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167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 doc.docx

工厂物流与仓储管理进阶doc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湖南城建职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本科)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后,必须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个阶段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求达到: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等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工程设计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

2、培养学生懂得工程技术工作中所必须的全局观念和经济观点,掌握、了解建筑结构和施工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来源及功用,设计中应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踏实正确的的设计思想,保持严格认真的科学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思考能力,以及查阅技术文献、资料和手册、拟定设计方案、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通过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分担的课题的全部内容。

二、毕业设计题目、内容

毕业设计题目:

XXXX学校实训楼

毕业设计内容:

完成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二个部分内容。

学生要根据学号选定不同的设计参数,做到一人一题。

三、毕业设计要求

学生必须根据附录二表中的学号选择实训楼相关数据来进行结构、施工两阶段的毕业设计,不得任意取用,否则毕业设计按零分计。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各部分所规定的任务。

 

结构设计————XXXX学校实训楼设计

一、基本设计资料

按给定的实训楼建筑施工图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拟建实训楼位于某市郊区,层数为三层,气象及自然条件如下:

1、温度:

最热月平均29.3 °C,最冷月平均4.7°C。

2、相对湿度:

最热月平均81%,最冷月平均75%。

3、主导风向:

全年及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

4、雨雪条件:

年降雨量1394.5mm,日最大降雨量192.5mm,最大积雪深度200mm。

二、结构设计资料

{一}拟建学生实训楼位于中等城市市郊,基本风压W0取值,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的最后一位数,在附表一中取用按学号末位数给出的基本风压W0进行设计,不得任意取用,否则结构设计按零分计。

{二}水文地质资料

天然地面以下0.5m深度内为耕植土,天然重度为16KN/m3,以下为粘土层,天然重度为18KN/m3,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N/m2,(ηb=0.3,ηd=1.6),该土层厚约10m,可作地基持力层,该场地丰水期地下最高水位为地表以下6m。

(三)抗震设计资料

本工程所在城市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基为二类场地土,无液化土层,设计震分组为第一组,阻尼比为0.05。

三、结构设计内容

(一)根据建筑施工图,进行结构平面布置。

1、楼屋盖采用现浇板,可根据需要布置成单向板或双向板。

在设有较大隔墙处,一般要设承墙梁。

2、框架采用独立基础,非承重墙采用条形基础或支承于室内地面以下的基础拉梁上,也可支承于局部加厚处理过的地面垫层上。

(二)材料

框架梁柱及其它梁受力主筋均采用HRB335级钢,其余用HPB235级钢,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底板钢筋用HPB235或HRB335级钢。

混凝土:

梁板C20或C25,柱C25或C30,基础垫层C10。

砌体:

采用MU7.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尺寸为190×190×390;墙厚200mm。

砂浆:

地面以下砌体用M5.0水泥砂浆,地面以上砌体采用Mb5.0砌块专用砂浆。

(三)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如下:

1、实验室、示范间、教研室为2.0KN/m2,二楼实验室(无隔墙)为3.5KN/m2(如分割为小实验室为2.0KN/m2)

2、厕所、走廊:

均为2.5KN/m2;

3、楼梯:

考虑兼做消防用途,取3.5KN/m2

4、屋面:

上人屋面取2.0KN/m2,不上人屋面取0.7KN/m2

(四)建筑构造做法的自重标准值

1、楼面、屋面

根据楼、屋面构造做法可查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构造用料做法》98ZJ001取用楼面、屋面构造做法对应的材料自重标准值。

2、墙体采用MU7.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墙厚200mm,双面抹灰墙体共重3.5KN/m2,若考虑贴墙面砖,则每贴一面再增加0.3KN/m2。

3、铝合金窗重0.35KN/m2,木门重0.3KN/m2

(五)确定板厚及粗选梁、柱截面尺寸

(六)结构计算(可用电算,也可用手算)

1、现浇楼屋面板、次梁计算。

2、楼梯设计。

3、框架计算。

只要求计算一榀横向框架,请学生按照自己的学号数,在附录二中选择按学号给定的一榀框架进行设计,不得任意取用,否则结构设计按零分计。

4、基础设计

(七)绘制结构施工图

四、设计成果

(一)计算书一本(内容包括上述结构计算过程)

(二)结构施工图一套(用白图纸绘墨线图,可手工出图或电脑出图),内容包括: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详图

3、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配筋图

4、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配筋图

5、框架梁柱配筋图

6、楼梯配筋图。

五、应注意的问题:

(一)框架计算必须按平面框架进行计算,不得采用空间计算方法。

(二)采用电脑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计算书的内容包括:

1、楼面荷载、梁上墙重的计算过程

2、楼盖恒活载图、梁的恒活载图

3、板的配筋计算结果

4、楼梯的计算过程

5、所计算平面框架的计算简图

(1)框架立面图

(2)各种荷载图

(3)各种荷载引起的内力图

(4)各种内力包络图

(5)配筋图

6、所计算平面框架的基础计算过程

(三)采用手工计算框架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荷载计算

(1)竖向荷载计算(恒载、活载分开算)

(2)水平荷载计算

风荷载计算;

地震作用计算:

结构基本自震周期可采用能量法或顶点位移法计算,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2、内力分析

(1)竖向荷载作用下可采用分层法或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

(2)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用反弯点法计算

(3)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用D值法计算

3、内力组合

应分别考虑无地震作用和有地震作用的组合

4、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5、基础设计

(四)所计算的那榀框架梁、柱的配筋图应采用立面、剖同表示法,不得用平法表示;其余的结构图可采用平法出图

六、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教材)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材)

3、有关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附录一:

按学号末位数取用基本风压W0

学号末位数

1,3,5,7,9

0,2,4,6,8

W0(KN/m2)

0.35

0.45

附录二按学号数取用计算框架编号

纵向柱距

S(㎜)

横向

跨度

L(㎜)

横向

跨度

L1(㎜)

底层层

高(m)

其余层

高(m)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

⑩轴

框架

3600

7800

2400

4.2

3.6

1

2

3

4

5

4.5

3.9

6

7

8

9

10

4.8

4.2

11

12

13

14

15

2700

4.2

3.6

16

17

18

19

20

4.5

3.9

21

22

23

24

25

4.8

4.2

26

27

28

29

30

8100

2400

4.2

3.6

31

32

33

34

35

4.5

3.9

36

37

28

39

40

4.8

4.2

41

42

43

44

45

2700

4.2

3.6

46

47

48

49

50

4.5

3.9

51

52

53

54

55

4.8

4.2

56

57

58

59

60

3900

7800

2400

4.2

3.6

61

62

63

64

65

4.5

3.9

66

67

68

68

70

4.8

4.2

71

72

73

74

75

2700

4.2

3.6

76

77

78

79

80

4.5

3.9

81

82

83

84

85

4.8

4.2

86

87

88

89

90

8100

2400

4.2

3.6

91

92

93

94

95

4.5

3.9

96

97

98

99

100

4.8

4.2

101

102

103

104

105

2700

4.2

3.6

106

107

108

109

110

4.5

3.9

111

112

113

114

115

4.8

4.2

116

117

118

119

120

 

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资料

(一)采用定额及规范

1、《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

2、施工预算定额,预算定额

3、建筑施工手册(上、中、下册)

4、主要工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主要建筑机械装备情况

建筑起重机械手册等资料提供的机械均可采用,数量可按需配给。

其它机械可根据需要确定。

(三)施工地区建筑生产企业的现有情况及其成品或半成品的运输条件:

中小型构件可由构件加工厂生产供应,构件由城市道路运到现场。

(四)动力供应来源

电力——由城市供电网供给

(五)水源——由城市管网供给

(六)施工地方性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

能按施工要求保证供应

(七)施工地区道路和运输工具的现有情况:

现场运输道路为临时道路,施工中所需车辆均能满足施工需要,现场已三通一平。

(八)劳动力供应情况

各工种劳动力能按施工要求由公司调配,工人食宿在工地。

(九)建筑公材料运到工地上的方法及运距

均采用路运输、运距约15公里。

(十)气象资料

1、雨季为6、7月(考虑每月有5天不能安排室外工作)

2、最热月平均气温29.3 °C,最高温度40.6 °C

最冷月平均4.7°C,最低温度-11.3 °C

(十一)施工期限

开工日期:

本年度四月十日

总工期:

按国家定额工期减少10%确定。

参看附录(五)

(十二)施工用地范围

学生按自已学号的最后一位数,在附录(六)取用及大门位置,不得任意取用,否则施工设计按零分计。

建筑用地附图

二、设计内容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

包括建筑物的平面组合、高度、层数、结构特征、建筑面积、工作量、主要分项工程量和交付生产、使用的期限。

2、建筑地点的特征

包括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不同深度的土壤分析,地下水位、水质、气温、雨季时间,主导风向,风力和地震烈度等。

3、施工条件

包括三通一平情况,材料、预制加工品的供应情况以及施工单位的机械、运输、劳动力和企业管理情况等。

4、施工中主导工种和技术关键问题。

(二)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施工方法的选择

1、划分施工过程,并确定其组成内容。

2、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

3、选择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确定相应的劳动组织。

4、拟定主导工程施工顺序。

(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主导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可用网络图绘制)

2、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用时标网络图绘制)

3、绘制劳动力动态图

(四)资源供应计划包括

1、主要机具设备供应计划

2、劳动力供应计划

3、主要建筑材料供应计划。

(五)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需按主导工程施工时的现场布置要求进行设计,一般施工平面图所用的比例尺为1:

200。

施工平面图内容有:

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行走式起重机械的开行路线,停点位置。

固定式起重机械所在位置及服务半径。

2、场内临时道路的布置。

3、场内仓库(或堆场)与辅助性生产设施(如混凝土搅拌站、灰浆搅拌机、木工房、钢筋加工车间…)建筑面积的计算及其位置的确定。

4、临时性生活及福利设施,办公用房的布置。

5、场内供水管网的布置。

6、场内供电线路的布置。

7、其它。

(六)保证质量及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三、设计方法

(一)划分施工过程项目及工序并确定其内容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都是由许多的施工过程组成。

建筑物的性质不同,所要求完成的施工过程也有不同,为了简化和便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我们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已定的施工方案和劳动组织形式等,首先确定拟建工程的施工项目和工序名称,在拟定施工项目和工序名称时,一般要求是:

1、施工项目应根据施工工作过程的划分,主要工序不能漏项,如框架结构的支模、安筋、浇混凝土和拆模。

2、工程量大,用工多,占工期长的工序,不能漏项,如现场预制构件,其组合拼装工序等。

3、影响下一道工序施工的项目(如基础防潮层)和穿插配合施工较复杂的项目(如框架结构中有关梁、柱、楼板、楼梯的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和拆模等)要细分,不得漏项。

4、与其它关系不大的项目(如屋面工程等)划分可粗些,次要工序可并入主要工序。

5、施工项目的划分,应与预算项目对口。

(二)计算工程量

按上述划分的施工过程项目,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计算工程量时应注意: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避免遗漏。

2、计量单位应与所采用定额单位一致。

3、某些工程量应按照采用的施工方法取用实际数字,如土方的放坡。

支撑、回填土、预留土层厚等。

4、为了便于安排进度计划,计算时应列出分层、分段的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用表格如表1所示

工程量计算一览表表1

序号

定额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量计算式

单位

数量

备注

(三)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的拟定,主要根据建筑物特征,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材料、构件、机具和劳动力的供应情况,以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决定。

拟定施工的方案时,应着重确定总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流向。

除了定出平面的流向外,还要定出分层施工的流向,使之适应主导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

拟定施工方法时,应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要求详细具体,必要时还可单独编制主导工程的工程设计。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

1、土石方工程

大量的土石方施工是采取机械还是人工进行,建筑物墙、柱、基础和基坑的施工方法及放坡要求:

挖填运所需机械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地下地面水的排除方法,大量土石方的平衡调配。

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

应着重于模板工程的工具化和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机械化。

模板类型和支模方法,模板构造,隔离剂的选用。

钢筋加工,运输和安装方法。

明确在加工厂或现场加工的范围。

钢筋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方法,钢筋冷拉,焊接方法及其运输和安装方法。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方法、确定砂石筛洗、及后台上料的方法。

混凝土输送方法,并选用搅拌机的型号以及所需的掺合料,附加剂的品种和数量,提出所需材料机具设备数量。

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施工缝的位置、分层高度、工作班次、振捣方法和养护制度等。

3、结构吊装工程

按构件的外型尺寸、重量和安装高度、建筑物外形和周围环境,选定所需的吊装机械型号和数量,确定吊装方法(是逐件流水吊装、节间综合吊装还是扩大节间综合吊装),安排吊装顺序;安排机械位置和行驶线路以及构件的制作、拼装场地;确定构件安装时的轴线、标高的校正、固定方法;确定构件运输、装卸、堆放方法以及所需的机具设备型号数量和对运输道路的要求。

采用自制设备时,应有必要的设计计算。

4、现场垂直、水平运输

首先应确定标准层运输量(如砖、砌块、砂浆、模板、钢筋、混凝土各种预制构件,门窗和各种装修材料,水电材料以及工具或脚手等),其次是选择垂直运输方式,确定时应充分利用构件吊装机械作一部分材料的垂直运输。

当吊装机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井架附扒杆。

并确定其型号和数量。

确定地面和楼面上水平运输方式、行驶线路、车辆形式型号和数量。

确定与上述配套使用的专用工具设备(如砖车、砖笼、混凝土车、灰浆车和料斗等),合理布置垂直运输设施的位置,综合安排各种垂直运输设施的任务和服务范围(如划分运砖、砌块、构件、灰浆、混凝土的时间和工作班次)做到合理分工,确定搅拌混凝土、灰浆后台上料所需的运输工具,如手推车、皮带运输机、提升料斗、铲车、推土机、装载机等的型号和数量。

5、装修工程

主要包括室内外抹灰、门窗安装和油漆、玻璃等。

确定采用工厂化、机械化施工方法。

如机械喷涂,以干作业代替湿作业等。

确定工艺流程和施工组织,组织流水施工。

(四)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

1、工程质量方面

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以保证质量。

确保放线定位正确无误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

防火防爆措施,如明火作业(焊接、熬制沥青等)要选择安全地点,使用氧气要防震、防爆晒,使用乙炔防回火等。

高空或立体交叉作业须用防护和保护措施。

安全用电和机电设备的保护措施等。

(五)划分流水施工段

流水施工段的数目和大小,是组织流水施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施工段的数目应确定得适当,过多会拖长总延续时间,若过少又会引起劳动力和机具过分集中。

施工区划分,通常是以主导工程的施工过程组织为依据进行的。

确定施工段时,应以房屋的伸缩缝、沉降缝分段,以得于结构的整体性,各施工段工程量应大致相等(允许有10~15的差异),以使劳动组织相对稳定,使各施工队组连续施工,减少停歇和窝工。

施工段的大小,应保证一定的工作面,以便于操作,发挥劳动效率。

(六)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

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是根据现行的施工定额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项(工序)工程所需劳动量=

或=某分项(工序)时间定额×某分项(工序)工程量

某分项(工序)工程所需机械台班量=

或=某分项(工序)时间定额×某分项(工序)工程量

施工项目一般不宜过细。

若按此编制进度计划会使设计工作复杂化,因此,必要时可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将施工定额作适当的扩大来使用。

劳动量计算表表2

序号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单位

时间定额

劳动量(工日)

备注

(七)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延续时间及其相互搭接,编制进度计划指示图表。

根据劳动力和机械需要量各工序每天可能出勤人数与机械数量,并考虑到工作面的大小,确定各工序的作业时间,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施工单位计划配备在该分部分项工程上的施工机械数量和各专业工人人数来确定完成该分部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式如下:

式中T——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工日)

P——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量(台班);或劳动量(工日)

n——每班安排在分部分项工程上施工机械台班数或劳动人数

b——每天工作班数

例如,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中,浇筑混凝土是主导施工过程,混凝土工作速度是由混凝土搅拌机的生产率来决定的;当采用装配式结构时,主导机械是吊装机械,构件的安装效率由起重机的生产率来决定。

另一种是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

首先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再计算每班(天)所需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即

当计算出来的每天需要工人人数或机械台数,超过施工单位现有的人力、物力时,则应争取上级增加人力、物力或延长该分部分项项工程的施工时间。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确定之后,就可按照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将各分部分项工程最大限度地合理搭接起来,使其互相联系,汇成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初步方案。

为了便于组织流水施工,可将整个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工艺组合(在工艺上接近的在组织上有联系的施工过程合并为一组)。

并区分为主导工艺组合、主要工艺组合和其它次要工艺组合。

组织流水施工时,首先考虑主导工艺组合的流水组织,然后对其相邻的主要工艺组合进行式设计。

最后将所有工艺组合搭接联系成统一的单位工程流水组织,即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编好后就可将进度计划表内所列各施工过程每天所需工人人数进行汇总,绘出劳动力动态图。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表格形式如表3所示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表表3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工程量

单位数量

时间

定额

劳动量

工作天数

每天人数

进度

台班

工日

(八)审查及修正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编好后,一般要再次检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安排的总工期是否满足规定的工期要求。

是否出现劳动力、材料、机具需要量较大的不均衡现象以及能否保证发挥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充分利用机械等。

对检查出不合要求的部分,应进行调整修改。

在调整某一分部分项工程时,要注意到对其它分部分项工程的影响,因为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调整的方法,可增加或缩短某些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或在保证合理的工艺顺序和技术保证的条件下适当移动各工程的开工或结束时间,必要时,还可改变施工方法或施工组织。

(九)编制资源需要量计划

1、劳动量需要量计划

主要用于调配劳动力,安排生活福利设施,和作为衡量劳动力耗用指标的依据,系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内所列各分部分项工程第天所需工人人数按工种进度汇总,表格形式如表4所示。

 

×××工程劳动力需用计划表4

序号

工种名称

需要总工日数

需要人数及时间

备注

×月

×月

×月

×月

2、机具需用量计划

提出机具型号、规格,用以落实机具的来源,组织机具进场。

具体表格形式如表5所示

×××工程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表5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

单位

需用量数

使用起止时间

备注

3、构件和半成品需用计划

用于落实加工单位,并按所需规格、数量和需用时间,组织加工和资源进场。

表格形式如表6所示

×××工程××构件和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表6

序号

构件加工半成品名称

图号与型号

规格尺寸

单位

数量

供应起止日期

备注

4、材料需用量计划

作为备料、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可根据工程预算,预算定额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表格形式如表7所示

×××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表7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需用量

需用时间

备注

单位

数量

×月

×月

×月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