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救护.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84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场救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战场救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场救护.docx

《战场救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场救护.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战场救护.docx

战现场急救技术教案

授课提要

课目:

战现场急救技术

目的:

了解战场常见伤病知识,熟悉并掌握有关内容。

内容:

1.伤员捡伤评估

2. 现场止血技术

3. 气道管理

4. 呼吸、通气和供氧

5. 包扎

6涸定

7. 伤员搬运

8. 基础生命支持

9. 建立血管通路

10. 休克的评估和处理

11. 战伤镇痛与镇静

12. 保温复温

13. 烧伤处置

14. 眼损伤初期处理

15. 基础生命体征监测

16. 解毒

重点:

呼吸、通气和供氧、包扎、固定、搬运、基础生命支持

时间:

70分钟

方法:

提示要点,理论讲解。

解答疑难。

归纳小结

|地点:

教室

要求:

1.认真听讲.遵守课题秩序。

严格要求。

2.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保障:

教材,电脑。

投影仪,音响

授课进程

检课准备 3分钟

1. 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 宣布授课提要;

3. 提示课目理论。

检课实施。

65分钟

同志们,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战现场急救技术内容。

内容比较多,需要大家认真做好笔记。

【提示要点】

方法:

以全旅卫生员编组讨论。

我们从以下十六方面来学习。

一、伤员检伤评估

(一)战场环境评估

战现场伤员搜寻是从战斗或执行任杂的地区或地械,在复杂战

场环境中,在加强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应用技战术动作和军事医学知识,快速高效的发现、寻找接近伤员的系列活动。

是实施战现场急救的前提和基础,战伤救护的基本内容,重要步骤,也是战现场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在进攻战斗时,特别要对接敌过程中,开牌道路时,突破前沿时,扩大突破口时,消灭纵深之敌和图新残敌时,都是观察与发现搜寻伤员的重要措施和行动。

在防御作战中,重点是在敌炮火袭击时,坚守前沿阵地时,二梯队反冲击时,都要重点观察和发现伤员。

到达伤员身边后,还要进一步检查判断伤员周边环境条件,防止二次损伤,确保救治安全,也是更好的保存、保护自己的必要程序。

在遭空袭、反空降作战中,强行穿插迁回等特种作族中,都有可能发生大量伤员,则应该重点进行观察和发现伤员。

观察与发现伤员,通常分白天和夜院。

如果是白天,我们通常采用扫描式、不间断性观察和瞄准式、间断性观察。

如果是夜晚,则采用简易观察和利用夜视装备或借助夜光等进行观察。

现代高技术信息化战争,除目前还是跟、看、问、听、找的人工观察、发现伤员的传统办法外,有很多现代化的搜寻备、器材和发现搜寻方法。

比如卫星定位系统、香达搜寻系统、手持机搜寻系统等等。

当然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或办法,都不能与军事指挥后勤保障相抵触的做法在战场上出现,我们要依托、依靠作战指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适当位置,采用必要地战术和技巧动作,快速快捷有效地观察、发现伤员和保存保护好自己。

当发现前方有伤员或可能有伤员,就应该选择在敌火力间隙及敌火力中断减弱的时候,以及有敌观察、瞄准受限和不良天候等有利自然屏障,或者选择在战斗进展有利的时机去迅速接近、靠近伤员。

在前进过程中,尽量选择压制故火法、转移视线法、烟幕迷惑法、巧炒伪装法、突然行动法、阶梯性逐次接近的方法。

同时要采取敏捷、灵活地跃进、匍前进、滚进等战技术动作,利用好地形地物,巧妙地、机智勇敢地接近伤员。

当然,我们卫生人员在接近伤员过程中,一定要携带兵并注意保护好所携带的装备、器材。

检查内容:

包括战场环境态势的敌火力、设施、建筑、易燃物、电源、环境条件的安全性与隐蔽性、危险性与危害性、威胁性与风险性等。

检查目的是确保救治安全。

检查方法是听声、观察环境变化。

检查周边设施等来判断战场态势及伤员周边环境条件。

(二) 火线伤员的检伤评估

由于战场环境复杂,在火线条件下,可对伤员进行粗略检查并对伤情做出初步判断(可将伤员装具卸下)。

基本内容有二:

一是检查意识、呼吸和脉搏。

失血伤员意识障碍、呼吸和脉搏频率和节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伤情的严重程度;二是检查伤口。

检查伤口是伤情评估的重点与核心,其基本方法是“一问、二看、三摸”(同时进行)。

“一问”即问负伤情况(同时判断意识)。

“二看”即看伤口及衣服是否染血。

“三摸”即摸伤员身体,检查是否有潜在伤口(在夜间视觉不佳时尤为重要)。

(三) 脱离火线伤员的检伤评估

1、 在战场上的检查方法,主要采取问、看、摸、检等方法,按照顺序进行检伤,根据伤员的受伤、致伤原因、部位、伤势程度,再依据简易判断标准,对伤员负伤情况及伤势程度等做出初步的诊断和结论,为实施急救、后送的顺序、方式及采用措施提供依据。

2、 轻伤:

这类伤员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轻度的损害或有部分功能障碍,无生命危险;对人体健康元明显影响的伤情。

有8种情形。

3、 危重伤:

这类伤员组织器官结构严重损害,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及内环境紊乱,且严重危及生命;预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需要随时有人帮助的伤情。

有8种情形。

4、 重伤:

这类伤员组织器官结构严重损伤致肢体残废、丧先听觉、丧失视觉及其他器官动能障碍,有明显的内环境紊乱,有生命危险;预后对人体健康有重大伤害的伤情。

有15种情形。

5、 中度伤:

这类伤员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较重的损害或有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生命危险;预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伤害的伤情。

有13种情形。

(四)评估情况报告

《战伤救治规则中》,明确了战伤简易计分划定标准,即A+B-C之和。

a呼吸,B收缩压,C神志状况(睁眼动作+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项判定得分之和)

A呼吸 分值 B收缩压

分值

C神志状况

分值

10-29 4

>89

4

13-15

4

>29 3

76-89

3

9-12

3

6-9 2

50-75

2

6-8

2

1-5 1

1-49

1

4-5

1

0 0

0

0

0

0

神志状况计分方法

睁眼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计分

昏迷症状

计分昏迷症状

计分

——

按吩咐动作 6

清楚

15 退妄

10

- 回答切题

刺痛能定位 5

迟钝

14 昏睡

9

自动睁眼回答不确切

刺痛能躲避 4

淡漠

13半昏迷或浅昏迷8-6

呼唤睁眼回答不确切

刺痛后肢体能屈伸3

烦躁

12 昏迷

5-4

刺痛睁眼答非所问刺痛后肢体过度伸展2

嗜睡

11 深昏迷

3

不睁眼不能言语

无运动反应 1

重度伤员6-9分一紧急救治

(一级救护一一红色,立即);

中度伤员10-11分一一优先救护

(二级救治黄色,紧急);

轻度伤员12分常规救护

(三级救治一一绿色,可延迟);

危重伤员<5分一一期待救护

(四求救治一一黑色,濒死或死亡);

二、现场止血技术

(一) 指压止血

指压止血,就是根据动脉走行,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即动脉血流的"上游〃,用手指将某些动脉压在其经过骨骼的表面从而阻断或减少出血的一种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只是一种临时性或过渡性止血措施,自救与互救人员应根据出血情况和器材条件,随即改用其他方法。

(二) 加压包扎止血包扎止血,泛指通过包扎伤口达到止血目的的一种止血方法。

此法既是包扎伤口,又有止血作用。

1. 操作方法

将敷料置于伤口,用三角巾条带包扎。

2. 注意事项

(1) 通常为加强止血效果,可将敷料叠压于伤口,再行包扎。

此即所谓“加压包扎”。

(2) 如为四肢伤口,尽量在伤口上打结,并且在包扎后抬高伤肢有助于使出血停止。

(三) 止血带止血

当四肢发生致命性出血时,止血带是一种常用、可靠、便捷的急救器材;在战时,止血带止血具有无可替代的保命作用。

此外,肢体离断无论有无大出血,应一律扎止血带。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有2500名以上士兵因肢体损伤大出血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止血带而死亡,位居“可避免性”战伤死亡之首。

美军的经验教训给予的启示是一一必须对止血带止血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 止血敷料包扎止血:

局部止血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时近年来止血领域的热点,由于其所占体积小、便携性好、易于使用,非常适用于战场环境。

目前,国内外都有不少针对战时局部出血的止血材料,我军研发的系列止血产品有急救壳聚糖止血海绵、聚丙烯酸树脂止血敷料、沸石止血敷料等,均有显著止血放果。

局部止血药物的作用往往是多个机理综合的效果,各类止血产品各有其特点,但也有不足之处,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中。

(五) 结合部止血(中级):

在现代战争中,随着作战服和防弹服的性能提升,躯干和四肢受伤的概率有所减少,但肢体结合部位(腋窝、腹股沟、颈部)由于缺乏有效防护,受伤的概率则大大增加,这些部位分布着大动脉,伤及处往往会伴随着大动脉的破裂导致大出血,对于这些特殊部位的大出血,常规的传统止血带便无法使用了。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研制了许多新型止血产品。

我军针对肢体结合部位的相关止血药械正在研制,如:

战时急救止血夹针对结合部位大出血、结合部位止血带针对骨盆大出血及双下肢截断伤、止血注射器针对枪伤深部组织大出血等,这些都具有便携、使用迅速、稳定、安全以及便于后送等特点。

三、气道管理

(一)手法开放气道

1、 手指掏出

手指掏出适用于口咽内有可见异物的伤员。

这些异物包括血块、呕吐物、土块、脱落牙齿等,可能阻塞上呼吸道,使伤员呼吸困难或窒息,呼救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拘出。

操作方法:

(1) 将伤员仰卧,头偏向一侧,使之张口。

(2) 用食指裹手帕或衣角,伸入伤员口咽,掏出异物。

如情况紧急,可直接以裸指将异物掏出。

2、 仰头抬额法

仰头抬额是最常用的通气方法,可解除或防止无意识伤员舌后坠所造成的气道阻塞。

操作方法:

(1) 尽量使伤员头部后仰,下颠、耳垂与地而垂直。

(2) 如果伤员疑有颈椎损伤,可采用托下额法维持气道开放。

操作要领:

1、以两肘撑地,用前臂和双手稳定伤员头部(勿使其头部后仰或转动,以免牵动颈椎)。

2、以双手上推下颌角,拇指推开下唇使口腔张开。

3、 海氏手法

如果伤员口咽内异物落入咽喉或气管造成室息,可尝试海氏手法排出异物。

操作方法:

(1) 从背后用两手臂环抱伤员,一手握拳,拇指侧顶在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另一手抓住拳头。

(2) 连续快速向内上冲击挤压上腹部,使异物排出。

如果伤员已经失去意识,可迅速将其置于仰卧位,连续冲击挤压上腹部,使异物排出。

4、 恢复体位

恢复体位是一种有助于防止舌后坠,并可使伤员口咽内血液、分泌物或呕吐物顺口角流出,以免阻塞气道的专用体位。

该体位适用于无意识尤其是互救人员不能留在身边或等待后送的伤员。

操作方法:

(1) 一抬。

伤员仰卧,互救人员跪在伤员一侧,将其近侧上臂外展与身体成直角,屈肘,抬起手臂,手掌朝前,与头顶同高。

(2) 二靠。

将伤员远侧手臂拉过胸前,使其肘部向前,手背紧靠颈侧。

(3) 三拉。

抓提伤员对侧大腿外侧,向怀中拉扯,借助惯性使其侧卧。

如果伤员未穿裤子,互救人员可先将手置于胆窝下,上托大腿,使膝关节屈曲,然后将手置于膝关节外侧,向内下方下压,(怀中方向),使其侧卧。

(4) 四校。

校正伤员上面大腿,使骸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成直角;调整头部使其后仰。

操作口诀:

一抬、二靠、三拉、四校。

恢复体位与一般侧卧位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前者自身形成稳定支撑,伤员不易变成俯卧或仰卧。

此外,如果伤员有开放性气胸,应使伤侧在下;如果有单侧头部外伤,应使伤侧在上。

(二) 鼻咽通气管使用

鼻咽通气管适用于舌后坠造成的不完全呼吸道梗塞、呼吸困难通过鼻咽通气管进行氧气吸入者、咳痰无力,需经上呼吸道进行吸入者、防止反复经鼻腔吸引易引起鼻腔粘膜破损、牙关禁闭不能经口吸痰的。

操作方法:

1、 检查鼻腔,确定大小和形状,是否有明显的鼻中隔偏移等禁忌症。

2、 选择合适型号的鼻咽通气管,长度大约相当于鼻外孔至下颌角距离。

3、 鼻腔粘膜表面喷洒血管收缩药和局部麻醉药,如味麻合剂或麻黄素稀释液、利多卡因等。

4、 用石增油棉球润滑鼻咽通气管,将鼻咽通气管的弯曲面对着硬腊入鼻腔,顺随胖骨平面向下推送至硬附部,直至在鼻咽部后壁遇到阻力。

通气管逆时针旋转90度,使其斜面对向鼻咽后部粘膜,通过咽后壁后,旋转回原位,并推送至合适深度。

(三) 口咽通气管使用

置入口咽通气管可解除或防止无意识舌后坠所造成的气道阻塞。

操作方法:

1、 清除口咽内异物(包括摘取假牙),使伤员平卧,头后仰。

2、 打开伤员口腔,将口咽管从嘴角沿舌面插入(凸面向下),抵近咽后壁,顺势翻转同时插入。

3、 胶布固定。

此外,还可通过调整伤员体位改善通气,即允许或协助伤员处于可以维持气道最佳通气状态的任何体位,例如领面部严重损伤伤员取前倾坐位。

(四) 面罩通气

面罩通气主要用于需要短期通气的急救现场,其适应症包括:

呼吸停止、自主通气不足,气管插管(给氧祛痰),辅助伤员减少自主呼吸做功,暂时通气不足时短期给氧。

操作方法:

1、 面罩封闭:

面罩外围的下缘置于下嘴唇和下巴之间的凹槽上,然后面罩可以放置鼻梁上。

救护员的拇指和食指在面罩上施加足够的压力,以至于达到很好的密闭效果。

2、 开放气道:

手指环绕的抓住伤员的下颌骨骨骼突出的部位。

小指头钩在下颌骨角下面,这三个手指提供了面罩贴近面部的反作用力,也抬高了下颌骨,帮助完成托颌开放气道。

3、 通气:

假如病人窒息无自主呼吸,将以每分钟10-20次呼吸的速度给予通气,相当于5-6ml/kg的潮气量,或者是500ml的成人平均水平。

有呼吸运动的病人,球袭一面罩通气将在伤员的吸气相定时给予正压;假如伤员呼吸急促,应该每3或4次呼吸给予一个简单的辅助呼吸。

(五) 环甲膜穿刺

环甲膜穿刺是对于有呼吸道阻塞、严重呼吸困难的伤员采用的急救方法之一。

位置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

操作方法:

伤员仰卧,头后仰,局部消毒后救护员用食指中指固定环状软骨两例,以一粗注射器针垂直刺入环甲展。

由于环甲膜后为中空的气管,因此穿刺后有落空感,救护员会觉得阻力突然消失。

接着回抽,如有空气抽出,则穿刺成功。

伤员可有咳嗽等刺激症状,随即呼吸道梗塞的症状缓解。

若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难以呼吸时(这里所说的上呼吸道是以喉部以上的呼吸道),需另刺入气管导管针为呼吸建立通路。

(六) 环甲膜切开(中级)

对干病情危急,需立即抢救者,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手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作常规气管切开术。

操作方法:

1、 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作一长约2-4厘米的横行皮肤切口,于接近环状软量处切开环甲膜,以弯血管钳扩大切口,插入气管套管或塑料管,并妥善固定。

2、 手术时应避免损伤环状软骨,以免术后引起喉狭窄。

3、 环甲膜切开术后的插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

4、 对情况十分紧急者,也可用粗针头经环甲膜直接刺入声门下区,亦可暂时减轻喉塞症状。

穿刺深度要掌握恰当,防止刺入气管后壁。

(七) 气管内插管(中级)

由于神经系统原发病或脑疝形成等原因常可导致呼吸骤停且短期内不能恢复正常自主呼吸者,或自主呼吸存在但又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呼吸时,均需通过气管内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进行人工呼吸。

操作方法:

按插管途径分为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法和经气管造痿口插管法两种。

1、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法:

此插管法现为临床上最为常用。

(1) 、当伤员处于昏迷状态或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紧急气管内插管时,由于其咀嚼肌、咽喉肌松弛、咽喉反射减弱或消失而极易实施。

对意识尚未完全丧失或清醒的伤员,由于其牙关紧闭,实施常有困难。

为了暴露声门,必须先适量使用麻醉和肌肉松弛剂,使伤员丧失意识、肌肉松弛和咽喉反射减弱。

常用药物有如硫喷妥纳、氯氨酮、氟呱定酵等麻醉剂;如芬太尼、吗啡等镇痛剂:

如驰珀铳酰胆碱、潘可罗宁、卡肌宁等肌松剂。

在实施插管前应通过面置或鼻管进行加压纯氧吸入3-5分钟,以防插管过程中发生缺氧意外。

(2) 、伤员体位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尽量后仰,使上齿与喉头处在同一直线上,以利充分暴露声门。

(3) 、暴露喉头及声门救护员坐于伤员头端,用右手拇指、食指推开病人上下唇(防止嘴唇卷入门齿与喉镜片之间而被压伤),左手持喉镜自伤员右口角轻轻插入喉镜片,用喉镜片将病人舌头推向左侧(以免阻碍视线);同时用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托住伤员下颜及下颌角并用力往上提,促使伤员头部尽量往后仰,左手将喉镜片逐渐推入,此时首先见到悬雍垂,然后将喉镜提起(压住舌头)并继续向喉部推进直至舌根部,此时即可见到一个叶片似的椭固形会厌。

当喉镜片被推进至会厌处并往上提起时,即可将会厌挑起和暴露声门。

(3) 、暴露喉头及声门救护员坐于伤员头端,用右手拇指、食指推开病人上下唇(防止嘴唇卷入门齿与喉镜片之间而被压伤),左手持喉镜自伤员右口角轻轻插入喉镜片,用喉镜片将病人舌头推向左侧(以免阻碍视线);同时用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托住伤员下领及下颌角并用力往上提,促使伤员头部尽量往后仰,左手将喉镜片逐渐推入,此时首先见到悬雍垂,然后将喉镜提起(压住舌头)并继续向喉部推进直至舌根部,此时即可见到一个叶片似的椭固形会厌。

当喉镜片被推进至会厌处并往上提起时,即可将会厌挑起和暴露声门。

(4) 、当声门暴露后,急救者右手持预先选好的插入导丝的气管导管,自病人右侧口角进入,管尖弯向右侧送入咽部,至管尖接近声门时,将气管导管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约90度,使导管尖端斜面与声门平行,并顺势插入声门内再推进6-7厘米,使乳胶套囊通过声门。

当导管通过声门时如遇阻力,可先向左右两侧稍作轻轻转动后再缓缓推进,切勿施暴力和硬性插入,以防损伤声门。

若导管进至咽部,咽部分泌物甚多无法看清声门时,可先将痰吸净后再行插管。

(5)、导管位置的确认与固定插管成功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牙垫放于伤员的一侧上下白齿之间,退出喉镜片,检查上下唇确未卷入牙齿与牙垫间后,用注射器向气管套囊内充气数毫升并证实气管套与气管间隙已完全被封死后,再用止血钳夹住其进气管。

然后用连接器连接气管导管、简易人工呼吸器或呼吸机。

经胸部听诊确认气管导管位置正确后,用胶带将牙垫、导管固定于病人的颊部。

若气管内分泌物较多,在固定导管后应先尽量吸除气管内分泌物,然后接通并开动呼吸机。

2、经气管造痿口的气管导管插入:

此法适用于需长期进行人工呼吸支持的伤员。

方法是通过气管切开切口置入气管导管。

成功后拔出导管管芯,固定好导管向气囊充气,然后接上开动人工呼吸器。

此法远较经鼻腔及口腔插入法容易得多;无需应用麻醉药及肌肉松弛剂,也无需使用喉镜。

四、呼吸、通气和供氢

(一)胸部开放性伤口包扎

1、开放性气胸

刀刃锐器或弹片火器所致的胸壁伤口,可成为胸腔膜与外界相通的开口,以致气体随呼吸而自由出入胸腔膜内,形成开放性气胸。

空气出入量与裂口大小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裂口小于气管口径时,空气出入量尚少,伤侧肺还有部分活动功能;裂口大于气管口径时,空气出入量多,伤侧肺将完全萎陷,丧失呼吸功能。

开放性气胸的病理生理为:

(1)伤侧胸膜腔负压消失,肺被压缩而妻陷,两侧胸膜腔压力不等而使纵膈移位,健侧肺扩张因而受限;

(2)吸气时,健侧胸膜腔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六,纵膈向健侧进一步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差减少,纵膈移回伤侧,这种反常运动称为纵膈扑动。

纵膈扑动能影响静脉血回心脏,引起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此外,吸气时健侧肺扩张,吸进气体不仅来自从气管进入的外界空气,也来自伤侧肺排出含氧量低的气体;呼气时健侧肺呼出气体至上呼吸道排出体外,同时也排出有部分进入伤侧肺的气体。

含氧低气体在两侧肺内重复交换将导致严重缺氧。

临床上,病人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和发叩,循环障得以致休克。

胸壁伤口开放者呼吸时能听到空气出入胸腔膜的吹风声。

除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消失外,还有气管、心脏明显向健侧偏移的体征。

胸部x线检查示伤侧肺明显萎陷,气管和心脏等纵照器官偏移。

吸气时大量气体进入胸膜腔,使伤侧肺受压赛陷,把纵膈推向健侧;呼气时空气由伤口排出,随之把纵膈推向伤侧。

因此,纵膈随着呼吸而移动,称为纵膈摆动,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和插环功能。

伤员表现出呼吸困难、口唇紫叩以及休克症状。

可听到伤口有气体进出的“嘶嘶”声,并有气胸的体征。

开放性气胸的伤员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因此,要尽快严密的封闭伤口,其方法如下:

(1) 、用急救包外皮的内面,迅速紧贴在伤口上,然后用多层纱布棉花垫加压包扎;或采用多层纱布棉垫和不透水的布料覆盖伤口,外加绷带包扎,使其严密不透空气。

进行抗休克处理,后送时取半卧位,争取早期手术处理。

(2) 、如条件具备,则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盖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并同时给子氧气吸入。

(3) 、用铝箔膜或塑料密封伤口,再用胶布固定。

一时找不到以上用物,要立即用手捂住伤口,取患部向下卧位,同时给予吸氧。

(4) 、伴有肋骨骨折时,可用三角巾固定胸廓,取半卧位后送;搬运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骨折断端刺破胸膜和肺脏。

如途中敷料被血液浸湿,可在外面另加戴料包扎。

总之,应利用现场可利用的器材实施急救,切导因现场缺乏医用无菌的器材而延误紧急处理。

如伤员的胸部创口面积较大,应立即封闭伤口,使之变为闭合性气胸。

当场可利用易得到的塑料布、塑料袋和衣物等制作不透气厚敷料。

2、张力性气胸

常见于较大肺气泡的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其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活瓣。

故吸气时空气可从裂口进入胸腔膜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不让腔内空气回入气道排出。

因此,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压迫伤侧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膈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

有时胸膜腔内的高压积气被挤入纵膈,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皮下气肿。

临床上,病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缺氧严重者,发叩、烦躁不安、昏迷,甚至室息。

体格检查,可见伤侧胸部饱胀,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可有皮下气肿;叩诊呈高度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大量积气,肺可完全萎陷,气管和心影偏移至健侧。

胸腔膜穿刺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

抽气后,症状好转,但不久又见加重,如此表现亦有助于诊断。

严重胸部损伤如张力性气胸征象出现迅猛,应迅速抢救,乃至剖胸探查。

(二) 胸腔穿刺

1、 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压力。

在危急情况下可用一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有气体喷射出,即能收到排气减压效果。

在病人转送过程中,于插入针的接头处,缚扎一橡胶手指套,将指套顶端剪一lcm开口,可起活瓣作用,即在呼气时能张开裂口排气,吸气时闭合,防止空气进入。

2、 用一长橡胶管或塑料管一端连接插入的针接头,另一端放在无菌水封瓶水面下,以保持持续排气。

3、 张力性气胸的正规处理,是在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膜腔引流管(通常是第2肋间锁骨中线),连接水封瓶。

有时尚需用负压吸引装置,以利排净气体,促使肺膨胀。

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经闭式引流后,一般肺小裂口多可在3-70内闭合。

待漏气停止24小时后,经X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除插管。

4、 长时期漏气者应进行剖胸修补术。

如胸腔膜插管后,漏气仍严重,病人呼吸困难未见好转,往往提示肺、支气管的裂伤较六或断裂,应及早剖胸探查,修补裂口,或作肺段、肺叶切除术。

(三) 给氧

供给病人氧气,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力。

操作流程:

1、 携用物去床前,再次核对病人,病人平卧、侧卧或半卧位。

2、 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使之冲去灰尘,关好总开关。

将净化水倒千湿化瓶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装湿化瓶,将氧气表接千氧气简的气门上用扳手旋紧,关流量表,打开总开关,检查有无漏气。

3、 接橡皮管,连接鼻导管(或鼻塞),开流量表开关,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导管末端插入盛有温开水的小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