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8998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Word下载.docx

C.小说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其“由玉变石”象征了小说的意旨之一,即欲望之斗争与生灭。

D.“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红楼”是“实”的,而“梦”则是“虚”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二段先提出《红楼梦》的五个书名,然后分别指出《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局限性。

B.文章详细阐述了《石头记》这个本名的优、缺点,并对“红”“楼”“梦”三个字分别进行了阐释,来论证曹雪芹为何最终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

C.文章用“色”“相”“幻”“无常”等佛家用语来论证《红楼梦》这一书名的好处在于,能体现出这部小说“时间”上的主题。

D.文章不止一处运用比较,将《红楼梦》与《镜花缘》《傲慢与偏见》进行比较,将《红楼梦》与《石头记》进行比较,最终论述了《红楼梦》这一名字是最好最切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有五个书名,可见这部小说有五个阅读角度,有五个主题,所以人们常说“读不尽的《红楼梦》”。

B.以宝玉和黛玉的恋爱为主,情有所求、求而不得、出家为僧,这是书名为《情僧录》的阅读角度。

C.很多人谈论这部小说,总会说“我喜欢史湘云”“我讨厌凤姐”等等,这是书名为《金陵十二钗》的阅读角度。

D.小说中的贾府极尽荣华富贵,这体现了“红楼”的含义;

最后贾家败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体现了“梦”的含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

吉普车是老朱的。

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

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

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

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

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

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

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

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

乡长气得拍桌子,说:

“他们不栽,我们栽!

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

“真去栽啊?

老朱说:

“可不是!

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

“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

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

“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

“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

没办法,乡长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

忙了一秋天。

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开会,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进了政府大院。

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啊?

一溜三辆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

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位壮汉。

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

大伙儿见了我,也乐,说:

‘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

“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笑什么笑?

没白吃!

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

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

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

”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

“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

那年乡政府决定,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

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

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

‘你是不是庄稼人啊?

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

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

“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

”老朱听罢,连连点头:

“对对对,就这意思。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做了铺垫;

接着以整段笔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发动乡镇干部种树,非要逼老百姓富起来,可见乡长是一个有魄力、有远见的领导。

C.小说善于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如老李头“踢”“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活画出一个急躁的老农形象。

D.小说构思巧妙,三个扶贫故事从多侧面反映了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故事结尾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5.“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分析。

(6分)

6.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且每次“笑”的内涵都不同。

请结合作品探究其含意及作用。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十三五’规划将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用很重的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释放出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说。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8月4日,中央电视台开始在新闻联播节目推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系列报道。

报道称,塞罕坝主动修复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活标本。

三代人用了55年的时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

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

实事证明,塞罕坝人越节制,大自然的回馈就越慷慨。

如今,塞罕坝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释放氧气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并每年将创造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尼)日前,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前面启动,督察组将分别进驻吉林、浙江、山东等8省份,这也标志着中央环保督察将实现对31省份的全覆盖。

此前批次的督察中,已有上万人被问责。

新一轮督察风暴又将揪出哪些环保“顽疾”引发外界关注。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四:

地球是你我共同的家园,建设美丽家园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一起参与、共同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只当坐而论道的旁观者,而应成为躬身践行的参与者,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或许个人的力量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的,但聚沙成塔、积土成山,众人汇聚起来的力量就是磅礴伟力,唯此就能绘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幽静宜人”的美丽中国图景,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摘录自《南方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B.塞罕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场后林场三代人用了55年时间植树造林112万亩,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范例。

C.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力度空前,堪称“风暴”,并将实现对全国31省份的全覆盖。

此前各批次的督察取得了显著成效,第四轮督察又已全面启动。

D.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民生工程,政府有责,人人有责,面对这一项神圣伟大的工程,每一个公民都不能缺位,没有谁是旁观者。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说明,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到生态文明的总体规划,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科学布局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出了一幅宏伟蓝图。

B.材料二和材料三报道的角度有所不同:

材料二着重树立生态文明的正面典型,提供示范;

材料三是通过一系列数字展示中央环保督察的成效。

C.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塞罕坝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释放氧气等,创造了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D.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严厉的法治作有力的保障,材料三的一系列数字既展示了中央环保督察的成效,也反映出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

天顺末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

性介特,力学慕古,讲求经世务。

成化九年校勘《通鉴纲目》,上言:

今天下有太平之形,无太平之实,因仍积习,废实徇名。

曰振纲纪,而小人无畏忌;

曰励风俗,而缙.绅.弃廉耻。

饬官司,而污暴益甚;

恤军民,而罢敝益极。

减省有制,而兴作每疲于奔命;

蠲免有诏,而征敛每困于追呼。

赏竭府库之财,而有功者不劝;

罚穷谳覆之案,而有罪者不惩。

是则诚可忧也。

愿陛下以古证今,兢兢业业,然后可长治久安,而载籍不为无用矣。

帝不能从。

时塞上有警,条上备边事宜,请养兵积粟,收复东胜、河套故疆。

又言:

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语皆切时弊。

秩满,进侍讲,直经.筵.。

遭两丧,服除,以亲不逮养,遂不起。

弘治初,言者交荐,以原官召修《宪宗实录》。

三年擢南京国子祭酒。

明年谢病去。

家居将十年,荐者益众。

会国子缺祭酒,部议起之。

帝素重铎,擢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

屡辞,不许。

时章懋为南祭酒,两人皆人师,诸生交相庆。

居五年,引疾归。

铎经术湛深,为文章有体要。

两为国子师,严课程,杜请谒,增号舍,修堂室,扩庙门。

置公廨三十余居其属;

诸生贫者周恤之,死者请官定制为之殓。

家居好周恤族党,自奉则布衣蔬食。

正德五年卒。

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节选自《明史•谢铎传》)

注:

公廨,旧时官员办公的场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B.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C.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D.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吉士,亦称庶常,是明、清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由进士当中选择有潜质的人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B.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明代属于特权阶层。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他官充任或兼任。

明代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制度化。

D.诸生,汉时指儒生,明清时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铎淡泊做官。

他因为亲不及养,在服丧结束后不去就职;

曾称病辞去南京国子祭酒;

后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推辞不掉才勉强答应。

B.谢铎敢于直言进谏。

他借助校勘《通鉴纲目》的机会,提醒皇帝当今天下太平只是有名无实,要以古鉴今,兢兢业业,不要废实徇名。

C.谢铎关心边境安危。

他条陈上疏边防措施,建议朝廷养兵积粟,收复疆土;

同时指出戍边将帅营私是导致三军怨愤的原因,切中时弊。

D.谢铎自律有仁德之心。

他生性孤高,不随流俗;

作为国子师,他杜绝私人请托,生活简朴布衣蔬食,却喜欢体恤周济聚居的同族亲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饬官司,而污暴益甚;

(5分)

(2)置公廨三十余居其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西湖是指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

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

皇祐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绿鸭”即“鸭绿”的倒文,往往用来形容绿色。

“东陂”指西湖的东半。

这句的意思是说,东半湖绿波荡漾,水光粼粼,十分惹人怜惜。

B.“更因”承接上文,诗人借用“云窦”比喻从横堤上凿开的孔穴中滚滚流出的湖水。

东半湖水深、水位高,水源源不断流注到西半湖,于是东西两湖连成了一片。

C.第四句中一个“展”字,不但照应了标题中的“重展西湖”,而且也表明了湖面开阔了,诗人极目远望,心胸为之宽广。

D.“都浸月”用得很妙,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

一个“烟”字,不但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静、恬淡而美好的生活境界。

1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6分)

1、《蜀相》中,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深微的追思缅想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之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消极情绪流露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1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件精致的陶瓷融合传统陶瓷艺术和当代审美精神,将一些优秀形式、因素加以发扬光大,从而改变了陶瓷雕塑领域在造型上陈陈相因的俗套和流弊。

②近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棚户区改造。

居住条件艰苦的群众,都兴奋地搬进新居,告别了长达数十年萍飘蓬转的窘迫生活。

③今天大家都在慨叹社会风气败坏,人心不古,然仍有许多默默行善的人,在社会各角落救人济世,值得钦佩。

④在派出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会议室内,宣讲团成员与左权县公安局党员干部代表、寒王派出所民警济济一堂。

⑤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身着旗袍和中式外套,面对中外记者侃侃而谈,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⑥新一届中央领导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梦美好蓝图,如果风调雨顺,文恬武嬉,百姓自然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自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

B.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实现事物各部分的或各方面的本质联系。

C.根据法庭对黑哨事件的调查结果和法制办出具的书面材料看,他是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的。

D.托尔斯泰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的朋友许申高先生著作等身,最近又出版了一本故事集《把电话号码告诉邻居》,我已经惠存了。

B.我寄来拙作《大地回春》,盼你不吝赐教,您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璧还,看来拙作定让您大大失望了吧!

C.今天这件事真的要感谢您的鼎力相助,否则我们不会这么顺利地完成。

D.汪先生说:

“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

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感冒后胡乱用药,①。

其实,感冒初期以病毒感染为主,吃抗生素大多有害无益。

滥用中成药的现象也很多见。

而感冒分风寒和风热两种,②。

市面上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以清热解毒药为多,对风热感冒效果最好;

③,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21、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

梁朝皇侃在其《论语义疏》一书中将其中的“未若贫而乐”改为”未若贫而乐道”。

有学者认为改得恰到好处,请你揣摩一下,这样改好在哪里?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60分)

“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

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

这样的一次文物开放活动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穿梭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的沁人的文化芳香。

如今社会上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

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

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写一篇文章,对上述两类现象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高二语文答案

1.B(A应该是“以情僧来看的人”,了解苏曼殊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

C“由玉变石”只能体现欲望之“灭”,“由石变玉,由玉变石”,才能体现欲望之“生灭”。

D原文意思是,“红楼”代表现实世界,但不一定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

2.B(文章没有详细阐述《石头记》的优点)

3.A(通过第2段可以看出,文章对于《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阅读角度是不赞成的,很难体现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

“读不尽的《红楼梦》”与这五个书名的关系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4.C【解析】C项,没有心理描写。

5.①精通农业知识。

农大毕业生,讲桃子讲樱桃都很内行。

②有实干精神。

给农民栽了一春天的樱桃树。

③为农民着想。

帮菜农联系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

④廉洁奉公。

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

(答一点给2分,答三点给6分)

6.①小说中四次写到“笑”:

“车内一阵哄笑”表达了对乡长雷厉风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的赞赏;

“三个听众都笑”,是对老朱的嘲笑,误以为老朱占了老百姓的便宜;

“四个人都笑”则表现出对老朱在扶贫工作中清正廉洁、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肯定和赞许;

最后“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表现出对个别群众依赖扶贫的无奈。

(4分)②四次“笑”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从多侧面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旨。

(2分)

7.【答案】BB项的“用了55年时间植树造林112万亩”的说法不准确。

原文为“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

8.【答案】CC项,“创造了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