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961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docx

海西冷链物流园谋划方案书

海西冷链物流园投资计划书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以水产品、畜产品、果蔬等为代表的冷链物流日益升温,冷却肉、深海产品、保鲜蔬菜、进口鱼肉等高品质低温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

冷冻冷藏食品正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化,营养、新鲜、多样、方便和安全的优质低温食品将逐步成为消费潮流,这是消费者提出的消费需求,冷链物流就是这种需求拉动的结果。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合人民币29734元),冷冻冷藏食品市场将呈现快速发展的特点。

去年福建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5908元,根据最新统计,预计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已接近达到该标准。

冷链物流正逐步迎来其高速发展时期。

应该说冷链的时代已经到来。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

福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全省港口有生产性泊位477个,综合通过能力达2.3亿吨;集装箱专用码头36个,吞吐能力达912万标箱;有5条出省铁路通道与全国铁路网相连,龙厦、厦深、向莆铁路福建段等建设提速;高速公路网逐步形成了“三纵八横”主骨架,现有5个出省通道。

使得海西区域变成一个更大发展的平台空间:

成为京沪粤以外的创新体系,连接海峡两岸的经济需求,从福建省引导大海西区域的冷链系统(覆盖延伸并连接到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等地区)。

然而,目前海西的冷藏容量却不容乐观(整个海西地区冷库容量约75万吨),且大部份设施陈旧老化,也有部分为是食品企业内需求自建的,但不对外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冷藏食品的发展,更谈不上新的项目开发。

现有的食品物流系统存在很大隐患,也不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这些原有的冷冻系统大多位于市区,大型冷藏车苦于交通限制,这样的模式必将很快淘汰,更不符合政府整体规划,同时极大影响了形象。

随着海西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冷链物流的发展前景必将十分广阔,其可掘潜力巨大。

1.2项目简介

海西冷链物流园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建立冷冻物流园。

在海西选择适当的地点建设冷链物流园,致力于冷链物流平台的搭建,引导有潜质的冷链物流企业到园区内筑巢置业。

力求整个园区办公、研发、电力和交通的配套完善。

(2)建立地区性中型冷冻配送中心。

在建设好海西冷链物流园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区域性的配送中心,构建整个区域性的冷链物流网络。

(3)在海西主要城市内建立市内新鲜和冷冻的配送网点。

第2章海西冷链物流行业分析

2.1行业现状

2.1.1政策层面

从政府层面讲,为改变我国冷链物流的落后面貌,为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近日,由发改委编制的我国第一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

《规划》出台是适应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显示出国家政府对冷链物流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国内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 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 1000亿元以上;同时,受到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 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计划到2015年将全国冷库总容量由现在88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1000万吨,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

因此,发展冷链物流,既是减少冷链物流产品产后损失,间接节约农业、渔业资源,促进农业、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农产品、水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2.1.2冷链市场空间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冷链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给冷链物流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的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260多万吨,并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年产量800万吨,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年产量4400万吨,并以4%速度增长,蔬菜年产量达3亿吨,生鲜类食品的年消费量约2.4亿吨,位居世界前列。

而国内实际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量的20%~30%。

随着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国内的冷藏物流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时期。

以目前人均收入估算,我国人均每天消费生鲜产品约2公斤,全国13亿人,年消费生鲜产品达10亿吨,详见表2-1,由此可见海西冷链物流市场有巨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详见表2-2。

表2-1福建与全国生鲜消费需求估算对比

人均消费生鲜产品/天

消费生鲜产品/年

全国

福建

全国13亿人

福建0.34987亿人

奶类

0.125L

0.11L

1119×1012L

禽肉类

0.15kg

0.15kg

2138×1012kg

水产品

0.15kg

0.175kg

2138×1012kg

果蔬类

0.15kg

0.175kg

2138×1012kg

蛋类

0.105kg

0.1kg

2138×1012kg

粮食

0.15kg

0.16kg

2138×1012kg

表2-2海西各城市人口及有效冷链客户数预测表

单位:

万人

省份

城市

常住

人口

城镇

人口

中心市

区人口

有效冷链

人数

备注

福建

福州

687

400

200

62

按照有关机构统计,有效冷链客户数是城镇人口的8%,中心市区人口的15%,

每年会有8%的增长。

数据截止到2009年12月

厦门

260

200

120

34

泉州

786

450

70

46.5

漳州

480

273

50

29.34

莆田

286

135

25

14.55

宁德

304

150

30

16.5

龙岩

278

125

28

14.2

三明

264

118

15

11.69

南平

290

130

27

14.45

浙江

温州

800

480

130

57.9

丽水

252

108

37

14.19

衢州

221

90

25

10.95

江西

上饶

645

190

47

22.25

鹰潭

130

46

26.5

7.655

抚州

391

130

48

17.6

赣州

817

365

51

36.85

广东

汕头

530

400

300

77

梅州

510

220

40

23.6

潮州

290

175

41

20.15

揭阳

575

242

58

28.06

合计

8796

4427

1368.5

559.435

2.1.3冷链物流概况

2.1.3.1国内

(1)冷库

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国内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

在冷库建设中,重视肉类冷库,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式冷库,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重视大型冷库,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这些都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推动。

(2)运输

在冷藏运输方面冷藏运输薄弱,冷藏保温车、机冷车、和冷藏集装箱的拥有量低。

国内公路现有保温车辆3万辆,而美国有20万辆,日本有12万辆,国内冷藏保温车辆占货运车辆的比例仅为0.3%。

铁路方面国内总运行车辆33.8万辆,冷藏车只有6970辆,仅占2%,而且都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度车皮,规范的冷藏车辆极其缺乏,冷藏运输量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1%。

国内冷链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导致易腐食品损耗严重,整个物流费用过高,同时食品质量堪忧,民众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3)冷链建设

国内冷链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冷链还没有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许多食品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还停留在传统的储运模式上,不仅使企业不能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而且还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难以改变。

(4)产业化程度

由于国内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缺乏连贯性,常常发生中断,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2.1.3.2海西

表2-3福建省主要冷链物流企业情况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地点

总投资

(亿元)

冷车

(部)

成立

时间

备注

1

福建信运冷藏物流有限公司

龙岩

0.3

75

2007

2

福建天清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三明

0.7

25

2007

3

福建保达物流有限公司

福州

0.2

60

2006

4

中外运裕和(厦门)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厦门

0.5

30

2009

 

表2-4福建冷鲜肉类企业情况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地点

总投资

(亿元)

冷车

(部)

成立时间

备注

1

福建银祥集团

厦门

2.8

70

1998

2

福建森宝食品集团

龙岩新罗

6

48

1998

3

厦门民惠食品有限公司

厦门

0.2

10

2004

合佳生态肉

表2-5福建果蔬冷链物流企业情况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地点

总投资

(亿元)

冷车

(部)

成立时间

备注

1

福慧达远东(厦门)实业有限公司

厦门同安

0.7

2005

2

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漳州

10

1995

3

厦门裕程物流有限公司

厦门湖里

0.3

2006

4

福建省莆田新美食品有限公司

莆田

0.5

2010

 

表2-6福建生物制品企业情况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地点

总投资

(亿元)

冷车

(部)

成立时间

备注

1

福建省耀升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福州

0.3

10

2005

2

福州晶鸿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福州

0.2

5

2005

 

表2-7福建鲜奶、乳酸菌企业情况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地点

总投资

(亿元)

冷车

(部)

成立时间

备注

1

福建长富牛奶

南平

6.5

不详

2005

占有海西鲜奶市场85%,日销量90吨

2

福建大乘乳业

南平

1.8

不详

日处理鲜奶150吨

3

福州键氏食品有限公司

福州

5

不详

2006

携手浦城天凌乳业和福州宏宝露乳业,代理销售澳牛品牌,日销售20吨。

4

美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广州

不详

2001

占有福建乳酸菌市场48.8%份额

5

福建味全集团公司

泉州

不详

б999

占有福建乳酸菌市场25%份额

 

表2-7福建乳酸菌饮料销售额市场占有率%

2.2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逐步得到优化,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加大,运作过程逐步规范,专业冷链物流企业逐步发展,冷库建设和冷藏运力投资开始加速,国内冷链物流将朝着更加高效、可靠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四大发展趋势。

(1)冷链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速

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消费安全的日益重视,冷链物流也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国内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加快。

在冷库设施建设、冷库技术水平提高和冷藏车辆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稳步发展势头。

其中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冷库行业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新建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的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将异军突起,自动化控制程度逐步提高;果品蔬菜恒温气调库发展迅速,低温库比例有所增加;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将大力发展中型冷库,建立冷冻食品贮藏批发市场。

(2)冷链物流服务意识不断加强,行业内的各项标准开始制定

冷链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内部的考核指标,对配送及时率和损失率进行统计和考核,并努力通过提高及时率,降低损失率,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行业仍然缺乏服务标准和服务企业准入标准,因此急需通过国家标准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冷链物流行业的资质认证、诚信认证、食品相关安全的一系列标准,提高行业准入资格,逐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市场。

(3)冷冻冷藏产品的配送将更加注重第三方物流

由于冷冻冷藏产品的特性,对于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通路配送服务则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4)冷链物流联盟步伐加快

  从市场的需求导向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而冷链物流企业联盟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冷链物流联盟是冷链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的联合体,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开放式的合作机制,发挥联盟企业的互补优势,进行冷链物流设施的集约化运作、实现互利多赢和冷链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降低流通成本。

2007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组织成立中国冷链物流产业联盟。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浙江英特药业、中铁快运物流科技公司、北京松冷冷链物流公司联合发表了宣言,其中明确相关企业共同结成战略联盟,打造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平台。

  国内冷链物流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运作缺乏行业规范。

打造冷链物流联盟将有利于整合冷链物流设施资源,并通过行业自律和规范化运作,提高冷链物流运作质量。

并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呈现东、中、西部梯度式发展的特征,各地冷链物流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区域冷链物流联盟将成为发展趋势。

冷链物流发展较快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将率先出现区域冷链物流联盟,早期介入的冷链物流企业将成为联盟最大受益者。

2.3冷链物流产品分析

2.3.1水产品

水产品包括鱼、虾、贝、藻等各种水生动植物,如虾、蟹、蛤、海参、海蜇和海带等。

他们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海西海岸线约4000公里,其中福建省海岸线长度3324公里,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地理上与台湾隔海相望。

海洋资源丰富,拥有全国第一座10个泊位的远洋渔业专用码头,福州马尾港是全国最大的远洋渔获物集散地。

来自福建检验检疫局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7个月,输往台湾地区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占出口总量26.1%;台湾地区超过日本,成为福建水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

目前水产品主要品种为冻鱼片、冻小虾、冻鱿鱼、冻黄鱼、冻章鱼、冻鱼肝及鱼卵、冻扇贝、冻对虾仁、冻带壳对虾、冻带壳小虾等。

福建水产量为554万吨,人均消费159.38千克,为全国最高。

海西水产量最大的为福州和泉州。

2.3.2果蔬

海西水果总面积达830.81万亩,其中当年采摘面积573.86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5091533吨,在沙县建有全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千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海西人均消费蔬菜405.27千克,水果159.15千克,仅次于海南、浙江。

目前,福建省已形成了福、厦、漳公路沿线135万亩龙眼带、61万亩荔枝带、38万亩枇杷带、九龙江畔44万亩香蕉带,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246万亩柑桔橙柚果园。

全省有30个县果树面积超过10万亩,57个县水果产量超过万吨。

海西地区蔬菜产量最大的城市是福州,水果产量最大的是漳州。

现阶段福建水果蔬菜的年冷藏量约占总产量的10%,冷链流通率仅5%,果蔬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率不足30%,果蔬物流损失率高达30-40%,而发达国家的果疏物流损失率可控制在5%以下。

很多地方的冷藏设施市场化、信息化装备落后。

目前福建乃至整个海西约有80%以上的新鲜水果及其制品基本上处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条件下运销。

2.3.3速冻食品

速冻食品是通过急速低温(-18℃以下)加工出来的速冻食品,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食品的安全有了保证。

目前,海西地区的速冻品牌主要有(详见附件):

安井,产品体系完全;海欣,重点突出“鱼丸”;海壹,鱼糜制品、火锅系列等传统产品;百洋,“杂”,无产品系列区分,显得不够专注。

区域外品牌主要有三全、思念、龙凤、湾仔码头。

从渠道销售上看,无论区域内还是区域外品牌都面向全国市场,以进入大型卖场为主,同时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招经销商等。

2.3.4肉制品

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统计,海西目前肉类产量达到186.8万吨,畜禽出栏量持续增长,产量同比增长4.07%,禽蛋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1.17%,。

人均消费量49.17千克,消费金额583.44元,在食品结构消费中花费最高。

其中肉类消费中猪肉类占据主要部分,但有下降趋势,而牛、羊肉类品种消费趋势则略有上涨。

肉产量最大的城市是龙岩市。

目前海西肉制品的冷链物流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完整独立的肉制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

目前大约90%肉类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肉制品产业的发展。

(2)肉制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海西肉制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海西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肉制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同时肉制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很高。

(3)肉制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肉制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个是肉制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

第二个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4)肉制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既缺乏肉制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肉制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2.3.5 乳制品

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统计,2009年海西地区奶类产量16.12万吨,同比增长2.03%。

奶类人均消费4.38千克,218.24元。

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69.6%,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

生鲜乳收购站的收购许可证核发比例达100%,做到依法持证经营;机械挤奶奶站达97%,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

除了蒙牛、伊利、光明,福建地区品牌是长富牛奶,其所在的南平市为奶产量最大的地区。

福州市是我国执行欧盟奶类援助项目的受授城市。

☆乳制品市场需求

酸牛奶、巴氏奶等这些保鲜奶品具有很强的市场消费拉动力。

上述这两种牛奶已经成为海西牛奶消费的主流产品,巴氏奶占据了95%的鲜奶市场。

虽然目前在海西的牛奶消费还是以调味奶含乳饮品和奶粉占了上风,但是,这些牛奶品种近一两年来的快速发展高峰期已冲顶,年均发展增长率只有10%左右,而酸牛奶仅占整个市场的15-17%,但它的年均发展增长指数都超过了30%以上,这些保鲜牛奶产品,对海西的牛奶消费市场将会起到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冷链物流在乳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

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

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

因此,高质量的冷链物流运作对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冷链物流在奶业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完成生鲜奶源的省际流通冷链物流使得新鲜奶源得以从那些奶源重组省市往奶源不足地区的运送,从而保障奶源不足省市的乳制品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

(2)扩大酸牛奶的销售半径,实现产品的跨省销售。

(3)利用冷链对一些低温奶品实行送货上门服务例如,在像广州、上海、北京、南京、天津等这些大城市,目前每天都有一支成千上万的牛奶派送队伍天天早晚将新鲜牛奶逐家挨户地送达家门。

(4)冷链物流不仅可以接通家庭,还可连接商场。

☆乳制品冷链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乳制品行业属于食品行业,最重要的是保证乳制品的产品质量。

乳制品的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乳制品的制造设备、运输设备、包装和存储设备不能给产品带来污染;二是对时间的掌控要准确,既不能拖延产品的入出库时间,导致产品过期,也不能出现早产制品;三是账务要准确,不能把品种、日期、数量搞混淆。

目前乳制品冷藏监管的力度依然不足,国内乳制品冷链物流缺乏严格的关于乳制品质量和安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法规指引,与乳制品物流安全直接相关的食品冷链安全体系建设还相当薄弱,主要依靠企业的责任意识、自觉性来自我规范。

此外,在海西乳制品冷链物流中还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运输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损耗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信息不对称,库存、装卸、运输等缺乏透明度等诸多问题。

2.3.6医药

医药冷链物流是冷链物流中最小一部分的,但安全条件要求更为苛刻,同时面临着“高要求,无标准”的尴尬。

海西冷藏药品销售金额一般占医药流通企业药品总销售额的7%—8%。

随着医药产业不断发展扩大,加上新医改对产业的拉动,第三方物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为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药品流通安全性,预计国家还会对医药物流企业在RFID、GPS、新型医药冷藏箱等技术应用上提供政策支持。

厦门和福州市已被列为冷链医药物流成重点城市,同期列入示范城市名单的还有北京、上海等46个城市。

厦门市目前正在酝酿和中国医药集团在医药物流方面联合建立医药物流中心。

目前,比较专业的医药冷链物流企业为中铁快运和浙江英特。

☆国内医药冷链物流的模式

对于一般的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如果有自身的仓库和药品配送车队的,一般多采取自营物流的模式,药品储存在自己的冷库中,由自己的车队配送。

对于许多跨省经营的企业,往往采取租用有经营资质的医药物流企业的库房,委托其管理,按月或者季度结算物流费用的模式。

医药冷藏物流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自营物流模式。

冷藏药品自营物流最大的好处就是药品始终在自身企业的掌控之中,药品的质量管理能得到保证。

虽然此模式比较令企业放心,但是电费、管理费、设备设施购置费、配送费用、人力成本等物流成本比较高,不能很好地体现社会资源的整合。

  

(2)第三方物流模式。

即将需要冷藏的药品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但目前在我国实行这种模式的医药流通企业却不多。

这种模式关键在于被委托方有没有药监部门颁发的资质许可证,又没有足够的实力(硬件、软件、人才)将冷藏药品管理好。

虽然第三方物流尤其是冷藏药品的委托管理在医药流通行业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但是随着我国物流管理水平、医药流通行业不断发展,物流外包必将成为医药流通行业的主流。

☆国内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