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942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docx

中考信息给予题汇编版

2017中考复习信息给予题汇编

1.下图中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

(2)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后的物质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

示意图。

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

②。

该图示表示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4.(2014广州中考24)(10分)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

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填离子符号)。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任举二例。

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任举一例)。

5.(2015广东中考16)(4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6.(7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

2O

2O2

Al3+

SO42-,其中能表示2个分子的是(填序号);由

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A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

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有n个B分子参与反应,则生成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个。

 

7.(2005广州中考31)(9分)在加热条件下,炭粉可以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得到金属单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来研究氧化铅(PbO,黄色)和氧化铜分别跟活性炭的反应,各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

请根据上述四个实验的现象,比较氧化铅和氧化铜分别跟活性炭反应的异同,归纳出主要的结论,填写在下表中,并写出能表示结论的化学方程式。

主要结论

 

表示结论的化学方程式

 

8.(2006广州中考27)(8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氮气

等气体。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磷熄

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

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到图中A位置。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为4/5。

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瓶CO和C0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计划用上图装置(无燃烧匙)测定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

烧杯中应装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9.(2007广州中考24)(6分)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是用纸袋装着生石灰放入包装盒中,如果用塑料袋装生石灰就起不到干燥的作用,原因是。

(2)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

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

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

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

原因是。

(3)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如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作用了,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2008广州中考23)(8分)选择“CO”、“CO2”或“HCl”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能够把铁从铁矿石(Fe2O3)里还原出来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能够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2010广州中考21)(4分)

(1)书写化学式:

三氧化硫____________,碳酸氢钠。

(2)微量元素“硒”是防癌之王,加硒盐中添加了适量的亚硒酸钠(Na2SeO3)。

①硒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②向亚硒酸钠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有蓝色的亚硒酸铜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1广州中考23)(7分)Cu可以形成化台价为+2和+1的化合物。

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铜________,氧化亚铜

______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

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

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利用

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

示),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1广州中考27)(9分)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

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

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各氯化镁溶液:

用盐酸溶解Mg(OH)2。

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

理论上溶解5.8gMg(OH)2需要36.5%HCl溶液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

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

操作是:

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备氯化镁晶体:

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14.(2014广州中考23)(6分)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

(2)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

NaCl溶液

HCl溶液

AgNO3溶液

NaOH溶液

(3)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

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

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

15.(2016广州中考21)(6分)制笔行业中经常用到铂、钌(Ru)等贵金属。

现有5种含钌元素的物质:

Ru、RuO2、Ru2O3、RuCl3、K2RuO4。

回答下列问题:

(1)RuO2读作_____________。

(2)上述5种物质中钌元素的化合价一共有______种。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K2RuO4属于________。

(填选项)

A.化合物B.氧化物C.碱D.盐

(4)H2与Ru2O3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得到Ru。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6.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用氯化亚钯(PdCl2)可测定空气中微量的一氧化碳。

常温下,氯化亚钯溶液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灰黑色的金属钯(Pd)沉淀,还生成二氧化碳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同学看见有人向养鱼的水中撒一种黄色固体能产生气泡,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是为了解决水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查阅资料知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相似。

据此请写出Ca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2年广州市中考)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

、。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

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

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在酒精灯上烘烤,滤纸逐渐变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金属钴片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Co+H2SO4=CoSO4+H2↑。

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8.阅读下列短文:

①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②在放电的情况下,氮气能跟氧气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③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④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

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⑤生成的硝酸随雨水落下淋洒到土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硝酸盐。

短文中描述氮气的化学性质的句子是_______;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气体,宜采用___________法收集。

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雨发庄稼”。

意思是雷雨过后,土壤中的养分增多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NH3)。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氨方法。

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得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化学性质:

氨的制法:

氨的用途:

(2)根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B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氮(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

20.(2009广州中考23)(6分)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反应物混合,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事实完成下表(没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栏划“/”):

编号

反应物1

反应物2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稀盐酸

氢氧化钾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2

稀硫酸

氢氧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稀硝酸

澄清石灰水

(2)分析上述实验,反应能够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反应物1中都含有(填化学用语,下同),反应物2中都含有。

21.(2009广州中考25)(10分)C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1)CO2能与碱反应,写出它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有广泛用途。

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

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

方程式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3)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

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①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计算1gCH4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m(精确到0.01g);

③从下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CO2的质量

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CH4

m

56kJ

C

3.67g

32kJ

 

2017中考复习信息给予题汇编参考答案

1.

(1)氮(或N,或一种)

(2)C(或氨气,或

)(3)

2.答案:

(1)混合物

(2)2CO+O2点燃2CO2.

3.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任填其中的两点);NaOH+HCl=NaCl+H2O;反应生成物中有水生成。

4.(2014广州中考24)

(1)①Cu2+;②Cu(NO3)2+2NaOH=Cu(OH)2↓+2NaNO3;

③锌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u2+,SO42-,Zn2+

(2)Fe,Mg;(3)Ba(NO3)2.

5.(2015广东中考16)

(1)混合物;

(2)C2H2+H2O

C2H4O,化合反应

6.

(1)② ;Al2(SO4)3;

(2)① 7:

16或14:

32;

② ABC;③2NO2 +4CO催化剂  4CO2 +N2④ 2n

7.(2005广州中考31)主要结论:

C和CuO反应生成

C和PbO反应既有

生成又有CO生成

主要结论的化学方程式:

8.(2006广州中考27)

(1)①氮气难溶于水②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等

(2)4P+5O2点燃2P2O5(3)NaOH

9.(2007广州中考24)

(1)CaO,CaO+H2O=Ca(OH)2;水分子不易透过塑料被CaO吸收。

(2)①CaO可与猪蹄表面的水分反应而吸收水分,并且放出大量的热,可能导致灼伤;

②Ca(OH)2对皮肤具有腐蚀性。

(3)Ca(OH)2+CO2=CaCO3+H2O。

10.(2008广州中考23)

(1)CO2、稀HCl

高温

CO2+2NaOH====Na2CO3+H2OHCl+NaOH===NaCl+H2O

(2)CO,3CO+Fe2O3=====2Fe+3CO2;

(3)稀HCl,6HCl+Fe2O3====2FeCl3+3H2O;

11.(2010广州中考21)

(1)SO3(1分)NaHCO3(1分)

(2)Se(1分)Na2SeO3+CuSO4=CuSeO3↓+Na2SO4(1分)

12.(2011广州中考23)

(1)Cu(OH)2,Cu2O

(2)C+2CuO高温2Cu+CO2↑

(3)2Cu2O+O2△4CuO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13.(2011广州中考27)

(1)①CaO+H2O=Ca(OH)2②漏斗、玻璃棒

(2)①Mg(OH)2+2HCl=MgCl2+2H2O③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

14.(2014广州中考23)

(1)3Fe+2O2点燃Fe3O4;

(2)②③;(3)CdO+C1200℃Cd↑+CO↑.

15.(2016广州中考21)(6分)

(1)二氧化钌

(2)4种(3)AD(4)3H2+Ru2O3 

 2Ru+3H2O 

16.

(1)PdCl2+CO+H2O=Pd↓+CO2+2HCl

(2)2CaO2+2H2O=2Ca(OH)2+O2↑

17.(6分)

(1)CoO;Co2O3;

(2)CoCl2·6H2O = CoCl2+6H2O; 

(3)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18.

(1)②;

(2)排水法.3NO2+H2O==2HNO3+NO

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能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氧化为二氧化氮,再与水反应最终生成硝酸混于雨水中,在土壤中又会进一步形成硝酸盐,完成固氮作用;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肥料正是氮肥.

19.

(1)①常温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能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③氨气的制法(写化学方程式)N2+3H2 

2NH3

④制取化肥、炸药

(2)

化合反应

将尾气返回第B步继续反应.(3)水

20.(2009广州中考23)

(1)

编号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HCl+NaOH==NaCl+H2O

2

H2SO4+Ba(OH)2==BaSO4↓+2H2O

3

没有明显现象

2HNO3+Ca(OH)2==Ca(NO3)2+2H2O

(2)H+,OH-。

21.(2009广州中考25)

(1)CO2+Ba(OH)2===BaCO3↓+H2O

点燃

(2)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①CH4+2O2====CO2+2H2O②2.75g

③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生的CO2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