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802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2.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docx

某某尾矿库现状评价

 

湖南省某某矿业公司

某某尾矿库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长沙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2010年1月

 

湖南省某某矿业公司

某某尾矿库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评价项目负责人:

 

2010年1月

评价人员

职务

姓名

资格证书号

从业人员登记编号

签字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报告编制人

报告审核人

过程控制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前言

湖南省某某矿业公司是采选联合企业,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古台山林场境内,原名湖南省新化县金矿。

于1988年7月建矿,1991年10月投产,采用地下开采,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采、选矿石50吨/日,主要产品为金、锑。

全公司现有从业人员300余人,现选厂日处理能力为50吨,年处理能力为1.65万吨/年,年尾矿量1.52万吨/年,全部尾矿进入某某尾矿库。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积极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20号)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6号令)以及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的通知》(湘安监管一[2005]123号文),配合省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提高某某矿业公司某某尾矿库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其安全生产条件,减少和控制尾矿库施工运行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尾矿库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财产及人员生命健康安全,2005年11月某某矿业公司委托某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某某尾矿库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2005年之后,某某尾矿库在原来的堆积坝上又增加了两个子坝,现已达到最终设计标高。

为了公司的再生产的尾矿排放问题,在2009年11月某某矿业公司委托长沙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对某某尾矿库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

长沙某某科技有限公司接受某某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的任务委托后,于2009年11月组成了此项工作的评价组和专家组,开展了某某尾矿库安全生产现状综合评价工作。

评价组多次深入现场调查和实地踏勘,收集与分析了尾矿库生产系统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资料,详细了解该尾矿库当前的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长沙某某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了该尾矿库的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内容,制定了本次评价的程序。

完成了某某尾矿库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安全管理状况评价,尾矿坝稳定性验算与安全性评价,尾矿库洪水验算与防洪安全性评价,排洪设施可靠性评价,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给出了安全评价结论和存在问题建议,编制了《某某矿业公司某某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娄底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化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局、某某矿业公司领导和安全技术负责人等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一章概述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2009年11月长沙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受某某矿业公司的委托,开展了某某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

其评价的目的在于: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20号)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总局[2006]6号令)以及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的通知》(湘安监-[2005]123号),配合省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提高某某矿业公司某某尾矿库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其安全生产条件,减少和控制尾矿库生产运行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尾矿库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财产及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1.2安全现状评价的原则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将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进行,同时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行业现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1.3安全现状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对象为某某矿业公司某某尾矿库,属于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

范围为某某尾矿库及其附属设施所涉及的有关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管理等。

包括:

(1)尾矿库输送系统;

(2)尾矿堆存系统,涉及尾矿库初期坝、尾矿库后期坝、坝上尾矿放矿管理、坝浸润线观测、位移观测、排渗设施以及尾矿库防震与抗震能力等;

(3)尾矿库排洪(水)系统,包括截洪沟、排水井、排水隧洞等构筑物;

(4)尾矿库库区情况;

(5)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等。

1.4安全现状评价的依据

1.4.1法律法规

表1-1法律法规表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颁发时期或文件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4号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劳动部部长令第4号

9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6号令

10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11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

12

关于印发《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通知

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

13

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字[2005]8号文

14

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工作的通知

湘安监管一[2005]123号文

15

关于印发《湖南省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湘安监管一[2007]191号

16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7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1999年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

1.4.2主要技术标准及规定

表1-2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表

序号

标准或规范名称

标准或规范号

1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

2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2006-2005

3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2000

4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ZBJ1-90

5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1993

6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DL/T5195-2004

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191-2008

8

防洪标准

GB50201-1994

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1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DL/T5395-2007

11

矿山安全标志

GB14161-2008

12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

13

安全色

GB2893-2008

14

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GB/T5817-2009

15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SL319-2005

1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17

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2008

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1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20

选矿安全规程

GB18152-2000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

22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YS5418-1995

23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1.4.3参考资料

表1-3参考资料表

序号

资料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1

安全评价(第三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年

2

尾矿工程

冶金工业部长春黄金设计院

1986年12月

3

尾矿坝设计手册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年6月

4

尾矿设施设计参考资料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0年4月

5

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

湖南省水电厅

1984年9月

6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4.4企业提供资料

表1-4企业提供资料

序号

资料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1

湖南省某某矿业公司某某尾矿库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

2010年1月

2

某某矿业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及工作标准

云峰金锑矿业公司

2005年1月

3

新化县金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岗位操作规程

云峰金锑矿业公司

2003年11月

4

新化县金矿某某尾矿库排洪隧洞施工图设计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1990年5月

5

某某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

6

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的资料和图纸

1.5评价程序

某某尾矿库工程安根据某某矿业公司某某尾矿库生产运行特点以及安全现状评价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的要求,本次安全评价采用文件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以及和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交流相结合的工作程序。

即首先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准标、规范,深入现场进行详细的尾矿库实地检测与检查,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尾矿库相关的设计文件、现场资料和数据,与矿山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

充分了解尾矿库的设计、施工情况,熟悉尾矿库各个时期的生产运行状态、安全管理情况等。

在此基础上,对照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辨识和分析尾矿库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致灾因子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有可能导致的事故;按运行工艺功能、运行设施和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及事故范围划分安全评价单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该尾矿库的安全度;针对尾矿库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最后,做出客观、公正的安全评价结论。

其评价工作具体步骤包括:

(1)前期准备;

(2)现场安全调查;

(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4)划分评价单元;

(5)定性、定量评价;

(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做出安全评价结果与评价结论;

(8)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9)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评审。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程序

第二章某某尾矿库概况

2.1尾矿库地理位置

湖南省某某矿业公司某某尾矿库位于新化县古台山林场境内。

地处矿区以南直距约1km(公路2.5km),距董家园(林场场部、矿本部)南东直距约0.6km(公路1km),距新化县炉观镇的云溪乡约10km,距新化县城直距28km,库区标高390m以上,属中高山区。

有简易公路经矿本部、云溪、炉观与新(化)溆(浦)省道相连,至新化县城35km,距湘黔铁路炉观站20km。

交通较为便利。

图2-1尾矿库地理位置示意图

2.2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该尾矿库地貌单元属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地形坡度较陡,山坡坡度为25°~45°左右,地形切割中等。

山顶呈次圆山脊,山坡形态一般呈直线形或凸形。

山体为第四系覆盖,植被较为茂密,覆盖率达80%以上,多为灌木丛及杉树、松树等经济林木。

2、气候

库区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据冷水江市气象站1951~2000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56.76mm,日最大降雨量202.5mm(1954年7月),多年平均降雨日为162.6天,年降水量为909.5~2125.4mm/a,平均1356.76mm/a,每年3~8月为多雨季节,平均降雨量占全年的70%。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56.76mm,多年平均日照数1476h,多年平均无霜期279天,多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0.1℃(1971年7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6℃(1977年1月30日),变幅46.1℃。

3、水文

库区水系属于资江中游水系,库区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主要经地表径流,通过主沟流到下游的河流,随季节变化较大。

库区地表水为初期坝下游溪沟,常年有水流,主要受大气降雨入渗补给,季节性变化较大。

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潜水、基岩裂隙水、弱岩溶—裂隙承压水。

其中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和冲洪积、残坡积粉质粘土上部的浮土中;潜水赋存于尾粘土、冲洪积、残坡积粉质粘土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岩层的风化裂隙中。

地下水的形成主要受大气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由高向低渗流,通过低谷向河流排泄。

2.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情况

库区从原自然地表到地下深部,因风化影响程度不同,岩性分层明显,岩性逐渐变硬,变密实。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质调查、钻探结果分析,库区无大的全新活动性断裂通过,喀斯特岩溶不发育,裂隙较发育。

库区构造运动相对稳定。

2、底层岩性

根据现场地质踏勘、钻探揭露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库区主要地层由上至下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尾矿,第四系冲洪积坡残积土,震旦系下统江口组板岩、砂岩。

现描述如下:

a)人工填土①(Q4ml):

该层场地内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初期坝坝体,局部分布于尾矿库周边表层。

初期坝坝体人工填土成份主要为板岩、砂岩角砾、碎石,经人工堆筑压实而成,堆筑质量较好,但岩质较差,有风化迹象。

黄褐色—灰褐色,稍密—中密状态,湿、顶部稍湿、水下为饱和状态。

其它人工填土零星分布于堆积坝及库周边,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

b)尾粉砂②(Q4ml):

灰黄色,局部青灰色,秒湿—湿,地下水位下为饱和,松散—稍密,夹尾粉质粘土薄层。

该层分布于整个尾矿库堆积坝及沉积滩。

c)尾粉土③(Q4ml):

灰黄色—青灰色,湿—饱和,稍密,夹尾粉质粘土、尾粉砂薄层。

该层分布于整个尾矿库堆积坝及沉积滩。

d)尾粉质粘土(Q4ml):

青灰色,呈流塑—软塑状态。

该层主要以各夹层、薄层形式存在。

e)尾粘土④(Q4ml):

青灰色,流塑状态。

该层主要分布于尾矿库底部及库尾。

f)冲洪积砂卵石漂石⑤(Q4al+pl):

颜色较杂,稍密状态,湿—饱和,颗粒大小不一,成份较复杂。

该层分布于整个沟谷底部。

g)残积粉质粘土⑥(Qel):

黄褐色,硬塑,含板岩、砂岩角砾约5%~10%。

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山体覆盖层。

h)强风化板岩⑦(Z1j):

灰黄色—灰褐色,变余砂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破碎,多呈块状、碎块状,少量短柱状。

3、不良地质作用

经调查,库区未见其它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其它不良地质作用。

4、人文地质环境

库区行政区划属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古台山林场。

库区山坡植被为灌木及经济树木。

库区下游为农田、饮用水源。

库区下游2.5km范围内没有工业设施、居民点,有少量农田,下游仅有一条深的弯曲的董家溪山谷。

库区上游有居民点,民族为汉族,以耕地为主,劳动力较为缺乏,耕地面积有限,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农民比较贫穷。

库区未发现其它人工洞穴、人工矿洞等对场地稳定有影响或破坏的人为地质作用。

2.4勘察报告结论与建议

a)通过勘察表明:

库岸四周地层构成较简单,表层为第四系冲洪积、残积层、下伏基岩,区域地质较稳定。

b)尾矿库周边山体为弱透水层,无大的断层穿过,亦无溶蚀洞穴,不存在漏砂通道;沟谷底部的砂卵石漂石层亦未见漏砂现象。

c)建议完善坝体位移观测设备,定期进行观测,同时观测浸润线的变化,尤其是暴雨之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d)初期坝采用堆石坝,筑坝材料为就地取材的周边山体的板岩、砂岩,该坝填筑质量较好,但岩质较差,已有风化迹象。

e)排水系统:

坝体上无纵横排水沟,建议在坝体外坡面修建纵横排水沟,定期清理排水系统的杂草及淤积,达到排水作用。

f)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分组”中的有关规定:

该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g)尾矿库周边应设立警示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h)尾矿库堆积的尾矿粒度较细,-200目较多。

因此,对尾矿库综合治理时,如不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操作执行,并严格实施监测管理,在遇暴雨或洪水时,尾矿堆积坝将可能形成崩塌并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5尾矿库设计概况

2.5.1尾矿库初期坝

某某尾矿坝由透水碾压堆石初期坝和尾矿堆筑后期坝组成。

初期坝体为透水碾压堆石坝,内、外坡坡度均为1∶1.75。

初期坝坝高16.0m,坝全长55m,坝顶宽3m,坝底标高+398.0m,坝顶标高+414.0m。

初期坝坝顶和下游坡面均采用干砌块石护顶或护坡,厚0.4m。

初期坝体现状外貌和初期坝下游干砌块石护坡分别见图2-2、图2-3。

图2-2初期坝尾矿库全貌

图2-3初期坝下游干砌块石护坡

为防止渗透水将尾矿或土等细颗粒物料通过堆石体带出坝外,在堆石坝的上游坡面处和与非基岩的接触处采用丙纶无纺土工布作反滤层。

上游坡面从上至下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厚0.4m,砂、卵石保护层,厚0.15~0.20m,铺设二层200g/m2丙纶无纺土工布,砂、卵石保护层,厚0.15~0.20m,碾压堆石坝体。

坝体座落在碎块石土层上,从上至下为碾压堆石坝体,砂、卵石保护层,厚0.15~0.20m,铺设二层200g/m2丙纶无纺土工布,砂、卵石保护层,厚0.15~0.20m。

堆坝材料采用人工开采料,人工堆坝,机械碾压,堆坝体的干密度≥1.80t/m3,堆坝石料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干容重rd=1.806t/m3,摩擦角φ=36.5-38.5°,凝聚力c=61.2~28.3kPa。

2.5.2尾矿排放与筑坝

尾矿坝后期坝设计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子坝由尾沙堆积而成,共设计6级子坝,某某尾矿库最终坝高28.0m,总库容23.2万m3,最终坝外坡坡度为1:

5.0。

尾矿沉积滩平均1:

50.0。

第一级子坝是在离初期坝4m处开始堆筑,第二级子坝在第一级子坝8m处开始堆筑,以后各级子坝依次堆筑,共设计6级子坝。

设计子坝坝顶宽8m,外坡坡比1:

1,坝总外坡坡比为1:

5。

坝设计最终堆积标高+426.0m。

筑坝方式采用人工挑尾矿堆坝,在堆好的坡面上铺盖一层厚度为0.3m山坡土保护坡面,并种植草地以防止被雨水冲刷。

放矿方式采用坝前分散放矿与集中放矿相结合,分散放矿管为Ф200mmUPE弹性胶管,尾矿排放浓度为18%—22%。

尾矿库堆积子坝现状外貌如下图。

06年以后新堆积的两个堆积子坝坡面没有种植草地,其他堆积子坝坡面都种有草地以防止子坝被雨水冲击。

图2-4子坝堆积图

2.5.3尾矿排洪与排水系统

某某尾矿库的排水系统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及时排除库内暴雨,满足防洪要求;二是兼排放库内尾矿澄清水。

某某尾矿库最终坝高28.0m,总库容23.2万m3,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之规定,该库属五等尾矿库。

根据设计规程,设计采用防洪标准:

初期3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中、后期100年一遇(P=1%)洪水重现期。

尾矿库设计初期坝顶标高+414.0m,初期死水位标高为411.00m,设计调洪水深1.49m,校核调洪水深2.34m,最小安全超高0.66m;终期坝顶标高426.00m,终期死水位为423.00m,库内调洪水深为2.18m,最终校准洪水位425.18m,最小安全超高0.82m。

排洪系统采用溢流排洪井与排洪管排水方式。

由1、2号排洪井,1、2号排水斜槽、钢筋混凝土排洪管及排水渠道组成。

排洪井规格为内径D=3.2m,排水斜槽规格为内径D=0.5m,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内径为D=2.2m。

尾矿库初期的排洪方式:

洪水期,由1号挡板式溢流井进水,通过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穿过初期坝排出坝外。

非洪水期,正常排泄尾矿水,由1号排水斜槽经1号溢流井,排水管将尾矿水排至库外。

尾矿库后期的排洪方式:

洪水期,由2号挡板式溢流井进水,通过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穿过初期坝排出坝外。

非洪水期,正常排泄尾矿水,由2号排水斜槽经2号溢流井,排水管将尾矿水排至库外。

某某尾矿库现在属于后期排洪方式。

洪水期与非洪水期,尾矿水都是由2号溢流井进水,再由排水管将尾矿水排至库外。

1号溢流井已用钢筋混凝土封闭,2号排水斜槽也已经封闭。

2号挡板式溢流井、排水管出口现状分别见图2-5、图2-6。

图2-52号挡板式溢流井

图2-6排水管出口

2.5.4尾矿输送系统

采用管道自流输送方式,因为尾矿库低于选矿厂且有足够的自然高差能满足自流坡度要求。

尾矿由选厂用φ200mm橡胶软管自流输送至坝体上,再经PVC塑料管排至尾矿库内。

图2-7尾矿输送管道及尾矿排放

2.6尾矿库生产运行现状

某某尾矿库于1991年投入运行以来,现已筑11级子坝,进入后期阶段。

该尾矿库初期坝采用堆石坝,坝顶标高约414.0m,坝高约16.0m(以坝坡脚的标高算起,则约有20m)。

坝顶宽约3.0m,坝顶长约71.0m,内外坡比平均值约为1:

1.75,外坡标高406.0m处设置马道,宽1.5m。

堆积坝坝顶标高现为425.5m,堆坝高11.5m,外坡坡比平均值为1:

4.69,总坝高27.5m,全库容为约23.2万m3。

目前,该尾矿库正在运行,库区水域面积约2700m2。

目前尾矿库的运行基本上按尾矿库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由安全科负责尾矿库安全监督检查管理,选矿车间负责尾矿库的日常安全管理,配备2名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在尾矿库的水域内,配备了应急救援船。

岸边建立了值班室。

该尾矿库运行基本正常,未曾发生过大的安全事故。

在2006年的时候做了一次安全现状评价。

但在2004年企业改制期间,尾矿库管理不是很到位,尾矿坝上的尾矿输送管道破裂后,没有及时更换输送管道,仍在排放尾矿,导致尾矿沿后期坝下游坡面往下流。

尾矿库生产现状外貌见图2-8。

图2-8尾矿库生产现状外貌图

尾矿库的库容曲线见图2-9。

图2-9尾矿库库容曲线图

评价组对该尾矿库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1。

表2-1尾矿库设计基本特征表

序号

项目

基本情况

1

基本情况

尾矿库名称

某某尾矿库

尾矿库型式

山谷型

尾矿库等别

五等

地理位置

新化县古台山林场境内

2

设计

总库容

23.2万m3

总坝高

28m

坝长

55m

堆坝方式

上游式

3

初期坝

类型

透水堆石坝

坝顶高度

16.0m

筑坝材料

人工开采石料

坝顶宽度

3m

反滤层

土工布

坝坡

内、外坡1∶1.75

4

后期坝

类型

上游式尾矿坝

平均坝坡

外坡1∶5.0

5

排洪(水)系统

排水构筑物

基本型式:

斜槽—溢流排洪井—排洪管排水方式

规格参数:

排洪井规格为内径D=3.2m,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