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28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docx

禄丰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

禄丰县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博学多思,健身强体,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自信教育、成功教育。

2、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3、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模式。

三、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

一是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重视边缘学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更要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全面性原则。

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

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对应性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导师,每一位导师都要有关爱的学生。

导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跟踪管理。

5、个性化原则。

人才多样化,个个能成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人施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人本化原则。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和基础。

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亲情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实施步骤

学校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全员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首席导师团),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

政教处和年级部具体负责导师制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分工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组长:

陈建富

副组长:

赵万华白洋毕忠福杨绍延

成员:

杨建波李刚王发荣李光武戴建光杨亚丽张自清段发兵佘朝富杨世忠邬绍国普加宝张勤光董加发

2、宣传发动。

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导师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分析当今学生弱势的根本原因,提高认识,减少盲目性。

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增强学生“五自”教育,即:

自主规划人生目标、自主行为习惯、自主管理习惯、自主健体习惯、自主个性发展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让学生人人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人人有牵挂的学生”要成为全员育人导师制口号。

3、选配导师。

成立全体任课教师为成员的班级导师组,并向学生公布。

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负责制,班主任是班级导师组组长,是导师制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任课教师要为班主任负责。

召开“全员导师制”班级主题班会,参加人员为全体学生和本班全体任课教师,让学生充分了解“全员导师制”的含义、原则和方法。

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弱势、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和学科教师的教育风格特点,尤其要特别关注家境贫寒、行为不良、心理封闭、学习困难、父母离异的特殊学生,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双向选择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合理确定导师,将本班全体学生“承包”给任课教师,并填写《全员导师制导师分工班级明细表》。

4、阶段总结。

每位导师根据分包学生的实际,制订计划,提出工作设想和目标,期末总结。

班级每月召开一次导师会,互通情况。

年级部要做好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时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年级部间的经验交流,推广典型经验。

五、工作职责及要求

(一)班主任导师的职责是:

1、负责本班导师与学生的选配和协调工作。

2、协调班内各位导师之间的工作。

3、与导师一道负责班级思想道德教育。

4、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查补薄弱环节,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5、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领导班委会对班级进行“五自”教育管理。

(二)科任导师的职责是:

1、每位导师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担1—2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诸方面个性化的指导工作。

2、能热情诚恳、主动积极地接受学生的申请,或者学校的委托,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采取整体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主的方式,关心帮助分包学生。

3、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方面向所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并接受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热情,教会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明确要求、悉心指导、定期检查。

5、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通过与学生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联络,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困难。

7、系统考察和评定所指导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时填写工作记录,每学期提交一份工作总结。

(三)对学生的要求

1、经常主动地向导师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接受导师指导,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主动地参与导师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服从导师安排。

3、每学期撰写一份心得体会。

六、具体实施

(1)摸底建档。

导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络,及时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困难,填写学生成长跟踪管理表。

(2)谈心交流。

导师关心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给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提倡聊天式谈心,学生每2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要用爱心换爱心,以真诚换真诚,不做居高临下的“说教者”,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了解掌握问题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肯定优点,多提出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在师生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3)家访。

学校提倡每学期实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交流1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家庭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并做好记录。

可以采取电话、面谈、家庭通知书、书信等形式进行。

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

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提倡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

年级部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探索规律,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学校必要时对重点案例、特殊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5)记录。

要求每位导师填写与结对学生的家访情况、谈话和帮助措施,建立成长记录档案。

内容包括:

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畅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甚至家庭、社区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对被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比较合理分析和评价。

每学期结束,导师要做好工作总结,上交年级部。

(6)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由导师和他的学生决定。

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时间,由学生与导师集中交流,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七、考核评价

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强调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定。

在学习上看学生主动学习,有计划学习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同时看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情况。

1、以上一年小组成绩为基数,教务处和年级组评价导师指导学生成绩情况和发展表现,成绩与导师工作评价挂钩。

2、导师的工作列入学校管理常规的一部分,导师的全部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导师按要求及时、认真地填写好《导师工作手册》。

每月年级部检查一次。

3、每学期,政教处组织检查一次。

4、学校建立导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导师评选活动,学校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优、晋职、聘任的优先条件。

考评内容为:

(1)学生德育、体育、卫生、纪律、学习进步程度(40%)

(2)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等(30%)

(3)检查《导师工作手册》(10%)

(4)学生的反馈评价(20%)

 

禄丰县第一中学政教处

2016年8月27日

 

禄丰县第一中学全员导师工作手册

班级姓名

受导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

住址

邮编

父亲

姓名

工作

单位

联系

电话

手机

宅电

母亲姓名

工作

单位

联系

电话

手机

宅电

父母双方

关系如何

受导学生在家期间表现:

受导学生受导前在校期间的表现及学习状况和态度情况:

导师与学生谈心汇报记录表

时间

地点

谈心时间

导师谈心具体内容和学生反映:

受导学生向导师汇报具体情况:

学生在受导过程中的自我评价:

导师对受导学生的评价:

 

导师家访和接待来访记录表

家访或来访对象

与受导学生的关系

地点

时间

访谈时间

家长谈话内容及态度:

导师谈话内容:

对本次活动效果的评价:

 

受导学生在受导学期结束时的评价

受导学生自我评价:

导师对受导学生的评价:

班主任对受导学生的评价:

学校政教处对受导学生及导师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