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93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教案建筑文化教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按艺术价值分类

艺术价值很高、艺术价值高、艺术价值较高、艺术价值一般等几类。

二、建筑艺术的特性

1、历史性

其内容、形式、结构、格调、布局无不反映出深刻的历史特点。

万里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抗御侵略的防守工程,而旷古漫长的丝绸之路上的寺庙、雕塑艺术则是古老中国与西域各国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2、民族性

所有的建筑,都是某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

其造型、风格、色调、布局都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如西藏拉萨的大昭寺、西北地区的清真寺、西南地区的傣族竹楼,就分别体现了藏族、回族和傣族的艺术风格。

3、地域性

除了民族所限定的地域,自然条件的不同也可导致同民族的建筑的地域差异。

如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陕北的土窑洞。

从大区域来看,北方建筑的开朗,便于摄取光照;

南方建筑的幽深,利于避开炎热。

4、人为性

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反映,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理想追求的体现和人类对文化艺术追求的提高、深化的结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人的视野的开阔和审美角度的改变,思维方式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从而创作出更能反映人类意志的更为完善的艺术,并把自然和人工空间有机地、巧妙地融为一体。

5、科学性

我们的祖先以超越时代的惊人思维,建造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建筑物。

如北京天坛内的三音石,巧妙地利用了声学回音原理,站在第一块石板中央,面向殿内拍一下手掌,可以听到一声宏亮的回响;

站在第二块石板上拍一下手,就会听到两声回响;

站在第三块石板上拍一下手,可听到三声回响。

6、艺术性

许多建筑不公实用,而且结构、色彩、形态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形成一种艺术美。

如中国古典建筑。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木质框架结构巧妙而科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形成主要是木质框架,即采用木桩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

墙在房屋的构架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起到隔断作用。

所以汉语中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

(二)建筑组群布局向平面展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讲究一定的组群程序和规律,建筑序列向平面展开,以纵轴线为中心,前后呼应,左右对称,以群体的统一、和谐造成气势。

(三)建筑装饰千姿百态

对建筑的结构构件,室内、室外处处进行艺术处理,创造出了独具民族韵味的建筑艺术形象。

装饰手段主要有:

屋顶装饰、天花和彩绘及衬托性的建筑设计。

(四)环境设计和谐自然

中国古代建筑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映衬,追求虚实互映,达到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

四、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成

(一)构架

1.叠梁式

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或获得较大空间;

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

2.穿斗式

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在南方使用普遍。

优点是用料较少,山面抗风性能好;

缺点是室内柱多而空间不够开阔。

有时与叠梁式混合使用。

3.井干式

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

耗材量大。

建筑的面积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泛。

多见于产木丰盛地区。

4.干栏式

先用柱子在底层作一高台,上面放梁铺板,形成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架房,上层住人,下层作杂用。

这种结构构造精巧、稳固,可避免地面潮湿,通风性能好,常见于南方和西南农村。

(二)度量

1.间

木结构建筑四柱之间所围之面积。

2.进深

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进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

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各进深总和称为“通进深”。

3.开间

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

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

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

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三)台基

1.普通台基

四面砖墙,里面填上土,上面铺砖,台子四周平削方整。

2.须弥座

是由佛座演变过来的,形体复杂。

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寺庙的主殿等。

3.栏杆

设在台基边缘的一种安全设施,除了装饰,还可供人们观景。

(四)柱子

用来支撑梁架和屋顶的主要构件,由柱身、柱础chu、柱头三部分组成。

柱础接触地面,柱头通过斗拱随手梁架屋顶,有木柱和石柱。

(五)斗拱

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结构构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重量传递到柱上,一般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出挑层数越多,级别越高。

(六)屋顶

1.庑殿

有正中的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有单檐、重檐形式。

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别的屋顶形式。

2.歇山

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

其等级仅次于庑殿顶。

3.悬山

只有前后两坡,左右两端是两面立墙,屋檐悬伸在山墙外。

一般有正脊和垂脊,也有用无正脊的卷棚。

4.硬山

结构与悬山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屋檐在山墙内。

5.攒尖

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

多用于塔、亭、阁等。

6.盝顶

建筑屋面为长方形,顶部是在平面屋顶四周加短檐。

(七)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充分应用中国传统的象征、寓意和祈望的手法,将本民族的哲理、伦理思想和审美意识结合起来。

它们的象征意义,通常用形声(利用谐音)、形意(利用直观的形象)或二者结合来表达。

有人说:

“中国建筑就是一种屋顶设计的艺术。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大屋顶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观感和深刻的印象。

屋顶上的装饰构件很多,中国建筑的纯粹装饰性的构造几乎都摆在屋顶上,对丰富屋顶的轮廓线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anni、狎xia鱼、獬豸xiezhi、斗牛、行什hangshi。

在建筑其它部位的彩绘或雕刻中,也有许多带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花纹,反映了人们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美学趣味,以及风俗习惯、地理特征。

如用动物中的神兽龙代表皇帝;

狮子作为威武、力量的象征;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地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蝙蝠与“福”字谐音,用四只蝙蝠围着中央一个“福”字,意为“五福临门”。

而植物中莲、荷代表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松、桃代表长寿;

牡丹象征着高贵富丽。

除了动植物外,一些器物也具有谐音的象征作用,如在宝瓶上加如意头,意为“平安如意”;

瓶中插麦穗象征“岁岁平安”等。

四只蝙蝠围着一个“福”字,意为“五福临门”。

第二节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第一课时)

【导入】历朝开国之初,对于都城的选址都非常重视,往往要派遣亲信的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

都城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当然是统治者的政治与军事需要。

而水源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饮用水,此外还有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

公元前11世纪,周朝灭商朝(约前1675-前1066),建都镐hao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分封宗室、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配合分封建制,周王朝开始进行史无前例大规模的营建城邑yi活动,在全国建立起许多统治和防卫的中心——城市,并为此而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从而形成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奠定了中国古代都城“前朝后寝”式(前半部分是办公区,后半部分通常是生活区)规划体系的基础。

中国古代崇尚中庸之道,造城、建都讲究“中”字。

从周王城来看,规划方整,全城每面三个城门,宫城居中,成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与建设的标准。

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一直到明清,都有城与郭的设置。

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很明显,城(宫城,皇城或内城)是保护国君的,郭(外城)是看顾人民的。

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

宫城;

皇城(内城);

外城。

多的甚至有四道。

古代统治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层层保护自己的安全。

1、隋唐长安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13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

是世界上拥有都城地位历时最长的古城,达1100多年。

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宏大的规模、棋盘式的街道、规整的里坊、左右严谨对称的轴线布置,不但成为中国都城布局的典范,还影响了当时邻近国家都城的形制,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

唐代长安城的“里坊”布局

在结束了东汉(25-220)之后300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之后,隋文帝杨坚(581-604年在位)于开皇二年(582)开始大规模营建大兴城(即唐代的长安城)。

它是按照规划图纸进行建造的,并参考了曹魏(220-265)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和北魏(386-534)洛阳城的布局,把宫苑和官署集中到整个城市的北部正中,使得宫城、官府和普通民居严格分开,以正对皇城和宫城大门的朱雀大街作为城市的中轴线。

城内左祖右社(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

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既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布局规范。

公元618年,唐朝也建都大兴城,改名为长安。

长安城保持了大兴城的基本格局,同样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两旁的道路、东市西市以及居住里坊的位置都严格对称,突出了宫城的重要性。

城内道路成方格网状,等级分明,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

道路两旁都有整齐的排水沟,并沿街种植槐树。

这些道路将城内的居住区划分为108个坊,还有集中的两个市场:

东市和西市。

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这些居住里坊和坊市都是封闭的,坊门按时启闭,城市实行宵禁,由金吾卫(专门负责长安城的治安和巡逻的兵士)管辖,还有军士巡夜,居民夜间都不能外出。

直到今天,西安古城墙和唐大明宫、兴庆宫遗址,大体还保持着唐代皇城的形制。

长安和此前都城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共游赏风景区的设置。

城东南隅的曲江池和乐游园花木繁茂、风景秀丽,是当时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

一处临水,一处登高,正符合当时的游赏习俗。

当时的新科进士也多要循河曲在杏园至曲江一带游览,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是描写这一情景。

2、明清北京城——皇权至上的代表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明初建都南京除外)、清三代都定都北京,彻底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都城的地位。

元代(1276-1368)的大都(今北京)是公元十三四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规划整齐的都城之一,马可·

波罗(MarcoPolo,1254-1324)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

“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

”元代蒙古统治阶级为了逐渐汉化,在规划元大都时仿效了《周礼·

考工记》的做法: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除了主要设计人刘秉忠,还邀请了尼泊尔人阿尼哥(Aniko,1244-1306)、阿拉伯人也黑迭尔丁等外国设计师参加设计。

当时的大都城有三道城墙,设11个城门,城内道路经纬分明,建筑布局规整。

为了适应蒙古族生活方式,在城北还留有一块类似北方草原的地块,供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射。

至正年间(1341-1368)的元大都城

元大都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其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日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

明代(1368-1644)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了北京城。

明初建都南京,北京城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

为了便于防守北面的蒙古人,明政府放弃了北京北面约五里宽的荒凉地带,缩小了城框。

到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决定迁都北京时,为了延长宫门前御道的长度,皇城南城墙向南移了一里左右,这是有计划营建北京城的开始。

到明中叶,为了抵御多次南侵的蒙古骑兵,又在南墙外加筑了一道城墙,由于当时财力不足没有继续修筑其它三面,于是北京城就成了一个凸字形。

北京城以宫城(紫禁城)为中心,按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原则设计,这条轴线全长将近8公里。

在轴线上还布置了华表、桥梁和各种形式、尺度不同的广场,以及体量宏伟的建筑群,使中轴线上的空间富有变化,城市布局重点突出,不仅加强了宫殿建筑的庄严气氛,更凸显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北面的景山。

这座山是明代利用开挖护城河时的泥土人工堆成的,取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才改称“景山”。

它不仅处在中轴线上,是全城的制高点,其主峰还处在元朝后宫延春阁的位置,用山镇在这里,有压制前朝的意思,所以又叫“镇山”,含义深刻。

明代的北京城也是严格按照传统礼制布局的。

除了在宫城前左侧(东)建太庙(祭祀祖先),右侧(西)建社稷坛(祭祀土谷之神)以外,还在内城外南、北、东、西四面分别建造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

内城街道以平行于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干道为主,其余街道都与这两条干道联系在一起。

由于皇城、什刹海和西苑等阻碍了北京城东西两部分的联系,因而东西向交通相对较为不便。

清代(1644-1911)沿用了明代的城市基本规模和布局。

由于火灾及地震损坏了许多宫殿,因而在康熙时期(1662-1722)重修了大部分宫殿建筑。

同时对居住地段进行了调整,将内城的普通居民迁到外城,内城成为王公贵族的府第和八旗兵驻守的营房所在地,这一举措促进了外城的开发,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区。

此外,为了增进与蒙、藏等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增建了一些喇嘛庙。

清代北京城的建设重点放在了修建西北郊的皇家离宫和御苑上,历经康熙、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代130多年的时间,相继建成了所谓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英国的埃孟德·

培根(EdmundBacon,1910-2005)在他的《城市设计》(DesignofCities)一书中说:

“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这座中国的城市是作为皇帝的居处设计的,意图成为举世中心的标志......在设计上它是如此的辉煌出色,对今天的城市来说,它还是提供丰富设计意念的一个源泉。

明清北京城格局几乎完整地保留到了近代,尽管今天北京的城墙几乎已被拆除殆尽,但基本保留下了明清时期北京城门的名称和位置。

老北京人俗称“里九外七皇城四”,就是说内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皇城四个门。

“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

其中的“内九”,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

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

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

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

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

皇城四门:

东有东安门(现东华门),南有天安门,西有西安门,北有地安门。

第二节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第二课时)

【导入】地方城市既是朝廷在各地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据点,又往往是经济和文化的地方中心,它们中有些是交通枢纽,有些是手工业中心,有些是对外贸易港口,或兼而有之。

这些城市分布极广,它们的规划与建设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交通、防御等要求而因地制宜的。

中国北方多为地形平坦的地带,四合院式房屋盛行,故而城市格局方正,多为方形和长方形,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置,在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钟鼓楼以北或其附近就是衙署。

从西安城、平遥古城都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比较灵活,道路系统也往往顺应地势呈不规则状:

或是沿江建城,往往形成带形城市,如建于黄河谷地的兰州;

或是依山筑城,主要街道沿等高线自然伸展,如中国著名的山城重庆。

江南水乡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河道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有“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以交叉处为中心形成块状。

城中水弯路曲,桥廊穿插,粉墙黛瓦,构成了十分美妙的景观。

苏州是这类城市的代表。

还有些城市为了防御、防洪或者为了取得某种象征意义,甚至把城市平面设计成圆形。

比如明代新筑的宿迁县(现在江苏省),就为了防洪而规划成了圆形;

而如皋县(现在江苏省)加建的圆形外城则是为了便于抵御倭寇的侵犯。

平遥——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洪武三年(1370)进行扩建后的模样。

古城面积约2.25平方公里,以南大街为轴线。

按中国古代城市的传统布局,在中轴两旁规律分布着庙、署、观等;

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街、衙门街构成“干”字型商业街,其规模超出一般传统城镇,反映了当地商业贸易的繁荣。

其余的街巷名称也都保留了明清时的旧名,格局成“井”字和“丁”字型街、巷、马道的形式。

当地人称其为“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youyan巷”。

平遥古城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

据说城池南门为龟的头部,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

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

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

乌龟是长寿的动物,在中国古代是祥瑞的代表,这个传说暗含着希冀平遥古城坚如磐石,永世长存的愿望。

人称平遥有“三宝”。

古城墙是其一。

出古城北门向东北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907-960),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方向、重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的双林寺,在该寺的10余座大殿内有元代至明代的彩色泥塑2000多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说到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不仅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

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19世纪40年代后,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许多周边国家。

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古县城。

二、军事防御

(一)城墙

中国古代频繁的战争使城墙沟壕等防御工事应运而生,并构成一些城市的雏形。

城墙顺理成章地成为古代城市最重要的防御性构筑物。

最早的城墙有的是用木头修建的栅栏,有的是用石头垒成或用土夯成的墙。

宋代以前的城墙很少包砖或用砖砌筑,之后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火药并广泛用于攻城,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在城墙的重点防御地段包砖。

明代以后城墙加砖砌变得普遍,有的城墙先用砖砌,中间填土夯实,有的先夯土筑成,再在外侧加砖,少数城墙整体或城门地段内外均加砖。

城墙的高宽取决于城市的大小、防御的重要程度,城墙上垛与城楼的大小尺度与数目也因城市的等级而有所不同。

一些城墙上还有棱堡形的突出部分——“马面”,主要是为了形成两边夹击攻城敌人的有利地形;

为了增强防御能力,一些重要城市还建有瓮城。

此外,城墙上一般都有排水设施,或是伸出较远的滴水,或在城墙内侧设置顺城墙的排水沟。

这里介绍两处比较典型的城墙。

1.平遥古城墙

山西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始建于公元前827-782年。

在建城之初,此城墙仅为夯土筑成,规模较小,公元1370年筑为现存规模。

后经明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年间以及清代初期十余次大的补建和修葺。

现在的平遥城墙周长6163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砖石,底宽10米,顶宽3-5米,高6-10米。

有瓮城六座,原有城门楼六座,角楼四座,现存庙宇一座(关帝庙,位于下东门瓮城内),东南墙头建奎星、文昌二阁楼(无存),东墙建有尹吉甫点将台,城墙上有三千垛口和七十二座敌楼,相传为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象征。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抢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南京古城墙

明代应天府城(今南京城)是公认的中国第一大砖城。

它始筑于1366年,东连钟山,西踞石头城,南及秦淮河,北带玄武湖,把六朝(公元222-589年在今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建康都城和东府城,以及南唐(937-975)的金陵城全部包入在内,依山傍水,逶迤曲折,呈南北狭长、东西略窄的不规则形状,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近6公里,周长约34公里。

城墙高度在14米到21米之间,底部宽度14米左右,顶部4-9米。

这完全是根据南京实际的地理形势和防守的需要设计的。

南京城墙上共开了13座城门,各城门上部都建有巍

峨的城楼,其中以聚宝门(今中华门)最为雄伟。

聚宝、三山(今水西门)和通济(今不存)三门各有城墙四道,形成三重瓮城,成“目”字形。

每道城门都有内外两层门,外面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里面是木质加包铁皮而成的两扇大门。

在聚宝门最外一重瓮城内侧,还设有“藏兵洞”这一特殊设施,分上下两层,共23个,每洞可容纳士兵超过百人,共可藏兵3000人以上。

此外,在各城门之间的城垣上均修筑有垛口,共计13616个,还有窝棚200个。

明南京城的建设是长江中下游各省人民智慧的结晶。

当时为了建造坚固的都城,官府命令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居民,按照一定的规格烧制城砖,砖上还印着造砖的府、县名,监造官员和造砖工匠的姓名。

每块城砖大小都是40厘米x20厘米x10厘米,重达15-20公斤。

为了加强城墙的牢固程度,以花岗岩条石为墙基,在城墙的砖缝里还灌入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合成的夹浆,所以能够经600多年而不坏。

紧急时可以骑马直上城墙,大大增强了守方的机动防御能力。

(二)长城

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国防工程。

它东起鸭绿江,经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