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8683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把结核病控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每年召开结防专业会议,按乡镇人口数分解任务指标,签订目标责任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防保人员进行层层选拔和考核,合格后上岗,并给予全额工资,有力的推动了病人发现工作,提高了病人治疗管理质量。

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开展,为结防机构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各级专业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开展了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的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不同岗位结防人员的工作能力,结核病防治工作已经形成了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模式,病人发现、治疗、管理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和转变,为全市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4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5个贫困旗共发现结核病人7401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24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645例,涂阴肺结核病人2484例,结核性胸膜炎727例,其他肺外结核295例。

新涂阳病人2月末痰菌阴转率90%,新涂阳病人治愈率85%;

综合医疗机构报告病人转诊到位率由54.7%上升到62.3%,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率由40.7%上升到80.4%,综合医疗机构报告病人总体到位率由67.8%上升到91.2%。

以2000年为界,前后7年对比,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和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分别由1994年的13.7/10万、27.8/10万上升到2007年的48.5/10万、85.9/10万。

随着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各级领导人士,对结核病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病人有了可疑症状能够及时到结防机构就诊,少走弯路,节省了大笔的检查费用,得到了及时的全程规律治疗和管理,病人不但能够尽快地投入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减免政策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传染源的及时发现、治疗和管理,减少了耐药的产生,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提高了的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

实践证明,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运行,初步形成了通辽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这种机制的核心是由各级政府承诺、资金支持两大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按现有的工作经费需求和支持比例计算,除人员工资外,通辽市地方投入资金仅占0.07%,如果项目停止运行,首要的问题是资金框架怎样支撑,怎样继续通辽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顺利实施,以实现结核病防治的十年规划和千年发展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前言

东连吉林省白城地区的长岭县和通榆县、四平地区的双辽县;

南邻辽宁省铁岭市的康平县、昌图县和阜新市的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西接赤峰市的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及敖汉旗;

西北与锡林郭勒盟的东、西乌珠穆沁旗接壤;

北与兴安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毗邻。

现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库伦旗,其中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扎鲁特旗是省级贫困旗,库伦旗,奈曼旗是国家级贫困旗,5个贫困旗辖92个乡镇,1670个自然村,总人口182.79万。

通辽市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述,直到1923~1931年日本为侵占东北做准备时,曾对哲盟的4个旗县进行过8次所谓的巡逻医疗中发现各类结核病人占门诊量的9.3%,其中肺结核占4.8%(主要分布在农区),肺外结核占4.5%(主要分布在牧区)。

由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缺医少药,加上无特效治疗办法,患病率、病死率极高。

1950年,哲盟医院(现通辽市医院)对通辽第一小学692名学生做了结核菌素试验,其阳性率高达74.13%。

1953年1月,哲盟医院内科附设防痨门诊,1956年后各旗县医院先后设立了防痨门诊,并引进对氨柳酸、异菸肼、链霉素等抗痨药物用于临床,改变了“十痨九死”的状况。

1974年4月,吉林省结防院医疗队抵哲盟开展结核病调查,发现通辽县农村患病率高达1.26%,其它来哲医疗队也反应哲盟结核病患者情况严重,个别社队高达4.2%。

1975年6月,成立了哲盟结核病防治所,召开了各旗县卫生局长和结防所工作人员参加的全盟防痨工作现场会,会后各旗县全部建立了结防机构。

1976年1月,对盟及各旗县防痨人员进行了培训。

从1976年7月开始历时4个月共检查143万余人(1,437,365人),占应检人员的73.6%,发现肺结核患者31,127人,患病率为2.16%(但事后没有组织有效的治疗)。

1978年,盟委拿出了2万元作为患者的补助治疗经费,采取“集体拿点、患者个人出点”的模式使防痨查治工作全面展开,落实了防治任务。

1979年按国家统一要求,首次开展了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全盟随机抽样6个点,共检查8044人,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020/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240/10万,从而摸清了全盟患病情况的底数。

1980年,受自治区卫生厅委托在哲盟举办了全区防痨医生学习班,聘请了北京、黑龙江省有关学者、教授进行讲学,历时3个月。

1983年全盟有99个社场开展了防痨工作,自1984年,全盟社队防治网全面形成,防痨工作在全盟普遍展开,盟所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方面。

1985年开展了第二次流调,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550/10万,涂阳患病率为157/10万,比1979年分别下降了53.9%和63.3%。

1994年,实施了国家卫生部的“加强与促进结核病项目管理项目”,在治疗管理费方面实行国家、自治区、盟、旗县市1∶1匹配的原则,每份1万元,经验收后兑现。

到1995年全盟已全部纳入该项目中。

从该项目执行以来,盟财政平均每年投入6万元经费。

此外,还从扶贫资金中拨出20万元用于奈曼、后旗、左中、库伦4个贫困旗和盟所的防治经费,从而有力的保证了项目的落实。

2000年进行全国第四次流调,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680/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36/10万。

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全市8个旗县市区相继启动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通辽市结核病控制项目。

2003年4月1日,奈曼、库伦、后旗、左中、扎旗5个贫困旗启动了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到2008年3月31日,全面完成了国家要求的病人发现任务,以旗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到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在85%以上。

第一部分项目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一、评估目的

评价第一轮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效果以及在促进本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和扶贫政策等方面的作用;

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估,找出在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的对现行项目管理和本地区规划实施有哪些可供吸收和借鉴的经验、教训等。

二、评估内容

(一)项目实施效果以及对规划的影响

1、各项目指标的完成情况

2、项目实施对我市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影响

3、项目的实施对政府承诺的影响

4、对结核病防治系统能力的提高

5、资金管理

(二)项目结束后的可持续发展

1、对本地区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做出风险评估

2、对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做出评估

3、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计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三、评估方法

全市统一执行内蒙古自治区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内部评估实施方案。

市县两级对本级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填写内评调查表,县级在4月15日前上报市所,由市所进行审核、汇总后上报自治区项目办。

各级撰写本级评估报告并上报自治区项目办。

四、评估的组织实施

2008年3月27日,通辽市成立了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终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通辽市卫生局赵玉儒副局长担任,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终期评估工作。

同时要求各贫困旗成立评估领导小组负责本旗县的终期评估工作。

第二部分项目描述

一、项目名称

通辽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

二、项目周期

项目于2003年4月1日启动,2008年3月31日结束,运行周期5年。

三、项目覆盖范围及进程

项目覆盖全市2个国家级贫困旗和3个省级贫困旗。

以旗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到100%。

在项目周期中,全市共收到全球基金拨款58.8822万元人民币,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246例,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85.7%。

第三部分项目结果

一、项目启动及组织建设

全球基金项目与世行贷款/英国赠款通辽市结核病控制项目捆绑实施,在2003年5月8日成立了通辽市结核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由市政府萨仁副市长担任组长。

成立了结核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卫生局,由通辽市卫生局赵玉儒副局长担任主任。

成立了结核病控制工作技术指导组,由市结核病防治所邢新华所长担任组长。

五年中各机构成员有所变更,目前领导小组组长由通辽市政府道尔吉副市长担任,结核病控制工作技术指导组组长由现任市结防所所长宋宝才担任。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详见表1和表2。

表1通辽市结防所项目财务人员情况表

专业

人员

职称

参与结核病项目

财务工作时间

培训经历

岗位工作能力

会计

1

会计师

2007年3月至今

接受过自治区培训

胜任

出纳

——

表2项目地区结核病防治人员情况表

名称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财务人员

其他

科左后

20

2

4

11

库伦

16

奈曼

6

9

3

扎鲁旗

18

10

科左中

25

通辽市

17

5

合计

三、项目主要目标与结果

(一)DOTS覆盖

DOTS覆盖率以旗县为单位达到100%。

(二)病人发现及治疗管理

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县共发现结核病人7401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24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645例,涂阴肺结核病人2484例,结核性胸膜炎727例,其他肺外结核295例,未查痰肺结核病人4例。

2003年由于“非典”的原因使患者发现和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非典”结束后,逐步完善了工作程序,病人治疗2、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有所提高,使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并保持在85%以上。

以项目年为单位病人发现数量逐年增加,超额完成了上级要求的任务指标。

(三)培训、督导、健康促进工作

项目实施期间,全市共培训管理、财会、防治、统计、检验、乡医、村医等人员达21091人次;

市级督导县级139次,督导乡村5445次数,访视病人13694人次。

结防机构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在政府部门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下,结防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广泛形成了多部门合作的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增进了全民防治结核病的意识,病人的就诊率明显增加,有效的提高了病人的发现水平。

四、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

(一)项目资金分配

由自治区统一计划、下拨经费。

2003-2008年全市共收到全球基金经费588822元,利息476.99元,总计589298.99元,支出589298.99元。

其中支付报病费39305.6元,治疗管理费31070.18元,培训费152878.64元,健康教育费151342.1元,督导费135448.8元,项目管理费79253.67元。

奈曼旗由核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使用,没有设立独立帐户,其余的4个旗和市所都设立独立帐户,经费专款专用,按项目预算进行列支。

配套经费到位和使用情况见表3。

表3配套经费到位和使用情况表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到位数(万元)

13

19

8

支出数(万元)

(二)项目物资的分配使用与管理

单位

电脑

打印机

显示屏

正常使用

科左后旗

奈曼旗

扎鲁特旗

库伦旗

科左中旗

第四部分主要成就

一、如期实现项目目标

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政府以及全社会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通辽市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形成了程序化、规范化的模式,也带动了地方财政的投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参与病人发现质量控制工作,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保证乡村防痨人员的工资待遇,稳固了乡村防痨网络。

监督综合医疗机构病人发现、报告、转诊工作,及时协调医防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使病人能够得到早期发现和高质量的治疗与管理。

在项目实施的五年中,病人发现、治疗管理指标一直保持在国家要求的指标之上。

病人就诊、追踪及总体到位情况

二、项目对当地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影响

(一)政府承诺、财政支持、防治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项目启动后,各级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市长、旗长任组长的结核病控制项目领导工作小组,每年通过召开会议、听取项目办公室工作汇报、现场视察等方式了解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结防机构的基本建设等,及时协调社会各界、各部门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支持,在政策和机构建设上予以扶助。

1、项目实施前,个别贫困地区的结防人员财政只补助30%的工资,项目实施后,各级政府把结防人员的工资全部纳入了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解除了结防人员的后顾之忧。

2、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初治肺结核病人和复治肺结核病人分别提供400元、600元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费用。

并为新入学的中、小学生提供一次结核病健康体检机会,每年费用在7-10万不等,分别由各级政府出资。

3、2008年,市政府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为通辽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为八个县级结防所和一个拟成立的通辽市开发区结防所各提供15万元、为市级结防所提供20万元的专项经费,地方财政配备35万元,用于结防机构的基本建设,以改善办公条件。

(二)对结核病防治系统能力的影响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自治区和市级的业务培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全球基金项目,逐步实行软件管理和操作,以前多数工作人员对电脑操作一无所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参加培训,目前完全能够熟练操作和报表。

X光片的拍摄、读片、报告书写以及痰涂片的制作和结核菌的检验技术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整体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已经形成了程序化、规范化的模式,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各阶层领导人士,对结核病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病人有了可疑症状能够及时到结防机构就诊,少走弯路,节省大笔的检查费用,并能够得到及时的全程规律治疗和管理,85%以上的病人能够及时治愈,病人不但能够提前投入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减免的检查和药品费用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传染源的及时发现、治疗和管理,减少了耐药结核病的产生,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

(四)项目管理技术策略对现行项目管理和本地区规划实施的借鉴

1、DOTS策略的实施,使结核病防治工作从结核病防治专业部门的单纯业务工作逐步转变到政府承诺、全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事业和政治任务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把结核病控制工作做为首要大事之一来抓,每年召开结核病防治工作专业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由卫生局按乡镇人口数分解任务指标,以资金奖罚或完不成任务一票否决的方式制定奖惩制度,有些旗县对防保人员进行层层选拔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给予全额工资,有力的推动了病人的发现工作,提高了病人的治疗管理质量。

2、带经费预算的计划制定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每年的经费测算,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做到项目资金的公开、透明,使工作任务和资金活动同步进行,避免相互之间进展不协调的失衡现象。

同时,科学测算结核病防治经费,明确资金需求和缺口,及时申请各级财政或国际项目,及时补充资金不足的领域,保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监控与评价系统

利用网络优势,在QQ上建立了通辽结防群,要求每个旗县每工作日必须有人上网,以便及时取得联系,获取工作信息,实现了信息零距离传递,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完善了结核病监测系统。

第五部分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病人发现工作难度大,通辽市有30多年的结核病防治历史,疫情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完成任务指标难度大。

病人指标是按照当地人口比例测算的,我市的流动人口大约有56.9万,占总人口的18.4%,主要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有8.6%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来自于流动人口,这些病人很难被发现和治疗管理。

(二)一些结防机构的基础设施不足和落后,为治疗埋下了隐患,为患者带来了极大不便;

办公用品短缺,比如电脑、照相机等等,不能适应项目逐步严格和高技术办公水平的要求。

(三)通辽市地域广阔,农牧区交通不便,有些病人复查取药要往返两天时间,家庭贫困病人无法支付这一部分费用(交通费、食宿费)而延误复查时间或放弃治疗,无法达到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病人。

(四)基层缺乏素质高的结防人员,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一身兼多职,工作重,压力大,肩负的责任也大,而所得工作报酬是等同的,所以出现消极怠工情绪,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工作进展和质量。

(五)整体的结核病控制项目是多项目捆绑在一起的,有些项目的资金支持领域属于重复投资,但是按项目要求不能重复使用,也不能应用于其他领域,造成资金剩余。

二、主要建议

(一)因地制宜,各地区都有不同的困难和特点,能够允许一些剩余资金在最需要的领域使用,自行采购一些适合本地区的用品,或者用于贫困患者的适当补助。

增加结防工作人员补助的领域。

(二)适当降低疫情较低地区的病人发现任务,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

第六部分可持续发展论证

一、我市2002年10月份启动了通辽市结核病控制项目,2003年经历“非典”后,自2004年逐步完善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逐渐形成了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肺结核病人登记率逐年增加,详见图示。

二、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加大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力度,乡村级防痨人员工资有保障,并且有制约制度,病人能够得到规律的治疗和管理,病人治愈率能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降低耐药的发生率。

三、多部门合作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形成全社会参与控制结核病的工作局面,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患者,以降低传染源对社会的危害。

四、结核病项目工作的开展,对资金的管理程序要求更严格,能够安全合理、专款专用,并且逐步带动地方财政的投资。

五、风险评估,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能够顺利运行,完全依靠政府承诺和资金支持,2008年第一轮全球基金项目停止运行,2009年世行项目也即将停止运行,通辽市整体的防治经费将减少大约60%左右,而通辽市除人员工资外,地方投入仅占0.07%。

近几年,各级财政的投入只是用来补充结核病防治规划资金所支持不到的领域,比如:

病人辅助治疗费用、结防所基本建设、在校学生体检等。

项目停止运行后,短期内仅凭地方财政无法承担全部的资金支持,结核病控制工作难以为继,或低质量的运行。

建议各级政府把结核病控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工作进行逐级补充资金,并且把重点放在最基层,首先保证病人的减免部分不减少,保证基层管理人员的补贴不减少,避免老百姓心生疑虑,从而使结核病控制规划顺利实施。

 

全球基金通辽市结核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