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docx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
对策
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政府和中央银行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水平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利率市场化能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从而提高金融系统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从1996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经过20年的推进,在2015年10月24日,我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本文首先阐述了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和内涵,并探讨了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其次,介绍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得出国际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启示。
然后再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具体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应对的策略。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
本文先对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总结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说明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其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应对策略。
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以往的研究多以宏观层面为主,很少有针对某一商业银行这一具体层面的研究,所以本文可将利率市场化的微观表现具体地呈现,并根据银行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他银行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使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浪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ABSTRACT
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isthegovernmentandthecentralbanktorelaxandcanceltheinterestratecontrol,sothatthelevelofinterestratesinaccordancewiththemarketsupplyanddemandoffundstodetermine.Themarketizationofinterestratecancreateafaircompetitioninthefinancialenvironment,soastoimprovetheoperationefficiencyofthefinancialsystemand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economy,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y.InterestratemarketisamajorstepinChina'sfinancialreform,fromthebeginningof1996,Chinabegantheprocessofmarketizationofinterestrates,after20yearsofprogress,China'sinterestratemarketreformhasmadesignificantprogress.
Firstly,thispaperexpoundsthemeaningandconnotationofinterestrateandinterestratemarket,anddiscussesthenecessityofimplementingthereform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Secondly,thispaperintroducesthepractice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betweenthedevelopedcountriesandthedevelopingcountries,anddrawstheinspirationfromtheinternationalexperiencetothecommercialbanksinChina.Reviewtheprocess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reforminChina,andanalyzetheimpact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onChina'scommercialbanks,onthebasisofthis,wecandrawaconclusionthatChina'scommercialbanksshouldbeintheinterestratemarketreformstrategy.
Thispaperdiscussestheimpact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oncommercialbanksmainlythroughthecombinationoftheoryandempiricalanalysis,themainuseofthecomparativeanalysis,literaturereview,inductionandotherresearchmethods.Thearticlefocusesonthetheoryofinterestrateandtheinterestratemarkettoexplain,summedupChina'smarket-orientedinterestratereformprocess,illustratesthenecessityofChina'smarket-orientedinterestratereform.Secondly,throughthequalitativeanalysisandquantitativeanalysistoexploreChina'smarket-orientedinterestrateofcommercialbanks,andfinallyputsforwardthecopingstrategiesinChinacommercialbanksintheprocess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
Themaininnovationofthispaperisreflectedinpreviousstudiesinthemicrolevel,thereislittleresearchonthisspecificaspectofacommercialbank,sothiscanbemicromanifestationoftheinterestratemarketconcretely,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ccordingtothespecificcircumstancesofthebank,theroleofareferenceforotherbanks.TohelpChinesecommercialbankssuitto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tide.
Keywords:
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DongguanRuralCommercialBankInfluenceStrategy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以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自1996年起,中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虽然过程比较缓慢,但是走得非常稳健。
由于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政策,保持着利率的稳定性。
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由政府制定的存贷款利率,导致商业银行自主根据市场定价的能力严重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固定的利率开始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反应市场中真实的供求关系。
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金融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产生的影响的有关研究文献,并借鉴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进经验,以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归纳出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措施,着重为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提出风险管理、差异化定位、业务创新、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借此为其他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参考案例。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从此金融自由化浪潮拉开了序幕。
这场革命起源于发达国家,随后席卷了亚洲等国家,各国纷纷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Tom(2013),认为在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驱使下,德国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
银行可以从事股票、保险等业务,金融机构之间没有明确的业务限制,这降低了它们的经营成本,提高了金融抗风险能力。
艾伦·加特(2011)研究了大量的金融改革案例,论述并分析了美国金融监督动态的变化过程。
在他的《80年代金融改革》和《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这两部书籍中,分析了银行利率自由化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各类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来整合资源从而充分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整个国家金融改革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从风险到利率改革的总方向。
罗纳德·麦金农作为最早关注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之一,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他指出,利率市场化的金融改革是刺激金融增长的必经之路。
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化的理论源头。
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政策,因此我国的利率始终是一种以行政定价为主导的管制利率。
在我国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学术界对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周小川(2010)在财经年会上的讲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针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要在划定范围、提供激励、加强自律的思路下,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李岚(2011)在《加速转型应对利率市场化》一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加快业务转型、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客户结构多元化调整、提高定价能力等方式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以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质的飞跃。
近两年来,更多的国内学者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
例如,冯曰欣(2012)在《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研究》中提出,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开拓适合自身实际的中间业务,以应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拓展盈利空间。
陈小玲(2012)在《利率市场化的利弊浅析》中指出,利率市场化将会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实体经济将被倒逼走内涵式道路,同时促进实体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
文章同时指出为趋利避害,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动力、控制、制度方面选择适当的路径构建。
二、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中国进程
(一)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和特点
1.利率市场化的定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交给市场决定,理论上讲,它分为利率管理、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四个方面。
从根本意义来说,等于将利率的决策权还给了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率是涨是跌,由它们自己根据市场和自身做出分析判断并做出决定。
推行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在此机制下,以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引入货币的市场调节因素,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让经济规律来主导它的走向。
2.利率市场化的特点
(1)利率由中央银行间接调控
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央行的基准利率和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利率的高低。
同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基准利率间接地调控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确定本国的基础货币数量,以维持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
(2)利率由市场供求情况来决定
在市场化下,政府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银行自身,由其依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判断自主地调节利率水平,使利率能够充分地按照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当市场上的资金供求过于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则上涨,从而真正实现了资金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
(3)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过程性和风险性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利率的市场化运作,使银行系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下调贷款利率,上调存款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从而加大了银行业经营风险。
同时,利率市场化运作带来的利率波动,也会使金融借贷合同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二)外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自1970年起,世界上多个国家实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国情不同,利率市场化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的推行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也不太一样。
本文通过分析并总结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1.美国利率市场化经验教训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是渐进式的,沿着先贷款后存款、贷款一步到位、存款分步实施、先活期后定期的路线,对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增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短期内隐含破产数量大幅增加,在1984至1988年间有近八百家银行倒闭,是过去近十年的五倍多。
第二,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与业务盈利能力变差。
第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增多,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增多,使得影子银行等中介机构数量也大幅增加。
第四,银行从事保险、信托、租赁等综合业务,混业经营,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中国与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都是渐进式的,不同的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走在前面的是贷款利率,而美国是存款利率先实现市场化。
但是,美国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混业经营环境巨变、盈利能力变差等影响对中国银行业仍有借鉴意义,具体变现在:
第一,警惕经营环境变化,防范股市等证券业的冲击和竞争。
银行业应积极主动关注行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政策。
第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第三,开展多元经营,在保险、证券等方面开展多种业务,降低银行因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收入减少风险。
2.日本利率市场化经验教训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日本政府认为间接融资规模大,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影响大,采取谨慎态度和稳健的改革方式保证了经济稳定。
二是侧重对中小银行的保护。
充分考虑到中小银行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管制放松程度在中小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避免对其产生巨大冲击,因此没有发生大批中小银行倒闭的情况。
我国借鉴日本经验,主要应关注行业的整合和重组,大、中、小银行应协调发展,找到各自经营重心,放弃单纯依靠提高利率、推销理财产品等恶性竞争;银行个体应开展多种经营,注重与证券市场的互动和互补,不可脱离资本市场自我竞争;银行业应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政府宏观调控的安排,履行企业责任,避免因银行业波动带来国家经济的波动。
3.国际利率市场化经验总结
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第一:
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
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有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
前者可在短期内迅速修正利率管制带来的扭曲,但对经济运行冲击过大,后遗症较多。
后者对经济运行冲击较缓,但效率相对较低,且不定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偏离改革的目标。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都不完善,所以我国应该选择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二:
政府主导、循序渐进。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循序渐进,本着从长期到短期、从贷款到存款的路径逐步实施。
但是,在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依旧非常显著,政府干预明显且较为有效,在我国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经济体中,这种强干预的形式值得分析与借鉴。
第三: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条件。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平衡协调相关关系。
而急剧波动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加剧名义利率的波动幅度,从而激化各种经济矛盾,导致改革夭折。
第四:
充分监管是利率市场化正常进行的保障。
利率由管制走向市场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波动,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督体系,抑制银行的风险经营,平衡协调有关经济活动,消除负面影响。
(三)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
利率市场化是任何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发展不可跨越的阶段。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总体思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
在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自此,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表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年
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自主定价。
1997年
启动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开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
国开行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市场化发债;央行改革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贴现与转贴现利率。
1999年
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2000年
放开外币贷款利率:
对于大额外币存款利率,金融机构可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年
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2003年
允许商业银行、农信社开办邮政储蓄协议贷款,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年
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继而完全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小额外币存款2年期的存款利率下限,保留上限。
2005年
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006年
计划建立报价式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明确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的有关事项;正式开始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
2007年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投入运行。
2012年6月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倍。
2013年7月20日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2014年11月
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个百分点至%,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个百分点至%。
2015年2月
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倍。
2015年3月1日
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个百分点,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倍。
2015年5月10日
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个百分点,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倍。
2015年10月24日
中国人民银行10月23日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取消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靴子落地。
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历时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特点
首先是渐进式改革道路。
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可以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
大部分改革成功的国家采用的都是渐进式改革,如韩国和日本。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因此我们也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其次,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除了理顺各层次的利率关系,关注与利率本身,同时推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其中,就包括国有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利率市场化改革除了要改利率结构,也要改利率传导机制,而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使得它自然地成为了利率调控的中间环节。
它必须要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才能够保证通畅并且准确地传导中央银行的利率信号。
三、利率市场化对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一)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1)整体经营情况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总体经营和财务状况平稳,以2015年年报为例,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东莞农商行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为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从营业支出方面来看,2015年东莞农商行营业支出为亿元,与同期相比增加了%;从盈利能力上来看,2015年东莞农商行实现了税前利润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同时实现净利润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从每股收益来看,2015年每股收益为元,同比增长%。
表2东莞农商行2014年、2015年年报对照表单位:
亿元(人民币)
项目
2014年度
2015年度
增速(%)
营业总收入
%
营业支出
%
利润总额
%
净利润
%
每股收益
元
元
%
资料来源:
东莞农商银行2015年度报告
(2)财务状况分析
表3东莞农商行主要财务指标单位:
亿元(人民币)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资产总额
亿元
亿元
亿元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588亿元
1706亿元
1792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
952亿元
1068亿元
1197亿元
资本充足率
%
%
%
不良贷款比例
%
%
%
拨备前利润
亿元
亿元
亿元
资料来源:
东莞农商银行2015年度报告
从表3中可以看到,2014年的资产总额比2013年增加了亿元,增速为%;2015年的资产总额比2014年增加了亿元,增速为%。
2014年本外币存款余额比2013年增加了118亿元,增速为%;2015年本外币存款余额比2014年增加了86亿元,增速为%。
2014年贷款余额比2013年增加了116亿元,增速为%;2014年贷款余额比2013年增加了129亿元,增速为%。
截止至2015年,东莞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为%,与2014年相比大幅增加了%。
(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
1.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1)使东莞农商行获得了充分的自主权
在市场化之前,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直接确定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和计息方式,商业银行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对其进行调整。
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中央银行将放开以往严格的利率管制,仅通过基准利率对市场进行调节,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经营成本和发展战略来确定利率水平,从而有效地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向,从而使得东莞农商行获得充分的自主权,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2)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公平、规范的经营环境
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各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央行指定的相对稳定的利率水平,将经营的重点放在那些风险较小的大客户上,造成了银行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同质化,导致了金融市场上的过度竞争。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获得了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