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77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通风技术员.docx

煤矿通风技术员

通风技术员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

1、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异径风筒接头用(),(),()。

2、主要通风机每()至小检查一次,反风设施每()至少检查一次。

3、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和()的安装地点。

4、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高于4m/s,但不得超过()。

5、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和()能力,必须按()核定矿井产量,严禁()。

6、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及(      ),由(       )审批。

7、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      )。

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    )、(    )系统后,方可回采。

8、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必须有(    )和(            )的措施。

9、灭火工作必须从火源(    )进行。

用水灭火时,必须有充足的(    )和畅通的(    ),防止(    )爆炸。

10、为了使扇风机运转稳定,实际应用的风压不能超过最大风压的(   )倍。

11、多台主要通风机联合通风的矿井反风时,要保证非事故区域的主要通风机(  )反风,事故区域的主要通风机(  )反风。

12、1mmHg=()mmH2O=()Pa

13、风流的点压力包括()、()、()和()。

14、矿井局部风量调节有三种方法:

(),()和()。

15、风流流动的连续方程是()。

16、由于空气密度的变化而产生的促使空气流动的能量称为()。

二、单选题(共20分,每题0.5分)

1、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中的风速不得超过(B)。

A、6m/sB、4m/sC、8m/s

2、至少每月检查(B)主要通风机,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必须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A、1次B、2次C、3次

3、矿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  5)年至少进行1次。

A、2年  B、5年   C、3年

4、矿进通风方式中分为(  b )。

A、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B、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混合式

C、中央式、区域式、对角式

5、矿井内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 c ),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必须建立抽放瓦斯系统。

A、10m3/minB、3m3/min   C、5m3/min

6、矿井必须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b)必须及时处理。

A、加强顶板管理,当有冒落危险时

B、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

C、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当风量不足时

7、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c)

A、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向调度报告

B、切断电源、设置栅栏、禁止人员进入

C、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调度室报告

8、井下发生火灾后,不能直接灭火时,应采取(c)措施。

A、控制进入火区的风量

B、控制流出火区的风量

C、封闭火区

9、当井下煤岩、空气、水等环境介质温度超过(b)时,认为是煤炭自然发火。

A、100℃B、70℃C、300℃

10、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及其他有害气体和(B)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A、瓦斯、一氧化碳、

B、风向、风量

C、二氧化碳、煤尘

11、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厚及特厚煤层时,必须编制(B)设计。

A、防止煤炭自燃发火

B、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

C、防灭火措施

12、抽出式通风的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  a )

A、井下空气压力升高,瓦斯涌出量减少。

B、井下空气压力降低,瓦斯涌出量增加。

C、井下空气压力升高,瓦斯涌出减少。

13、矿井风量调节的范围,可分为局部风量调节和(c)

A、增阻法风量调节

B、辅助通风机调节

C、矿井总风量调节

14、主要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行,通过调整采区内预设风门开关状态实现采区内部部分巷道风流的反向,把火灾烟流直接向总回风道的反风方式称为(A)

A、局部反风B、区域性反风C全矿性反风

15、并联网路的总风阻是串联风路的总风阻(b),由此说明并联风路比串联风路的通风经济性优越得多。

A、1/2倍B、1/8倍C、1/4倍

16、在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有未清除的煤、矸或其它物体阻塞巷道断面达(b)时不准装药放炮。

A、1/2B、1/3C、1/4D、1/5

17、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必须随采煤工作面推进逐个封闭与采空区连通的巷道。

采区开采结束后(b)天内,必须在所有与已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防火墙,全部封闭采区。

A、30B、45C、7D、15

18、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及地温高的矿井采煤工作面应设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报警值为(A)。

A、30℃B、34℃C、20℃D、26℃

19、锚喷作业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作业人员工作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b)。

A、100%B、85%C、70%D、55%

20、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每一个采区、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C)。

A、甲烷传感器B、CO传感器C风速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

21、凡是进风、回风风流平面相交的地点应设置(c)。

A、挡风墙B、风门C、风桥

22、矿井主要通风机与出风井连接的风硐,风速最大不得超过(A)

A、15m/sB、12m/sC、10m/sD、8m/s

23、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兼作进风井时风速不得超过(c)并应有可靠的降尘措施,井筒中必须装设自动报警灭火装置和敷设消防管路。

A、8m/sB、6m/sC、4m/sD、10m/s

24、火区熄灭条件中火区不含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

(b)

A、0.0024%B、0.001%C、0.008%D、0.01%

25、、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b)℃以上。

A、0B、2C、3D、5

26、每(a)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A、7B、10C、15D、30

27、永久风门或密闭的四周要有不少于(A)m的裙边。

A、0.1B、0.2C、0.3D、0.5

28、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可采用一次串联,但必须在进入被串工作面的进风流中装有甲烷断电仪,其他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规定,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c)。

A、1%B、1.5%C、0.5%D、3%

29、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设在进风风流中。

采用扩散通风时,必须满足(A)。

A、硐室深度不超过6米、入口宽度不小于1.5米,且无瓦斯涌出。

B、硐室深度不超过5米、入口宽度不小于1.2米,且无瓦斯涌出。

C、硐室深度不超过6米、入口宽度不小于1.2米,且无瓦斯涌出。

D、硐室深度不超过3米、入口宽度不小于0.8米,且无瓦斯涌出。

30、停风区中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必须(b)。

A、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B、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C、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D、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31、“一炮三检”指的是(a)检查瓦斯。

A、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B、打眼前、装药前、打眼后C、打眼前、爆破前、爆破后D、爆破前、架棚前、爆破后

32、永久通风设施墙体厚度不小于(c)m。

A、0.6B、0.8C、0.5D、0.4

33、井下每个(a)必须建立消防材料库。

A、生产水平B、采掘工作面C、采区D、阶段

34、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装置和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相对误差必须小于(b)。

A、1%B、5%C、10%D、0.5%

35、我区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防灭火、防尘的总分为(d)。

A、400B、300C、280D、271

36、风门调节风窗的调节位置设在(a),并能调节。

A、门墙上方B、门墙上方或两侧C、风门门扇D、门墙两侧

37、胶带斜井的防尘管路设置每隔(A)米设一个三通阀门。

A、50B、100C、30D、60

38、净化水幕的安装,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A)m,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过()m。

A、30,50B、50,30C、20,40D、30,30

39、定期冲刷巷道积尘,主要进回风巷至少每(c)冲刷一次积尘。

A、年B、季C、月D、旬

40、按规定进行矿井粉尘测定工作,测尘合格率应达到(c)%以上。

A、50B、60C、70

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20分,不选错选不得分)

1、国家通风质量标准中,管理制度“四台帐”是指(abce)。

A、瓦斯抽放台帐B、瓦斯调度台帐C、防火密闭管理台帐

D、通风设施管理台帐E、煤层注水台帐F、仪器仪表管理台帐

2、应设置防尘管路的地点有(abcde)。

A、矿井主要运输道B、采区回风道C、掘进巷道

D、输送机转载点E、采区上、下山

3、控制和调节风流的通风设施有(abcd)。

A、风门B、防爆门C、风窗D、风墙E、密闭

4、开采自然煤层,预防火灾观测地点有(acde)。

A、采区防火墙B、采掘工作面C、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D、采煤工作面回风巷E、其它可能发热地点。

5、安装和使用局部通风机应遵守规定(abcd)。

A、局部通风机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

B、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C、必须实行风电闭锁

D、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进风巷道中

6、火区熄灭具备的条件是(abcd)。

ACDE

A、火区内空气温度下降到30度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温度相同。

B、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6%以下。

C、火区内CO浓度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D、火区内空气中不含乙烯、乙炔。

E、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7、临时风门、密闭的标准包括(abc)。

BCD

A、设施周围6米内支护良好

B、临时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和检查牌

C、木板设施要鱼鳞搭接,表面要满抹或勾缝

D、通车风门有报警讯号

8、辅助隔爆水槽的设置应满足要求为(abc)。

A、棚区长度不小于20米

B、水量不低于200升/平方米

C、首列隔爆棚距工作面60—200米

D、水槽之间排距为1.5—3米

9、必须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的有(abcd)。

A、低瓦斯矿井煤巷掘进工作面

B、低瓦斯矿井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

C、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

D、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

10、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abcd),严禁装药、爆破:

A、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B、采掘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C、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D、爆破地点20米以内,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E、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5%。

11、( cd)监控有效,管理到位是对瓦斯治理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是治理防范与其灾害的基本要求。

A、先抽后采 B、系统合理 C、通风可靠 D、抽采达标

12、在矿井按需分风时井巷主要并联风路的通风阻力应接近,(abd)以免引起大量漏风和防止风流发生反向。

A、避免过多的风量调节 B、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设施

C、降低井巷的阻力  D、尽量减少对角巷道的布置

13、掘进工作面或巷道中的瓦斯积聚通常出现在一些冒落空峒或裂隙发育涌出速率较大的地点,对于这些地点积聚的瓦斯处理的方法主要有(abcd)等方法。

A、充填法,引风法  B、风筒分支排放法

C、黄泥抹缝法    D、钻孔抽放裂隙带的瓦斯

14、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主机,传输接口(adc)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

A、分站  B、软件  C、执行器  D、传感器

15、为使用矿井主要通风机安全,经济地运转工况点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所谓的工况点是主要通风机在某一特定的(ac)工作参数,如风量、风压、功率和效率。

A、转数条件下  B、叶片角度条件下 

C、工作风阻条件下 D、风压、风量的条件下

16、矿井采用黄泥灌浆作为预防煤炭自燃的主要措施,按分类其灌浆方法主要分为(ab)

A、随采随灌  B、采后灌浆 C、打钻灌浆 D、埋管灌浆

17、主要通风机的附属装置包括(abc)

A、风峒B、扩散器、防爆门C、反风装置D、反风道

18、主要通风机的主要工作参数有(abcD)

A、风压、风量B、功率、效率C、转数D、风速

19、开采有自然危险的煤层,特别是厚煤层为了预防自燃,在开拓开采上应该作到(abcd)采空区易于隔绝。

A、煤层切割量小B、少留煤柱C、回采率高

D、回采速度快

20、矿井采煤工作面的回风隅角容易积聚瓦斯,及时有效地处理该区域积聚的瓦斯,日常瓦斯管理重点采用的方法主要有(abcD)等方法。

A、风障引流,尾巷排放B增加风量

C、移动瓦斯抽放泵抽放D、密实工作面下隅角

四、判断题(共20分,每题0.5分)

1、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矿尘分为全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

(\)

2、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

瓦斯矿井必须依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管理。

()

3、可以使用3台或3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

4、转载点落差宜小于或等于0.5m,若超过0.5m,则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

5、水棚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的距离保持50m—75m,与风门的距离应大于25m。

()

6、矿井通风的总阻力,不应超过2940Pa。

()

7、当使用增加风阻的调节法进行局部风量调节时,调节设施应避免设置在通过风量较大的主要风路中;尽量设在非运输巷道中;还要考虑防火需要。

()

8、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薄煤层除外)时,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前进式开采。

()

9、矿井在同一煤层、同翼、同一采区相邻正在开采的采煤工作面沿空送巷时,采掘工作面可以同时作业。

(\)

10、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

()

11、新建矿井选择通风设备,风机能力应留有10%的余量。

()

12、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必须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

13、矿井通风系统中,如果某一分区风路的阻力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其足够风量时,可在井下安设辅助通风机。

(\)

14、实行分区通风,通风系统中没有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

15、新标准规定,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回风巷实际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的2/3。

()

16、矿井主要通风机外部漏风率每年至少测定两次()

17、煤尘堆积是指煤尘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8m。

()

18、两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必须同时与工作面电源联锁。

()

19、每季编制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由矿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

20、角联风路的风向容易发生逆转是因为该风路的风阻太大。

()

21、开采煤层的瓦斯含量小,开采时瓦斯涌出量一定小。

()

22、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是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相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

()

23、两测点的风速相同,则两点的速压相等。

()

24、当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用加大风量解决不了瓦斯超限时,只能减少工作面产量。

()

25、高温火灾气体流经的巷道标高差越大,火风压越大。

()

26、煤层注水即是防尘措施,也可以作为局部防突措施。

()

27、如果局部通风机工作轮装反,局部通风机工作效率将降低。

()

28、串联的局部通风机电能消耗是均衡的。

()

29、在瓦斯矿井中,调节风窗可以设在风门的旁侧或风门门扇上。

()

30、瓦斯浓度越高,爆炸威力越大。

()

31、煤尘粒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强。

()

32、工作面产量增加时,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都相应增加。

()

33、低瓦斯矿井发生火灾后,瓦斯浓度可能超限。

()

34、矿井等积孔小,矿井通风阻力小。

()

35、压差计法测阻力的实质是测出风流两点间的位压差。

()

36、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均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

()

37、煤矿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解地。

()

38、瓦斯浓度是指瓦斯含量的多少()

39、掘进工作面的风流是指掘进巷道的风流。

()

40、掘进工作面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

五、简答题。

(共12分,每题3分)

1、采用隔绝法封闭火区救灾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矿井反风的目的?

  

当进风井口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有毒有害气体会随着进风巷道进入采掘工作面,这样就会伤害井下工作人员,在这时必须进行反风,

 

3、影响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煤的变质程度,

 

4、用图示法标明抽出式通风方式风流中某点各种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P0P0

 

     00

 

六、计算题(共8分,第1题3分,第2题5分)

1、如图所示的的并联风网,其中R1=0.8N·s2/m8,R2=1.2N·s2/m8.,若总风量Q=30m3/s,请计算该并联风网中自然分配的风量?

如按生产要求,1分支的风量应为Q1=5m3/s,2分支的风量应为Q2=25m3/s,请在图中标出调节风门的位置,并计算调节风门阻力?

 

 

2、如图所示的矿井左右两翼的通风阻力分别是h1=1274Pa,h2=1960Pa,通过两翼主要通风机的风量分别是Qf1=60m3/s,Qf2=70m3/s。

两翼的外部漏风率分别是Le1=4%,Le2=5%,试求两翼的总回风量Qm1,Qm2?

两翼的风阻R1,R2?

左翼的风阻曲线方程?

两翼的等级孔A1,A2?

全矿井总风阻和总等级孔R,A?

(均不包括外部漏风)

左右

 

技术员答案

一、填空题

1、拐死弯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2、月季

3、风流方向风量通风设施

4、5m/s

5、生产通风实际供风量超通风能力生产

6、通风设计   安全措施   企业技术负责人

7、开掘其它巷道  通风  排水

8、预防  隔绝煤尘爆炸

9、进风侧   风量   回风巷  水煤气

10、0.9

11、先   后

12、13.595133.2

13、全压静压位压速压

14、增加风阻的调节法降低风阻的调节法增加风压的调节法

15、ρ1s1v1=s2v2ρ2

16、自然风压

二、选择题

1、B2、B3、C  4、B  5、C6、B7、C8、C

9、B10、B11、B12、A13、C14、A15、B  

16、B 17、B  18、A19、B  20、C  21、C 

22、A  23、C  24、B  25、B  26、A  27、A    

28、C29、A  30、B  31、A  32、C33、A  

34、B  35、D  36、A  37、A  38、A39、C  

40、C

三、多选题

1、A、B、C、E2、A、B、C、D、E3、A、B、C、D

4、A、C、D、E5、A、B、C、D6、A、C、D、E

7、B、C、D8、A、B、C9、A、B、C、D

10、A、B、C、D11、CD12、ABD

13、ABCD14、ACD15、AC16、AB

17、ABC18、ABC19、ABCD20、ABCD

四、简答题

1、

(1)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封闭范围。

(2)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时,应设置防爆墙,在防爆墙的掩护下建立永久密闭墙。

(3)需要封闭多条巷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封闭顺序。

(4)火区临时封闭后,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

进入检查和加固密闭墙时,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5)密闭的火区中发生爆炸密闭墙被破坏,应在较远的安全地点重新建造密闭。

2、答:

当进风井附近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随着风流带入井下各个作业地点,危及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

如果将正常风流反向,大量有害气体即可由进风井较短距离直接排出地面,避免发生井下工人中毒的伤亡事故。

3、

(1)煤的变质程度

(2)煤层的赋存条件,即煤层的埋藏深度和煤层倾角。

(3)围岩性质

(4)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5)矿区的地质构造

4、

    

     P0P0

Hv

Hs

Ht

Pt

Ps

     00

五、计算题

1、并联风网中自然分配的风量分别为:

Q1=Q/(1+(R1/R2)1/2)

=30/(1+(0.8/1.2)1/2)

=16.5m3/s

Q2=Q-Q1=30-16.5=13.5m3/s

2)、Q1′=5m3/s,Q2′=25m3/s,则两分支的阻力分别为

h1=R1Q1′2=0.8×52=20Pa

h2=R2Q2′2=1.2×252=750Pa

需在1分支的回风段设置一调节风门,调节风门的阻力

为:

hw=h2-h1=750-20=730Pa

 

2、两翼总回风量分别是:

Qm1,=(1-Le1)Qf1=(1-4%)×60=57.6m3/s

Qm2=(1-Le2)Qf2=(1-5%)×70=66.5m3/s

两翼的风阻分别是:

R1=h1/Qm12=1274/(57.6)2=0.38399N.S2/m8

R2=h2/Qm22=1960/(66.5)2=0.44321N.S2/m8

左翼的风阻曲线方程

h1=0.38399Q12

两翼的等级孔

A1=1.19×57.7/√1274=1.92m2

A2=1.19×66.5/√1960=1.79m2

全矿井总风阻和总等级孔

因全矿的风流总功率等于左右两翼风流的功率之和,即

h(Qm1+Qm2)=h1Qm1+h2Qm2

故h=(1274×57.6+1960×66.5)/(57.6+66.5)=1641.6

则全矿井总风阻

R=h/(Qm1+Qm2)2=1641.6/(57.6+66.5)2=0.10659N.S2/m8

全矿井的总等级孔

A=1.19/(R)1/2=1.19/√0.10659=3.64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