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407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以下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答案】A

【解析】B项: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因此,与题意不符。

C

项: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因此,与题意不符。

D项: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

课程强调合作。

因此,与题意不符。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故选A。

2、教师方某经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

应当给予()。

A、行政强制或拘留

B、行政处罚或解聘

C、行政警告或拘留

D、行政处分或解聘

【答案】D

【解析】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情形的,由所在学

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故选D。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B

【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

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故选B。

4、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故选B。

5、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

A、学年备课

B、单元备课

C、课时备课

D、学期备课

【答案】C

【解析】课时备课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等。

课时备课是对教材容进行详细

设计的具体细节的备课,它是根据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深人到教材和教法的具体细节中去,挖掘孝材、研究

教法、理清思路、从知识到方法逐一设计。

故选C。

6、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

【答案】B

【解析】情绪记忆又叫情感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题干中,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

愉快的心情属于情绪记忆。

故选B。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

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家长

B、人民政府

C、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

【答案】B

【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

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故选B。

8、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说”,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

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故选B。

9、“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的特点。

A、强度

B、新异性

C、变化

D、对比

【答案】D

【解析】“万绿丛中一点红”体现出刺激物的鲜明对比,引起无意注意。

故选D。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答案】D

【解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

进者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

到学习活动之中去。

故选D。

11、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答案】A

【解析】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难故事策略,促使儿童道德认知在多阶段的互相碰撞,有助于

学生认识和吸收高层次的道德推理,从而推进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故选A。

12、学生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强,这一现象是()。

A、宽大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答案】D

【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

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学生对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有好感之后又推论出其教学能力强,故此现象属于

晕轮效应。

故选D。

13、新课程强调的“价值观”是指()。

A、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B、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C、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D、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答案】A

【解析】新课程目标中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

自然价值的统一,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故选A。

14、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中庸》

【答案】C

【解析】古代的“八目”出自《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故选C。

15、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实践课程

【答案】A

【解析】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也可

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校园文化属于学校情景,因此是隐性课程。

故选A。

16、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C

【解析】课程目标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

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准则。

故选C。

17、“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指的是()。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B、《史记》、《论语》、《诗经》、《汉书》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

【答案】C

【解析】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故选C。

18、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①流畅性:

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

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②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

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③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

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故选C。

19、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①流畅性:

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

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②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

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③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

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故选C。

20、“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答案】C

【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

育也是生长。

故选C。

21、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

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A、独立思考能力

B、逻辑思维能力

C、动手操作能力

D、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

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故选A。

22、学校邀请专家来做教育理念辅导报告,李老师拒绝参加,他说:

“学那些理念没有用处,把自己的课上

好才是老师的看家本领。

”李老师的说法()。

A、不正确,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B、正确,能把课上好就是优秀的中学教师

C、不正确,教师应该把自我提升作为首要目标

D、正确,教育理念报告对实践没有任何帮助

【答案】A

【解析】教师通过学习教育理念辅导报告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故选A。

23、班集体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前班集体阶段、班集体阶段。

A、聚合阶段

B、形成阶段

C、孤立探索阶段

D、水平分化阶段

【答案】A

【解析】班集体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聚合阶段、前班集体阶段、班集体阶段。

故选A。

2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答案】B

【解析】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

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他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

“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故选B。

25、()对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

A、孔子

B、朱熹

C、王夫之

D、曾国藩

【答案】B

【解析】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等。

他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相似。

故选B。

26、学生感知的发展是记忆发展的前提,记忆的发展也反过来影响感知的发展,感知又可为思维提供具体

的、直观的材料,这体现了心理发展具体的()特点。

A、连续性

B、程序性

C、阶段性

D、联系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以得知说的是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的是心理发展的联系性。

选D。

27、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

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可以有选择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好坏,完全取决于环境

【答案】B

【解析】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

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

性,即人可以

28、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C、以德治国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答案】D

【解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党治理国家的重大方略。

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保障,以德治国是依法治

国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故选D。

29、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申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随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故选

C。

30、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教育心理学》,作者是()。

A、桑代克

B、杜威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答案】A

【解析】桑代克。

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

理学的真正开端。

故选A。

31、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A、忧愁感

B、习得性无助感

C、抑郁感

D、焦虑感

【答案】B

【解析】习得性无助感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题于中所描述的现象符合习得性无

助感的定义。

故选B。

32、通过测量得到结果的一致性说明测量的()。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标准化

【答案】B

【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即同一测验多次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故选B。

33、提出顿悟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斯金纳

D、班杜拉

【答案】B

【解析】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韦特海墨、考夫卡和苛

勒。

故选B。

34、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假设性、()和内省性。

A、计划性

B、概括性

C、预计性

D、目的性

【答案】C

【解析】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是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故选C。

35、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立大学,开创了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

学术先河。

A、稷下学宫

B、杏坛学宫

C、尼山论坛

D、西河之学

【答案】A

【解析】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百

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

局面的形成。

故选A。

36、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这说

明课堂管理具有()。

A、维持功能

B、缓冲功能

C、发展功能

D、解释功能

【答案】C

【解析】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是指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

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故选C。

3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

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突出了两种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

教育;否定封建社会,允许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开展自然科学;强调改学堂为学校。

故选C。

38、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

A、C、D三项所述都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B项说法错误。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以一切学生为教育对象,应试教育才是精英教育。

故选B。

39、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

A、科目、单元、课

B、领域、科目、单元

C、领域、科目、模块

D、科目、模块、课

【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中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构成。

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由若干科目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

故选C。

40、“每一个学生都有被爱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做到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答案】B

【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题目中说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权利,所以教师要关爱全体学生。

故选B。

41、()是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A、道德知识的掌握

B、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道德情感的丰富

【答案】C

【解析】道德信念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故选C。

42、关于班集体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不算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答案】A

【解析】班群体并不等于班集体。

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

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故选A。

43、熟练的车技演员一边骑车,一边做出优美、复杂的动作。

这说明他的动作技能处于()。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答案】D

【解析】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

所谓

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

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例如,走路是人类自动化的动作,在走路时可以谈话、看报,而不必有意识地想

应如何迈步,如何维持身体平衡。

故选D。

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原则的是()。

A、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B、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典范性和示范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原则有: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

结合的原则;(3)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

选D。

45、班集体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开展了班级活动

【答案】C

【解析】在培养班风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并发挥其力量,是相当重要的,班集体形成正确的舆

论是衡量班集体形成、发展与成熟的重要标志。

故选C。

46、“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真地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

么紧密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

”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体现了知和行的统一,即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的结合。

选B。

47、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罗杰斯

C、皮亚杰

D、卢梭

【答案】B

【解析】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威和罗杰斯。

布鲁纳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皮亚

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卢梭的著作是《爱弥儿》,是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故选B。

48、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心理状态

B、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

C、社会环境

D、家庭影响

【答案】B

【解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德育实效的首要因素;社会环境是其客观因素;家庭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

素;而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因素。

故选B。

49、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答案】A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但是往往正确率却不高。

故选A。

50、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常常躲避困难,面对困难便焦虑不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不足上,并轻易放弃努

力,在行为之前就宣布自己的失败,这表明自我效能感会()。

A、促使人们选择行为

B、促使人们付出努力

C、影响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D、成为行为的产生者和预告者

【答案】C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人们的情绪反应会由认知

反应所引起,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不足与潜在困难上的学生,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消极情绪反应。

消极的情

绪反应显然又会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故选C。

51、《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解析】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

《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说如果教学

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的境地。

这体现了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故选C。

5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答案】C

【解析】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

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故选C。

53、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不包括()。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答案】D

【解析】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有:

①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

题,提出意见和建议;②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③决定

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

5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A、高级教育

B、中级教育

C、初级教育

D、基础教育

【答案】D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

容。

故选D。

55、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班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D

【解析】运气是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故选D。

56、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