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837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农庄投资生态农庄投资计划书Word格式.docx

投资者都把主要资金投到不能产生效益的固定资产、人工景点上,而不把资金投到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养殖、加工、门店、产品配送上,造成资金有去无回,损失巨大。

笔者在国内外发现众多成功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农庄有突出的产业,并且具备一定规模,一年四季有产品销售,有自己的产业链、赢利点多,收入不受季节限制,效益持久而稳定。

其特征是投资者的资金都投在产生效益的项目上,投资回报高,固定资产少,基本没有人工景点投资。

如福建省永定区招宝农庄,就是以养殖、野生动物为核心,延伸出苗木种植,特色野味餐饮、会务;

而苗木种植又延伸出苗木绿化工程;

野生动物又延伸冷鲜配送等产业,并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盈利点多,赢利能力、竞争力都很好!

值得大家参考!

农庄应把主要资金用于产业规模的建设,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这样赢利点多、盈利能力强,是目前效益最好、最持久的农庄类型。

四、自我摸索,边想边做,边做边错

调查了2000多家投资者,95%以上都认为自我摸索,边做边学就可以把农庄建成。

而结果因为没有经验,无法从全局整体考虑,或者造成方向性错误,损失惨重;

或者无法把握每个环节和流程的建设,造成安全隐患多或施工不到位,边想边做,结果边做边错。

这类型农庄有以下2个特点:

1、工程反复多,浪费多,时间长,3-5年还没有开业,亏本多盈利少,无效投资在50-60%以上。

2、忽视一般企业与农庄建设和经营的巨大差别,失败多,成功少。

做农庄是系统工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应引进成功的技术、人才!

五、到处考察,放大错误

投资者在投资前都有去各个农庄、农家乐学习考察,这本来是好事,然而他们大多只是去走一圈、看一遍,看到的更多是固定资产投入如亭台、楼阁、水系建设、道路、栈道、绿化、景点等等。

他们的考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吸收别人的东西。

自己喜欢的、认为好的就进行拍照、录像,然后搬回去在自己农庄上建设。

实际上,他们没有花时间坐下来认真去听投资者、经营者的经验教训,以致许多投资者失误、浪费的项目,依然被考察者当作“重大收获”照搬回去投资、建设,重复别人的错误。

而且,考察越多,搬回去的“东西”就越多,错误和损失就越大。

考察要花时间找投资者深入了解经验教训才有效,避免重复别人的错误。

2017年10月19日-22日相约福建永定土楼

第20期全国生态农庄、农家乐转型升级特训营暨项目对接会,全程围绕如何把不盈利的农庄转型升级,如何花小钱迅速提升农庄、农家乐效益,帮助你的农庄拿到更多的政府资金补贴。

相信通过特训营,一定能够帮助大家创造出巨大财富!

请你关注招宝生态农庄生态循环、野味养殖、农庄建设等盈利模式,帮你做到真正有盈利的农庄!

生态农庄投资二:

创办生态农庄你不得不知道的八大常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生态农庄热潮逐渐升温。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

“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特别是对农民直接补贴新增部分倾向于专业大户、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流转、鼓励和支持多种现代农业发展。

随后,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的颁发也为投资生态农庄的专业户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矿业主、高薪白领人士都纷纷投身到生态农庄的行业之中。

然而,缺乏资金、技术及成熟的市场环境,让这些新农庄主们逐渐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很大,许多生态农庄更由于经营不善面临资金亏损甚至倒闭的危机。

为什么那么多的生态农庄会陷入困境?

创办农庄之前,你不得不知道的八大常见问题,为正想创办生态农庄的你打一剂预防针!

·

农庄主没有形成“先规划,后建设”的普遍意识

有不少农庄在建设立项时走过场,仅仅依照农庄老板个人的构思,请相关部门的熟人画几张图应付一下,结果不仅造成投资浪费,还影响了以后的发展,农庄经营两三年后又不得不重新规划,调整布局。

另外,生态休闲农业规划有别于建筑设计和旅游策划,一是要召集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专业的规划设计机构,二是结合休闲农业整体发展状况来进行规划。

农庄选址设计缺少合理性,带来潜在隐患

一般农庄经营范围不同,选址要求也不同。

选址前要考虑到租金、景致、面积规模、投资额多少、经营范围、道路交通、政府近期长期规划、当地关系处理、客源来源和流向等各方面。

若选址欠缺考虑,很可能会带来各种潜在隐患:

一、交通隐患:

交通不便导致客流量少

很多生态农庄会为追求与世隔绝的宁静和谐感觉,选择建在偏远的山区或者独特景观的地方,但路途可能比较颠簸,许多交通工具难以进入,这对客人带来很多不便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客流量大大降低。

二、安全隐患:

地形复杂造成安全隐患

许多生态农庄的地形比较复杂,复杂的地形可为生态农庄制造更多天然的景观,然而在倚仗自身地理位置优越的同时,部分地理优势如依山傍水、临湖绿树等也将成为安全隐患的祸首。

此外,选址时可以到权威的土地流转网站上进行参考,如全国最大的土地流转网站——土地资源网,上面4万多宗土地供应信息,共3000多万亩土地进行流转。

农庄规划缺乏正确引导,忽视生态环保

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许多生态农庄投入巨资,全力打造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翻越雪山”、“飞夺泸定桥”、“真人CS”等项目,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然而,农庄主忽视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盲目追求设施的高档化和规模,强行将一部分耕地作为养殖塘,以部分水稻田成为了果园,一部分则改建成素质拓展中心等,通过人工改造雕琢形成的特色农庄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改变了土地的性质。

通过改变土地的性质建立农庄,谋求短期的效益,势必会不利于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

农庄经营意识淡薄,特色建设缺失

从国内目前的生态休闲农庄的现状来看,许多农庄无论是建筑风格,经营项目,还是服务方式与营销模式基本趋同,同一区域的农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农庄经营具有明显的旅游特性,游客一般都集中在节假日。

平时要能吸引游客,就一定要走特色经营的路子。

哪怕盘子小,也要做得精细。

没有新鲜感,只能被淘汰。

这一点要向台湾农庄学习,台湾的农庄主非常注意营造农庄的主题特色,推介农庄的拳头产品,进而建立农庄个性鲜明的品牌识别形象。

规划构想太大,项目不切实际或无法落地

一些人工景点等没有收入的项目投资过大,特别是在投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资金应重点投在特色养殖、餐饮、种植、小型会议(300㎡以内)、住宿等方面,使投资资金尽快收回并继续扩大生产,以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但遗憾的是很多投资者达不到这基本要求,在规划之前想得太空太大,导致项目工程进展慢,短则2-3年,长则5-6年;

甚至导致很多工程无法施行,对资金和时间造成了极大浪费。

重复投入、导致资源浪费布局混乱

目前95%以上的农庄都是凭个人的想法就进行投资,导致重复投资,或者投资规划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大。

同时规划不合理还导致功能布局混乱,影响人流、物流增加许多成本,而且使农庄没有一点美感,影响了效益,此类农庄占了80%左右。

缺乏定位,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升

主要表现为:

一是产业类型单一。

只有种养、加工和休闲、娱乐两种。

二是产品形式单一。

产业农庄大多缺乏准确定位,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三是一些农庄管理粗放,与现代农庄的发展模式有相当距离,农庄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升。

缺少品牌意识,经不起时间推敲

现在很多生态农庄都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地理优势,却很少真正有品牌特色的休闲生态农庄,无论是房屋设计还是菜式制作,要么就是清一色照搬城市风格,要么就是相互模仿。

如此一来,这样的农庄很容易被淹没掉,就算能在短期内能赚到一点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新农庄的出现,缺少品牌意识的农庄也很容易被取代。

总之,在创办生态农场之前一定要端正思想、摆正心态,预先做好市场调查、切忌闭门造车。

做好充足的准备,并有意识的做好长线投资的准备。

尊重农业规律务实推进,并学会适时的调整战略决策,才能决胜千里,无往不利!

生态农庄投资三:

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挖掘农业资源优势,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开辟陕北黄土高原农业增收新途径,拓出志丹新农村建设山地新模式,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王塌系志丹县保安镇新窑湾村的一个完整小流域,北靠孙岔墩湾,东临张家湾,南接新窑湾,西连志丹县城和马岔村,距县城5公里,与县城小石山、电视塔、炮楼山遥遥相望。

流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属白于山系、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沟地形突出。

原是县植保植检站的果园示范基地,后拍卖给该站职工陈生金所有,与植保站共同开发种养业综合治理示范试验研究。

目前,已建成基地800亩,其中水平梯田200亩。

已有人工草地500亩,果园93亩(其中苹果80亩,葡萄、核桃、大桃、李子、大杏13亩)。

拥有乔木林4.8公倾,经济林14.8公倾,综合治理度达到了87.3%,林草覆盖率达到61.1%。

拥有土窑洞6孔,土木结构房11间,骡、驴各一头(匹),猪100头,羊100只,家禽1000只,果库一处,库窖1320平方米。

有农用三轮车2辆,工作人员10名,其中农艺师1名,助理农艺师2名,技术员2名,农工5名。

电力设施齐备,交通便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

王塌紧靠县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县城有常住人口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

2、地理优势。

王塌处于白于山脉南端、志丹县城的中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峁、沟、坡、梁特点及黄土特性明显,海拔高1500米,四季分明,黄土风情、黄土风貌浓烈厚重,有利于展示志丹特色。

3、开发优势。

近几年通过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治理试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产业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科技人才,为进一步开发夯实了发展基础。

特别是该区域地域空间相对开阔,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乡村景观保存良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形成了资源—市场,功能—空间上的互补态势。

4、产权优势。

2.2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有利于整个山势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县上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

志丹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人均财力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000元左右,但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1、种植园区建设。

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以杂豆、小米、糜子、玉米、洋芋、荞麦、黄芥、瓜类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

建设10亩以苦菜、黄花菜等为主的食用野菜种植园;

建设5亩食用药材种植园;

建设5亩大路菜种植园;

建设5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达到陕北粮菜应有尽有。

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消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

围绕现有93亩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面积和土梨、土桃、土杏、小杂果的栽植面积,建设10亩大棚果园,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

4、养殖园区建设。

围绕500亩人工种草工程,实施舍饲和围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建设百只舍饲养羊区、百头标准化养猪区、千只围栏养鸡区、百只兔养殖区、10只狗养殖区、5匹驴、5匹马、5匹骡、5头牛养殖区,并积极引进新特奇品种,养殖驼鸟、马鹿、鸽子、七彩山鸡等。

并建鱼塘一座,投放鱼、鸭、鹅等。

5、生态系统配套。

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

沟底打22米高、坝控面积0.98平方公里的坝一座,建造393.6亩栽植园,提升514.5亩草地,建设751.95亩景观林带,改造103.35亩农田,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

围绕现有村落,把民族性与现代性、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改造6孔土窑洞,新建30—50孔砖石窑洞的休闲宾馆;

建3—5户独院民居,一个食府、一个土特产批零门店;

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4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

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

建设一处民族文化展示宫、一个演艺广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

建造20个邮票式点缀小型花园,30个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

新打机井一眼,辅设水网;

建造扩大库容为2000立方米的贮藏库一座,建沼气池10口公厕6个,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三园区、四配套”的实施,把王塌建成志丹县城居民的后花园、后粮园、后菜园、后果园、后游园,建成陕北生物、植物品种的展示地、黄土文化的宣传中心、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1、观光。

一是风貌观。

观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多村点缀的风光,观赏黄土高原春花、夏绿、秋黄、冬褐四季分明的山色,观看黄土高原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

二是物候观。

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

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冬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像。

三是古迹文化观。

看尽县城明代城墙、炮楼、红色革命遗址,直接进入民族文化展示宫,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2、休闲。

住:

宿冬暖夏凉土石窑洞、农家小院;

吃:

坐土炕、吃农家饭;

玩:

垂钓、游泳、日光浴,骑乘、狩猎、棋牌、山地健身等;

娱:

在演艺广场与演艺人员共同参与陕北大秧歌、民间剧演出,进张干大、李干妈家拜访,与民同乐

3、采摘。

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

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

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的同时,按照农历12个月每月一节的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陕北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

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

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7、农耕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农艺展示、大秧歌演示及婚事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陕北文化,做到天天有展示、夜夜有演示、时时有婚事,随到随体验。

六、可行性分析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

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

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

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

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500—6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300万元,2年可收回成本。

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

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800—1000万元。

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1、项目支持。

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文化、陕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

采取联合、入股、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

农业旅游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镇政府要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

建议经营者忠实目标消费人群,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

采取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分,量身定制不同的消费价格,以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

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

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

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

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

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

五是要搞好促销。

六是要培养农业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