代,2013.05.

[6]李婧.论加图的农业思想[M].曲阜师范大学,2010.04.

[7]吴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3)

[8]李秋华.试析柏拉图的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12(03)

[9]刘利.论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国家”学说[D].复旦大学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